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年轻人第一次体验到了邻里关系
上海疫情结束后,
应该拍一部电影《中国好邻居》。
01
先从前几天我讲过的两件事说起吧。
第一件:
一位居家隔离的上海大爷,
趴在窗口吸烟时,
听到楼上邻居夫妻,
在阳台上唉声叹气。
大爷仔细一听,
原来楼上的夫妻,
正在为无米下锅而发愁,
“哎,除非天上掉大米,
不然这几天要饿肚子了。”
没想到天上真掉大米了,
楼下抽烟的大爷,
听到他俩谈话后,
送了一袋米上来,
足足有50斤。
楼上夫妻惊喜不已,
“大爷,多少钱啊?”
夫妻俩已做好准备,
就算大爷坐地起价,
要很多钱也无所谓。
没想到大爷说了一句:
“不要钱不要钱,
邻里就应该互相帮助。”
夫妻和大爷虽是邻居,
但其实也是素不相识,
以前从来没打过招呼,
所以听到大爷这句话,
两人眼圈一下就红了。
02
第二件:
一位叫高捷的上海姑娘,
她的正对门,
住着一位96岁的阿婆。
这次疫情蔓延,
高捷所住小区也被封控了。
她担心对门阿婆生活艰难,
就写了张纸条贴在阿婆门上:
“阿婆:
我是住对门的高小姐,
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
物资有什么需求,
可以给我打电话,
我家还有一些储备。”
对门阿婆收到信息后,
也写了一张纸条,
贴在了高捷的门上:
“高小姐:
谢谢你的关心,
我们家物资储备丰富,
我女儿和我住在一起,
可以照顾。
你若有需要补充蔬菜,
门口竹竿上挂着,
随意取。
再次感谢你的关爱。”
阿婆把将自家储备的蔬菜,
都洗干净了,
然后挂在两家中间楼道上。
03
为什么要从两件事情说起呢?
因为从上海这次疫情里,
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就是那种消失多年亲密的邻里关系,
没想到竟然在封城下的上海恢复了。
就像大V“三更雨”说的:
“上海这次封控,
产生了一个很多人意想不到的影响:
那就是改变了邻里关系。
以前是关上门,
就不知道隔壁和对门住了什么人。
同一栋楼的邻居,
电梯里碰到都不认识,
就是认识也不会打招呼,
大家都是老死不相往来。
但是在这次疫情隔离中,
大家不仅互相有了联系,
还互相帮助互相扶持,
互相接济食物和生活物资。
我妈我爸都说,
一直都怀念小时候那种友好的邻里关系,
没想到现在竟然在封城下的上海恢复了。”
确实如此,
疫情隔离的这段时间,
上海把“远亲不如近邻”演绎到了极致。
04
有一期《十三邀》,
对话的是人类学家项飚,
项飚在这期节目里,
提出了一个概念——附近的消失。
什么是附近的消失?
所谓“附近”,
就是以个人为圆心的周边生活范围。
好比以前你住在一个社区里面,
你会知道隔几条马路有一个菜市场,
转几个巷子藏着哪个好吃的苍蝇馆子,
大爷大妈晚上会在哪儿跳广场舞……
再比如,一个人用餐,
以往不管是去饭店,
还是自己下厨,
都需要一连串附近关系才能完成,
你得自己去菜市场买菜,
你得跟别人讨价还价……
往昔的人,
在个人遇到很多难题时,
也会求助于邻里家人朋友,
彼此间会有很深入的互动。
这一切的交流、融合和互助,
就构成了亲密的“附近”。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
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出现,
附近开始慢慢消失了。
因为不需要互联交流,
通过微博我就可以了解天下事;
因为不需要见面聊天,
通过微信就可以远程交谈;
因为不需要去菜市场买菜,
点个外卖就可以送菜上门;
…………
一个人要实现生活所需,
不再依赖附近的关系就可以实现,
不再通过跟附近的人合作就可以实现,
所以人们不再看重附近的情谊和责任,
只关心家里头和远方发生的大事,
对“附近”越来越不关心或者无感,
这就是“附近的消失”。
附近的消失,
导致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缺乏同情和尊重,
人变得越来越孤独化、情绪化、极端化,
彼此间越来越失去互相关照的能力。
05
但这次严重的疫情,
大大“破坏”了基于网络的智能化投送,
大大“破坏”了基于网络的非附近合作,
于是为了生活存续,
疫情中的上海人,
不得不重新拾起“附近”,
不得不重新依靠邻里关系,
通过互相帮助互相扶持,
互相接济食物和生活物资,
以携手共度时艰共闯难关。
由于隔离,
由于管控,
居住在上海的市民,
为了自救和救人,
就回归到了以前那种,
最原始最真诚的邻里互动模式。
06
这种邻里互动,
一开始只是出于同情。
比如独居的爷爷奶奶,
不会用智能手机,
子女也不在身边,
社区工作人员也忙不过来,
所以他们买不来米抢不到菜,
家里已经坐吃山空。
于是隔壁的邻居,
楼上楼下的邻居,
担心他们生活困难,
便开始关心他们,
送他们食品,
帮他们团菜,
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比如像“古小月”这样的:
“你们周围有独居老人的话,
都问问老人,
有的老人脸皮薄,
不好意思说。
刚刚团的蔬菜到了,
我给楼上201独居老夫妻送上去,
阿姨差点跪下来,吓死我了,
前两天我老公问她要不要菜,
她应该是不好意思,说够。
然后我问她肉还够吗,
她支支吾吾,我就懂了,
下楼又拿了点肉和菜给她,
给了两斤丝瓜,两斤黄瓜,
一袋土豆,两根白萝卜,
几根胡萝卜,两斤五花肉,
应该够他们吃几天了……”
这种同情,
并不仅仅只发生在爷爷奶奶身上,
也发生在其他遇到困难的人身上,
包括外地人。
比如上面这位大叔,
看到租自家房子的外地租客,
好几天买不到米买不到菜了,
于是就做好饭菜,
分成一份一份的,
给每个租客送了过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次疫情中的上海市民,
把这种设身处地的同情,
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07
这种邻里互动,
后来演变成自发的以物易物。
一位上海姑娘被封控在家里,
闲来无事去阳台晒太阳时,
发现楼下邻居晒着好多香肠,
这下可馋坏了这位姑娘。
姑娘家中有一些番茄,
“这时候蔬菜也很宝贵呀。”
于是姑娘就动了心思,
想用自家番茄换邻居的香肠。
姑娘把番茄装在袋子里,
然后写了一张小纸条:
“亲爱的邻居,你好!
我可以用2个番茄换1根香肠吗?
我已经馋了1天了……”
然后用衣服栓住袋子,
把番茄吊到楼下。
姑娘把袋子收上来的时候,
高兴得不得了,
她原本只想换1根香肠,
没想到邻居给了她3根。
上海网友“虾米妈咪”说:
“小区(第二次)封闭管理的第11天。
今天,给楼上唐奶奶,
送去一盒鸡蛋两份绿叶蔬菜,
第一次封闭管理时,
也给奶奶送过蔬菜,
奶奶特地送来一壶油。
楼道群里有位阿姨想要点豆制品,
我送出去一袋小白干一袋小香干,
阿姨又送来两盒午餐肉和葱油面……”
上海网友“唐药片”说:
“给了邻居四瓶牛奶和两颗猕猴桃,
邻居还回来若干牛肉干一包饼干和两颗橙子,
小区里缺食物的,
缺牙膏沐浴露洗洁精婴儿纸尿裤的,
还有做菜切到手流血不止的,
都在邻居的帮助下解决了。
以邻里关系淡薄著称的上海,
疫情期间生动演绎了远亲不如近邻。”
像这样的以物易物,
在上海比比皆是。
最有趣的以物易物,
发生在上海电梯口,
一位大哥把囤的可乐,
放在了一楼电梯口,
让大家随意取用。
一个邻居用一瓶辣酱换走一瓶可乐,
一个邻居用一盒牛奶换走一瓶可乐,
一个邻居用一包泡面换走一瓶可乐,
…………
一个邻居放了两瓶啤酒,
换走了那瓶辣酱;
一个邻居放了一些巧克力,
换走了最后一瓶可乐。
上海的一位小姐姐,
看到一些邻居缺少食物,
就把自己储存的一些食物,
放在小推车里,
再将小推车推到电梯口,
让有需要的邻居自行拿取。
于是以物易物大行动开始了,
“我有一袋锅巴一袋山楂一桶泡面,
等会放下去,
瞅瞅可有我家娃能吃的。”
“我放一袋哈尔滨红肠,
要吃的赶紧拿走。”
…………
为了不让自己占便宜,
很多人都是以多换少。
所以经过6小时大交换后,
开始的一推车食品,
最后变成了三推车。
08
这邻里互动,
最后甚至升华成了守望相助。
比如记者徐懿行举过一个例子:
一位独居老人患有尿毒症,
需要做血透,必须去医院,
这个很难办,
得一个关卡一个关卡去协调。
于是邻居们开始了接力大行动,
出不了小区,
有邻居赶紧联系居委会,
开条子让他出门。
独居老人没有车,
有邻居赶紧找车,
居委会没找到,
街道也没找到,
就给老人叫了网约车。
老人住在浦东,
但医院在浦西,
浦东浦西分区防控,
网约车是从浦东来的,
到了浦西就不能开了,
到了交界的地方必须换车,
有邻居赶紧站出来,
叫了一个浦西的网约车,
…………
在网友们守望相助下,
老人最后成功做了血透。
09
这次上海疫情,
让很多从来没体验过邻里关系的年轻人,
第一次体验到了邻里关系。
网友“还想吃蛋挞啊”说:
“以前住一栋楼里,
大家互不认识,
现在因为一块核酸拿菜,
见面都点头打招呼了。”
网友“宇宙中什么不是暂时”说:
“我这种内向宅人,
都开始加小区群了。”
网友“雁子略略略”说:
“经过这一轮疫情,
上海居民邻里关系有了显著的提升,
而我认识的邻居人数,
也实现了0的突破。”
…………
10
大V“知书少年果麦麦”,
在微博上写了一段感受,
这段感受我特别心有戚戚。
他说他们这一代年轻人,
其实很难体会什么叫“远亲不如近邻”,
“你要问我,
隔壁住的是什么样的人,
多半是答不上来的。
但这半个月下来,
突然就感受到了。
进了五六个楼里的群,
原意只是怕错过核酸的提前通知,
从不在群里说话。
那天实在没有调料了,
怯怯地在群里问了句:
谁家还有多余的油和盐吗?
没想到五分钟不到,
收到了一堆回应:
‘我家还有,放门口你等会儿来取?’
‘我们还有一包没拆的。’
‘已经开过家庭会议啦!这半瓶油给你吧。’
…………
如果不是这波疫情,
有些事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
对面的奶奶,
看起来很严肃,但说起话很和蔼;
楼下的阿姨唱歌原来很好听;
楼上住的是位退休老师,
总是很热心地参与志愿者工作;
…………
这次仿佛突然看到了很多具体的附近,
很具体的生活。
他们不再是电梯里,
见到的一张张空白冷漠的脸,
而是具体而鲜活的人。”
这些年来,
随着附近的消失,
我们越来越只关注“远方的大事”,
而忘记了自己身边的世界。
我们所居住的附近和邻里,
正在成为我们抛弃的东西。
但上海这次疫情,
让很多人重新体验到了附近的价值,
重新体验到了邻里的价值,
这也许是这次疫情,
给都市人带来的最大改变。
我特别喜欢一位网友说的一句话:
“我永远不会感谢疫情,
但我会想念这段邻里互助共生的日子。”
这场疫情终究会过去会消逝,
但我相信渡过难关的上海人民,
一定会永远记得这段邻里相助的温暖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