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识时务者不是俊杰,识食物者才是俊杰

2016-10-30 点亮生活的那束光 拾遗

心 / 里 / 有 / 束 / 光          眼 / 里 / 有 / 片 / 海
拾遗物语中国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把所有事和吃联系在一起的族群。毛主席曾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现在不革命,就剩下“请客吃饭”了。对于吃货来说:识时务者不是俊杰,识食物者才是俊杰。
中国为什么叫China?
1中国为啥叫China?China就是“chi na”,对,就是你想的“吃哪”。 2中国为啥叫China?因为连国家元首都叫“主席”。
3中国为啥叫China?因为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连“治理国家”这么大的事。都被比喻成“像煮一条小鱼”。 4中国为啥叫China?因为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很多国家以上帝、天道为天,但中国人以食物为天。
5中国为啥叫China?因为古语说:食色,性也。中国人最重要就这两件事:吃和做。 6外国人见面问好说:你好吗?中国人见面问好却是:你吃了吗?不叫“China”,怎么对得起中国。
中国人有多爱吃?
1全世界这么多大学,只有中国大学的门口才会有美食一条街。 2为了过春节,中国人发明了水饺。为了过元宵,中国人发明了汤圆。为了过清明,中国人发明了青团。为了过端午,中国人发明了粽子。为了过中秋,中国人发明了月饼。…………所有传统节日,在中国都有对应食物。
3语文课本里教过什么,我们早忘了,但永远记得:《榆钱饭》里的“榆钱饭”,《孔乙己》里的“茴香豆”,《金色的鱼钩》里的“鱼汤”,《倔强的小红军》里的“青稞面”《卖火柴的小女孩》里的“烤鹅”。 4说到兰州,我们想的是拉面;说到重庆,我们想的是火锅;说到西安,我们想的是肉夹馍;说到武汉,我们想的是热干面;说到新疆,我们想的是大盘鸡。提到一个地名,我们脑中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食物。
5中国人善反省,每日三省吾身:早饭吃啥?午饭吃啥?晚饭吃啥?
6李逵被招安后不愿干了,和宋江哥哥说的什么?不如回去做强盗,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好不快活!您听听,酒肉都说在金银前面。 7晋代张翰,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遂命驾而归”。为了吃故乡的莼羹鲈鱼脍,连“大司马”的官都不要了。
中国人有多能吃?
1看了《舌尖上的中国》,最最难忘的一句话是:“吃过早茶后,她主要的任务是准备晚饭。” 2阿姨,你在干嘛?我在煎中药。那可以给我尝一口吗?
3姐姐是护士,对海鲜过敏,可她还是去吃了海鲜,吃完默默给自己打上了点滴。 4山东农村前两年闹一种虫灾,这种虫叫蛴螬,长得很恶心。致使当地花生大幅减产,农民怨声载道。你猜后来怎么样?不知是谁把这种虫子发明成了美食,两三年吧,真的把灾害吃成了濒危。 5作为入侵物种,小龙虾在中国颜面扫地,居然沦落到要靠人工养殖才能活下去。
6中国人旅游,见到没见过动物或植物,必问的问题:这是啥啊?然后:能吃么?好吃么?怎么吃? 7“天上飞的除了飞机不吃,四条腿的除了桌椅不吃。”这句话恰如其分地展示了中国人有多能吃。2003年那场震惊中国的“非典”,最主要的病毒来源就是果子狸。
中国人有多会吃?
1中国人有多会吃?光一个小龙虾就有二三十种做法:麻辣、香辣、爆炒、油炸、油闷、酱爆、葱爆、椒盐、清蒸、干煸、白灼、红烧、水煮、冰镇、卤水、茄汁、鱼香、蒜香、酒香、五香……
2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为此,中国人发明了无数烹饪特技:炒、炝、炊、烧、爆、炸、灼、焗、焖、炆、烩、熘、焯、煨、烘、炖、煸、烤。蒸、煮、煎、熬、滚、汆、涮、煲、烫、炙、卤、酱、风、腊、熏、糟、醉、酿…… 3不但使用特技,还搞特效:清、香、鲜、嫩、麻、辣、滋、爽、滑、脆、酸、软、淡、甜。不但用特效,还分派系:川、鲁、粤、苏、闽、浙、湘、徽……不但分派系,还统一了装逼六品:色、香、味、养、意、形。
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吃货史
1“有鸟焉,其状如乌……食之不疽。”“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食之不饥。”“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食之善走。”“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食者不蛊。”“有鱼焉,其状如牛……食之无肿疾。”一直以为古籍《山海经》是部“妖怪大全”,现在才发现它其实是一本《妖怪食用指南》。
2整部《成语大辞典》,其实就是一部吃货的吃喝拉撒史:茹毛饮血、因噎废食、大块朵颐,饭来张口、饱食终日,杯盘狼藉,残杯冷炙、蚕食鲸吞、卧薪尝胆,废寝忘食,风餐露宿、好吃懒做,含辛茹苦、花天酒地、饥不择食,酒足饭饱、狼吞虎咽、省吃俭用,食不甘味、寅吃卯粮、秀色可餐……
3 著名的“渑池之会”,这是蔺相如与秦襄王的饭局。著名的“鸿门宴”,这是刘邦和项羽的饭局。著名的“煮酒论英雄”,这是曹操和刘备的饭局。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这是赵匡胤和开国大臣的饭局。纵观五千年中华史,竟发现都是一个个饭局组成。一直以为“识时务者为俊杰”,后来发现“识食物者才是俊杰”。 4李白若不是吃货,怎会有“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杜甫若不是吃货,怎会有“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白居易若不是吃货,怎会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苏轼若不是吃货,怎会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范仲淹若不是吃货,怎会有“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纵观中华文学史,筋骨竟然都是“吃”。光是一杯“酒”,就留下了无数千古名句。
吃是关系,饭桌即中国


1

结婚要吃“婚宴”,生小孩要吃“喜宴”,过生日要吃“寿宴”,搬个家要吃“乔迁宴”,考上学校要吃“谢师宴”,友人远行要吃“送行宴”,友人远归要吃“洗尘宴”,连辞个职也要吃“散伙饭”最绝的是,病人得了绝症,医生会跟家属说:赶紧吃点好的吧!中国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把所有事和吃联系在一起的族群。  2中国人,什么事情都爱用吃来形容。谋生叫“糊口”,岗位叫“饭碗”。受雇叫“混饭吃”,混得好叫“吃得开”。收入少叫“吃不饱”,拿佣金叫“吃回扣”。垄断生意叫“通吃”,忽悠别人叫“骗吃骗喝”。被人嫉妒叫“吃醋”,占人便宜叫“吃豆腐”,被人拒绝叫“吃闭门羹”。理解深刻叫“吃透精神”。不能胜任叫“干什么吃的”。不顾他人叫“吃独食”。平均分配叫“吃大锅饭”。负不起责任叫“吃不了兜着走”。回避退让叫“好汉不吃眼前亏”。总结经验教训叫“吃一堑长一智”。没有自知之明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工作拼命叫“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急于求成叫“一口吃个大胖子”。出卖公司利益叫“吃里扒外”。被人告上法庭叫“吃官司”。连受了委屈都叫“吃亏是福”。
3在中国,不懂得吃,绝对搞不好工作。你看,就算去学个相声,首先要学的就是《报菜名》: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葛优在《天下无贼》有句经典台词:二十一世纪什么最珍贵?人才呀!什么人才最珍贵?会点菜的人才。 4懂得吃,关键时刻还能救命。我一朋友,高中时遇挫折,一时想不开,就去厨房开煤气自杀。知道煤气要到一定浓度才能致死,于是就在厨房里溜达,突然看见他妈蒸的地瓜,顺手吃了一块:妈呀!太甜了!于是呼呼吃了几块后,又找了包榨菜,然后关了煤气就回客厅看电视去了。他每次和女朋友吵架,但一到吃饭时就和好了。“只要吃到美食,整个人都开森了!”
5林语堂有个传遍世界的“大幽默”,说世界大同的理想:就是住英国的房间,拿美国的薪水,娶日本人当老婆,还要一个中国的厨子。这个玩笑也许开得荒诞,但表明在浸淫中西文化的林语堂心中,中国的“吃”,那绝对是世界第一。在中国,吃岂止是形而下的“吃”吃更是文化、礼仪、历史、风俗。吃是一切关系的总和,饭桌即中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但中国人说:NO,我吃故我在。
图:拾遗特约漫画家“齐北”     微信号:liwenjin1121     微博@小齐北
文字由拾遗编辑撰写。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拾遗热文

他貌不惊人坐过牢,却被誉为香港最帅暖男

活到极致的人,必是雌雄同体

他培养了79名院士,却沦为“国家罪人”

你活得那么无趣,就是因为太“有用”

蒋介石为何说中日差距就在一个王阳明

淡如水,才是友情最本质的东西

他没有文凭,却被誉为三百年才出一个的大师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生命中总有一束光
足以穿透黑暗
长按二维码   一键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