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凝心聚力实现小城镇共建共享
温岭市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中,集合各方力量,联动行动,全力以赴推进城镇转型发展,科学发展。深化认识、坚定信心,全方位、多维度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以城镇新面貌开启转型发展、裂变发展的新征程,努力打造活力温岭、生态温岭、品质温岭。
抓联动推进力度大
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以来,该市始终坚持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一是以拆开路。 对东月河、后马河、南山河两侧的涉河违建进行全面拆除,打造4500米沿河绿道,实现了从水上治污到岸上建绿推进,建设成集绿道、休闲、运动、健身与一体,每天沿河绿道早晚锻炼多达2万多人次,切实提高了居民的获得感。
二是注重机制。 巩固提升“清三河”长效机制,严格落实河长制,完成涉河违建拆除和辖区内所有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清理,率先在全市建成“肥药双控”示范区。
三是消除隐患。 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倒逼业主和出租房参与环境综合整治,实行“门前三包”,做到消防安全隐患消除和环境整治同步推进。
抓项目建设决心大
加快项目建设是提升城镇品质和承载能力的主要抓手和先导条件。按照规划要求,实行项目落实,梳理了总项目23个。
一是加强科学规划引领。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以建设“河港秀城、活力鞋镇”为目标,突出城镇建设“精致”、“优美”、“独特”、“舒适”四方面主要内容,打造“一心一带 两轴四片区”。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构建“内序外畅”的交通网络,加快交通配套工程建设,新增停车场解决“停车难”问题,并治理道路安全隐患点位65处。
三是加强沿街立面整治。 提升街道立面改造为城镇形象重要内容。结合实际,启动了石粘路、双南路、石牧路等3条道路的沿街立面整治,总长度达4.86公里,规模长度在省内领先,尤其将3.36公里穿镇公路石粘路,打造成小镇新颜段、商贸新风貌段、老街历韵段三段风貌分别控制进行立面整治,对有碍景观的屋顶整体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整体推移。
四是打造节点亮点。 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以来,启动建设一批入城口,如打造双南路、石粘路南北入城口。同时,注重建设一批亮点工程,完成三条景观河道、物流区立面改造、桥下空间整治等项目,加快由主次干道建设,有序向入城口、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以及背街小巷延伸。
抓城镇秩序力量大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关系到千家万户,难以一蹴而就,也无法一劳永逸,需要全员发动,保持定力,久久为功。
一是加强氛围营造。 通过制作户外广告、宣传单及户外电子显示屏,利用上送微信、短信等一系列宣传手段,以达到线上线下合力推动的局面,多层次、多频率播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信息和内容。
二是创新管理机制。 充分发动村居干部群众合力参与小城镇建设。通过村规民约等形式,推动开展“门前三包”和垃圾分类,探索实行“党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各村居互看互比,对环境综合整治重视不够、落实不力的限时整改,对敷衍扯皮、屡推不动的进行问责。完善惩罚机制,将工作结果纳入年终“三同”考核,对政治有利的村(居)予以资金奖励,保持小城镇建设活力和影响力。
三是合力转型升级。 企业发展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的重要板块。如城北街道“低小散”为主的鞋业企业占据多数,促使街道坚定不移推进鞋业产业改造提升,加快推进小微园区建设,加速推进产业园区化,系统解决安全生产、环境整治、社会整理等三大短板。源头管控与企业参与相结合,企业主照规则办事,主动促力城镇建设。(省整治办 推荐 编辑 朱宇心)
► 【动态】《温岭市域总体规划(2015-2035)》获省政府批复
►【经验】义乌小城镇整治打造产业兴旺 特色小镇 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