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养老院之前,最后一件小事
我们不愿意扔掉老物件,有时不是因为物件本身的价值,而是因为凝结在其中的记忆珍贵。
老人舍不得自己的家当,毋宁说,舍不得自己一生的黄金时光。
——家传
老伴走了,唯一的儿子一家远在国外。留给八十岁的赵叔巨大空虚。他原来的生活基本依靠老伴照顾,尽管他仍会走动,但生活变得百无聊赖、从早到晚,守着空房;从周一到周末,不是订购外卖,就是到小吃店充饥,成为每天固定格式。
儿子匆匆从国外回来,看着父亲流出的鼾口水把胸前打湿,心里极为难受。赵叔目光痴痴地说:“儿啊,给你添麻烦了”。
我去养老院,家当去哪里?
赵叔拒绝去国外,儿子希望他到养老院,赵叔明白人老了,尽量少麻烦打扰儿孙们。
于是,儿子带他到收费高、口碑好的养老院参观咨询,花园式庭院、酒店式管理、活动设施齐全,约20平方米的单人套间,明亮、干净、最重要的是人多不寂寞。
儿子的经济条件很好,向父亲表明态度:“父辈的财产完全由他老人家支配。”
赵叔很清楚一去养老院,意味着不可能再回来,那家里的东西怎么办?他十分纠结,就咨询接待他的林经理:“我家有许多东西,能搬来吗”?林经理微笑着摇摇头:“这里有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只能携带一些自用东西,房间不能存放许多东西"。
赵叔感到遗憾和无奈,心里陡然冒出烦躁:“我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呀。”“还是先处理掉吧,该捐、该送,还是委托亲友看管。”林经理委婉地回复赵叔。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接触老者,送走老者已司空见惯,老人过世的多数物品都当成废品统一运走,有的几乎未使用,所有的一切会随着主人的离去而消失。
连续几天,赵叔的情绪变得低落、目光沉沉,一次次眷恋地扫视全屋,望着柜子、箱子、盒子和抽屉,都装满了各种东西,几乎每件东西都有感情、有故事。
看着房间的老式挂钟,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想起与父母曾经走过的日子;看着缝纫车,那是妻子结婚时陪嫁的厚礼,眼睛湿润起来,沉浸对妻子无限的怀念.....一切的一切,睹物思情。这一屋子的东西,是赵叔一生积攒的。它们不仅仅是物件,更是他一生记忆的开关。
送送送,全拿空
尽管逐渐明白钱乃“身外之物”,但真要赵叔把财产无偿奉献给社会、送给他人,还是心存不甘。
他几乎用恳求的口吻要求儿子带走所有财富,儿子紧皱着眉说:“我只能挑少许贵重、易携带的。其他能卖就卖,能捐则捐,送给朋友作留念吧。”
无可奈何,赵叔请门口名酒回收店前来估价,那个老板直勾勾盯着半屋的洋酒和茅台、五粮液,不假思索地开价10万元,皮笑肉不笑地说:“我们是好邻居,我几乎都没赚。”
赵叔脑子不痴呆,网上一瓶50年茅台炒到1-2万元,知道老板在诈,谢绝了他。他后悔当时为什么不饮用,现在身体已经不允许了,况且感到10万元、100万元对他仅成为数字。
他在朋友圈向亲朋好友阐明心事,邀请到他家挑选认领合适的东西,不少多年未见面的朋友纷至沓来,名酒、名药、名茶,还有一套全新的红木家具,都被一一认领带走。有收藏价值的纪念币、粮票、布票、集邮本也一件不留被取走。房间仿佛被洗劫一空,只剩下相册、日记、书籍、剪报、奖章、奖状。赵叔出现阵阵眩晕,真想大哭一场......
最让赵叔揪心的是书房里几面墙书柜,满满的书没有谁愿意带走。他主动联系图书馆、博物馆,得到的回复“不是名人,没有历史背景,无法接受。”
他哀求几个喜欢读书的晚辈前来筛选,几个外甥内侄仅挑了几本就不感兴趣,终于有一位晚辈选了二大捆书,赵叔十分感动帮他绑紧搬到电梯口,总算松了口气来到沿路的阳台透风,震怒目睹这位年轻人将书残忍地卖给收旧书报杂纸的小贩,赵叔气得如同受到侮辱,仿佛被人粗暴捏住心脏般痛苦,呜咽要哭起来。
儿子发现父亲情绪不对安慰说:“现在是网络时代,许多人都在看网络书,藏书的意义不大。”赵叔又联系社区阅览室,负责人说:“现在捐书的人很多,真的容纳不了。”赵叔终于联系到贫穷山区的学校图书馆,得知愿意接纳,他高兴地出资请快递送出去。
留本家传在人间
赵叔还是闷闷不乐,不知日记、相册、剪报、影音碟和一些证件怎样保存。他从中学就开始形成写日记的习惯,二十多本大大小小日记本,记载着他人生的心路、轨迹和感悟。
家里存留的几十本相册也让他难以割舍,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大张的,也有一寸的,有父母、亲友、子女和自己各个时期的照片。他一张一张端详,一张一张辨认,记忆如电流擦过钨丝闪亮了,越来越多的故事浮现在脑海。
朋友张老师来家里看他,赵叔絮絮地对他倾诉过去的回忆。有年轻时被女友抛弃彻夜难寝的苦楚;有他到领导家里送礼被冷落的尴尬;有与妻子吵架萌发离婚的念头;有第一次听到儿子叫爸爸的喜悦……赵叔感叹道:“钱物已不在乎,很多相片、奖状、奖章及多年剪报,承载了我一生的美好与辛酸。”
张老师和风细雨地说:“如果有兴趣的,可以建立一个家庭档案,把认为有意义的照片、日记、剪报扫描整理一下,搞个芯片,设一个云储存,日后子孙想念您,就可以翻阅点击。”赵叔显得兴奋地探身子:“这个建议好,将来子子孙孙能点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丢失。”
但是赵叔突然又想起父亲留下的文字资料,起初他不放在心上,但年纪大了,回想起父亲的音容,便把资料拿出来时常翻阅。但是,隔的时间太久远,资料没有整理过,很多都读起来没头没尾,许多事实都已被掩埋、许多故事都已被模糊了。
张老师又为他出主意:“我认识一位做家传的朱教授,为老者记录人生故事,印制成书。你也是有文化的人,不如趁着脑子还记得清楚,请人帮你把你父亲一生的故事写出来,即使所有的老物件、旧资料都存不下,凝结在其中最为珍贵的记忆还是留下来的。这不就够了吗?”
人的情绪一旦找到出口,就像火车驶出隧道,温暖和阳光一下子扑面而来。赵叔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他转念一想,决定趁自己意识体力允许,及时处理所有资料,联系家传采访写作,记录父亲的生命轨迹。
承载丰富记忆的老物件也以照片的形式印制在了书中,做完这件事,他长舒了一口气,拣几件爱穿的衣服,挑几本值得看的书,再带上身份证、银行卡.....从容开启了老年生活,再不怕种种纠结和留下遗憾。
他正在给大家送本家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