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PROM:在福州,做全中国最高级的毕业舞会 | ONE THING




PROM:

在福州,做全中国最高级的毕业舞会

 ONE THING                                                   Vol.7




视野有些狭窄。


位于大厅门口,随着《Another Day of Sun》的前奏响起,你身着礼服,跟随着眼前身着西装的男生——或者,此刻更像个成熟的男人,踩着活泼欢快的鼓点进入大厅。灯光闪烁,溢出幸福的流光。与同样盛装出席的朋友们交谈着,眼前仿佛闪过了大学的时光,「窥见了同时不同地的未来」。聚焦于此,有人向你伸出手。


摇曳的裙摆,西装的袖口。音乐让画面都变得朦胧。视野中接连闪过一张张明媚的面孔,有青涩,更多带了青春的肆意与张扬——是熟悉的他或她,抑或,更像是你。





这是福州一中毕业舞会(以下简称Prom)2017年的开场舞画面,同时也被长镜头拍摄记入破冰时刻。创办Prom的,是只有两年历史的高中生团队。然而,他们,在福州,做全中国最高级的毕业舞会。


滑动以查看多图



诞生

/「18岁毕业是人生很重要的事,我们值得一个像模像样的成人礼」


在北京、上海等地,毕业舞会多有五年、十年的历史。但在福州,毕业舞会,是头一回。福州一中2017届毕业生卓迅,参加过一所美国私立高中的舞会。「纯蹦迪,纯土嗨,很不舒服」的印象不大好,但有许多深深吸引了他:「舞会」这个词的本质,合唱与群舞迸发出的惊人力量,与默契、融入感和释放感——这些,正是骨子里快要失去舞蹈的大部分国人所缺少的。


正因如此,帮助福一学子「找回一种人类关于舞蹈的本能」,让这些即将毕业、迈入社会的成年人,瞬间勇敢起来,成了他的初衷。



同一届的部分毕业生,二话不说就加入到了团队中。「18岁毕业是人生很重要的事。成人仪式不应该只限于学校举办的升旗仪式。读了这么多年书,我们应该享有更精彩的节点,值得一个像模像样的成人礼。」面临着从无到有,但他们,选择了同一份敢勇。


无独有偶。「这是个靠谱事。」2018届毕业生郭冰萃听后心头直痒痒。


这个团队,只是人与人之间简单而奇妙的羁绊,连结了他们。「想给自己的高中留下些什么」成为最统一的理由。



筹备


福州一中的社团及活动丰富多彩,这样的环境下,沟通确是许多学生的强项。Prom团队的成员也不例外,几乎都组织过各式各样的活动,有一定的经验——尽管如此,举办舞会,大家都是第一次。


三十天的倒计时反复闪烁,自我要求却不可能因时间相应下降。「每一届舞会都需要主办人自己的思考在其中。」思考一词,听上去简单明了,实际上是将自己前十几二十年的所见所学进行一次大胆的运用。例如,在大学学习电影导演专业、同时辅修了灯光、摄影、制片专业的卓迅,平日里真心热爱自己所学的这些专业,并努力把自己这一年更是十几年来学到的东西,在筹备舞会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显现出来:比如,在主题讨论阶段,卓迅提出了「沉浸式戏剧」的概念和「亚当与夏娃的婚礼」的方案。


更何况,确定主题,哪有只给出一个想法或是概念那么简单。七八天的策划时间,与之对应的是一整套的策划案,附带每个环节可行性的评估。然而,有些工作尚未开始,策划案难以达到完整。例如选舞。舞蹈虽然是舞会的灵魂,但初始策划案通常在舞蹈环节留白,备注「此处应有一只舞蹈」云云,不太方便后期策划。环环相扣,却不能环环滞后。



指针一刻不停地转着,焦虑交错。主题「熬」到舞会开始前一刻都有可能。最终,在与「霍格沃兹学院」、「奥斯卡颁奖典礼」等方案的比较下,经过反反复复的讨论、估量,大家敲定了「沉浸式戏剧」为主题。


相比传统戏剧带来仪式感,近几年来,沉浸式戏剧这种新的戏剧体验在国内外颇具热度。它更接近于一个「互动剧场」,由十几二十个演员来呈现这个框架,通过跟观众的互动来完成一出戏剧。


在国外的诗歌会上,很多写诗的人会携带自己的诗歌参加,对比而言,在中国古代的时候,中国的传统诗会,可参考《红楼梦》,常以一题或一句起兴。因此他们认为,Prom「沉浸式戏剧」这个本质还是相当东方的,由一部分人带领,与观众一起完成舞会,不可只看外壳而武断地认为舞会的主题太西方,「其实我们为了本土化做了很多」。



除策划外,还要面临找酒店、拉赞助、买票等等前所未有的任务。时间不足的情况下,经常能听到类似于「我跟这个人不熟,你能不能帮我转达一下」的言语。「团队嘛,主动过去认识一下,把话讲了就好了呀。但我觉得也没关系,制作舞会的过程中,这个团队里的人肯定比参加舞会的人收获更多。这也是一种收获。」多了一年大学经历的卓迅笑谈起来。


收获,与风险并存。


6月27日,宣传组打出了第一波宣传。此时舞会处于极大的不确定性中。会有150个人来吗?没人知道。参与人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前期的策划、预定准备工作,亏本的风险无法预估。


自我投入更多。除了自负盈亏的风险之外,整个过程中,很多团队策划人员自费远高于票价。有些人打了上百通电话,有些人在闽侯和东街口往返多个来回。面对外界质疑Prom的盈利性质,卓迅如此回应:「『实用主义』在中国会变味成一个贬义词,是因为大家快乐、满足的方式是:金钱、荣誉和头衔。而『实用主义』真正的意义是,你衡量事情价值的方式是快乐的最大化。所以我觉得这件事情让我感到很快乐,我就会去做。」


「福州一中的学生,的确应该要有点奉献精神。为天下人谋永福嘛。(注:福州一中校训)


而Prom团队中的他们,也确实做到了。


/谈判:「不是孤军一人在奋战」


十几天后回忆起赞助故事,大家最爱发送的是QQ黄豆表情的「微笑」。

 

因去年是第一次举办毕业舞会,几个刚毕业的高中生没有什么资源,勉强做到收支平衡。而今年,他们更加需要赞助方面走上正轨。2017届毕业生阮俊哲,在帮忙打了几十个赞助电话、并被接连拒绝了几十次后,不免心灰意冷。但是他得空出去玩密室逃脱时,也始终不忘带上策划书和合同。

 

这个动作,或许是赞助组全体成员的一个缩影。



「拉赞助确实是难事。」有一次,赞助方14点多才发来地址,要求16点赶到签合同,郭冰萃不得不从东街口赶往闽侯,改条款改到签合同前半个小时。签完合同后,她又赶回东街口舞室。就这样在来来回回奔波中,她签下了人生的第一份合同。

 

「年轻人嘛,用心好成事。谈判的过程是有技巧的,诚意也很重要。比如,专门跑一趟拿东西,专门派人帮他们餐桌整东西,热情一点,总是好的。」

 

不可遗漏的是,谈判的成就,实际上包含着一整个团队的隐形推进:「比如要做一个重大决定,大家都会习惯性把文件丢到群里面讨论一下,会立马有人给你回复、一起想点子,就会觉得,并不是孤军一人在奋战。」


/舞蹈和音乐:「定住线性舞会」


舞蹈是舞会的灵魂。去年,时间只有二十天,加之人手很少,临近舞会,所有事都很着急,大家都天天熬夜爆肝,第二天下午又要去舞室练舞。


于是有一天,游若昕拍下了这样的照片


今年更加壮烈。7月1日,舞团开始排练。此时,距离7月15日仅十余天。每天下午练舞到筋疲力尽成了家常便饭,还偶有上午持续到下午的加餐。

 

总体而言,练舞的时间和强度是去年的两倍;不仅如此,排练的曲目也比去年翻了三番。比如选曲,团队就花了许多心思。其中一首「Cupid Shuffle」,原名是丘比特洗牌舞。它的歌词中有很多指示,如「往左」「往右」「踢」等,只要有三个人领舞,气氛就很容易被调动起来,降低了带领毕业生自我释放的难度。



同时,团队还希望见识不同的人可以从这场舞会中看到不同的东西,达到「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各取所需的目的。比如舞会的最后一首歌「Scarborough Fair」,来自美国counter-culture movement(反文化运动)的经典之作「The Graduate」,希望能够表达一些关于gilded age(镀金时代)的思考。

 

但是,不仅仅要考虑单一曲目,更需要考虑舞会的整条线。以及,这条按时间顺序下来的线,线中需要有点:为了能让国人更容易接受,需要信息量、需要加入爆点在里面。比如说,开场舞,华尔兹舞会的第一支舞,摇摆会的第一支舞,开场的结尾,下半场的开场,蹦迪,还有一些唱团的表演。而且团队需要使舞会节奏紧凑,用这些点来定住整条线。



而面对卓迅给出的一些新奇点子和建议,比如编舞、串词等,大多是成员们少有接触过的方面。虽然感觉到这种创造的难度,舞团成员选择了迎面探索。首先是硬着头皮找素材,一遍一遍地看各种各样的视频,冒着被批评的风险一遍一遍地修改。他们需要考虑不同舞蹈水平同学的动作完成度,舞会的场地,以及舞会着装的特殊性质来进行编排,还要根据实际完成度不停更改动作和队形。

 

甚至很多舞蹈,只是卓迅在波士顿看过的,单凭描述。在各种练习室里「扒舞」,一遍一遍地磨合音乐,记忆复杂的舞步,不敢松懈,保持新鲜感,因为「抠过一遍的舞可能第二天就会完全忘记」。


某个筋疲力尽的下午


就算这样,每日排练之后楼下的四果汤「团建」,或是某天排练之后的小型聚餐,一半同龄人一半学长,从排练聊到舞会,到大学,蔓延到更远天空的不知何处,似乎褪去了疲劳,哪有时间年龄限制,都是朋友。这样漫谈的画面,就算过了很久难以忘怀,缺失了哪天反倒不习惯。这让林诺对几天之后的两百人的狂欢充满了憧憬。

 

赖子祥亦从参与者那里得到了鼓励。有一天报名人数一下子就突破了100人大关,而且增长没有减缓的态势。当时他的内心被触动了,有激动更多的是感动,「这些天来的付出没有白费,大家是认可我们的,这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眼看人数即将突破200,我才意识到,真正用心做事情,得到好的结果只是时间问题。」


「很有种共产主义的感觉」彼此 朋友 家长


团队,真是个色彩鲜明的词。似乎不存在部门区分,总有人应答,总有人主动伸出援手。这群刚刚成年的学生是主体,拉上三两朋友,也偶有家长帮助。

 

「福一人的特性是,当你真正提出一个很酷或者很好玩的一个想法时,大家是会主动去响应的。」

 

这种特性在逐渐减少。这种特性不应该消失。




舞会

/成人:「那么多平时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能不能自己独立完成一次?」


随着时间推进,7月15日近在眼前。有的人已经邀请好了舞伴,兴致勃勃地讨论、期待着;有的人照着华尔兹教程,凭自己的舞蹈功底翩翩起舞;还有的人邀着同龄朋友一起去准备服装,在镜子前面转了个圈。少部分人熟稔于心,但更多人才刚刚通过这个机会学得更加独立。

 

准备服装的过程略显繁琐,但对于陈佳颖来说,「很有意思」。经过反反复复挑选后,她穿上礼服和高跟鞋站在妈妈面前,这种冲击对妈妈来说是很显著的,「忽然间真实地感受到家里多了一个成年人了」。





平时不太注重打扮、算得上「不起眼」的男同学,向郭冰萃打听头发应该梳成什么样、服装穿什么比较好,有点羞涩,不太像平常大大咧咧的大男孩。等7月15日晚上出现在郭冰萃面前时,「眼前一亮」,有一种多年相熟的小男生突然成年、瞬间就变成了绅士的感觉。这也让她超级感动。但是他还有一点点的腼腆,似乎不习惯自己帅气的样子,「真的就有点好笑又有点可爱」。

 

「你知不知道自己穿几码的裤子?你对自己的肤色适合什么颜色的衣服有没有一点了解?你能不能不向父母开口而自己赚钱去购买门票和西装,能不能自己邀请舞伴,能不能自己看教程学会华尔兹,能不能自己解决交通问题,那么多平时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能不能自己独立完成一次?」这也正是团队的初衷之一:用这场舞会,教会大家「独立」和「自我了解」。



滑动以查看多图


「舞会兼有社交属性。我们想要打破学生只应该“好好读书”的刻板印象,让刚从高考中解脱出来的高中毕业生们可以通过这个契机和成人世界接轨,开始有意识地管理自己的形象与谈吐,变得更加自信大方。」陈佳颖如是说。


/舞动:「真正放开了以后,你可能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


「Cha Cha Slide」的鼓点响起,一声,两声,地面开始升温。


滑动以查看多图


逐渐热情,节奏在加快。阮俊哲拉起两位男生的手,脚底的弹动变得快活。火在蔓延,音响和胸膛共振,男孩们拽了拽领带,闭起眼睛笑着摇晃。再一次毕业的感觉席卷了卓迅,而更多人被释放感撞击。穿着高跟鞋的女孩们愈发兴奋,逃出身体的束缚,踮起脚旋转。她们冲着跳上了舞台,将高跟鞋抛下,台下一阵呼喊,她们放声地大笑起来。

 

疯狂,热烈。米开朗基罗「创世纪」人物的互动照应,「最后的晚餐」中构图的均衡紧凑,像花蕊与花瓣,在这个夜晚被年轻的舞者们呈现。



赞叹,释放,舞厅在积薪。两个舞台是会场的焦点,呼应着,用肢体和眼神代替话语不断交流。现场在静电,没有人能逃得过。这群人的大脑失去了自我意识,身体被灿烂的音乐欺骗,被台上领舞者的手势所指使,全场一致,淋漓奔放。



「我们想把这样一个独立的、关于梦想的、狂欢着释放的夜晚,送给每一位三年梦醒、盛装出席的人。」Prom团队如是说。同时他们也期待着,能通过毕业舞会,传达给更多的福一人:「敢于冒着风险,一股热情干下去的执念。敢于独立,做出自己的一番大事,给自己的18岁一份答卷的精神。敢于创新——不拘泥任何的形式,这才是青春。」

 

「年年创新吧,这是属于我们福一的。」




关于Prom2019

卓迅有话说


今年舞会将举行换届,将首先选出下一届的总导演与总策划,然后由他们来共同组建起下一届的核心团队、舞团、唱团等。

期待的话:


1)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勇于创新,不要复制之前的创意。电影上有个对折法则,再好的创意和设计,用第二次,效果也只有第一次用的50%。比如去年我们最引以为豪的,将长镜头拍摄运用在宴会破冰中,哪怕可能是全世界第一次,哪怕它的效果再好,我们今年也决定不再使用。我们希望每一年的舞会都是全新的,从音乐选择到灯光设计到主题到互动创意,都要有每一届主办人自己的思考在其中。这听起来很难,实际上是将自己前十几二十年的所见所学进行一次大胆的运用。


2)加入自己的艺术与社会思考,将舞会做出层次感。我们希望能将舞会做出层次感,让不同水平的来宾看到不同水平的内容。虽然有人在舞会结束之后说蹦迪蹦得很开心,但舞会不只是一场蹦迪。


我们所选取的的迪斯科歌曲 YMCA 是美国 counter-culture movement 中最重要、最重要的一首歌曲,在后续发展中也成为了 LGBTQIA+ community 的一首圣歌。我们所编排的死亡华尔兹,创意来自互动剧场名作《Blood of My Blood》,灯光设计来自沉浸式戏剧名作《Sleep No More》。我们所选取的 preshow 音乐专辑,来自新鲜出炉的 2017 秋季波士顿剧院街区开幕大戏《Reversible》,我们购买了这张专辑的使用版权。我们所选取的上半场收尾舞蹈《All That Jazz》,来自百老汇经典名剧《Chicago》。我们下半场开场的《Lurk》,融合改编来自两出沉浸式戏剧《欢迎来到亚当与夏娃的婚礼》和《欢迎来到玻璃动物园》(不是田纳西威廉的《玻璃动物园》),有趣的是,本次我们的亚当和夏娃,皆为男性。我们所选取的结束曲《Scarborough Fair》,来自美国经典电影《The Graduate》,也是 counter-culture movement 的经典代表。我们关于舞会的思考是复杂的,主体思想有三:


 1. 怀念过去,reversing to the old days,  those glittering and gold old days;


 2. 融合我们关于政治、种族、性别的思考于 其中,藏起一些小小的、政治不正确的彩蛋;


 3. 中国正在经历美国六七十年前的 gilded age,这或许意味着 the great depressiion 和 counter-culture movement 在中国很快就要到来,哈哈我们已经是 me-generation 了哦,那么大家从致敬那个时代的舞会成人,是不是能有所感悟呢?可以说今年的舞会有一点点印象派。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加入自己的思考,利用不同的呈现方式,把舞会做出来。


3)保证质量,做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高级的毕业舞会。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多多思考,从中国的社会、性格本质出发,对舞会进行媒介批评,从而找到一种最适合中国学生的舞会形式,或许是全开放,或许是沉浸式戏剧,或许是互动剧场,有太多太多值得探索。我们舞会的目标是,用思考赶英超美,甩开北上广。事实上我们的前两届舞会已经做到了。


4)来参加的学弟学妹能积极支持,并从中收获。如果没有参与策划的话,作为来宾,请放开自我,尽情享受,感受主办方的思考,或者只是尽情投入到现场的氛围中,这不是夜店蹦迪,不是百老汇剧院,这是一场毕业舞会,是每一位来宾的参与、认可与感受让这个舞会名副其实。


点击图片,加入prom2019团队

以热血一起书写属于福一人的青春



采访 胡雨凡 陈 楠

撰稿 胡雨凡 陈 楠

摄影 林泺璎 吴 迪 王珑焰 翁莹洁 陈芊伊

 陈睿多 林若凡 林佳宁 张梓航 黄心琰

协助 李心杨 李亚其 叶元茗

编辑 程弘昊 胡雨凡


 人在福一 x ONE THING

记录是一种本能



福州一中校团委

做福一文化的记录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