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下城区垃圾分类模式凸显成效
2018年以来,杭州市下城区垃圾分类工作紧紧围绕省、市党委政府的具体要求,以“一三五”战略规划为核心,积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全民共建”的垃圾分类工作体系,精组织、严部署、强执行,各项工作得到全面扎实推进,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影响力与日俱增,覆盖面日益扩大,减量、控量日见成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下城模式”。
一、围绕目标 垃圾分类开创新局面
1、专班运作。下城区抽调城管、住建、经旅等多部门骨干成立了区“三化四分”办公室,实体运作,统筹全区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各街道、社区成立对应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落实属地工作。
2、强制分类。联合五部门出台《下城区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在240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强制分类,日检查、日通报,强制倒逼责任落实。
3、划片计量。全市首推“划片清运计量”模式。按街道划分责任区,分解年度垃圾减量、控量指标,同时,改变统收统运模式,固定收运人员和车辆网格化清运,以便统计各街道垃圾量。再以各街道垃圾增减量作为考核指标,列支全区垃圾处置经费,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倒逼各街道落实减量、控量责任。
二、多方联动 社会参与翻开新篇章
1、居民共管。在56个省、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中试点“居民自治”模式,主要是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划分管理服务网格,成立党员、楼道长、志愿者为核心的居民自管小组,参与小区日常管理,倡导居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涌现出了“和乐苑”、“流水北苑”等一批典型。
2、院校互动。联动教育、卫计等部门,在下城33家中、小学校和289家医疗机构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编写分类教材,开展常态化教育和管理。在“杭州市教育系统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中下城区代表队荣获二等奖,浙江省人民医院已逐步向优质化垃圾分类示范单位大步迈进。
3、企业参与。以中大银泰城、城市嘉里中心等大型商业综合体为样板,扩大企业垃圾分类覆盖面;联合“轻松环品”、浙江联运等第三方服务企业,在全区范围内引导商户店家参与垃圾分类,探索打造垃圾分类“示范街”。
三、持续高压 检查督察成为新常态
1、常态巡查。坚持管理是目的,处罚是手段,区“三化四分”办专门组建督察小组,对全区275个居民小区,240家机关单位,22家农贸市场,开展常态化巡查,结果形成“红黑榜”予以公示,倒逼责任落实。
2、专项督察。严格执行《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展垃圾分类专项执法行动,就分类设施不规范、分类质量不达标等情形开展执法监督,今年以来已累计立案查处275起,累计罚款58100元。
3、执法拒运。针对绿港、常青两家花卉市场多次劝导仍拒不进行垃圾分类行为采取拒运措施,同步开展分类指导、宣传,发放告知书300多份,并聘请律师现场普法,讲解省市政策法规。浙江卫视、杭州日报等多家省、市媒体报道,社会反响强烈。(省分类办 供稿 编辑 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