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临海市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为小城镇整治锦上添花

2017-07-17 浙江城乡建设

  临海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临海市按照省里 “全面加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着力凸显具有地方文化与传统特色的物质空间环境及其文化内涵”的要求,在《临海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 “十个一”,其中把“修缮一栋传统建筑、落地一栋临海民居、活化一个非遗项目”作为重要内容,始终把文化遗产保护贯穿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全过程。临海市17个镇街225个整治项目中,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共计72个,整治规划编制切实做到“三有两结合”,即有保护、有挖掘、有传承,与特色产业相结合,与当地自然人文相结合。着力打造一镇一品,全方位展现小城镇特色。


  一是依托遗留展风貌。临海依山傍水, “七山一水二分田”说的就是临海,临海的山水与历史文化建筑相连,具有独特的本土风味,犹如一幅深远隽永的水墨画。在小城镇整治工作中,临海市对全市域300栋历史建筑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编制完成了《临海市历史建筑保护规划》。仔细对照传统街区、历史建筑保护相关名录,进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在注意不破损得天独厚的景观的同时,还结合了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立面修复并保护提升,使其熠熠生辉,浴火重生。美丽的历史文化建筑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使整治工作更上一层楼。临海现存古村落众多,原汁原味,古朴本真。临海市组织对全市62个传统村落进行大规模普查和研究,建立临海市传统村落档案,完成《临海传统村落调研与保护利用策略研究报告》,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加大保护力度,提高村落里的环境卫生水平,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利用了传统的街区,编制历史街区规划,进行重要节点环境提升。对老粮仓、老厂房等具有工业遗产价值和代表性的,选择典型进行清理并整治改造,还可与有意向的开发商合作,促使遗留风貌焕然一新,为小城镇整治工作增添生机。

  二是提升居所显雅韵。临海17个主要镇街的建成区,有994个行政村,且因临海历史悠久,名人故居、民居数量丰富,如江南街道章家溪历史民居、杜桥镇周家里民居、白水洋镇进士第(千洋民居)、永丰镇胡丕泰、胡步川故居等,不胜枚举。美丽乡村建设,保护名人故居、民居是小城镇整治工作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二是提升居所显雅韵。临海17个主要镇街的建成区,有994个行政村,且因临海历史悠久,名人故居、民居数量丰富,如江南街道章家溪历史民居、杜桥镇周家里民居、白水洋镇进士第(千洋民居)、永丰镇胡丕泰、胡步川故居等,不胜枚举。美丽乡村建设,保护名人故居、民居是小城镇整治工作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打造示范“浙派民居”。吸收经典传统民居精华,开展浙派民居设计,彰显临海地域特色。重点推进新民居落地生根,抓好一栋临海民居落地示范,跟踪指导并奖励,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浙派民居的要求。名人故居有些体系完整,有些损害严重,分别抓取典型进行改造示范并宣传推广,同时采取奖励措施。如在东塍镇岭根村进行浙派民居改造示范,予以示范奖励及示范补助。修缮利用名人故居。名人故居历史信息丰富,挖掘整理历史文化名人资源,进行系统性记录和分析,体现历史文化因素 48 30896 48 14986 0 0 989 0 0:00:31 0:00:15 0:00:16 3020 48 30896 48 14986 0 0 927 0 0:00:33 0:00:16 0:00:17 3020 48 30896 48 14986 0 0 867 0 0:00:35 0:00:17 0:00:18 3129并进行文化展示。部分名人故居仍有后人居住,具有较高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提升名人故居的物质空间环境,整治清理庭院和周边环境,适当增加配套设施,改善生活环境,进一步和户主达成共识,保留风貌。与此同时,通过利用完善各名人故居,增强百姓对历史名人的了解,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改造完善历史民居。临海古代民居、传统民居等留存丰富,有清朝、民国等时期,有乡绅建筑、普通民居等类型,有典型本土、中西合璧等风格。有些民居保留完好,应注意保护,引起重视;有些民居经历倒塌,对破损程度较轻的,和村集体、户主等协调沟通,统一思想加以抢救性保护;有些建筑艺术价值较高、历史信息丰富,虽然破损严重、整治费用大,但还是应采取措施修缮利用。在整治规划编制中,综合考虑民居的艺术价值和村集体意向,根据实际控制整体风貌,提升区块文化品质,进一步提升百姓对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保护意识。

  三是传承非遗扬文化。至今为止,临海市市级非遗项目130余项,数量在全省县级市项目中名列前茅。临海市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通过活化非遗文化,创新整治。临海拥有多项非遗文化,大田板龙、红糖制作,白水洋镇黄沙织带、黄沙狮子、黄沙道情,河头镇大石车灯,小芝镇土布染织工艺、小芝鼓亭、莲花落,尤溪镇竹编、造纸,东塍镇李氏门神画、麦秆扇等。小城镇环境整治过程中结合传统街区修缮利用、传统建筑保护提升,挖掘传统文化、历史名人、民风民俗,建立纪念馆,设立传承基地,展示非遗文化。部分镇街打造乡贤馆和镇史馆,成立文创基地,形成完整传承体系,如杜桥镇建设镇史馆,挖掘杜桥历史文化、历史名人、民俗民风、传统美食等资源并进行展示。除了看听闻说,还通过设立非遗文化体验馆,使人民亲身体会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拉近群众与非遗文化之间的距离,留下深刻印象,意识到文化传承其实也可以充满乐趣,且与生活息息相关。如永丰镇准备成立竹艺、桕子油制作工艺传承基地,着力改变人们对非遗文化的传统认识。将非遗文化保护渗透在小城镇整治过程中,意义重大。

  四是结合特色助整治。临海民风民俗丰富且蕴含地域特色,与非遗文化、山水风光、产业特色等相融合,在构建物质空间环境的基础上体现文化内涵。建立乡土文化展示馆、民俗馆,挖掘民间工艺、节日风情、传统美食,及海洋、鱼耕、晒盐等文化,结合本地生产名物并成立基地,展示乡土文化。要求展馆布局灵活,总体设计与展示内容相统一;展品陈列“接地气”,兼容传统元素和时代气息;环境营造注重整体性,基础配套设施完备;丰富文化展示内涵,突出中心文化;文化传承有保障。(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 供稿 编辑 林文芳)

历史精彩

﹏﹏﹏﹏﹏﹏﹏﹏﹏﹏﹏﹏﹏﹏﹏﹏﹏﹏﹏﹏﹏﹏


相关链接:临海市多措并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打造魅力宜居城镇


相关链接:我省“四名”基本形成以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为主体的保护体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