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6-10-09
发现你的生活美学
拾遗
生 / 活 / 美 / 学 美 / 学 / 生 / 活
拾遗物语1942年10月,中秋过后,弘一大师自感病重,手书一偈与诸友告别:“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其淡如水,才是友情最本质的东西。
1 东晋书法家王徽之,居于浙江山阴。一天夜晚,天降大雪。王徽之半夜醒来,推开窗户,四望皎然。赏雪吟诗间,突然忆起好友戴逵。雕刻家戴逵,住在百里外的剡县。王徽之不顾天寒路遥,乘船溯江而上。翌日,抵达戴家,王徽之却没敲门,而是转身对随从说:“我们回去吧。”随从问:“既然来了,怎么不进去?”王徽之答:“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事后戴奎闻之,笑曰:“真乃知己本色也!”西谚云:“朋友的可贵,就在于自由。”真挚的友情,只重达意,不拘泥于形式,不拘泥于小节,就这么自由自在,自然而然。相处不累,才是友情的最好状态。红学家周汝昌对此有段传神描述:“我到了张伯驹先生那里,我不理他,他也不理我,我要回学校了,也不告辞,出了门就走,摆脱俗念,我们那个关系没人理解。”
2 苏东坡有一名篇叫《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最为上等的朋友之交便是如此,注重心灵而淡化形式上的交往。“哪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柏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人罢了。”友谊的本质,是两个人心灵的沟通,既充满爱,又尊重孤独。懂得享受孤独并形成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所以陈道明说:“最好的事儿就是跟好朋友一起发呆。”真正的朋友,不是在一起就有聊不完的话题,而是在一起不说话,也不会感到尴尬。朋友不在远近,贵在心灵相通。
3 春秋最有名的琴师叫俞伯牙。一次,俞伯牙在野外弹琴时,恰巧樵夫钟子期从旁路过。抚琴时,伯牙心中想到高山,钟子期便说:“宛如巍巍高山屹立面前。”抚琴时,伯牙心中想到流水,钟子期便说:“宛如滔滔江水奔腾而过。”伯牙停琴惊叹:“君真乃我知音也。”后子期病故,伯牙说“世再无知音”,于是“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大音乐家贝多芬和舒伯特之间,也有这样的一段“知音”佳话。两人虽都生活在维也纳,35年里中却只见过一面,但这并不影响两人因为互相欣赏而成为知己。贝多芬临死前说:“我的灵魂属于舒伯特。”舒伯特临死前说:“将我葬在贝多芬墓旁。”友情的最高境界,莫过于知音。人这一生,遇到权,遇到钱,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所以,哲学家周国平这样说道:
“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4 1969年,“大右派”章伯钧死后,其妻女李健生和章诒和便搬了家。当时,碍于章伯钧的大右派身份,没有一个亲戚朋友敢去看望她们。“万万没想到,张伯驹竟是登门吊慰死者与生者的第一人。”张伯驹是谁?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故宫顶级书画,一半乃张伯驹所捐。张伯驹从报纸上读到章伯钧死讯后,到处寻访打听,拄着拐棍找了一天,才找到了李健生母女俩新住处。见到张伯驹夫妇,李健生顿时泪流满面:“伯钧相识遍天下,逝后慰问者,你们是第一人。”后来,章诒和在书中这样写道:“张氏夫妇在我父母的人情交往中,不过是看看画、聊聊天而已。他怎能和父亲那些血脉相通的至亲相比?他怎能与父亲那些共患难的战友相比?他怎能同那些曾受父亲提拔与接济的人相比?但人心鄙夷,世情益乖。相亲相关相近相厚的人,如浮云飘散。一个非亲非故无干无系之人,却叩响了家门。”作家余秋雨曾说:友情因无所求而深刻。朋友不是玩伴,不是人脉,不为任何功利原因而搭建。所以诗人赫巴德说:“一个不是我们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友情都具有“无所求”性质,一旦有所求,“求”就成了目的,友情就会转化成一种外在的装点。凡是顶着友谊名义的利益之交,最后没有不破裂的。真正的朋友是无所求的深刻。我不期许从你这里有所得,你也不期许从我这里拿走什么真正的朋友应该是无用的。张伯驹与章伯钧,就是这样的朋友。
5 “陈叔叔,我是阳阳,我想拍一部电影。”《谍莲花》导演青阳,是朱时茂的儿子。归国后,想拍一部电影却没有资金,便拨打电话给爸爸最好的朋友陈佩斯。当时,陈佩斯因为筹排话剧而难以抽身,但他二话没说,零片酬出演了《谍莲花》。“他是你的儿子,这个理由足矣。”记者问陈佩斯怎么评价与朱时茂的友情。陈佩斯答:“从来都不会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真正的朋友,不是天天死缠烂打在一起,而是即使不在一起也能感受到真诚和关怀,他对你无所求,但你遇到困难时,他一定不会躲避。知乎上有人问:“什么是好朋友?”回答中,获得点赞最多的一句话是:“虽然很久才能见一次,但每次见面既不会感到时光让我们缺失了共同语言,也不需耗费时间去解释彼此不在时发生那些事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昨天才刚刚一起喝茶聊天过。”陈佩斯和朱时茂的之间便是如此。好朋友就像星星,你不一定总是能见到他们,但你知道,他们会一直在那里。
6 一位作家朋友有过这样的经历:清晨,他正在埋头疾书,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路,开门一看,是一位朋友。尽管看到作家正在创作,但这位朋友依然十分健谈,自顾自地讲着自己的故事。作家不好意思打断他,只好静静听着。不一会,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这位朋友很热情,拉着作家出去吃饭,这一吃,又耽误了两个多小时。吃完饭,朋友终于高高兴兴走了,作家回到家里,重新坐到书桌旁,却再也找不到创作的灵感了。距离,是朋友间的氧气。朋友间的交往,需要注意尺度。朋友的尺度不是没有距离,而是远近相安。朋友的情谊不是毫无底线,而是适可而止。不强迫、不粘人、不油腻、不挂杯。有一种境界叫做:在各自世界里相安无事。朋友如水,淡而流深。
7 春秋第一丞相管仲,曾这样无比感激朋友鲍叔牙:“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真正的朋友,就像鲍叔牙——无所求,而有所补。他能换位思考,懂得你的不容易。他当面批评你,却在背后说你好话。他从不阿谀奉承,却时常雪中送炭。他不会一味惯着你,由着你的性子来。该帮的帮,不该帮的不帮。当大部分人都在关注你飞得高不高时,他却在关心你飞得累不累。无所求,而有所补——这才是真友情。
8 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大英雄,因战功赫赫而被称为“美利坚之父”。美国赢得独立后,他威望达到顶峰。部下都拥戴他,希望他做国王。但华盛顿果断拒绝了:“如果我成为国王,十三州人民为自由而战所流的血,就失去了价值。”大家被他的高尚人格所感动,一致推举他担任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曾与华盛顿出生入死的好友杰斐逊,一方面竭力劝说华盛顿担任总统,一方面却不因朋友情意而放弃原则,他起草美国《独立宣言》时,倾力主张总统必须有任期,建立三权鼎立体制,以约束总统权力。四年后,华盛顿回到家乡,以一个农场主身份安度晚年。卸任前,他提名杰斐逊为总统候选人,称赞杰斐逊“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君子”。高质量的朋友就是如此——彼此尊重不仅仅体现在相互之间关系密切,更重要的是尊重并允许对方发出不同的声音。真正的友情,是即使两个人走着相反的路,也还一直肩并肩支持着对方。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