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舟山市市容管理长效机制巩固“后创城”时期成效

浙江建设 2022-08-03




  三年创城,舟山市城市文明程度各方面获得了质的改变,而其中城市管理水平也在创建过程中获得了充分历练和提升,相关举措也日趋精细化、长效化,成为该市“后创城”时期市容市貌成果巩固的有效措施。

01

引领垃圾分类潮流
让岛城更加“时尚”

  深入推进“垃圾分类+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体系建设,以居民小区撤桶并点,主次干道撤桶进店,两项撤桶行动为突破口,推进生活垃圾精准分类。

  一是大力实施居民小区撤桶并点行动。首批71个试点小区设施建设安装已全部完成,16个小区完成撤桶工作,通过建立人工回收、智能回收和流动回收三合一模式,落实“现金+积分”激励机制,强化精准分类指导,撤桶并点小区居民分类投放准确率达到85%以上;运行效果较好的小区人均每天可回收物回收量从0.2公斤左右提高到0.4公斤以上,成效明显。

  二是深化拓展撤桶进店行动。按照一路一策要求,摸清撤桶点位及数量,143条主次干道已实施撤桶进店,根据不同业态,确定“定时定点”垃圾收运频次及位置,目前143条主次干道已全部完成撤桶进店,共撤除公共垃圾桶及私设垃圾桶2200余只,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三是建立两网融合体系大数据管理系统。对精准分类和资源回收实时管控,已建立绿色账户2.7万个,积分兑换垃圾袋和各类生活用品近2万份,支付再生资源回收6.8万元。完成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建设,将全市65个试点小区纳入垃圾分类监控,并对垃圾投放基础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导做好分类工作。还在上述小区114个回收箱创新使用桶满溢报警和异常恶意投放在线监测系统,对异常或恶意投放进行追踪溯源。

 02 

释放“地摊经济”活力
让城市更有烟火气

  一是如何“放”,合理规划。为杜绝陷入“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循环,舟山市以精细化思维做好前期工作,经营范围和模式严苛要求,选择既符合群众的生活便利需求,又满足步行街道不影响车辆通行的前提,甚至开启同区域多时段模式。其中该市普陀区520幸福街打造最为成功,该夜市外观时尚、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正规化即防止其“野蛮生长”,也避免了给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秩序带来风险隐患。

  二是如何“管”,制度约束。该市城市管理部门主动建立健全入场退场机制、摊点摊区设置引导、营业内容、摊主清洁卫生责任、群众投诉现场快速处置等管理机制,确保管理既有弹性,又有底线,维护良好经营秩序。如嵊泗县望海广场烧烤摊相关审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旅游旺季接待了较多旅客,值得推广。

  三是如何“服”,急人所急。及时做好小微企业帮扶服务,在商贩间开展相关行业规则培训的同时,穿插做好普法工作;利用新兴媒体、电商品台等手段推广本地特色的产品、小吃,引进“网红”商品,为“摊主”提供全方位的进货和经营支持。如定海区将宋都·海滨新天地 “后备箱集市”升级为主题夜市街 “海滨Hi 夜市”,结合周边景观小品和灯光氛围,烘托夜市街烟火气,形成新的人气集聚点。同时,在夜市街开市时间段由专人对市民和经营户进行引导,形成文明“逛夜市”、和谐“摆夜摊”的良好氛围,打造规范有序的夜市环境。

 03 

 创新基础执法方式
让城市管理更趋精细化

  一是实行“路长制”市容市貌管理模式。2018年以来,结合近几年各地采取网格化、定人定点和精品示范街管理等机制和做法,在本岛“两区两委”统一实施“路长制责任制”工作机制,将本岛两区两委创城列检点65条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划为118个路段,每个路段确定1名路长,配备综合执法、市政、环卫、园林绿化和序化员等日常管理人员,公安交警、市场监管等其他职能部门和城管志愿者作为辅助力量,实行“5+X”的管理模式。

  二是探索“一门式”社区综合行政执法模式。在金塘等乡镇推行在社区成立一支由综合行政执法、规划、国土、市场监督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实现对涉及多个部门的违法行为“一门式”执法,避免重复执法及部门间相互推诿现象,同时通过教育、服务、宣传、指导等综合措施,提升基层“最后一公里”执法时效。

  三是探索“社区吹哨,城管报到”基层治理模式。岱山县各乡镇统筹环卫、市政、园林绿化等城市管理人员和综合行政执法力量下沉到8个城镇社区,将城管部门责任片区制度、路长制与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充分结合,建立社区、城管部门的长效联系机制。围绕基层诉求,通过快速明晰责任、凝聚力量、响应报到,确保各类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舟山市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朱宇心)


精彩推荐

舟山市打造“两山”理论转化美丽城镇建设海岛样板

舟山市“优、引、共、融”四部曲创新老旧小区改造机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