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人可能完全不知道,这些人在你的“脚下”,为了这个努力
他们,让城市的水脉永不断流
七十年流转,我们这座古老的城市时刻随着新中国一起在岁月长河中飞速壮大着前行着,浩渺的丰绩中最该歌颂的就是身处不同岗位默默尽职的劳动者。
一座城市的供水体系,就如同人体的血脉一般,动脉、静脉的构建后,再通过末端的毛细血管进入寻常百姓家。而这样错综复杂的庞大脉络,没有专业队伍日复一日的维护、建设、更新,是绝计保证不了城市的持续发展的。
正是深谙自己所处岗位重大的民生意义,保定供水人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奉献、敬业劳作于城市水脉的环环关节。
他们,或悉心于服务市民、推己及人地解忧释惑;或埋头于完全没预料的突发抢修、颠倒生物钟;或钻研于实验室与取样处,力求水质的更臻完美;或奔波于街头巷里,巡查着管线的安危防患未然;或投身于管网管理的高技术研发,以期更精准地把握每一次细微变化……
他们的工作状态,外人无法获知;但他们简单的成就感深藏心中:只要水脉源源不断,城市用上好水。
从今天起,我们试着展现这支队伍中的几位优秀劳动者,和市民一起感受他们的辛与劳、体味他们的甘与苦,也因此更加珍视我们难得的水环境。
他,在供水一线奋斗了30年;
他,最精彩的状态永远在表井之下;
无论酷暑、严冬还是急难险重,
都挡不住他冲锋上前的脚步……
市区27000余座表井、10万余块水表的维护维修,月均完成600多个报修任务,每个数字背后都是市供水总公司维修换表班的忠诚守护和辛勤付出。带领这支队伍连年获得荣誉、广受市民好评的领头人,就是维修换表室班组长——侯志学。
4月21日,记者初见侯志学,年近50岁的他看起来结实有力,丝毫不显老态。他笑说:“我们这一行,太高、太胖、太瘦弱都不行,保持一个好的体态和体能,才能一直干下去。”
今年,是他从事供水事业的第31个年头。2000年,他从水厂转到营业处,在维修换表的岗位上,开始了近二十年的摸爬滚打。因为业务突出、经验丰富,早在五年前侯志学就升任维修换表室主任,可因为人员紧张,他在指挥、安排工作之余,出任务尤其特别艰险的任务,他仍冲在第一线。
越急越难越险,他越顶得上去
维修换表都在井下作业,脏累不说,棘手的状况、危险的时刻更是常事。
1月29日,营业处接到薛刘营附近跑水的紧急任务。侯志学带着队员到现场后,发现表井底部的供水设施被淤泥覆盖,只能清理后再查找漏水点。时值腊月寒冬,井内温度达到零下十几度,侯志学二话不说,下井便开始清理淤泥。当时已是年根,要等居民找人清淤泥再维修,不知用水会耽误多少天。为了让居民们踏实过年,侯志学和队员们先清后修,两天半时间彻底修好。
每到紧急关头,其他人束手时,侯志学都会顶上去。同事们依赖他,紧急的、有难度的任务离不开他。
去年6月30日,营业处接到紧急电话,称锦绣城二期工地表井跑水严重,表井设施均被淹没,且抽水泵连续作业也缓解不了大量跑水,抢修工作难度极大。正逢周日准备带孩子出去玩的侯志学接到同事求助电话后,抄起工具直接奔到现场。根据多年维修经验和权衡利弊后,他决定下井关闸,快速止水。与队友沟通后,他毫不犹豫跳入水中。如今回忆起来历历在目:“虽说是夏天,但井底的水很凉,还有水压冲击着身体。下去摸索、上来换气,大概四五次才关闭了闸门。后面又连续维修一天多,才将管道修好。”
在侯志学看来,冬季野外维修是最艰难的部分,“冬天跑水的情况很多,虽说有抽水泵,但手和工具也会不断地接触冰水,一会儿就麻木不听使唤了,只能凭经验和感觉摸索着干。”经年累积下来,他的腰腿关节都有些许的小毛病。好在他经常骑行锻炼,才能让他20年如一日地奋战在岗位上。
班组长不是“官”,得是懂技术、会学习的“行家”
在外行人看来,维修换表工作不过是简单的体力劳动,不需要多少技能和知识,其实不然。
3月29日,营业处接到了烈士陵园安装智能消防栓的申请,并限时三天。现场勘查后发现,按照要求在原消防栓井室增加水表和闸门,并铺设DN100mm管道,难度非常大。侯志学反复勘查周边管道情况,最终在原井室40米外找到合理位置,人工挖掘并利用多种管件巧妙地改造了消防栓井室,三天时间如期完成安装。这得益于他对管材的熟识度和丰富的业务经验。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他的座右铭。2000年,侯志学到营业处后,便跟着老师傅一点一滴地学,十多年钻研积累下来,掌握了全面的维修技术和管材特性,这才凭实力成为维修换表室的领头人。
说起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方法,他觉得很简单:“我这一手技术,都是前些年跟着老师傅学的,有了原有技术做底子,后面新技术学的也快。后来这几年,管材、水表技术更迭比较快,为了适应新要求,我就跟着厂家学习使用方法。”在他看来,只有及时、全面掌握最新的管材特性和维修技术,才能处理实际问题。
说起他的学习劲头,同事王会驹特服气:“每次单位组织学习、各类业务知识培训都少不了他,边学习、边记录。单位各类技术比武,他都能技压群雄。我们在维修任务中遇到问题,找他总能有办法。”
热情周到真诚,志愿服务暖人心
在侯志学办公室,光这两年,记者就数出十多面锦旗。
4月初,向阳北大街血站附近居民贾东林老人,自掏腰包做了一面锦旗送到营业处侯志学手中,并连连道谢:“太感谢你了,不但义务帮忙,还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了用水难题,技术了得。”
去年冬天,大慈阁小区一位老人打电话报修,侯志学查看情况后发现是表里管道(不属供水维修范围)跑水。可用户家里就两位90多岁的老人,很是着急。因为跑水的管道埋在地下,侯志学挖了两天才找到漏水点。但管材老旧,现有的材料用不上,很难维修。他又四处找材料、配件,又经过紧张的维修,最终给老人修好了损坏的管道。他表示:“对于孤寡老人等社会困难群体,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义务帮忙修理。”
赶上周末不值班的时候,侯志学时常参与单位组建的“周末义务维修队”,专门为老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查表、维修的服务。他的模范带头作用,也时时感染着周边的同事一起加入其中。
城市水脉中的劳动者②
1.93米的大高个儿,
今年41岁的赵鑫在市供水总公司
管网抢修处是位很具“标志感”的人物
大个儿赵鑫:抢修一线的急先锋
作为维修一班班长,18年来,他天天与供水管网打交道,熟悉着每一处管道和设施井,亲眼见证着古城“水脉”的延伸和发展,一次又一次地圆满完成紧急抢修任务。
干抢修,最讲求的是速度
怎么着压缩时间和范围、尽快恢复供水?怎么着把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是赵鑫一直在用心琢磨的事。
春季,管网抢修处抓住路网施工机会,对双彩街旧管道进行改造,共铺设PPR63管道140米。这项工程时间特别紧,工作量大,在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帮助下,作为施工负责人,赵鑫精心统筹安排,尽可能地缩短工程时间,在保证质量的大前提下,力争把足够的方便留给用户。
4月14日清晨,赵鑫与管网抢修处40余名职工一起奔赴现场,投入到紧张的开挖沟槽作业中。由于距离门脸较近,下水、热力管道、电缆等地下管线错综复杂,还有碎砖、旧路基等障碍物,给开挖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这就得根据现场结合经验去动脑筋、想办法,赵鑫跑前跑后协调沟通,与同事们齐心协力克服难题,按时完成了沟槽开挖任务。
随后,他又带领几名队员进行管道铺设,于当晚7时铺设完毕。15日,抢修队员对21座表井进行了合口,整个工程于当天下午全部完成,有利地配合了路网施工任务,得到了施工单位和周边居民的一致好评:“这活儿干得真漂亮!”
干抢修,就不能畏惧困难
20年前,赵鑫从部队复员后进入市供水总公司工作。2001年,他被调到了管网抢修处,正式开启了他的抢修生涯。刚入行,他跟着师傅一点点从头学起,脏活累活抢着干;下班后他也在不停花心思钻研琢磨,对自己管辖的原北市区区域内管线情况做到了如指掌、熟记于心。很快,赵鑫成为了一名管网维护技术骨干。
作为班长,凡有抢修任务,赵鑫必定到达现场。在抢修队伍里,他还有着天然的优势: 1.93米的大高个儿,身材健壮魁梧,而且水性极好。
2017年7月20日,我市普降大到暴雨,城区部分地段积水过膝,防汛形势十分严峻,管网抢修处进入紧张应战状态,全体抢修人员处内待命,随时准备出动。
14时许,七一路与腾飞路交口南100米处发生跑水,赵鑫立即带领维修一班队员赶往现场。快到事发地点时,因路面积水过深,车辆无法进入现场,他与抢修人员一起扛着关闸钥匙,蹚水前行。
由于民营科技园污水泵站设备故障,造成雨水无法正常排出,园内积水严重,一个正在施工的建筑基坑边坡坍塌,损坏了供水管线。现场满是积水和泥沙,给关闸止水工作造成极大困难。赵鑫凭经验用关闸钥匙一步步敲击摸索着,终于水中找到了闸门井。他立即跳入井中,尝试着完成了关闸操作,虽然穿着雨衣雨裤,但赵鑫全身早已湿透。
干抢修,还要永抓技术创新
去年3月,建国路裕丰汽配城西侧DN1200铸铁管道承插口处发生跑水,由于跑水点位置特殊,无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抢修。为了妥善完成抢修,并保留排气阀,赵鑫与上级领导研究,决定由设备制造分公司制作一个特殊形状抱卡,再与某专业公司合作引进新型材料遇水膨胀剂实施不停水填充修复。
很快,特型抱卡制作完成。抢修队伍安装抱卡后,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赵鑫和队员们用70桶遇水膨胀剂对漏水点进行灌胶止水修复。此次抢修避免了大面积停水,并为公司节约资约金6万元。遇水膨胀剂技术项目还获得了市供水总公司科技创新项目二等奖。
“为市民供好水,保护好管网,是我们的天职。”这是赵鑫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也是这样做的。脚踏实地、科学管理,注重各类操作新技能的学习与练兵,赵鑫多次获得市供水总公司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总公司岗位技能竞赛中荣获岗位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称号,是实打实的供水抢修标兵。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