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部崛起,河南力量

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
2024-09-16
大河财立方记者 段伟朵 陈诗昂 朱娟

春天是五彩缤纷的,是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桃粉,是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碧绿,是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火红。当春风又绿中原大地,中部地区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

3月20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作为中部地区的中部,河南牢记“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殷殷嘱托,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进程中,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回望:快速发展20年

立春时节,河南大地万物复苏,遍地绿油油的小麦在春风里摇曳,静待一场春雨后的拔节生长。工厂里、车间里,机器轰鸣、井然有序,共同完成了2024年前两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的攀升。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研究员李庚香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赴河南考察调研,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寄予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殷殷嘱托,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了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

记者查询了解到,2004年3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标志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正式实施。

2019年5月21日下午,习近平在南昌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到,“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河南地理位置优越,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可以说,河南就是中部地区的中部,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李庚香表示,自2004年中部崛起战略提出,特别是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以来,河南充分发挥战略叠加优势,不断释放发展潜能、激发发展动能,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提出的20年,也是河南快速发展的20年。


“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过程中,河南承担了重大任务,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第一,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坚决守牢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压舱石”作用。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1/10,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尤其是夏粮方面,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为端牢国人饭碗贡献了重要力量。第二,河南是制造业大省,尤其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不断发力,涌现出宇通、中铁装备等一大批领军企业,7大先进制造业集群28个重点产业链加快构建,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行业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第三,河南在交通枢纽建设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率先在全国建成米字形高铁网,公路、铁路、航空、信息等4大枢纽齐发力,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河南一直是中部崛起的中坚力量。”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部崛起过程中,河南不仅发挥了区域经济龙头带动作用,而且在确保农业和粮食安全、交通和物流畅通、创新和产业转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经济总量上看,河南地区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7000亿关口跃升到2023年5.91万亿关口,20年增长了近9倍,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李庚香表示。

新质生产力蓬勃兴起

“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创新发展上看,近年来,河南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华山一条路’。”李庚香表示。


新质生产力在中原大地的蓬勃兴起,通过一组数据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

2023年,河南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0.3%、11.7%,分别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长2.5、1.6个百分点。液晶显示模组、光学仪器、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增长412.2%、104.0%、45.6%。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5G基站总数达到18.7万个,互联网网内平均时延、网间平均时延分别居全国第1位和第3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6%,计算机工作站、笔记本电脑产量分别增长362.7%、192.8%。

创新格局全面起势。以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为支柱的“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全面起势。截至2023年底,全省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72家,建设省实验室16家、产业研究院40家、中试基地36家、创新联合体2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2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367.6亿元、增长33.4%。

新产业投资快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2.6%,高于工业投资增速13.7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8.8%。市场活力持续增强。实有经营主体1094.0万户、增长5.8%,总量居全国第四位。

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六成以上行业实现增长。规上工业40个行业大类中有2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62.5%。汽车、电子等产业表现抢眼。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5.2%、13.6%,合计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长2.6个百分点。

“河南用创新的理念、改革的方法,发展具有高新技术、高素质人才、高科技产业、高潜能市场支撑的新质生产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不断延伸、价值链不断提升、供应链不断优化。”宋向清表示。

走出去,引进来!

“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联动。”



从单向承接到互利共赢,从产业合作到全方位牵手。近年来,河南坚定不移推进开放战略,中原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带同频共振,双方合作层级在互惠共赢中不断跃升。

近年来,河南先后引进李蓬、张锁江等两院院士和高层次人才全职到河南工作;与中国科学院等国家层面的创新力量,搭建了高能级创新平台,与清华大学共建的河南首个大科学装置正在加速建设。创新要素的不断聚集激发出产业升级的新动能,越来越多的研发成果从北京的“实验室”走向河南的“生产线”。

河南与上海虽相距千里,但多年来接续不断的互惠合作,让豫沪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紧密的联系。

2000年、2015年、2017年,河南与上海先后3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豫沪合作见证了中原更加出彩的蝶变,彰显了中部大省拥抱世界的决心,也打造了跨区域合作金色样板。

近年来,上汽集团、宝武钢铁、圆通速递、东方希望、拼多多等一大批中国500强企业、龙头企业先后来豫投资,河南引进上海企业资金不断增加,产融结合不断深化。


深化豫港深三地联动,凝聚豫籍乡贤力量,助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久前的3月11日,第二届“香豫鹏程”2024粤港澳及海外企业家投资推介会在深圳举行,济源、三门峡等河南地市负责人带队赴深推介市情,生物科学、智能制造等一批风口产业企业家应邀前来探寻与河南各地市重点产业的契合点。

“大湾区与河南经贸往来频繁、合作交流密切。近年来,华润、华为、比亚迪等一大批粤港澳企业落地河南,为助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副主任赵青林在上述推介会上表示,目前越来越多的大湾区企业把河南作为重要投资目的地,河南的投资环境、营商环境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大湾区企业的认可。

“跑”出河南速度

“加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强化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


强化大通道格局、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转型,河南已有诸多行动。


近年来,河南以做优做强物流枢纽为突破口,着力畅通开放通道、高质量建设开放平台,形成了以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为引领,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协同发展的开放格局。

十年来,河南省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达28万公里,基本建成了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物流通道枢纽。

值得注意的是,在通道优势的提升上,河南有了新抓手——

2023年,河南全面启动实施内河航运“11246工程”,计划用3—5年时间,构建中原出海新通道。

张占仓表示,中原出海新通道建设一旦上升为国家战略,就可以获得国家更多的支持,使得相关港口建设与航道疏通速度加快,全面提升航运能力,拓宽地处内陆的中原大地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大运量产业发展的空间,为全省扩大经济总量提供比较大的动力。

在交通运输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上,河南也有具体行动和诸多谋划。


今年年初召开的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就对当前河南运输结构进行深刻剖析,并明确提出加快推动运输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力争到2025年全省公路货物周转量占比较2022年下降10个百分点,水路货运周转量占比达到13%左右。加大交通运输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线位、桥位、岸线等资源,加强重点领域污染防治,鼓励引导绿色出行。

具体到2024年的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任务,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指出,加强公路、水路、铁路、民航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持续推进铁路专用线进企入园,强化重点园区、港口、企业周边路网建设,研究出台支持政策,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构建“外集内配、绿色联运”的公铁联运配送体系,加快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河海直达运输,持续推进“一单制、一箱制”发展模式。

在深化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方面,今年河南将健全绿色交通发展评估监管机制,持续做好行业污染防范工作。深入开展“近零碳”服务区、港口等绿色低碳试点项目建设。持续规范提升公路绿化水平,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加快新能源运载工具推广应用,促进建筑废弃物、废旧沥青混合料、废旧轮胎等在交通建设养护中的规模化应用。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河南要努力在开放通道优势提升上实现再突破。以“空中丝绸之路”为引领,持续扩大客货运航线网络,加快郑州机场三期工程,高标准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新址,进一步拓展向东、向南、向北国际物流通道,持续推动“四路”联动互促、融合并进,全面提升我省开放通道优势。

打好粮食这张“王牌”

“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互促进,努力提升粮食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打好粮食这张“王牌”,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河南使命在肩。


近年来,河南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585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76%,居全国第2位。2023年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324.9亿斤,连续七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其中秋粮产量614.8亿斤、增长3.3%,增速居全国粮食主产省第一。

“可以看到,河南稳住了‘三农’基本盘,筑牢了粮食安全‘压舱石’。”宋向清说,近年来,河南推动自身由农业大省向乡村全面振兴、扛稳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不断进阶,已经成为全国第一粮食加工大省、第一肉制品大省,尤其是农产品加工出口势头非常猛。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并实现了从‘国人粮仓’向‘国人厨房’的嬗变。”李庚香表示,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打造“国人厨房”新名片,不仅解决了自身一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左右,生产了约占全国1/4的馒头、1/3的方便面、3/5的汤圆、7/10的水饺。

【建言】
中部崛起,河南如何更好发展?

下一步,河南如何抢抓历史机遇,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实现更出彩?



张占仓 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

强化科技赋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一,河南要继续强化科技赋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华山一条路”,持续巩固拓展“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坚定以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聚焦“7+28+N”产业链群培育,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二,要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对接,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三,持续推进深层次改革,着力扩大更高水平开放。虽然当前进出口贸易方面面临一些压力,但河南下一步要持续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强化“四条丝绸之路”,保持好在开放发展方面的优势,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此外,要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推动乡村振兴,为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贡献河南力量。



李庚香 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研究员

深化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研究,为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提供理论支持



一是要聚焦战略衔接、加强对接和转移承接,强化联动合作。“十四五”时期,河南处于战略叠加的机遇期,特别是作为区域发展战略与流域发展战略的叠加区,要持续抓住用好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多项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机遇,乘势推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站在中部看中部,还要跳出中部看中部。要用好政策、平台,关键在于抓落实,坚持深化改革,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筑好“暖心巢”,不断培养壮大市场主体,形成“1+1>2”的组合叠加效应,真正使战略机遇能够出现乘积效应。

二是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我省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基础优势,既坚持“弯道超车”,把发展未来产业作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抢占新赛道;又坚持“稳扎稳打”,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生产力,推动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跃迁。

三是要推动世界中国学视野下的中原学建设,深化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研究,为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提供理论支持和精神支撑。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明的核心,中原应该有学,中原必须有学,中原开始有学。中原学就是从“老家河南”出发,在“中原崛起”的起点上开启“出彩河南”的发展历程,努力实现“奋勇争先、更加出彩”。新时代,要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高度来定位、发掘、研究、利用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在新时代中国学、世界中国学视野下推进中原学建设。



宋向清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

进一步强化有效益的投资,释放更多效能



首先,建议强化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的政策激励。通过政策激励,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

其次,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让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等迈上新台阶。

此外,进一步扩大开放,进一步强化有效益的投资、有潜力的消费、有内涵的文化,为河南经济发展厚植更多潜能,释放更多效能。



张富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评论》主编、研究员

总结中部崛起发展经验,聚焦短板解决问题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中部地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和战略任务,总结近年来中部崛起经验,注意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二是高度重视中部地区的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中部地区要进一步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强化中部地区的科技创新,引领中部地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是进一步优化中部地区发展环境。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优化体制机制,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培育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

四是加大中部地区和其他区域的战略合作。加强中部地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对接,加强长江经济带与黄河流域的联动发展,加强中部地区省域合作,加强省域毗邻区合作,发挥各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努力实现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责编:张战强丨审校:陈筱娟丨审核:徐姣

监审:万军伟丨监制:王鲁峰


推荐阅读1中部崛起,总书记强调这“两个加强”→
2发改委、财政部、央行集体发声
3洛阳:加快市级政府性担保机构组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河财立方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