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90后才不是傻B
拾遗物语
这届年轻人真的不行吗?
在这三个月防疫中,
出现了很多争议话题,
网民们争得不可开交,
很多年轻人也参与其中。
昨天,一个教授问我:
“你怎么看这届年轻人?”
我没有回答。
他接着说了一句:
“这届年轻人真的不行。”
在一部分精英(尤其是知识分子)眼中,
这届年轻人是最不可理喻的一个群体:
“傻B。”
“愚民。”
“脑残。”
“反智。”
“极左。”
“没有人性。”
“价值观一塌糊涂。”
“几乎全部被洗脑。”
我为什么没有回答教授的提问?
因为我并不这样认为。
我的认为完全相反,
我觉得这一届年轻人,
恰恰是最理性务实的一代,
是最有独立思维的一代,
是最不容易被忽悠的一代。
02
不站队,只站对
一个知名的知识分子说:
“80后部分被洗脑,
90后大部分被洗脑,
00后全部被洗脑。”
我非常不认同这种说法。
如果你看到年轻人夸赞中国防疫做得好,
就认为他们被洗脑的话,
那只能说明你有点“眼瞎”。
武汉政府最初防疫不力的时候,
骂得最狠的群体就是年轻人;
李文亮去世的那一天,
无数年轻人在用愤怒悼念他;
被删掉的“老子到处说”,
无数年轻人让它一次次重生。
为什么说这届年轻人是最有独立思维的一代?
因为他们不站队。
你做坏了事,他们就骂。
你做好了事,他们就赞。
他们不站队,只站对。
03
不分左右,只认事实
有人这样评价这届年轻人:
“很不幸,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极左。
他们有着一身改革开放的打扮,
但是在骨子里,在思想深处,
已经是不折不扣的极左了。”
我的看法恰恰相反,
我觉得除了极少数年轻人是“极左”或“极右”外,
大部分年轻人其实跟我一样,
只是“骑墙派”,
我们对“左”“右”毫无兴趣,
我们只看证据,只认事实。
你防疫做得差的时候,
我们毫不吝惜地骂;
你防疫做得好的时候,
我们也毫不吝惜地夸。
对于这次防疫,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得好:
“有些人的高潮点,
永远是‘中国最好’,
相反有些人的高潮点,
永远是‘中国最糟’。
这两类人其实是一回事,
都是活在严重的自恋中。”
而我所认识的大部分年轻人,
都不是这样的人,
他们恰恰是最不受意识形态束缚的一代,
不分左右,只认事实。
04
不囿成见,尊重常识
4月中旬发生了一件趣事,
张文宏说早上不要喝粥,
要吃鸡蛋牛奶和三明治,
结果被一个叫王小石的人说成崇洋媚外。
于是很多精英就拿这事扣帽子:
“这帮年轻人就是这么反智和脑残。”
我不知道王小石多大年纪,
但就算他是年轻人,
也绝对代表不了年轻人。
我所认识的年轻人,
有一个算一个,
无不对张文宏倍加推崇。
这段时间,有两个人非常火,
一个是张文宏,一个是罗翔,
这两个人为什么会火?
因为他们“不囿成见,最爱讲常识”。
罗翔是怎么火起来的?
是B站推出来的呀,
而B站恰恰是年轻人扎堆的地方。
所以,不要说年轻人反智,
恰恰相反,
他们是最尊重专业主义和最推崇常识教育的一代。
中国总有那么一些精英,
只有你夸赞中国做得好,
只要你不支持某些人,
他们就会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来教训你,
说你脑残,说你反智。
这是反智吗?
并不是。
一个90后说得特别好:
“只是因为你们喜欢向后看、我们喜欢向前看而已。”
05
不惟黑白,也见灰色
喜欢华为老总任正非的一句话:
“任何黑的、白的观点,
都是容易鼓动人心的,
而我们恰恰不需要黑的,或白的,
我们需要的是灰色的观点,
在黑白之间寻求平衡。”
黑与白是两个极端,
在黑中增加点白,就是灰。
在白中增加点黑,也是灰。
在两个极端之间,
存在的广阔空间其实是灰,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物体平均灰度是18%。
所以说,这个世界的常态,
不是纯黑,也不是纯白,而是灰。
但现在很多人,
都走到了“纯黑”或“纯白”的极端。
有人觉得中国制度好,
容不得别人提半点异见;
有人觉得欧美制度好,
他们拉的屎都是香的。
但事实上是,
世界上并不存在最好的制度,
任何国家的政治体制都有其利弊,
没有哪一种政治体制能解决所有问题,
地球上没有完美的体制,
只有不断改进的体制。
所以都需要在“黑白之间寻求平衡”。
在“黑白之间寻求平衡”这一点上,
我觉得年轻人是做得最好的一个群体,
他们的眼睛能同时看到黑白灰三色世界:
他们既不会觉得中国制度绝对好,
容不得别人提半点异见;
也不会觉得西方制度绝对好,
欧美人拉的屎都是香的。
而是觉得应该相互学习,不断改进。
06
不好主义,理性务实
一个90后跟我说起一件事。
她爷爷感叹:“这病毒要命,去一线的都是迫不得已。”
她跟爷爷说:“爷爷,你太小瞧新一代年轻人了。”
这一届年轻人就是这样:
平时怕死得一批,
可一旦需要他们的时候,
他们又会奋不顾身地站出来。
这一届年轻人就是这样:
别看他们平时老把“自由”挂嘴边,
可一旦国家需要隔离配合的时候,
他们又会无比自律地守规矩。
这一届年轻人有一个最大特点——能在崇尚自由和守护集体之间自由转换。
他们既跟欧美年轻人不一样,
欧美年轻人基本都是自由主义者,
“看不惯、受不了集体主义。”
又跟中国很多传统守卫者不一样,
“因为自己喜欢集体主义,
就彻底否定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
这一届年轻人最不喜欢谈主义,
他们非常理性务实,
觉得大灾大难来临的时候,
怎么样能够更好地防灾防难,
他们就愿意怎么样地配合。
一些精英骂这届年轻人没有独立思想,
我觉得恰恰相反,
在中国,最理性客观的,恰恰是年轻人。
07
他们是最没有自卑感的一代
疫情期间,我在家看了《叶问4》。
电影的最后,朋友问叶问:
“你要不要留在美国?”
叶问回答了一句:
“外国的月亮,也没有特别圆。”
叶问的这句回答,
正是这届年轻人的普遍感受。
前几天一个网友在微博上说:
“上一次去美国出差,
从纽约到华盛顿那一段,
坐的是中国上世纪的那种绿皮火车,
一路都咣当咣当的,
一路都晃来晃去的,
上个厕所都站不稳,差点尿裤子上。
我顺便也了解了一下老百姓的生活,
发现美国也不过如此。
经历这一次疫情后更加觉得,
欧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中国也没有外面喷的那么差。”
18—35岁这一届年轻人,
是看奥特曼、哆啦A梦长大的一代,
是玩超级玛丽、电竞长大的一代,
是阅读新浪、网易长大的一代,
是玩QQ、玩微信长大的一代,
是从淘宝买买买里长大的一代,
是真正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代,
是没有经历过多政治纷争的一代,
是没有经历物资匮乏的一代,
是见证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的一代。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上,
从来没有这样一代人:
一整代没有经历过战乱,
一整代吃得饱穿得暖,
一整代接受了良好教育。
所以这一茬年轻人,
注定跟之前每一代人都不一样:
他们是最没有历史包袱的一代,
是最有独立思维的一代,
是最不容易被洗脑的一代,
是最没有自卑感的一代,
是最能够平视西方的一代。
08
不能因为不理解,就觉得他们不好
1931年的时候,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审理尼尔诉明尼苏达州案时,
在座的大法官,
正是著名的霍姆斯大法官。
律师马卡姆想了一个好招,
用霍姆斯20年前的一个判决,
来为“当事人”做一个开脱。
但霍姆斯大法官微笑着说:
“写那些话时,我还很年轻,马卡姆先生,我现在已经不再那么想了。”
这是世人最佩服霍姆斯的地方,
他与时俱进,而不囿成见。
现在很多精英喜欢谈自由,
对于自由,
我最喜欢汉德法官的一句话:
“自由,就是对何谓正确不那么确定的精神。”
对于这一届年轻人,
不能因为他们思维方式跟我们不一样,
不能因为他们形为方式跟我们不一样,
我们就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是脑残和反智,
这样就太专制了。
什么是专制?
思想家顾准说得好:
“专制就是认为自己绝不会错的想法。”
人这一生,有两大能力特别重要。
一是接受跟自己相反观点的能力,
一是要有被客观事实说服的能力。
只有拥有这两大能力,
才能像霍姆斯大法官一样与时俱进。
09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
网上有一个“社会三定律”,
不知道谁总结的,但流传已久:
●任何比我早出生10年及以上的人,都是裹步不前的老顽固。
●任何出生时间和我相差10年以内的人,都是这个社会的精英,中流砥柱。
●任何比我晚出生10年及以上的人,都是垮掉的一代。
仔细想想还真是如此:
就是我们总觉得自己这一代人,
才是这个社会最正常的人,
才是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
而下一代人、下下一代人,
都是无可救药的一代。
70后,曾被骂为“悲哀的一代”。
80后,曾被骂为“垮掉的一代”。
90后,正被骂为“脑残的一代”。
00后,正被骂为“被洗脑的一代”。
每一代年轻人,
都被上几代人认为是“垮掉的一代”,
但每一茬“垮掉的一代”,
最后都成了社会的中流砥柱,无一例外。
所以,
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才是真理的代表,
而年轻人就是没有思考能力的愚民。
不要因为年轻人的思维跟我们不一样,
就觉得他们脑残了,
他们可能是建国以来思维最正常的一代。
不要因为年轻人的价值观跟我们不一样,
就觉得他们被洗脑了,
这可能正是这一代年轻人应该有的价值观。
前几天看到一句话,
我觉得说得特别有道理:
“当一个人开始指责小年轻们三观不正时,就意味着他老了。”
不要因为年轻人跟我们不一样,
就觉得他们错了。
正是因为他们“错了”,
社会才会越来越进步,
中国才会越来越美好。
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