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文道:为何建筑师爱穿黑衣服?

文道解读 2021-01-24

什么人会买这样的书呢?掌心般大,黑布封面,全书大概百来页。没有序言,没有说明,封面手写白色书名《为什么建筑师穿黑色?》(Why Do Architects Wear Black?)就是全书主旨了。内文是一堆建筑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同样是手写的几行字。这本书的「作者」很省事,只要发信给那些建筑师,然后回函照登就行了。可是,这么一本半小时看得完的书居然要卖港币276元。所以,我一定要为它写点什么,用稿费弥补我的损失。反正,我从不隐瞒自己的寒酸。

有一回和尘翎聊天,她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如今不比从前,最有创意的年轻人都不去写作了,他们全部都去搞设计」。有道理,尤其台湾,各种建筑设计书一浪浪涌向市面,从大师专集到《经典椅子一百把》,搞完了《曼谷风格》就上《荷兰新潮》。尽管繁华中难掩苍白,但它们很贵,而且很好卖。相比之下,我的朋友骆以军穷数年心血写成的长篇《西夏旅馆》简直就是价廉物美。至于诗;还有人在出诗集吗?

我对建筑、设计与时装没有任何意见;恰恰相反,我不只很欣赏这股「创意文化」潮,还有不少好朋友干这行。可是在翻这些书的时候,我却总是怀疑它们能出书的道理。一百张椅子,一百把灯,那是为了参考学习?有那么多设计学生吗?还是阮囊羞涩,搜不全实货,所以看图解渴?就说这本《为什么建筑师穿黑?》吧,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买它的理由是为了看到一众大师的手迹;不能亲炙,这么意淫一下也是好的。换句话说,这和名作家手稿出书的原理差不多。

其实这本书很聪明,就像好玩的概念艺术,能够击中许多人的疑惑。因为建筑师的确爱穿黑衣服。我参加过几次建筑论坛,会后大家合影,照片出来,效果就和乌鸦图考似的,墨得不分彼此。这种情况又很像时装设计师;你有没有发现,许多时装秀结束之后,设计师在穿得美美的模特儿夹道欢迎下走出来接受大家的鼓掌欢呼,他往往一身T恤牛仔裤,与他创作出来的缤纷万象大异其趣?莫非最简单的黑衣才是创意大脑的表征?

看这百多位建筑师的解释,有的非常实在,直接说那是为了「使自己看起来瘦一点」,或者「它不需要动脑子,让无常的日子里起码有一样事情是确定的」。英国的傅尼埃(Colin Fournier)说得更细:「一是为了令建筑师在自己的作品跟前保持中性,就像神父穿黑衣以突出自己的信仰。第二,我有色盲,根本分不出颜色」。日本青木淳的答案和他的作品一样有趣:「建筑师都是共产主义者」。我们华人的唯一代表艾未未则用汉字写下了很诗意的一句话:「消失,消失在世间」。与他一起创作北京「鸟巢」的红人赫索格(Jacques Herzog)有点不合群,他说:「我不能想及任何关于黑的事情,也许是因为太多建筑师穿黑衣服?」。「解构」派的艾森曼(Peter Eisenman)最干脆:「我不穿黑」,真的吗?我好像在照片上见过他一身黑西装。

很多年前,我在舒琪开的那家二十四小时书店看到一本他大力推介的书,说的就是十九世纪「纨绔公子」(dandy)穿黑衣的历史。当时没买,现在竟连书名都忘了,实在后悔,否则此时就可大派用场了。因为那群人的风格可以拿来比较今天的创意人;他们一反前代浮华矫饰之风,崇尚俭朴的外观。可是这种俭朴是精心制造的效果,不用香水但要上好的亚麻布,最好还带点乡土风的漂染。材质、剪裁与手工必须精细到内行人才看得出味道的地步。明明在家花了三小时修脸衬衣服,可是一上街,却得像波特莱尔所说的那样:用一种懒洋洋的态度对于城市的一切不表震惊、厌恶和气馁。永远留意自己的姿态,同时摆出一副超然世外的冷漠。

来源:苹果日报


      探讨年轻人的矛盾生活——梁文道  长按图片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