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整治】杭州下城区危房解危工作取得成效

2017-08-31 浙江城乡建设
 杭州市下城区有一部分房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老旧房屋较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今年以来,该区大力开展危房解危工作,特别是以朝晖街道为重点,通过建立机制、信息公开、资源共享等举措,有序推进居民签约、腾房、危房加固改造工作,保障群众居住安全。截至8月11日,已完成危房解危(腾房)378户,正在实施解危288户。


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杭州下城区朝晖街道实施14幢危房解危工作,涉及居民666户,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数量占辖区的65%。其中,13幢为C级危房;1幢为D级危房(朝晖九区24幢65户)已于2016年底成功解危,现在拆复建施工阶段。5月22日起,启动第一阶段共6幢C级危房加固改造工作,分别为朝晖一区39、40幢,朝晖二区9、10、28幢,朝晖九区17幢,涉及299户居民。截至8月11日,进场评估256户,评估率86%;协议签约243户,签约率81%;朝晖二区9、10幢已开始地基开挖施工,其余4幢已全面进场施工,整体施工进程平稳有序。




主要做法


(一)建立机制,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组织保障,责任到人。成立由街道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2名班子领导、2名科室长和若干科室、社区人员组成的“2+2+X”腾房工作组,共5个组,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并成立项目党支部,党员干部带头入户,党员户主带头签约。同时,配备宣传和后勤组,宣传典型和经验,关注舆情动态,做好统计和保障工作。



二是规范程序,综合协调。建立街道、社区两级例会,每周召开班子领导碰头会、专题研究会,联合区住建局和设计、评估、施工等单位,及时分析、研判各类问题,明确解危政策和具体操作规程,着力破解重点难点问题。


三是比学赶超,营造氛围。制定作战图,倒排时间表,建立工作微信群,每日统计和公示进度,通过“晒”成绩、“晒”做法,形成互看互学、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各工作组利用双休日、晚上时间,开展入户调查、宣传引导,推进解危工作。


(二)主动出击,深化为民服务。



  一是宣传动员,做细工作。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危房住户动员大会、住户代表座谈会,明确危房解危的重要性、紧迫性,工作组入户做好面对面引导,向住户发放公开信和宣传解释政策,填写调查表,做到基础信息采集和居民意见征集不漏一户。



二是政策推动,做实服务。除规定的过渡费、搬家费和评估费外,根据签约时间早晚,设定三级奖励,越早签约,奖励越高。针对想尽快签约、有实际困难的居民,保证最高补贴。比如,朝晖二区10幢的户主因按揭买房未拿到房产证,街道帮助查询房产证号,按首批签约获得最高奖励。


三是资源共享,妥善过渡。针对存在租房难的老年人、残疾人,通过区政府协调,租用浙江大学24套房屋作为临时过渡用房;针对部分80岁以上老年人,联系街道敬老院帮助安置;针对居民普遍反映的租房贵问题,联系辖区房产单位和经济型酒店,集中谈价格,提供实惠房源。


(三)信息公开,居民全程参与。


一是专业人员现场答。针对个性问题,设立现场咨询点,区住建局、评估、施工单位专人驻点,现场解答政策、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等专业性问题。针对居民在入户调查、评估等阶段提出的共性问题,召开现场政策讲解会和意见建议答复会,集中现场解答,消除居民疑虑。


二是样板示范现场看。7月初,朝晖一区39、40幢居民全部提前完成签约、腾房工作。按照“成熟一幢、开工一幢”原则,启动进场施工,并将其作为样板示范点,邀请其余4幢楼居民代表现场参观和了解施工的过程和细节,提升居民对施工方案的信任。


三是全民监督现场查。设立居民代表监督小组,以每幢楼5人为单位,开展日常监督。邀请全体居民,在凿除工程、加固基本完工的两个时间节点,进行集中检查,确保小问题不出工地,普通问题不出社区,大问题不出街道,质量、安全让居民放心。(省三改一拆办   供稿   编辑   张婷婷)





往期精彩

历史链接:【热点】2017年上半年杭州市新建商品房市场量怎么样?


历史链接:【治理】杭州市提前完成2017年农村危房治理改造年度目标任务


历史链接:浙江省暨杭州市建筑业“安全生产月”活动与轨道交通工程突发事故应急演练现场会在杭召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