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5期 |新刊
△
《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5期
目 录
聚焦 | Focus
迟子建、张同道
我的笔和我的脚,都是有根的(访谈)
选自《读库1902》
王德威
我们与鹤的距离——评迟子建《候鸟的勇敢》
选自《当代文坛》2020年第1期
张学昕
迟子建的“文学东北”——重读《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和《白雪乌鸦》
选自《当代文坛》2019年第3期
实力 | Main Current
李修文 致母亲 · 墓中回忆录
选自《芙蓉》2020年第2期、《山西文学》2020年第4期
姚鄂梅 爸爸的妻子(短篇小说)
选自《长江文艺》2020年第4期
孙 频 白貘夜行(中篇小说)
选自《十月》2020年第2期
唐 颖 阴影(短篇小说)
选自《作家》2020年第4期
梁 豪 世界(中篇小说)
选自《上海文学》2020年第4期
锋锐 | New Wave
沈大成 盒人小姐(外二题)
选自《小行星掉在下午》
淡 豹 父母 · 山河(短篇小说二题)
选自《花城》2020年第2期、《十月》2020年第2期
庞 羽 阳光下(短篇小说)
选自《文学港》2020年第2期
杜 梨 今日痛饮庆功酒(中篇小说)
选自《人民文学》2020年第1期
非虚构 | Non-fiction
纪红建 一名武汉民警的春天
选自《人民文学》2020年第4期
驳 静 志愿者郑恺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9期
成向阳 赴火的天使
选自《散文》2020年第3期
读大家 | Reading Classics
张惠雯 康科德往事
选自《天涯》2020年第2期
书架 | Book Shelf
骆一禾、张 玞 骆一禾情书选
选自《骆一禾情书》
艺见 | On Arts
金 莹 戈雅与疾病
选自《书城》2020年第4期
聚焦 | Focus
我的笔和我的脚,都是有根的(访谈)
迟子建、张同道
选自《读库1902》
(原题《迟子建和她的冰雪北国》)
迟子建 张同道
2017年1月15日至22日,纪录片《文学的故乡》摄制组跟随作家迟子建,先后在哈尔滨和漠河北极村进行了三场访谈。本文节选自访谈整理稿。
我们与鹤的距离
——评迟子建《候鸟的勇敢》
王德威
选自《当代文坛》2020年第1期
新中国建立后,东北每每成为大叙事的场景,但以文坛表现而言,似乎总少了“关内”的丰采。1980年代以来,马原、洪峰、郑万隆等的寻根、先锋小说都曾经引起注意。但在质与量上可长可久的,唯有迟子建。她擅长不同规模和题材的叙事,下笔清明健朗,不乏低回绵密的弦外之音。在描写山川和历史之余,她最关心的还是东北的人世风景,点点滴滴,无不有情。她的中篇小说《候鸟的勇敢》正呈现了这样的特色。
——摘自《我们与鹤的距离》
迟子建的“文学东北”
——重读《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
和《白雪乌鸦》
张学昕
选自《当代文坛》2019年第3期
迟子建不仅能把握当代现实生活“宁静的辉煌”、北方旷野的“逝川”和“格里格海”,同样,也可以驾驭历史异态时空中精神世界的“伤怀之美”。这是一种创作主体的情感的深深嵌入,也是一位作家直面这片土地的文化自觉。当然,文学永远会保持我们内心、灵魂与历史之间的密切联系,保持着历史和现实在我们内心的真实状貌。
因此,迟子建的小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关于东北的文学意象和隐喻,那些最具吸引力的历史细节、灵魂喧哗、世道人心,让岁月和时代的精髓悄然积淀下来,将这块土地的魅力和情怀,延展成人性的雄浑和美学的力量。
——摘自《迟子建的“文学东北”》
实力 | Main Current
致母亲
选自《芙蓉》2020年第2期
墓中回忆录
选自《山西文学》2020年第4期
李修文
△
——摘自《致母亲》
至此,关于我的诗,我已经告诉了你全部的正确答案——我的诗,就是我的人;我的人,就是我的诗。死,秽,癫,这三个字,既是我人活一世的难关,也是我难关前的长矛和云梯,将它们放置于诗中。呔!后生小子李修文,我的诗,我的人,我就对你说到这里了……——摘自《墓中回忆录》爸爸的妻子(短篇小说)
姚鄂梅
选自《长江文艺》2020年第4期
白貘夜行(中篇小说)
孙 频
选自《十月》2020年第2期
阴影(短篇小说)
唐 颖
选自《作家》2020年第4期
△
唐颖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著有中篇小说集《丽人公寓》《无性伴侣》《瞬间之旅》《红颜》《冬天我们跳舞》,长篇小说《美国来的妻子》《另一座城》《上东城晚宴》《家肴》等。小说《红颜》被改编为电影《做头》。世界(中篇小说)
梁 豪
选自《上海文学》2020年第4期
那天夜晚,梦中的沈夏再度推开阳台的那扇木门。外面是一片戈壁滩,妖风肆虐,黄沙阵阵,灌木丛疖子一般丑陋地隆起在地表上。更远处,一个又一个白得很缺乏想象力的风力发电机,庞然地矗在那里,笨拙地转动着自己的桨翼。善丁呼拉尔,一个拗口的名字,一个她现在身处的地方。巴黎的善丁呼拉尔。在这里,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摘自《世界》
锋锐 | New Wave
盒人小姐 · 次级 · 海边的女人
沈大成
选自《小行星掉在下午》
我早就发现一个道理,人如果只想着自己,会感到苦恼。生活的面貌就是如此,麻烦,琐碎,全是小洞,要你每时每刻修修补补,如果你以为在某个时间点上一切东西可以完好,那是错觉,你必然越来越容易体会到破损与不便,体会到人生不是一个圆,你的生命力在螺旋式下落。但是,如果去考虑自身以外的事情,就能暂时摆脱对自己的苦恼。好比有两个纸盒,你是只猫,你跳入第二个纸盒就不在第一个里面。我在第二个纸盒里。我去里面散散心。我在里面想象奇异事物,并写下来,为不存在的它们赋形。——沈大成创作谈
父母(短篇小说)
选自《花城》2020年第2期
山河(短篇小说)
选自《十月》2020年第2期
淡 豹
△
淡豹
1984年生,沈阳人。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2013年开始小说写作,作品见《小说界》《花城》《十月》等刊,短篇小说集即将出版。阳光下(短篇小说)
庞 羽
选自《文学港》2020年第2期
△
庞羽1993年生。毕业于南京大学戏剧影视文学系。著有小说集《一只胳膊的拳击》《我们驰骋的悲伤》。曾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短篇小说奖、紫金山文学奖等。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创意写作研究生,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今日痛饮庆功酒(中篇小说)
杜 梨
选自《人民文学》2020年第1期
杜梨
1992年生,北京人。莱斯特大学英语现代文学和创意写作硕士,双语写作。作品见《花城》《人民文学》《西湖》等刊。曾获香港青年文学奖、澎湃·镜相非虚构奖等。长篇小说《孤山骑士》即将出版。
非虚构| Non-fiction
一名武汉民警的春天
纪红建
选自《人民文学》2020年第4期
纪红建
1977年生,湖南望城人。著有长篇小说《家住武陵源》,长篇报告文学《乡村国是》 《哑巴红军》等。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特别奖、茅盾文学新人奖等。现居长沙。听说沈胜文的事迹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先后通过他,给他工作的社区捐赠了一万多个口罩,他全部转发给了社区群干、志愿者、居民,没有给妻女留一只。老朋友送来的六千多公斤大白菜,沈胜文分给辖区困难户,没有往自己家里拿一棵。而他自己经常不能按时吃饭,这四十多天来,他吃得最多的就是方便面……
每次沈胜文打电话给妻子,或是与妻子视频,他都会表达自己的歉意。
但妻子却不以为然。她说,说不准这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个春天。
——摘自《一个武汉民警的春天》
志愿者郑恺
驳 静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9期
作者驳静:80后。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法国国家视听研究院。现为《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把事情做完,心里才会比较舒服”,“帮人就要帮到底”,郑恺属于这样一类角色。为人冲动,年轻时为爱自杀过,割左手动脉,疤还在手腕;生活有过大起大落,现在属于“落”的时期,要不也不会搬回家跟父母住;爱交朋友,口头禅是“等疫情结束我们喝一顿酒”,2月7日以来,光是跟我就说过不下五回。他还爱逞能,心底的侠客梦时时作祟,遇事绝不独善其身,小区封了,郑恺为了出去帮忙,白天翻出墙去,夜里再悄悄翻回来。我心里琢磨,倘若从他自己喜欢的金庸人物里去找对应,多半不是什么大侠,而是像江南七怪那样的人物,武功算不上大名堂,可不妨碍他们在江湖上管个闲事。他在朋友圈里写,每个家庭缺的不是钱,缺的是人间最后的关爱。——摘自《志愿者郑恺》
赴火的天使
成向阳
选自《散文》2020年第3期
△
成向阳1979年生,山西泽州人。著有《历史圈:我是达人》《青春诗经》《夜夜神》,作品见《诗刊》《天涯》《散文》《青年文学》等刊。现为山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这是家国大事,惊心动魄,但那犹在千多里之外,而近在眼前的,是我即将前往太原应急防疫的妻——一枚单薄渺小而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螺丝钉。但她事实上已在飞速运转起来的应急防疫大机器之内,是被那大机器轰隆轰隆的震动牵引起来的一个不可缺少因而无可逃避的零件。她的心已经自己发动起来了,仿佛天使崇高圣洁的一部分,已经在凡夫俗子被油烟熏染多年的体内悄悄萌动。——摘自《赴火的天使》
读大家 | Reading Classics
康科德往事
张惠雯
选自《天涯》2020年第2期
书架 | Book Shelf
骆一禾情书选
骆一禾、张 玞
选自《骆一禾情书》
在他为诗而祭献青春热血的三十年后,再版他的诗集以及整理集结他未发表的遗作,既是因为骆一禾作为诗人在中国当代诗歌中的特殊意义和特别存在,也是因为我们更深地领悟到了八十年代的精神生活于我们今天的珍贵。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不仅是一份个人感情生活的纪念,也是那个时代精神生活之纯之密的一个见证。一个诗人的生活怎可与爱分离?又怎么能不从中汲取生命的给养?这些情书不妨作为他那些升华了的诗歌的一份日常注脚,让我们更亲切地理解一种诗人的性格和命运。——张玞
艺见 | On Arts
戈雅与疾病
金 莹
选自《书城》2020年第4期
作者金莹: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在《书城》杂志发表《漫步爱尔兰国家美术馆》《走过梵高的三座城》《北美图书馆纪行》等文,另译有《巴夏礼在中国》。现供职于复旦大学。
对戈雅而言,疾病便是他的境遇。当疾病不可避免地来临时,它便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人类天生恐惧疾病,人类的历史就是与疾病抗争的历史。疾病首先带给人的危害是痛苦,而最大的威胁则是死亡。疾病作为人生一部分,甚至就是其世界本身。疾病对于个人来说,往往是关于他/她如何改变思维方式来面对近乎混乱的自身环境,在低落情绪中冷静思考并生存下去的记录。疾病使人更加深层次地体会了生命的宝贵、伟大和脆弱。画家对疾病的感受更加敏锐和深刻。面对疾病和痛苦,生命力旺盛的艺术家总是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生命本身给人的震撼,于是从更深层思索人类存在的意义。——摘自《戈雅与疾病》
点击关注
《中华文学选刊》
官方微信公众号
“微店”订购,点击进入
邮发代号82-497
全国邮局均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