查看原文
其他

叶广芩:正当年的赤子心

中华文学选刊 中华文学选刊杂志 2023-04-09

《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6期“书架”栏目选载

叶广芩《耗子大爷起晚了》两章





《耗子大爷起晚了》是叶广芩的首部儿童小说,主人公耗子丫丫在颐和园长大,和其他孩子不一样的童年生活场域里,除了所有人小时候都会有的活泼泼的童心童趣,也会增添一份皇家园林所特有的神秘,这神秘不是本书用来吸引读者而故意设置的噱头,而是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你眼中的传奇是她笔下的日常;她笔下的日常里,回荡着传奇的涟漪,这注定会是一个独特的文本。

  ——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 李东华

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也许因为除了对话有趣——此书对话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私以为超过叶先生此前任何一本写给大人看的书——还在于里面有一个妙人最难得的赤子之心,历经七十年九死而犹未改。


我想,也许是这本书冥冥之中决定让她写出来。这是她必须要完成的书。就在写与最终完成之间,叶先生真正找回了自己在颐和园里丢失的一年。

——作家文珍


虽然人物在皇家园林的背景中活动,但这并不妨碍作家营造了一个具有京味儿歌、京味食物、京味礼俗的平民背景。卖烧饼的老宋夫妇,卖酒的老李,修剪牡丹花的老神仙,粗线条的三哥,无所不知的李德厚,憨厚的老多,精致细腻的南方女孩梅子,喜欢做饭的张家姆妈……都在这一背景下活着。这些人物之间没有复杂的关系和冲突,他们有的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琐碎庸常的日常生活经过一个孩子好奇的目光打量之后,呈现出了一种平淡、从容、豁达的气象。

——评论家余雷



在园子里,你会和他们相遇(自序)


文| 叶广芩


《耗子大爷起晚了》是我第一次涉足儿童文学创作,我不知道这个尝试是成功还是失败。

起因很简单,2017年春天,北京出版集团邀请我到在捷克布拉格设立的“十月作家居住地”居住。布拉格这座城市本身色彩斑斓,如梦如幻,身处其中如同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我感到年龄变小了,心变开阔了,有伸开臂膀从房顶窗户飞出去跨越那些尖塔古堡的冲动。有一天,我到德国哈瑙小镇参观格林兄弟的故居,那座精致的小楼、宽展的草坪和有着高大树木的院落给我印象很深。两只小松鼠在林间追逐嬉戏,并不避人,我走近了蹲下来对它们说:“嗨——”松鼠们看着我,闪着晶亮的眼睛……



房子的主人格林兄弟是两位了不起的人物,他们搜集整理了《格林童话》,其中包括《小红帽》《渔夫和他的妻子》《灰姑娘》《白雪公主》《大拇指》……许多耳熟能详的故事伴随着我们长大,成为我们人生认知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随便问一个身边的孩子,谁能不知道“小红帽和大灰狼”的故事呢!

离开格林家那两只小松鼠的时候,我突发奇想,我是不是也可以写写孩子的事情,写写在北京曾经生活过的颐和园,写写曾经与我有过交情的房顶上那窝小耗子呢?还没返回布拉格,文章的名字便取好了——《耗子大爷起晚了》,对,就叫“耗子大爷”,这个称呼带有北京人的戏谑调侃,带有满满的京腔京韵。


故事在布拉格开始酝酿,回国后在动笔之前我去了颐和园两趟,带着几个年轻的网友,他们叫“窝头”“馒头”“龙女”和“大老虎”。当然他们各有各的名字,平时网名叫惯了,喊真名反而生分。叫上他们是因为我想观察一下年轻一代对颐和园的感觉,想看看今天的年轻人是怎么欣赏这个大园子的。我们细细走了颐和园的角落,走进了它的皱褶,我们看了我曾经住过的红门小院,看了大戏台、延年井、四大部洲,去了北宫门、六郎庄,我们的感受果然不一样。

在小院门口,隔着木门我听到里面传出来我的歌声:“天长了,夜短了,耗子大爷起晚了……”;在紧锁的东宫门房屋里飘散出炝炒土豆丝的香味;在仁寿殿檐下闪出老多一双探询的眼;卖酒老李倚着北宫门的老榆树说:“丫头,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老宋奶奶给我的粉蝴蝶结,四大部洲辉煌的殿宇,园里的亭榭假山,鲜花湖水,在我的记忆里通通成了背景,这些美丽的背景衬托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生动而有色彩,他们每一个都是那样与众不同,成了生活的独特,成了颐和园的独特。



这是“馒头”“窝头”“龙女”们不知道的。

颐和园的景物,颐和园曾经的街坊四邻,让我初识人生,那里的精致大气、温情善良奠定了我人生的基调,让我受用匪浅。走南闯北,变大变老,我也会时时想着那里。

我呼唤着他们,和他们一起走进这本小书。

拿着这本书,走进颐和园,相信你会和他们相遇。

 


猫儿拿耗子咧——

长了,夜短了,耗子大爷起晚了。

耗子大爷在家没有哇?

耗子大爷还没起哪。

天长了,夜短了,耗子大爷起晚了。

耗子大爷起来了没有哇?

耗子大爷穿衣裳哪。

天长了,夜短了,耗子大爷起晚了。

耗子大爷起来了没有哇?

耗子大爷漱口哪。

天长了,夜短了,耗子大爷起晚了。

耗子大爷起来了没有哇?

耗子大爷洗脸哪。

天长了,夜短了,耗子大爷起晚了。

耗子大爷起来了没有哇?

耗子大爷喝茶哪。

天长了,夜短了,耗子大爷起晚了。

耗子大爷起来了没有哇?

耗子大爷吃点心哪。

天长了,夜短了,耗子大爷起晚了。

耗子大爷起来了没有哇?

耗子大爷吃饭哪。

天长了,夜短了,耗子大爷起晚了。

耗子大爷起来了没有哇?

耗子大爷剔牙哪。

天长了,夜短了,耗子大爷起晚了。

耗子大爷起来了没有哇?

耗子大爷抽烟哪。

天长了,夜短了,耗子大爷起晚了。

耗子大爷起来了没有哇?

耗子大爷上街遛弯儿去啦!

啊——呜——

——老北京童谣 

   




叶广芩

满族,1948年生,北京人。著有长篇小说《采桑子》 《全家福》 《青木川》 《状元媒》,长篇纪实《没有日记的罗敷河》《琢玉记》《老县城》等,中短篇小说集及话剧、电影、电视剧本多部。曾获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老舍文学奖、百花文学奖等。





 


《中华文学选刊》

2019年第6期目录


聚焦│Focus

新青年,新文学:当代青年作家问卷调查(下)

实力│Main Current

鲁 敏       或有故事曾经发生(中篇小说)

选自《十月》2019年第3期


陶丽群       正午(中篇小说)

选自《湘江文艺》2019年第3期


林培源       神童与录音机(短篇小说)

选自《广州文艺》2019年第4期


中国台湾|林秀赫   房间的礼物(短篇小说)

选自《山西文学》2019年第4期

锋锐│New Wave

东 君      卡夫卡家的访客(中篇小说)

选自《山花》2019年第4期


李静睿      木星时刻(短篇小说)

选自《小说界》2019年第2期


劳佳迪       夜色无边(中篇小说)

选自《作品》2019年第4期

非虚构│Non-fiction

袁 凌         寂静的孩子

选自《收获·长篇专号》2018年冬卷、《收获》2019年第2期

读大家│Reading Classics

叶兆言        生于1899年——纳博科夫与他的同龄人

选自《扬子江评论》2019年第2

书架│Book Shelf

叶广芩        耗子大爷起晚了

选自《耗子大爷起晚了》

艺见│On Arts

阿 城       气韵生动:汉代造型艺术

选自《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





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改版扩容

以更丰富的内容服务读者

每月1日出版,定价20元

邮发代号82-497

全国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邮政网上下单请扫二维码





留言互动,请关注中华文学选刊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