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中医之美
有生必有死,有人必有病。在史前的原始社会,人类的本能需求和长期有意识的经验积累与传承,是医学起源的内在动力。文字被发明后,在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相继形成了各自的传统医学,并对外传播和相互交流。中国的传统医学是当代世界三大传统医学之一,另外两个是印度传统医学和阿拉伯传统医学。
在中国的传统医学中,由于汉族人口最多,聚居地域最广,文字产生最早,因而汉族传统医学在我国乃至世界上的影响最大。19世纪,发端于欧美的现代医学,俗称 “西医”传入中国并普及。为与之区别,汉族传统医学才逐渐被称为“中医”,即狭义上的“中医药”。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医药创造和积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广义上的“中医药”还包括藏族医药、蒙古族医药、维吾尔族医药、满族医药、彝族医药、傣族医药等众多民族医药。
·明清 藏医月王铜药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
在成都博物馆举办的“发现中医之美——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是国内首个历年出土中医药文物荟萃特展。展览整合了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全国数十家单位的精品文物,分为“天人合一”“仁心仁术”“对症下药”“手到病除”“防患未然”五个单元,囊括了安阳殷墟、长沙马王堆、成都老官山、西安何家村在内的多个重大考古发现。
01
天人合一
防治疾病是医学的宗旨,其前提是先要认知人的生命。中医借用:“阴阳五行路概念:以比类取象、由表及里的方法把握生命的变化规律,形成子以藏象、经咨精气神为核心的整体生命观。中医认为健康是人的各脏腑功能协调,并能顺应外界环境变化,其根本在手阴阳的动态平衡。而疾病的发生,则是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人的整体功能失去阴阳平衡。
--- 黄帝内经 ---
《黄帝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经典,集中体现了中医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相传黄帝常与岐伯等大臣坐而论道,设问作答,探讨医学问题,其内容记载于 《黄帝内经》之中,故中医学又被称为“岐黄之道”。它编定成书于西汉(前2~前1世纪),但主要篇目内容在战国时期己经形成。《黄帝内经》不但是一部关千生命的百科全书,也是养生宝典。
·明 吴昆注 《黄帝内经素问》。©成都图书馆
经络为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系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于,其特点是纵行分布,位置较深;络是经脉的分支网络,其特点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脉中,最主要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玄感脉经》卷纸。©成都博物馆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又称“十二正经”。其主要特征是十二经之间相互街接表里配合,与相应脏腑络属。各经脉在体表分布有一定腧六 (六位),这是脏腑气血输注出入之所。
人的生命活动是一个生、长、壮、老、己的客观过程。精气神充盈,脏腑功能强健,是机体生长、发育、壮盛的基础,但随着脏气依次减弱,人也逐渐衰老,直至生命活动终止。
--- 病因探知 ---
“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古人对病因的探索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有神论到无神论,从归纳为内外因素到三因学说的发展过程,甚至细化到具体不同疾病原因、证候的分析。
·战国 疾病卜筮竹简。©湖北省博物馆
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源自晚清金石学家王懿荣的一场病。在他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中,“疾”“病”的偏旁——“疒”(nè)出现在很多地方。甲骨文中的“疒”被刻写成,将字形横过来看,左边是“爿”(pán),一张床板,右边是人的侧面形象,有的还要在旁边加上小点,表示人生病卧床出虚汗。
·商 “首疒”、“目疒”卜辞龟甲。©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阴阳五行 ---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可以说,万物,乃至人体本身就是阴阳五行的一种具象化表现。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原本是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中最为常见和不可缺少的五种最基本的物质。后来,古人对这五种具体物质的本义和特征进行抽象化,并引申运用,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
“阴”“阳”原本是指日光的背向而言,后被抽象为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阴阳是世界的一般规律,是事物变化的纲领,是生命生长、消亡的根本。阴阳的运用极为广泛,数之不尽,总的原则在于对立统一的道理。
中医认为人体脏器功能的协调,是体内遵循着阴阳两种力量的平衡。这种比类取象、由表及里的方法,是中医把握生命规律的的关键,并贯穿在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各个层面。
·西汉 《阴阳五行》缣帛(局部)。©湖南省博物馆
中医的“形”指形体官窍,是人体躯干、四肢、头面等组织结构或器官的统称,主要包括五体、五官九窍。形体官窍依赖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为之提供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而发挥作用。“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形体官窍的状态,又能够反映出人体内部的脏腑、经络、气血等情况。
而“五体一”是指头面和手足四肢;二是筋、脉,肉、皮、骨的合称。五官指头面的鼻、眼、口、舌、耳。七窍指面部的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再加上前阴尿道和后阴肛门,合称九窍。
藏象指体内各个脏腑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五脏为心、肝、肺、肾的总称,其功能主要是生化和贮藏精、气、血、津液和神。另外,在“心”四周,起旬裹保护作用的外围组织,被称为“心包络”。六腑为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其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精华,排泄糟粕。其中,三焦一般指纵贯人体躯壳之内的上、中、下三部。
作为朴素的辩证唯物思想,阴阳五行是古人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变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医借助“阴阳五行”概念,将其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之中,用来阐释人的生命现象、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中医依靠 “阴阳五行”将人与外界自然和人体各内部要素,紧密联系起来。
·清 佚名 《内经图》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博物馆
02
仁心仁术
阴阳五行的理论基础应用到具体实践里,由于倚重不同,及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就各有所长,因此,便诞生了不同的医学流派。经过历朝历代衍变,并划分出了内科、外科、妇科及儿科等医学分科。
·清 瓷铁拐李坐葫芦像。©上海中医药大学
--- 望闻问切 ---
中医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了解患者疾病的现状和病史,探索病因,辦别证候,对疾病的性质、位置和发展趋势等作出判断,为治疗提供依据。在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原理的指导下,诊断过程需要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证结合。四种诊法各有其独特作用,其中以脉诊和舌诊最具有中医特色。
·唐 寿州窑茶叶末釉贴花瓷脉枕。©扬州博物馆
--- 分科治疗 ---
外科是中医治疗中最早分化出来的科别,主要包括皮肤疾病(古名“疮肿”“疮疡〞)和体外创伤(古名“金镞”)两大类。跌打损伤乃至头面五官的疾病最早也属外科范畴。外科治疗也时常与骨伤五官有密切联系。外科伤病多有形可见,在治疗中常须内治与外治并重,有的单用外治也即可收效。
骨伤科原属广义上的外科,后区分出来,古名“折疡”“正骨”“接骨〞等。它主要防治骨、关节伤折,以及相关肌肤、筋肉、气血损伤的疾患,与外科联系十分紧密。骨伤的治疗通常内外治并重,采用整复手法、外科手术、药物敷裹、器械辅助等多种外治法。
·明 手术器具。©江阴市博物馆
五官与咽喉是人体重要器官,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出现专门的“耳目痹医’唐太医署设立耳目口齿科,北宋及其以后分设眼、口齿、咽喉三个独立科目。五官中,中国古代在眼科方面的成就最为瞩目,理论和技术都达到很高水平。而咽喉的治疗在清代发展特别迅速,出现不少重要著作。
·明 傅仁宇 《傅氏眼科审视瑶函》民国印本。©四川省图书馆
小儿气势微弱,肌体娇嫩,还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所以在生理、病机和诊断、防治上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科是中医治疗中最早分化出来的科别之一。春秋战国时,己出现“小儿医”。唐太医署教学中专设少小科,北宋改称小方脉科。南宋创立慈幼局,收养遇弃的初生婴儿,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孤儿院。
·明 鲁伯嗣 《婴童百问》嘉靖刻本。©成都图书馆
妇科是中医治疗中最早分化出来的科别之一,主要包括女性生理特有疾病和孕育生产问题,因此也名妇产科。春秋战国时,已有善治妇科病的专业医生。名“带下医”。西汉初期,被称为“乳医”或‘“女医”。当时己出现妇产类的方书,但均己亡佚。现仅能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 《胎产书》中可见一斑。
--- 医圣与药王 ---
张仲景(约150~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湿阳(今河南南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故又称“张长沙”。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成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辦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灵魂所在,也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因其重大贡献,影响深远,张仲景被后世尊为“医圣”。
孙思邈(581~682年),隋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州)人,善谈老庄,长年隐居修道行医。崇宁二年(1103年),被宋徽宗追封为 “妙应真人”,故后世又称他为 “孙真人”。孙思邈整理前人治病方药,补益新知,先后撰成 《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他因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广受民众怀念和崇敬,普遍尊称他为“药王”.并逐渐将其神化。
·明 铜鎏金孙思邈坐像。©湖北省博物馆
03
对症下药
使用药物是治病最第见的方式,习惯上,凡是以中医药理论来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的药物,皆称为中药。由于主要来源于天然,其中尤以草类最多,中药又被称为“本草”。中药治病是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阳阳气血偏盛偏衰。根据病情,多味中药配合在一起即为组方,再经过制剂就足中成药。
--- 中药本草 ---
《神衣本草经》是中国药学的第一次系统总结,为中医本草学的经典著作。相传起源于神农尝百草,用药经验代代口耳相传,后历众多医家搜集、整理,最后于东汉 (1-2世纪)编定成书。
《神衣本草经》首次闸述了药物的四气五味、配伍原则和宜忌等中药学理论。书中收载药物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说明其主治病症。绝大部分药物至今临床应用都有很高的疗效。
·清 神农尝药图象牙牌。©上海中医药大学博物馆
《本草纲目》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撰,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药学巨著。全书共52卷,载药物1892种,收方剂11096首,附图1160幅。书中将药物分为16部,部下再分为60类,极大地提高了药材分类的淮确性和科学性,初具生物进化的思想。《本草纲目》涉及多领域,被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清 采药图碧玉山子。©故宫博物院
--- 中药方剂 ---
中药绝大部分来自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其中植物占80%以上。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自然条件。地域不同,其品种、产量、质量也有差异,中医将临床中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的药材,称为“道地药材。
·清 硬木药柜。·©故宫博物院藏
·清 光绪 皇上药方。©故宫博物院
道地药材的产地井非一成不变,其产地也井非都在中国。有不少药材原本生长于国外,后随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而传至国内。
·清 丁香油、冰片油、西洋香饼。©故宫博物院
中药最初曾被称作〝毒药”,至今俗话仍说 “是药三分毒”。此毒特指药物的偏性。中药治病就是利用药物的偏性纠正人体的阴阳失衡状态,即“以毒攻毒”的原理。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某些毒性较大的中药有着显著的治疗作用。人们习称的“五毒”(毒蛇、蜈蚣、蝎子、蟾蜍和壁虎),在中药里是长用的动物药。
·清 同治 明黄色缎地平金银彩绣五毒活计。©故宫博物院
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入药,是中医用药的重要特点。中药炮制是依照辦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制药技术。
炮制分修制和炮炙两个阶段,炮炙有炒、炙、煅、蒸、煮、燀、制霜、发酵等方法。其目的都是为加强药物效用,减除毒性或副作用。不同药材的具体炮制方法各有所异,所以必须“如法炮制”。
·清 青花瓷药碾。©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
中药组方是在辦证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利用药的性味归经,规定必要用量,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组方能够提高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
·西汉 《养生方》帛书。©湖南省博物馆
单首方剂一般由君(主药)、臣(辅药)、佐(兼制药)使(引导调和药)四部分组成,其中主药必不可少。方书是大量收载方剂的医书。
·东汉 《治百病方》木牍六枝。©甘肃省博物馆
中药制剂是在组方的基础上,以中药为原料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这种可直接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中药制品,就是中成药。
·清 铜镀金包镶玛瑙丸药管。©故宫博物院
剂型不同,药物的吸收速度和作用强度也有差异。为发挥最佳疗效,减少毒副作用,便于使用、储存或运输,药物需有合适的剂型。
丸、散、膏、丹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剂型,酒、胶、锭也较为常见,而汤剂至今仍是临床用药的首选。
·清 青花“朱砂安神丸”瓷盒。©故宫博物院
·清 五彩“七厘散”瓷盖盒。©故宫博物院
汤剂又名汤液,是传统剂型中发明最早,应用最多的一种,至今仍然是中医用药的首选。它能充分适应辨证施治,组方灵活的需要,同时以水为溶剂,制法简便,容易掌握,而且具有起效较快的优点。
·清 青花瓷药酒坛。©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
制作汤剂,煎具以砂锅、瓦罐最佳,忌用铜铁铝锅,水质需洁净,火候有文、武之分。药材一般要先浸泡,再煎煮两三次,每次滤渣得汤。药材不同,具体的煮法也有所差异。
·唐 红光丹砂银药盒。 ©陕西历史博物馆
04
手到病除
除了内服、外用药物,中医治疗还有不少非药物疔法,包括针刺、艾灸、刮痧、拔罐、推拿、导引等。它们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主要利用手法或配合一定器具,施之于病者体表或痛惠处,以达到治疗目的。针刺和艾灸均需选六施术,通过经络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且二者经常配合使用,故合称为“针灸”。非药物疗法与药物外用一起构成中医的外治法。
--- 针灸 ---
针刺和艾灸起源很早。在史前时代,人们最初利用尖說的砭石、骨针来刺压六位或病患处。商周时期,二者逐渐被金属针取代,但“针砭”一词仍指针刺治病。
·清《太乙神针》木刻雕版。©扬州博物馆
古人早在史前时代已会使用火来温灼病患处。各种燃烧物中,逐渐尝试出艾叶具有良好的药效作用,长期以来选为施灸的理想材料。战国《孟子》中就指出“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明 经络腧穴针灸铜人像。©湖北省博物馆
--- 天回医简 ---
天回医简,2012年秋在成都市天回镇老官山三号汉墓出土,是目前一次性出士医学竹简数量最多的考古发现。墓中北底室出士竹简730支,南底室出土竹简221支,内容为9种古文献。其中医书共有种,多与针灸学相关。这些医简与该墓同时出土的经六髹漆人像,完整地反映了扁鹊、仓公的“经脉医学” 体系,也展现出中医在秦汉之际的针灸学成就。
·天回医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太医丞为古代医官,始置于秦,是太医令的副职,东汉时隶属少府。东汉“太医丞印”桥形钮铜印可能为汉代四川针灸学家郭玉所用。郭玉,字通真,广汉雒(今四川广汉)人,为名医涪翁的再传弟子,汉和帝时(88-106年)任“太医丞”。他精通脉理,针术高明,治病能够“一针即瘥”(即“一针见血”之意)。而汉代四川曾出现涪翁、程高、郭玉三代传承有序的名医,又当与老官山汉墓的墓主将扁鹊学派的医书传承至蜀地密切相关。
·东汉 “太医丞印”桥形钮铜印。©故宫博物院
--- 刮痧 拔罐 推拿 ---
早在史前时期,人们已利用石器中有钱利的尖端、锋面者对身体进行刺、割,或利用边缘圆钝的片状石器刮压体表,以治疗病患。医学上称这类用于治病的石器“砭石”,与药物合称“药石”随着铜、铁冶炼铸造的出现,人们改用金属的针、刀来对身体进行刺、割,产生了针刺和手术。边缘圆钝的片状物也从单一的石器发展出铜、铁、玉、瓷、牛角等材质,即后世所称的刮痧板。
·清 水晶玉柄五珠太平车。©故宫博物院
拔罐最早称“角法”“犮法”。人们很早已利用牛羊角或杯式容器,借火力排夫其中的空气应生负压,使吸附于体表来治疗疾病。秦汉之际,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和天回医简《犮理》已对角法或犮法有了记载。唐太医署的医科中专门设有“角法”课程。宋代己出现利用竹筒拔吸的“水罐法”或“吸筒法”。清《本草纲目拾遗》中最早出现“火罐”之称。
·元 天蓝釉瓷拔火罐。©首都博物馆
推拿古称“按跷” “按摩”等,古人发生和病痛,会不自觉地用手按揉,从中积累经验,再经过不断总结、提高,就成为推拿医术。唐太医署教学中专门设有“按摩”科,明代小儿推拿发展迅速,出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注《小儿按摩经》。以骨伤为对象的正骨推拿,在清代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
·清 温灸器。©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
05
防患未然
传染病在古代称为“疫”。中医从病因上将其归于外感病,认为是染易了疠气所致。疠气又名戾气,是具有不同程度传染性的病邪,即肉眼难见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它可以通过饮食入口、肌肤接触、空气呼吸、虫叮兽咬等途径传播。疫病的防治不仅涉及医生、患者,还关系到家庭幸福、社会安定、民族繁衍和国家发展,因此人人都应做好饮食、清洁和环境卫生,并及时除虫灭害。
--- 瘟神疫鬼 ---
中国至少在商代就认识到疾病的传染性,并己有“疫”字来指称。此后历代皆有疫病发生或流行的文献记载。疫病大多起病急、传变快,以发热为主症,故又称“温疫”,后写作“瘟疫”。由于肉眼难见疫病的真正致病因素,长久以来医家主要是从
“非时之气”,即四季时令气候不正常,来解释其发病。
·明 《阳间主病鬼王五瘟使者众像》&《昊天大帝五瘟使者像》。©首都博物馆
瘟疫传染性强,有的致死率高,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心理恐惧。除依当时有限的医药条件外,古人只能从唯心主义出发将致病因素和治病能鬼神化,求助于鬼神仙佛,以获得心理上的慰藉和希望。人们在思想中创造的瘟神疫鬼,有的经文学家、艺术家的提炼加工,通过小说、绘画而为后人熟知。
·《金光明经除病品》卷纸(复制品) ©成都博物馆
--- 温病学说 ---
金元以前,医家一直以《伤寒论》为据,将疫病作为外感伤寒类疾病来认识和治疗。金元之际,河间学派对瘟疫的热证提出新见解,并善用寒凉方药,温病学说开始萌芽。明末,吴有性撰成《温疫论》,是温病学说的奠基之作。
清代中期,温病的卫气营血辦证和三焦辨证相继确立,温病学派形成。温病学说使中医在传染病上的理论认识和临床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
因认知有限,古人不易区分具体的传染病种,一般将其统称为疫病或瘟疫。温病学说的理法方药主要就是针对疫病的治疗。以“温病四大家”为代表的医家在清代疫病防治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除泛指的瘟疫外,人们还根据症状特征辨识出一些具体的传染病种,进行专门治疗。主要有疟疾、麻风、霍乱、天花、痨瘵(zhai)、梅毒、鼠疫等。
在各种疫病中,天花是在世界范围内唯一被人类消灭的传染病。它是由天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未患过天花或未接种天花疫苗的人均易感染,但痊愈后可获终生免疫。
--- 清洁卫生 ---
很多疾病是因空气呼吸或水源污染所致,因此公共环境卫生对于预防疫病非常关键。环境卫生需要人人维护,主要是不随地吐痰、扔垃圾和大小便。为避免污染水源,史前时期已出现排水沟渠或管道。
古人烧制井甃以保护水质,还时常浚井改水,或是对井水进行消毒。东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用菜萸叶消毒井水,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记载用屠苏酒药渣消毒井水。
·春秋 铜匜。©山西博物院
不少疾病是因虫叮兽咬所致,所以除虫灭害是预防疫病的重要环节。蚊子、苍蝇、蟑螂、臭虫、跳蚤、虱子是常见的害虫,其中前三者与老鼠合称为“四害”。被狗、
猫等兽类爪咬,有感染狂犬病毒的可能。
·清 画珐琅牡丹纹唾盂。©故宫博物院
春秋时期,《左传》已有“国人逐瘈狗”以防狂犬病的记载。唐宋时期出现以艾、浮萍、樟脑、麻叶、巴豆、雄黄等作为焚烧剂的熏蚊之法。
·清 佛手式铜熏炉。©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
06
展览信息
成都博物馆2021年度大展“发现中医之美——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从史前骨针到明代针灸铜人像,从晚商甲骨文到民国古籍,包括近百件一级文物在内的300余件(套)展品,通过巧妙设计的展陈,深入浅出的阐释,引领观众探索中医之美。
整个展览以医学的理论到实践,以其自身的内在逻辑为主线,对中医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简明扼要地梳理和展示,阐述了中医药所蕴含的科学文化内涵,系统地呈现了中国传统医药博大精深的内容和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医之美并非指表面的视觉之“美”,而是指美在它致力追求“天人合一、调和致中”的至真之理,美在它躬身践行“仁心仁术、厚德济生”的至善之道。
求真,即探求生命和疾病的真实情况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规律,是人们保健延年、治愈疾病的前提。因此真正的医学一定是寻找真相、探索真理的求真之学。
行善,即对别人的病患等不幸产生同情怜悯之心,并付诸努力帮助其脱离痛苦,这种利他的行为就是善行。真正的医术一定是帮助他人避免或脱离苦难的行善之术。历史上流芳百世的医学名家无不是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者。
延伸阅读: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山西古代文明精粹特展——华夏之华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成都博物馆、天府文化、川医观察、文博圈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