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最后一天:上海十大明星鸟类等您来pick!
“一个长江 城市十大鸟类明星”评选活动已经接近尾声,那么谁才是上海鸟届的十大明星呢?快来为您的“鸟豆”投上宝贵的一票!花落谁家,您说了算!
投票截止时间为11月30日24时。本文发到朋友圈,集赞100个,前30名可以得到生态南汇特制2022年鸟类年历一本,请把朋友圈截图和快递信息发给我们公众号后台。欢迎其他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开白名单。谢谢大家的支持!
(拉到文末有投票哦
上海鸟届明星20名候选鸟
图/Kai
1,喜鹊:鸦科,我国广布鸟种,留鸟。体长约40-50厘米,较为适应人居环境,食性广泛,喜欢把巢筑在高大树木或者信号塔等上面,巢穴高达80厘米,直径60厘米左右,结构完备。喜鹊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旧时民间传说喜鹊报喜。
图/张帆
2,白鹭,鹭科,体长60厘米左右,全身白色羽毛,喙黑色,脚黑色,趾黄色。鹭科鸟类属于涉禽,有“腿长,喙长,脖子长”三大特长。白鹭是上海常见水鸟,多见于滨水湿地,稻田等区域,喜食鱼虾等水生生物。5, 6月份繁殖,跟夜鹭,池鹭等其他鹭类在人为干扰较少的林中集群筑巢。
图/张东升
3,白头鹎,雀形目鹎科,常见留鸟,体长18厘米左右,头的枕部为白色羽毛,又称“白头翁”,但幼鸟没有“白头”。在很多地方是最常见的林鸟,习性活泼喧闹,繁殖季节常常捕食昆虫,也吃植物的果实和花朵。
图/陈骐
4,家燕,雀形目燕科,上海常见夏候鸟,多见于郊区。翅膀狭长,尾巴呈剪刀状。善于飞行,主要以空中飞虫为食。春季繁殖季节,常在屋檐下衔泥筑巢,巢穴呈碗状。
图/张东升
5,乌鸫:雀形目鸫科,常见林鸟。体长28厘米左右,全身黑色,喙及眼圈黄色。鸣声清亮婉转,常模仿其他鸟的鸣叫。经常在林下地面觅食,食物以昆虫和蚯蚓等为主。性胆小机警,常见于公园树林中。
图/Dr.BT
6,麻雀:雀形目雀科,最常见留鸟之一。体长14厘米左右,喉部黑色、白色脸颊上具黑斑。喜群居,适应人居环境,主要以谷物为食,育雏时也捕食昆虫。繁殖能力强,种群数量大,在我国曾经被错误地当成危害农业生产的“害鸟”,但是其实麻雀对于有害昆虫的控制作用很大。
图/姜雅风
7,水雉[zhì],俗称水凤凰,鸻[héng]形目水雉科,上海地区少见夏候鸟。雌雄相似,雌鸟体型略大(33厘米),尾稍长。繁殖羽羽色靓丽,头和颈白色,后颈金黄色镶黑边。常在小型池塘的浮游植物上行走,找食软体动物、昆虫、浮游生物和植物根茎。一雌多雄的繁殖方式,雄鸟负责筑巢、孵卵和育雏。
图/陈骐
8,北红尾鸲[qú],雀形目鹟[wēng]科,雄鸟头顶至颈后灰色,翼上具有明显白色斑块,喉胸黑色,胸腹腰至尾上和尾下覆羽栗红色。上海冬候鸟,市区公园冬天常见,还会出现在居民小区和绿地。在上海,冬季能见到其栖于矮树丛,常立于高处,不停颤动尾巴。
图/张宁宁
9,黑翅长脚鹬[yù],鸻[héng]形目反嘴鹬科,上海旅鸟,偶有繁殖。体长约37厘米。细长直的嘴黑色,两翼黑,长长的腿红色,体羽白。栖息于湖泊、浅水塘、水稻田、鱼塘等湿地。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在浅水中或沼泽地上活动,主要以软体动物、虾、甲壳类、环节动物、昆虫、以及小鱼和蝌蚪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图/roy
10,黑脸琵鹭,鹈形目鹮[huán]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濒危。脸及眼周至嘴基黑色,脚黑色。灰黑色的嘴长长而形似琵琶,故得名。黑脸琵鹭仅分布于东亚,据最新调查数据,全球野外总数仅5000多只,上海是其重要迁徙过境地之一,春秋迁徙季单日有近百停歇的记录,并且在冬夏也有少量栖息。
图/汪亚菁
11,红隼,隼形目隼科,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上海留鸟。体长约33厘米,翼展74厘米的小型猛禽。雌性二型,雌鸟头至背红褐色,密布浅棕色和深棕色横斑。它似乎已适应城市环境栖息,在上海市多处有记录到在高楼人接近不到的角落筑巢繁殖,会捕食麻雀、白头鹎、珠颈斑鸠等城市常见鸟。
图/陈骐
12,紫寿带,雀形目王鹟科,迁徙过境旅鸟。短尾个体体长20厘米,雄鸟繁殖羽有长出20多厘米的长尾。迁徙季在南汇东滩海边的小树林较多见,大部分是短尾的雌鸟和非繁殖羽雄鸟,偶尔有长尾雄鸟。繁殖于日本和朝鲜半岛,越冬于东南亚。
图/陈骐
13,绿翅鸭,雁形目鸭科,上海冬候鸟。小型鸭(37厘米),雄鸭头部绿色和栗色相间,体侧有一条白色斑,臀黑色,两侧有醒目的黄色三角斑。冬季在安静隐蔽的河道水塘栖息。常小群或大群和其它鸭混群。有时在市区僻静的河道也会有少量栖息。
图/汪亚菁
14,仙八色鸫[dōng],雀形目八色鸫科,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易危,每年的迁徙季上海都能记录到一些仙八色鸫过境,特别是秋季比春季多,在北方山区完成繁殖后,去到东南亚越冬。
图/张东升
15,小䴙䴘[pìtī],䴙䴘目䴙䴘科,上海常见留鸟。体长约27厘米。嘴黑而短尖,脚上四趾有瓣蹼。繁殖期体色深,栗褐色,非繁殖期冬羽体色偏淡褐色。在市区和郊区的公园绿地的河道、水塘、湖泊等水域常见的小型水鸟。
图/袁珂
16,小天鹅,雁形目鸭科,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上海冬候鸟。体长142厘米的全身白色天鹅,虽然比大天鹅小一点,但体型仍较高大的。它繁殖于西伯利亚苔原带,在长江流域的湖泊越冬。
图/汪亚菁
17,震旦鸦雀,雀形目鸦雀科,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易危,留鸟。终年栖息于芦苇湿地,主要以芦苇上的昆虫为食。长江中下游流域是它的主要分布地。近年其栖息生境由于围垦开发而造成种群数量大量减少。
图/陈骐
18,珠颈斑鸠,鸽形目鸠鸽科,上海各处常见留鸟。中等体型约30厘米,整体粉褐色,具有密集的白点黑底的颈侧,外侧尾羽前端白色。繁殖能力强,被记录到过一年繁殖八巢。常被发现在居民的阳台、空调机架等处做窝繁殖。
图/陈骐
19,棕背伯劳,雀形目伯劳科,上海常见留鸟。体型略大(25厘米),头灰,额及眼部黑色,背及胁部棕色,两翼和尾黑色。虽是雀形目鸟类,但有着略似鹰嘴的粗壮的嘴,上嘴先端向下弯曲成钩状。肉食性,不仅善于捕食昆虫,也能捕杀小鸟、蛙和鼠类,并会将食物尸体挂在树枝上。
图/赵军
20,八哥,雀形目椋鸟科,上海留鸟。体长28厘米,虹膜橘黄色,嘴白色,前额和嘴基有羽簇,翼有明显白斑。擅长鸣叫,曾有经驯养学“说话”。结小群活动,常见在马路上昂首阔步行走,及站立于路灯上,属杂食性。
投票环节
文章中所有照片版权归来稿作者所有
如要使用请联系拍摄者或我们
采编:木木雪鸮
聚焦上海临港地区南汇东滩湿地的生态保护和鸟类保护。宣传生态文明,提高公众的生态和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