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知名专家齐聚 Advanced Science 生物医学前沿论坛·上海,等你来!
Spotlight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作为与生命科学和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领域,生物医学一直是众多科学家和相关行业工作者密切关注的主题。近年来随着研究手段的更新换代,以及细胞生物学,代谢,免疫学,遗传学,组学,肿瘤学,基因工程等多学科多主题的交叉渗透与相互影响,生物医学研究从理论方法与实践探索的角度拓宽了我们对重要科学问题的理解,也攻克了诸多医学和生物学上的技术难题。
Advanced Science期刊作为Wiley在2014年出版发行的开放获取期刊,近年来持续关注并发表了许多生物医学的学术成果,同时也获得了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的高度认可。为展示国内生物医学领域前沿研究,感谢Advanced Science编委、作者、审稿人对于期刊的支持,我们联合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伯桢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举办此次论坛。我们有幸邀请到十二位深耕于生物医学领域多年且在各自精钻的领域内有杰出成就的学者来分享他们近期的学术成果。看看他们如何通过基础研究来推动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为现有的科研进展和未来的研究思路提供指导建议,并在实际应用中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
论坛即日起同步开放线上/线下报名注册,欢迎各位同行老师积极参与!
论坛时间
2022年9月23日 9:00-17:30 (北京时间)
参与方式
1. 线下报名,与专家面对面互动:
(限140人,欲报从速)
2. 线上提前注册,免费观看:
会议主持
Advanced Science 期刊编辑:
温茜、张晓雨、涂培君
主办单位
Advanced Science期刊
Wiley集团
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伯桢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会议日程
主讲人信息
宋保亮
宋保亮,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泰康生命医学中心主任、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院长。199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科院上海生科学院生化与细胞生物所,获博士学位。2002-2005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2014年在中科院上海生科学院生化与细胞生物所,任研究组长、研究员。2014-至今,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授、院长。
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基金委糖脂代谢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组长。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创新奖、科学探索奖等荣誉。
宋保亮长期致力于胆固醇代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原创发现:阐明小肠胆固醇吸收的分子途径;揭示一条胆固醇合成调控通路;发现细胞内胆固醇运输的新途径与方式,这些成果为降脂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发表通讯作者论文50余篇,包括Nature、Science、Cell 等。研究成果被选入经典教材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Molecular Cell Biology、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等。其成果于2015年和2020年两度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2018年入选“国内十大医学研究”及“中国心血管领域十大影响力事件”。
向上滑动阅览
促胆固醇外排降脂新策略
胆固醇是哺乳动物细胞中不可缺少的脂类分子。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还可以共价修饰蛋白质,对胚胎发育和细胞增殖至关重要。但血液中高水平胆固醇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在人体内,胆固醇的代谢受严格调控。人体获得胆固醇的两个主要途径是内源从头合成和从食物中吸收。武汉大学宋保亮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胆固醇代谢研究,在胆固醇合成调控机制和小肠胆固醇吸收的分子途径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原创发现。该团队系统阐明胆固醇合成的负反馈调控通路—HMGCR降解途径,揭示进食上调胆固醇合成的分子通路,提出新的降脂策略。鉴定了小肠胆固醇吸收途径中的一系列重要蛋白,证明胆固醇由小肠细胞主动运输并阐明详细机制。并从新疆哈萨克低血脂家系中,发现新的胆固醇代谢调控基因LIMA1。发现抑制ASGR1蛋白促使胆固醇外排入胆汁,进一步通过粪便排出机体,从而降低血液和肝脏脂质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肪肝有明显疗效。
曾文文
曾文文,于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获博士学位,在美国基因泰克公司和洛克菲勒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2014年任教于清华大学,现为清华大学医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慢性疾病的免疫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等。科研重点是解析能量稳态与疾病的致病机理,探索免疫和神经系统参与代谢的生理功能,促进基于神经免疫干预重塑代谢的策略研发。
向上滑动阅览
代谢与神经免疫调控
以外周神经链接脑-外周器官的生理基础、病理变化为研究对象,探讨交感神经-免疫信号网络对代谢的重要功能,阐述外周神经危险信号重塑中枢神经免疫稳态的机制。
朱冰
朱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朱冰课题组利用生物化学、表观基因组学、定量质谱学、小鼠模型等手段,致力于研究表观遗传修饰模式的建立维持机制及其生理意义。朱冰系统性研究了表观遗传修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从亲代细胞传递到子代细胞的模式和机制,提出了表观修饰继承的缓冲模型。揭示了DNA甲基化建立与选择性去除的机制,发现了以上机制在调控卵母细胞发育、细胞记忆与细胞衰老中的作用。其近期研究侧重于表观遗传变化对基因在未来阶段激活进程的调控机制。在Nature, Science, Mol Cell 等杂志发表一系列研究论文,多项研究成果已进入表观遗传学教科书。朱冰研究员先后获得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院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和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并应邀担任Science等期刊编委。
向上滑动阅览
表观遗传:记住过去、立足当下、面向未来
表观遗传的差异使得基因在面对同样的信号和转录因子时能够有着不同的表达状态。有趣的是表观遗传状态的变化不仅仅可以改变基因当前的转录状态,还能够赋予基因记住过往表达状态,乃至为未来的表达做准备的能力。朱冰将在此报告中阐述表观遗传状态稳定维持的机制、产生转录记忆的机制、预防基因过快激活的机制,以及以上机制的生物学意义。
王红艳
王红艳,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基金委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与重大项目课题组长;获中科院优秀指导老师。
长期从事巨噬细胞和T细胞调控炎症相关疾病的研究,近年作为通讯作者在Immunity(2020、2014)、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Microbiology、J Clin Invest、J Exp Med、Sci Adv和EMBO J等发表30余篇论文。任中国病生学会免疫专业副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基础免疫分会委员等。任FASEB和Cell Insight副主编;Front Immunol、EJI、《中国细胞生物学期刊》《中国免疫学杂志》等编委。
向上滑动阅览
巨噬细胞的代谢和抗感染机制
炎症是双刃剑,适度炎症反应有助于巨噬细胞清除病原微生物感染,过度炎症导致感染的各种脏器损伤和败血症、炎转癌变等病理变化。因此精密调控炎症反应至关重要。我们聚焦阐述一系列激酶和脂及胆固醇代谢酶调控巨噬细胞抗感染的功能和机制。其中发现感染的巨噬细胞也异常表达多种胆固醇代谢酶,并揭示靶向胆固醇合成酶能提高IFN产生,清除病毒,从而降低对肝肺的损伤。并且发现调控淋巴管生成的受体VEGFR3将糖代谢和炎症联系在一起对抗细菌感染的机制。这些工作对于我们理解抗病毒抗细菌感染提供新的见解。
郭国骥
郭国骥,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生理学会血液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细胞学会衰老细胞生物学分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分会委员。曾获“树兰医学青年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细胞生物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等荣誉。郭国骥一直致力于单细胞分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并在细胞图谱的绘制上有突出贡献;其在Nature, Cell, Cell Stem Cell等著名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向上滑动阅览
细胞蓝图的绘制与应用
自然界中不同物种的未知细胞种类和细胞命运决定机制仍有待深入探索。近几年所涌现的单细胞组学技术,正在改变人们定义细胞和研究细胞的方式。我们启动了细胞蓝图计划,利用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单细胞分析平台,对不同物种的不同组织进行了系统性的单细胞转录组及染色质开放性分析,从而构建了跨物种细胞图谱。基于图谱大规模数据,我们建立了单细胞比对系统,并将其应用与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细胞分化体系的质量控制。我们构建了深度学习模型Nvwa,用于解释基因组决定细胞图谱的潜在转录调控机制。细胞蓝图的构建将对生命科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带来深远的影响。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向特定组织器官分化的能力,能够为组织再生和转化医学研究提供移植所需的细胞来源,因此研究干细胞命运的调控功能及机制对组织损伤再生修复至关重要。
白凡
白凡,现任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正教授。白凡实验室致力于创新和应用单细胞、单分子技术,探索生物医学前沿交叉领域,关注癌症发生、基因突变和转移机制,关注细菌致病和抗生素耐药的分子机制。在著名学术期刊如Nature、Cell等发表论文100余篇,以课题负责人多次获重大专项资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树兰医学青年奖,中源协和创新突破奖。
向上滑动阅览
IDH突变亚组分型在肝内胆管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 is highly heterogeneous. Here, the authors perform exome sequencing and bulk RNA sequencing on 73 tumor regions from 14 ICC patients to portray the multi-faceted intratumor heterogeneity (ITH) landscape of ICC. The authors show that ITH is highly concordant across genomic, transcriptomic, and immune levels. Comparison of these data to 8 published datasets reveals significantly higher degrees of ITH in ICC th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emarkably, the authors find that high-ITH tumors highly overlap with the IDH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mutant subgroup (IDH-SG), comprising of IDH-mutated tumors and IDH-like tumors, that is, those IDH-wildtype tumors that exhibit similar molecular profiles to the IDH-mutated ones. Furthermore, IDH-SG exhibits less T cell infiltration and lower T cell cytotoxicity, indicating a colder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 The higher ITH and colder TME of IDH-SG are successfully validated by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on 17 503 cells from 4 patients. Collectively, the study shows that IDH mutant subgroup status, rather than IDH mutation alone, is associated with ITH and the TME of ICC tumors.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at IDH-like patients may also benefit from IDH targeted therapies and provid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CC.
庄诗美
庄诗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二级教授。长期从事肿瘤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系统阐述了非编码 RNA 与蛋白质的互作网络及生物学功能,揭示了调控肝癌生长转移的新机制,发现肝癌早期诊断及精准治疗的新策略。作为通讯作者在Lancet Oncol、J Hepatol、Hepatology、Cancer Res、Nucleic Acid Res、Adv Sci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系列高水平研究论文,包括多篇ESI高被引论文、杂志封面论文、专家同期评述论文。连续多年入选 “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作为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6项,其中肝癌早诊标志物相关的三个专利已转让。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作为第一完成人分别获得教育部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向上滑动阅览
肝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功能及调控网络
已知人类基因组中非编码基因的序列占比高达97%以上,而且非编码基因的比例随着物种复杂度的升高而增加,这些早期被认为是“垃圾DNA”的序列可转录出大量的非编码RNA,包括小非编码RNA和长非编码RNA。长非编码RNA(如lncRNA和cir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碱基且不编码蛋白的非编码转录本。新近发现,许多lncRNA和circRNA转录本中存在小开放阅读框,且可以编码短肽。我们团队以肝癌为研究对象,鉴定了一批在肝癌中表达异常的新的lncRNA,如lnc-APUE、lnc-UCID、lnc-Ip53、lnc-UTGF等,并解析了它们的功能和调控网络及其在肝癌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其中,HNF4/lnc-APUE/miR-20b/E2F1和lnc-UCID/DHX9/CDK6信号轴调控细胞周期G1/S时相转换及肝癌增殖生长;p53/lnc-Ip53负反馈回路和hMTR4-PDIA3P1-miR-125/124-TRAF6通路调控肝癌凋亡抵抗及耐药;TGF-/SMAD/lnc-UTGF回路以及lncRNA编码的短肽MPM和STMP1调控肝癌转移。这些发现揭示了lncRNA的新功能及肝癌生长转移的新机制,为抗癌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季红斌
季红斌,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肺癌发病分子机理研究,利用临床样本在基因组水平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来揭示肺癌致病基因,阐明这些基因的功能和机理,鉴定临床上肺癌诊断和治疗相关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和分子靶标;还利用动物模型研究肺癌不同亚型之间潜在的转分化并阐明肺癌转分化的分子机理,揭示肺癌转分化对治疗耐受的作用。至今在Nature、Cancer Cell、Nat Communications、J Clin Oncol、PNAS等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总影响因子超过700,被引3000余次。
向上滑动阅览
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机制及克服策略
Lung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devastating diseases worldwide with 5-year survival rate approximately 15%. The high mortality is mainly attributable to the poo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lung tumorigenesis. Our research interest is to decipher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involved in lung cancer initiation, malignant progression, trans-differentiation and metastasis, with a long-term goal to identify effective biomarkers for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personalized medicine. Our recent efforts have resulte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T fusion as the novel oncogenic drivers in lung adenocarcinoma. Moreover, our study of animal models has provided convincing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lung adenocarcinoma (ADC) to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transition (AST). Importantly, this type of phenotypic transition confers the lung tumors with drug resistance. Our future efforts focus on the link between AST and drug resistance through the integrative studies of animal model and human clinic, with the hope to improve lung cancer therapeutics.
雷晓光
雷晓光,200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2006年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6-2008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底全职回国工作,曾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化学中心主任,2014年全职加入北京大学,现任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获得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资助。目前担任国际著名学术期刊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执行主编。独立工作以来,在Cell,Nature,Science,Nature子刊,Cell子刊,PNAS, JACS, ACI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获得了20余项创新药物发明专利授权,开发出四类“first-in-class”创新药物分子,其中一类药物分子于2021年进入一期人体临床实验;荣获了国际四面体青年科学家奖,国际化学生物学协会首届青年科学家奖,以色列David Ginsburg Award,瑞士化学会杰出讲座教授奖,日本化学会杰出讲座教授奖,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维善天然产物合成奖、青年化学奖,树兰医学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等20多项国内外学术奖励。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化学生物学,有机合成化学,合成生物学,与创新药物研发。
向上滑动阅览
化学生物学助力创新药物开发
本次报告将主要介绍雷晓光课题组如何利用化学遗传学手段深入探索与人类重大疾病紧密联系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进而利用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结构生物学等研究手段,发现新的药物靶标与开发创新型小分子候选药物。
顾臻
顾臻,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药学院院长,金华研究院院长,浙江省先进递药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本科、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及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2010年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博士后获聘于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Koch癌症综合研究院、哈佛大学医学院。2012-2018年任教于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北卡州立大学联合生物医学工程系,获评Jackson Family杰出讲席教授。2018-2020年任UCLA生物工程系正教授,并任生物技术/生物医学与工程培训中心主任。其研究方向包括蛋白质递药系统、生理响应材料、免疫治疗制剂、细胞治疗策略等。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授权企业专利150余项。顾臻教授曾获“斯隆研究奖”、英国皇家化学会Felix Franks奖章、国际药物控释学会(CRS)“青年学者奖”、美国糖尿病学会(ADA) 青年教授奖及“Pathway”研究奖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曾将其评为“世界青年创新家”。2019年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2021年当选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其课题组首次报道了血糖响应“智能胰岛素贴片”的原型,提出了闭路透皮递药系统的新概念,并率先利用血小板的靶向性发明了血小板偶联药物,相关技术正在临床转化。顾臻教授目前担任中国药学会、生物材料学会理事, CRS中国分会主席,并任Nano Research、Science Advances等期刊副主编,Advanced Science、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等期刊编委。
向上滑动阅览
生理响应性递药系统
伴随着材料化学,分子药物学及纳米生物技术等相关领域的日新月异,受刺激而响应的可编程智能体系为在剂量、时空等尺度上实现精准的药物递送提供了可能。在本次报告中,将介绍课题组目前在能随疾病相关生理信号触发的智能药物递送体系方面的创新与转化。首先,将讨论能随血糖响应的仿生递送胰岛素方向上的一些进展,特别注重介绍“智能胰岛素贴片”的研发以及微针递药体系多样化的应用;另一方面,将介绍癌症免疫治疗调节药物的局部和靶向递送,用于增强疗效并降低系统毒副作用,将着重介绍基于血小板、冷等离子体的一些新疗法的创制。
朱奎
朱奎, 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墨卡托学者(Mercator Fellow,2021)、美国杜克大学博士后、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目前担任Antibiotics、Microbial Cell、Engineering等国内外期刊编委或客座主编。主要围绕公共卫生领域耐药病原菌控制的核心问题开展科学研究,通过发现抗菌新靶点,研发新型抗菌药物,提高宿主导向的抗菌药物疗效,保障人类健康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近5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含并列在Nature Microbiology、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Science、Trends in Microbiology等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以封面等形式发表论文39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为耐药病原菌防控和新型抗菌药物创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向上滑动阅览
新型抗菌药物研发
天下苦耐药久矣!细菌耐药性是21世纪全球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领域三大威胁之一,其中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尤其令人关注。我国是全球细菌耐药性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采取措施积极防控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目前抗菌药物的研发速度远远低于细菌耐药性的形成和传播速度。虽然开发新型抗菌药物仍是治疗耐药性病原菌感染的最有效途径,但是新型抗菌药物的发现概率越来越低。围绕耐药病原菌高效治疗的关键科学问题,课题组从源头发现、过程揭示和末端阻断三方面系统探究病原菌致病机理、宿主响应机制及化学治疗技术,发现潜在抗菌新靶点磷脂酰甘油和核糖体保护蛋白MsrC,基于新靶点设计并合成多种先导化合物,且成药性良好;发现并命名抗生素先导化合物bacaucin(杆农素),合成系列衍生物,为新型抗菌药物创制奠定分子基础;发展宿主导向的抗菌治疗策略,揭示宿主细胞介导抗菌药物耐受性的形成机制,设计靶向宿主细胞和按需给药的精准抗菌方案,为阐明抗生素后病原扩散现象提供新思路。相关研究丰富了抗菌药源分子库,拓展了宿主导向抗菌治疗技术,推动抗菌药物创制的理论创新。
李大力
李大力,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前沿科学基地主任。2007年获湖南师范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工作至今。多年来以基因编辑技术创新为基础,围绕罕见病的模型构建和基因治疗,开展了深入研究,在Naure,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Cell Biology和Nature Genetic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90多篇,作为课题组长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上海市教委重大项目,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荣誉。
向上滑动阅览
基因编辑技术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前全球已知罕见病超过7000种,80%以上与基因突变直接相关,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命,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遗传疾病的致病基因鉴定和治疗都是领域的难题,而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对于罕见病的诊治都有很好的前景。我们首先利用TALEN和Cas9体系建立了5周内快速构建人类遗传疾病致病突变的小鼠模型的技术体系。我们发现SYK基因新发杂合突变导致人类多发免疫缺陷,并通过小鼠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骨髓移植证明可以在小鼠模型和病人中治愈该疾病。正如SYK单点突变导致疾病,人类58%的遗传致病变异都是点突变,因此碱基编辑技术对于纠正遗传疾病有重要意义。我们系统进行了优化与改造,通过提高编辑效率,拓展编辑窗口,高效改造原有工具无法编辑的位点,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超高活性的胞嘧啶碱基编辑器HyCBEmax、几乎无脱靶活性且仅编辑1-2个碱基的ABE9以及同时编辑A、C碱基的双碱基编辑器A&C-BEmax等新工具,在基因治疗以及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分子进化等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基因编辑技术不但能够快速构建遗传疾病模型,验证致病突变,而且通过定点整合可以安全、稳定表达功能基因,有望实现一次治疗终身治愈的疗效。
AdvancedScienceNews
Wiley旗下科研资讯官方微信平台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分享前沿资讯|聚焦科研动态
发表科研新闻或申请信息分享,请联系:ASNChina@Wile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