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林漫谈英史|老大帝国的有序衰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忽左忽右Leftright Author 忽友功德箱



本期节目是忽左忽右与译林出版社合作的“畅聊英格兰”系列直播的直播录音,文末附高林最新讲座信息。



内容节选计阅读15分钟


老大帝国退场的经典路径与英帝国的“美妙”崩溃

高林

我们谈到帝国的衰落内心是有预期的。当我们谈论一个帝国的终结,想到的是什么?我们想到的更多是历史上典型的帝国的终结,像古典时代帝国的终结,一个城市的毁灭、一种文明的终结、迦太基被夷为平地、波斯帝国被征服,伟大的国家从此荡然无存,伟大的城市被夷为平地,还要被撒上盐,罗马人自己都会为之动容。大西庇阿看这个场面的时候,他跟旁边的人说,“终有一天,特洛伊还有持矛的普里阿摩斯人民都将灭亡。“这个时候他的老师就问他,”这话是什么意思?“他说,”因为当我看到迦太基的灭亡,我就想到了罗马。” 这就是古典时代帝国的终结。再比如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那么多在圣索菲亚大教堂等待奇迹结果的人们,等来的却是奥斯曼的军队,那是一个何其可怕的末世的场景。而且这种古典式帝国的终结在 20 世纪里也是有的,可能没有迦太基和君士坦丁堡那么惨烈,但这种事情在 20 世纪 1918 年也是发生了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四个帝国走向终结,在圣彼得堡的那个就别谈了,在柏林和维也纳的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也是这样。这三个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不是被另一个势力自然取代的,相反是这三个非常强大的绝对国家,自己把自己给搞砸了。因为盲目地投入到一场战争里,结果把自己的整个事业毁掉了、让国家机器崩溃了。而且这个国家机器可不是迦太基和罗马时代的国家机器,它还负担着整个文明的运作,比如有轨电车、煤气、供水供电,所有这些东西当帝国走向崩溃的时候,都受到严重的冲击。很多人发现自己的生活,还有自己习以为常的文明,都已经随着帝国的崩溃而终结了。


我非常喜欢讲的一个梗,在 1918 年的 11 月革命,一大批人从柏林郊外坐电车进柏林城里去避难,大家发现老太太抱着一只猫,大家问:“你为什么还要带着猫呢?”她说,“我就是因为猫才要进城,城外枪声太多,我家猫完全进入恐慌状态了。为了她能活着,所以我要到柏林城里”。然后坐在电车上的人跟她说:“你到了柏林城里也是一样,柏林城里也到处都是枪声。”


经常有人说维也纳森林是维也纳不可不去的景点,但其实维也纳森林在 1914- 1918 年之间为了维也纳人的供暖需求已经被砍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它又被砍了一次,维也纳森林不但被砍,还被开辟成土地,市政府出教程,教大家怎么在街心花园里面种土豆,怎么拿花盆去种粮食,来让维也纳人能吃饱。整个帝国走向崩溃,整整一代人,他们的生活也走向崩溃。曾经体面的中产阶级市民,到了一战结束的时候,他们的孩子连香蕉都没见过,所以当别人给他们香蕉、给他们橘子的时候,他们是连皮吃的,这是一个何其可怕的事情,文明已经随着这个帝国的终结而走向崩溃了。这就是古典意义上的帝国终结。从这个意义上说,英国的崩溃简直就太“美妙”了,所有发生在这些国家,不管是柏林、维也纳,还是圣彼得堡或者君士坦丁堡发生过的所有灾难都没有在英国人身上出现过。


大家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英国走向衰落的或者帝国走向崩溃的一个里程碑,但是对当时的英国人来说, 1918 年这场战争意味着什么?维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说:“ 随着战争结束,我常年买不到的糖霜蛋糕现在又有了。“也就是对这样一个中产阶级作家来说,所谓的世界大战就是她买不到糖霜蛋糕。英国到 1917 年才勉为其难地配给了糖,到了 1918 年才管制得更多一点,但是到 1918 年底,这些东西就都取消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不用说,我们大家都知道,那是英帝国走向终结的最后时刻。战争爆发的时候,其实伦敦的高级餐厅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甚至到了 1940 年德国人准备跨过海峡去轰炸伦敦的时候,英国的火车、餐车上供应的菜单与和平时期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在战争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英国人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社会走向崩溃。到了 1945 年,确实英国社会受到了严重的管制,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在管制,都在配给。 1945 年以后,以至于到苏伊士运河危机的时候,老大帝国的软弱无力就暴露无遗了。


对英国人来说,这段时间正是英国走向福利社会的时代,工党和保守党比着给大家修公租房,比着给大家提供廉价的生活用品代。从这个意义上讲,英国帝国的衰落跟其他帝国的衰落相比就非常不正常,这也是它的独特之处,也是我们为什么应该花点时间去关注为什么英国人会以一种伤害如此之小的方式告别他们的帝国。甚至英国人对他们帝国的终结,对他们帝国的崩溃也没有什么留恋。大部分当事人并不觉得我们失去了这种世界霸权,日不落帝国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影响。背后的原因我觉得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程衍樑

刚刚提到整个英国的衰退,大国的瓦解,跟古代帝国的衰亡有本质的不同,没有一般意义上帝国从高层到基层、连人带马地陷入到崩溃的泥潭里面。甚至可以说是反过来的,在苏伊士运河危机英国经历他最耻辱的时刻,他的国民其实正在走向福利社会,对于个人来说未尝不是个好事。


英国和殖民地长期互相保持着“成本核算”的态度


程衍樑

对于很多殖民地来说,他们真正愿意效忠的其实只有英国君主一个人。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带来了后来庞大的海外殖民地,有的独立成了国家,有的就变成了自治领?


高林

其实我想说殖民地真正想效忠的是谁?他们真的想效忠一个距他上千英里之外的君主吗?你会发现英国对他的殖民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采取的是“成本核算”的态度。大航海探索运动不管是西班牙人还是葡萄牙人,后来的荷兰人和英国人,他们都是沿着非洲海岸前进的。他们想要去印度,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在非洲建立强大的殖民帝国,最后瓜分非洲是因为到 19 世纪末,德国发现已经没什么可抢的了,就把非洲分了算了。还有法国因为失去了阿尔萨斯-洛林,觉得实在颜面上难以接受,所以决定在世界进行扩张,夺取殖民地,这个时候才把目光放到非洲。


为什么大家都不关心非洲呢?说一些不政治正确的话,是因为非洲其实没什么东西值得大家去做贸易,非洲这个地方能输出什么?在 19 世纪铁路兴起以前,非洲主要输出的其实是人力资源,但是人力资源这个东西,一旦人成为商品,你就得去逮他,你就得去挨个抓。如果你让欧洲殖民者拿着枪骑着马去抓,这是非常不经济的。比如法国人把非洲人喜欢的铜环和玻璃球运到非洲,在那儿换成非洲人。法国在船上装上亮闪闪的铜环,戴在脖子上或者身上的那种,还有就是亮闪闪的玻璃球,这对非洲人来说都是非常好的奢侈品,可以用它来换黑人再渡过海。所以这种贸易是没有人愿意深入到非洲大陆的,英国人也就不会在这个地方建立起一个广阔的殖民地。


国人有一句名言,你别看法国在非洲占据的面积是世界第一,但他们里面包括的大部分是撒哈拉沙漠,而我们英国人占据着非洲四条淡水河里的三条。而且从开罗到开普敦的大铁路,没有一英寸是建立在别人的领土之上的。凡是别人的领土,我们都强行换过来了。


但在那之前,在 19 世纪以前,英国人从来没有在非洲建立起大的殖民地,只有像好望角、开普敦这样交通路线上面的要塞。它真正的殖民地是东印度和西印度,印度的殖民地还有美洲的殖民地。美洲的殖民地又分成两种,一种是像加勒比能够给帝国带来直接的好处的殖民地,这种殖民地英国控制得是非常严格的。还有一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英国人搞不清楚他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就是北美殖民地。不管是后来的独立的十三州,还是后来效忠派跑去的加拿大,其实对英国人来说都搞不清楚他有什么好处,你们就自生自灭,你们愿意在那干什么,你们就在那干什么,我们不管。所以会发现,英国人对殖民地是一种“成本核算”的态度。


其实,殖民地人对英国也是一种“成本核算”的态度,如果我留在帝国之内,我可以向英国输出商品,英国人还会保证我的安全。一旦我被人进攻,或者被欧洲的其他强国入侵,我的背后有英国人撑腰。如果其他国家更希望我独立,比如像十三州殖民地这样的欧洲列强更愿意支持我独立,那我就干脆独立。反正你英国还是需要美国南方的棉花,你不会把我彻底消灭掉。所以你就会发现,殖民地和英国之间自始至终都是把“成本核算”和非常小家子气扒拉算盘的啪啪声掩盖在爱国的高调里。


背景资料补充
市政社会主义


市政社会主义亦称“地方公有社会主义”。一种鼓吹通过和平手段实现生产资料归地方自治机构公有的改良主义思潮。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以英国“费边社”为主要代表。法国的可能派、德国的伯恩施坦派、俄国的经济派和孟什维克也都宣扬过。他们主张社会和平与阶级调和,认为“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民主选举地方自治的市政机关,反对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夺取政权,反对剥夺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主张对资本家用说服、“感化”、甚至哄骗的办法,使他们接受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者要不断地充分利用市政机关的权力,扩大市政公用事业,如自来水、电车、邮政、供电、保险等部门的所有权,使其成为地方公有财产,逐步地实行社会主义。
英国费边社的传统重在务实的社会建设,倡导建立互助互爱的社会服务,其实质在于把资本主义社会传统的自由政治与社会主义传统的民主政治相结合,从而推行和平宪政和市政社会主义的道路。主张通过渐进温和的改良主义方式来走向社会主义,而非透过列宁主义所主张的阶级革命,并强调通过教育的途径让权力回到知识精英的手中。费边主义除了对当时的英国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大影响,更直接影响了英国工党的成立与发展,在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间接的影响了世界各国工党的早期发展。今日的费边社以智库的形式运作,并与工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关税同盟运动

德意志关税同盟是由38个德意志邦联的邦国组成的,主要管理其范围内的关税和经济政策之联盟。它起始于1833年3月22日签署的关税同盟条约,并在隔年的1月1日开始实施。然而,该关税同盟独立于德意志邦联之外,是以一个独立的联盟的方式存在,而非德意志邦联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整个德意志邦联的成员都加入了该关税同盟。

该关税同盟是历史上首次,独立的国家与国家间在没有任何政治联合与统一的情况下组合而成的经济联盟。主要推动这个同盟的是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帝国被排除在外的原因,是因为其工业受到高度保护,以及克莱门斯·冯·梅特涅的反对。1867年,北德意志联邦成立之后,关税同盟涵盖了约425000平方公里(164000平方英里),包括如瑞典-挪威在内的非德意志国家。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后,便由帝国直接接管之。然而有些地方(比如汉堡)一直到1888年前都不是关税同盟的一分子。相反地,卢森堡虽然不是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但它直到1919年都隶属该关税同盟的一部分。

 


门罗宣言


门罗主义(英语:Monroe Doctrine)是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的一种思想观点,是一项关于美洲大陆控制权的美国外交政策。该观点表明美国政府认为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事,美国保持中立;相关战事若发生于美洲,美国将视为具敌意之行为。这是美国涉外事务之转折点,直到世界大战的爆发才有所改变。


|青年维也纳微信群讲座|


主讲人:高林 

◉ 高林谈文学最终章(2讲)



高林桑谈文学系列讲座在青年维也纳的过往讲座中备受好评。23年春节期间,高桑终于要开启这个系列的最终两讲。内容涉及印象派、普鲁斯特和诸多世纪末作家。


疫情期间百事耽搁,作为年度讲座的最后两期,感谢大家多多支持!

讲座形式:微信群语音,时长约2-2.5小时,含至少20分钟交流提问时间。

讲座时间:2023年1月24日晚20:00


门票:20X2=40元(错过上期可听录音)


报名方式:扫二维码加客服菌,红包买票




无需担心错过讲座时间,讲座后群内发录音


点阅读原文购买往期讲座录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