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藏着90个“海绵宝宝” 美颜、治积水它们都很有一套
自杭州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后,已建成大大小小的“海绵”共90处。近日,杭州海绵城市建设在老旧小区及公共建筑项目改造方面又有新进展。其中,美政花苑作为上城区首例试点海绵改造的老旧小区,已于8月中旬正式完工。而位于下城区安吉路的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其海绵改造项目已于7月份启动,并成功入选全省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典型案例。
▲海绵花园改造前
▲海绵花园改造后
上城区美政花苑
HAI MIAN
位于上城区复兴南路的美政花苑,分为南区、北区,总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是2000年以前建造的房子。近20年过去了,美政花苑有着杭州大多数老旧小区的“通病”——小区管网纵横错乱,又缺乏日常维护,很多管道都已生锈,经常堵塞。一碰到下雨天,漏水、积水是常有的事。同时,由于经费落后、人员不足,小区绿化长久得不到修整,下雨天草坪积水、路面坑洼时有发生,加上居民杂物随意摆放,小区整体环境状况不佳。有居民曾反映,改造前的美政花苑,仿佛是城中的“贫民窟”。
▲透水停车位施工
去年6月,美政花苑被确定为上城区老旧小区海绵城市建设改造的试点项目。该项目的海绵改造主要有两大重点,首要的是阳台雨污水改善工程。因建筑年代较早,建筑立面雨水管与阳台落水管未分开设置,导致洗衣废水能够通过阳台落水管进入现状小区市政雨水管网并最终排入河道,造成河道水质污染。而阳台雨污水改善工程可实现雨污分流,避免原先雨污水合流直排雨水管网的状况再次发生,保护周边河道水质。
▲聚氨酯透水路面
其次,提升小区道路、停车场、绿化的吸水储水能力。将原小区易积水处结合路面坡向设置渗水盲沟,并把小区多处的现有铺装改建为装配式透水铺装。之前,部分居民自建植草砖停车位破损严重,通过海绵改造加装透水砖,将其打造为装配式透水停车场。另外,适当增加、改善绿化也是海绵改造的重点之一。18幢与19幢之间的绿地植物原先相对稀疏破败、蚊虫孳生,现已改建为雨水花园,利用人工挖掘的浅凹式绿地,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而雨水花园的建成也将为美政花苑的居民们,提供一处夏日纳凉、冬天晒太阳的好去处。
▲生态草沟
▲浅凹式绿地+雨水溢流口
如今,美政花苑的海绵改造已全面完工,极大地提升了小区雨污水的流动、储存、再利用等循环效率,实现了海绵功能。而这个诞生在老小区的“海绵宝宝”,将为美政花苑的36幢楼宇、5000余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
建国后建成的老院区将迎来新春天
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安吉路院区,北朝安吉路,南接杭州武林幼儿园,西靠孝丰路小区,占地面积约8360平方米。
由于年代久远,改造前的老院区硬质屋面、地面占总面积87%以上,路面硬化率高,暴雨时积水严重;院区道路下的市政管网淤积堵塞情况也较为严重。同时,院区内绿化景观不佳,可用于海绵城市改造的绿地极少,地表土壤裸露面积较大,降雨时水土流失严重,容易造成周边环境污染。
▲停车场改造前
▲停车场改造后(效果图)
今年7月份起,省建院在院区改造提升计划中全面融入海绵技术,除了在机动车道、人行道和停车位大范围使用透水铺装之外,还将在建筑屋顶的雨落管下部设置高位花坛,并新增一座雨水花园,汇集屋面雨水、地表径流等,借助植物、微生物综合作用净化雨水,最终进入雨水回用系统。同时,在院区东设计楼北面新增一座81立方的模块蓄水设施,用于收集储存雨水,经过过滤、消毒等净化措施,用于院内绿化浇灌、道路冲洗等。
▲砾石带改造前
▲砾石带改造后(效果图)
通过实施海绵化改造,省建院的改造提升方案不仅切实降低了改造建设成本,还将有效控制院区本身、道路及周边汇水区域的雨水径流,减少雨水污染,并提升整体绿化景观效果及环境质量。
▲透水铺装改造前
▲透水铺装改造后(效果图)
值得一提的是,
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还计划将在海绵化改造的关键节点设置现场展示牌,增强海绵城市的科普教育力度,为全市乃至更大范围内相似老旧建筑改造工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办法。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入选了全省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典型案例,预计于9月中旬正式完工。
▲生态休闲区改造前
▲生态休闲区改造后(效果图)
不同于一般新建项目,老旧小区、老旧建筑的海绵改造难度更大,更需要因地制宜。每一个“小海绵”的成长都有自己的特性,如何在不耽误居民生活、市民办公的前提基础上,做好老旧小区、老旧建筑的海绵改造,是难点,更是关键点。
▲雨水花园改造前
▲ 雨水花园改造后(效果图)
杭州海绵城市建设始终坚持“低影响开发”的理念。通过这两个海绵改造项目的尝试与探索,未来,杭州还会有更多的老旧小区、老旧建筑在“低影响开发”理念指导之下,享受到海绵城市建设的福利与“东风”。(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供稿 编辑 朱宇心)
精彩推荐
围观
丨更多
热文
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