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奕:深入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打开乡村振兴新天地
省建设厅副厅长、省整治办常务副主任 张奕
新世纪初,面对改革发展的新考验新征程,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富有前瞻性、创造性地提出了“八八战略”。这是引领浙江未来发展的总纲领,推进浙江各项工作的总方略。“八八战略”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15年来,遵循总书记亲自擘画的路线图,浙江逐步推动城乡深层次融合发展。
2003年
我省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并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由点到线、由线向面、由村向镇拓展。
2006年
在全国率先提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2010年
在全国率先开展小城市培育工作。
2015年
在全国率先启动“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载体。
2016年
省委省政府把小城镇作为联结城乡、补齐短板的战略节点和重要突破口,高位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聚焦美丽城镇建设,打开乡村振兴新天地。
省委书记车俊指出,乡村振兴是全新的大战略,是刚起笔的大文章。乡村振兴要从城乡融合发展上寻找突破口,把美丽城镇建设作为战略举措,研究透解决好如何完善城镇功能、彰显城镇特色、发挥集聚带动效应等问题,推动城乡深层次统筹,打开乡村振兴新天地。这为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精准认识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是城乡融合。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总抓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当前,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城乡要素仍不能畅快流动、渠道仍没有完全打开、不平等交换仍然存在,最直观的体现是小城镇的节点集聚功能缺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差距拉大,无法提供“城乡等值”的资金、技术、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因此,要通过城乡融合这个突破口,实现城市、小城镇和乡村的互促共进、普遍振兴。
★城乡融合的战略节点是小城镇,要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城与乡之间的杠杆作用。
乡村振兴首先要城镇振兴。小城镇在城乡发展中的地位是重要节点,具有对城市的承接疏导作用和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城乡等值”不是城乡等同,而是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破解城乡边界,增强要素流通,提升城乡综合竞争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因此要准确把握小城镇这个着力点,精准挖掘城镇价值,全力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切实增强小城镇在城乡统筹中的综合承载力、辐射带动力和城镇向心力。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是“镇村联动”的关系,合力助推乡村振兴。
要正确认识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和小城镇整治行动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首先需要功能复兴和物质更新;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战、先手棋;小城镇整治契合十九大提出的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是浙江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创新举措,对城市和乡村都有巨大推动作用,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特色。
2016年9月,省委、省政府谋划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践启示我们:深入推进小城镇整治行动,加快补齐美丽城镇建设短板,这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勇立潮头方显担当”批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是落实“八八战略”再深化的创新举措,是走好浙江乡村振兴之路的有力抓手。
小城镇整治模式全面构建
近两年来,省市县乡四级干部协同用力、精准发力。坚持全民动员、全域整治、高位推动,先后出台涵盖实施方案、政策保障、专项行动、项目推进、服务指导、督查考核等50多个政策文件,推广了驻镇规划师、街长制、EPC模式、土木“三十六计”、线乱拉“20字战法”等治理经验,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意见和工作举措。
功能复兴和物质更新全域发生
近两年来,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落脚点,不断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完善配套设施方面,全省小城镇新建农贸市场236个、改造提升648个,新建公厕1637个、改造提升3466个,新建污水处理设施4072个、改造提升2524个,新建排水管网12.01万公里、改造提升4.37万公里,新建或改造垃圾中转站514个。提升园林绿化方面,新建公园1066个、改造提升762个,新增绿地1991.85万平方米,新建绿道62263.34公里,保护古树名木18136棵。
乡容镇貌“焕发新颜”
近两年来,加强风貌管控方面,全省小城镇新建街头广场698个、改造提升656个,打造入镇口1570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539个、历史建筑4119处。整治沿街立面方面,全省整治沿街立面2983.34万平方米,整治沿街卷闸门237043扇、防盗窗174397个、空调室外机265554个,整治店招广告191949户。治理房乱建方面,共拆违9497.33万平方米,拆后利用5982.65万平方米,整治赤膊墙1662.24万平方米,整治蓝色屋顶2066.30万平方米。
“产镇融合”助推动能转换
近两年来,始终注重产业导向、民生导向,以整治行动引领小镇转型发展,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整治提升“低散乱”问题企业(作坊)2万多家。美丽环境不断催生美丽经济,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快车道。
整治溢出效应远超预期
近两年来,1191个小城镇逐步明确“整治图”“路线表”“任务书”,“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乡镇实施、群众共建”的整治机制全面建立。2017年465个小城镇率先完成综合整治,2018年119个小城镇正在接受达标验收。从成效看,不仅消除了“脏乱差”、改善了环境面貌,而且完善了基础设施、提升了公共服务,推进了产业发展、促进了百姓增收,实现了“美丽蝶变”。
小城镇是乡村振兴的“龙头”。对标“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我们要始终将小城镇整治工作放到城乡融合发展的大势中来思考,放到乡村振兴走在前列的大局中来统筹,放到“美丽城镇”建设的蓝图中来衡量。
在新的生产关系和城乡关系的影响下,尽管乡村在空间上是独立的个体,但对它影响至深的核心因素是小城镇。作为人居环境统筹治理的“纽带”,小城镇必须发挥好核心牵引力和城镇向心力。充分挖掘小镇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生活价值和治理价值,不断提升人居环境竞争力和营商环境竞争力,加快补齐美丽城镇建设短板。
特色是小城镇的生命。近两年来,各地高压奋进、精准发力、成效显著,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相得益彰。今年将继续高强度推进560个乡镇的综合整治任务。同时自觉对标省委省政府要求,在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上做文章,在有特色、有水平、有内涵上下功夫。积极开展“五类小镇”创建,打造一批魅力亲民的“风情小镇”、洁净为民的“健康小镇”、通达便民的“畅美小镇”、兴业富民的“活力小镇”和互联惠民的“智慧小镇”。
文化是小城镇的灵魂。要注重在规划中保护发展,在建设中注入美丽灵魂。围绕“乡土”两字,有形的乡土文化要留住,活态的乡土文化要传承。浙江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4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401个,要始终注重活态保护、活态利用和活态发展,着力讲好“好山好水好风光”的自然故事和“好人好事好文化”的人文故事。
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坚持把规划、建设、整治、管理、经营、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产业兴旺。2018年计划整治提升小城镇“低散乱”企业9050家,新增小微企业园200家,新(改扩)建标准厂房1000万平方米。同时依托整治抓倒逼,立足优势抓植入,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发展优势。让一个个活力小镇、特色小城镇镶嵌在之江大地上,助推动乡村振兴取得实效,继续走在前列。(编辑 朱宇心)
⊙整治脏乱差 小镇换新颜 东阳市打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