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原本质上就是一个杀人犯

我是拾遗君 拾遗 2023-11-13

关于马原,我来说几句大实话吧。



01

马原本质上就是一个杀人犯。

——成年人有选择健康的自由,但不应该将这种理念付诸在不具备选择能力、未成年的孩子身上。马原用自己的偏执和自私,剥夺了孩子治病的权利,造成了马格的“猝死”,所以从本质上说,他就是一个杀人犯。



02

世间最残忍的杀人方法,就是以爱为名。

——爱孩子是有纪律的。所有的爱都有纪律,否则就是以爱为名的空间占有,就是控制。每个人来到这世间,不是为了按照别人的方式过一生。以爱的名义最容易造成的伤害,就是剥夺别人选择的权利。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应该让孩子学会自己做决策,并让ta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03

爱的本质是尊重。

——马原爱儿子吗?爱妻子吗?似乎爱,但实际上并不爱,因为爱的本质是尊重,马原从来不尊重妻子和儿子的想法,从来不尊重他们不同的声音。



04

任何关系,尊重都比爱更重要。

——李小花和马格的悲剧,让我想起了李安的一句话:“爱没有尊重重要。”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尊重,把对方当成一个人来尊重,这是一切关系开始的前提。在任何关系中,尊重都是基础。所有关系,尊重都比爱更重要。所谓尊重,就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去觉得自己对另一个人拥有某种权力。



05

尊重比爱更高级也更靠谱。

——马原的故事告诉们:找婚恋对象时,一定要记住一点,尊重比爱更靠谱。为什么呢?因为爱是以自己的体验为出发点,这是一种利己行为。但尊重是以他人的体验为出发点,这是一种利他行为。做到尊重一个人,要比做到爱一个人难得多。与爱比起来,尊重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06

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没有控制欲很强的人。

——什么是控制欲,它有八大特征:1、将自己的价值观等同于对方的;2、随时随地窥探对方的隐私;3、将对方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4、将对方当成自己泄愤的渠道;5、对对方各种事务进行越俎代庖;6、要对方尊重自己,自己却不尊重对方;7、经常性逼问对方爱不爱自己;8、让孩子成为自己理想和期望的工具。



07

家庭有时是最小单位的邪教。

——女人啊,一定要远离思维异常还极端固执的才人,千万不要因为他拥有某种才华就迷恋他嫁给他。为什么?因为这样的人只要组建家庭,就会顺理成章成为这个最小单位的国王,在他的国土里说一不二,他们会把家庭变成最小单位的“邪教”。



08

狂妄自大的人在伤害他人时,会认为自己是在拯救别人。

——这才是狂妄偏见的可怕之处。偏见和固执,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要求身边的人来践行。



09

你可以相信文学,但不要迷信文人。

——这是“沃兹基硕德”的一句名言。文学就像医学一样,只是一种技能,掌握这项技能的人,往往被预期比别人更高尚更文明,但其实并不是这样。记住:文学上的成就,与人格上和其他认识上的局限是可以并存的。作品是作品,人品是人品,对于任何文人才人,我们都不要有才华滤镜,作品≠人。



10

我们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代表其他。

——我们看到一个人有才,那就是有才,不是其他,既不代表人格也不代表人品;看到一个人长得好看,那就是好看,不是其他,既不代表人格也不代表人品;看到一个人有钱,那就是有钱,不是其他,既不代表人格也不代表人品;看到一个人喜欢猫狗,那就是喜欢猫狗,不是其他,既不代表人格也不代表人品。



11

一个人在某个领域获得成功,并不能代表他就是一个心理健全的人。某些方面的成功,其实反而更容易让他陷入偏执。

——我们这个社会,往往会因为一个人拥有的财富、荣誉或者在某一领域取得的卓越成绩,而弱化他的人性弱点,夸大他的神性光辉。殊不知,即便他拥有艺术家、企业家等等身份,也不妨碍他道德败坏或者反智反科学。



12

远离那些反智反科学反现代文明的人。

——借用押沙龙的话说就是:凡是特别迷恋西藏的,迷恋神性的,迷恋玄学的,迷恋民科的,我们一定要远离他们。因为他们往往是特蒙昧又特别自以为是的一帮人,会给周围的人带来灾难。



13

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但大概率是野兽。

——马原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是群居动物,是不能与尘世脱节的,脱离社会会使人退化,再聪明的人也会变得愚昧。



14

一个女人最愚蠢的事情,就是选择妻性而放弃母性。

——看完《城堡里的马原》,我脑子里一直出现李小花说的那句话——“我儿子还没活够”。所以,作为母亲,我们必须得清醒:一个女人最愚蠢的事情,就是选择妻性而放弃母性。马原的故事,希望可以惊醒一些母亲。



15

一个男人能在婚姻的城堡中称王,说明城堡里必有一个拥护他的妻子。

——不少文化人和文化名人,为什么总愿意娶一个年轻的乡下姑娘?因为便于控制和奴役,他们想做“城堡里的国王”。一个男人能在婚姻的城堡中称王,说明城堡里必有一个拥护他的妻子。只要这个妻子离开他、背叛他、轻视他、不听命于他,他的权威将立刻瓦解。



16

如果你觉得世界岁月静好,那是因为你正骑在别人头上作威作福。

——看完《城堡里的马原》,最感同身受的一点是:“他喜欢的那些东西,都是别人做出来给他喜欢的,欣赏和美是要付出代价的。”马原所感受到那些诗意和美好,都是建立在妻子孩子牺牲的基础上的,妻子每天要承担大量的劳动,来维持这个城堡浪漫的假象;孩子放弃了健康、同辈社交和受教育权,像一只小狗一样活在爸爸的宠爱里。世间事往往就是这样:大部分岁月静好的背后,都是残酷的剥削与压榨。



17

夫妻关系权力失衡真是可怕。

——看完《城堡里的马原》,还有一点特别的感受就是:夫妻关系权力失衡真是可怕,一方绝对的强势对一个家庭来说,可能会有灭顶之灾。



18

你当像鸟飞向你的山。

——马原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你当像鸟飞向你的山》那本书,女主的父亲是虔诚的摩门教徒,孩子生了病不能去看医生,也不准许去上学,后来女主靠自学考上了大学,离开了家乡。有次她头痛得受不了,战战兢兢吃了一粒室友给的止痛片后,头竟然立马不痛了,她才开始明白,父亲多年的教育是多么大的错误。所以,如果你的父母没什么本事,脑子不灵光又没见过什么世面,你要趁早远离他们,别受他们影响。你的资质是天鹅,你的父母却是鸭子。那么,父母只能按照鸭子的标准不停纠正你,他们无法教你任何有关天鹅的事。你的成长也不会快乐,只会觉得自己愚蠢丑陋,怎么也无法成为一只完美鸭子。直到你与天鹅为伍,你才能学习如何成为一只更好的天鹅。



19

对待马原这样的偏执狂,最好的办法从来不是劝说。

——对待马原这样的偏执狂,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本不要理会他给予的任何意见,不去询问他的任何建议,要他事自己干,饭自己做,屎自己擦,不出三个月他就怂了,偏执狂的病就好了。



20

是时候对一些80年代的启蒙者祛魅了。

——一个网友说得好:80年代的启蒙甚嚣,以为文艺天生太多光,以至于这光笼罩了许多文字的搭建者,我们只有赋魅,没有祛魅。所以顾城、马原……一直都在。现在,是时候对一些80年代的启蒙者祛魅了。



21

我们需要放过马原吗?NO。

——一些人在网上呼吁:放过马原吧。我们需要放过马原吗?NO。《人物》的采访稿,一般都是要拿给被采访人“过审”的。马原这个事最可怕的一个点是:他并不觉得把这件事、这些事,这些逻辑讲出来,他是有什么不对的,他没什么不对的。所以我们才不能放过马原,只有广泛地讨论马原,才能避免出现更多的李小花和马格。



22

这不只是马原的城堡,这是大家的城堡。

——看完《马原的城堡》,我一直在提醒自己,也想提醒其他一些男性朋友们:当你讨论马原的时候,你的妻子或孩子在家里跟你是平起平坐的吗?她是否天然承担着更多的家务?你自己盛汤吗?家里绝大多数事情都是你说了算吗?你的孩子是否有表达意义的自由?你的妻子或孩子和你在一起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吗?你问过妻子或孩子吗?他们的回答是由衷的吗?



23

我们其实都困在马原的城堡里。

——什么是封建?作为家庭生产资料提供者,以主事人的身份,剥夺家庭其他成员的选择权和话语权,即为封建的本质。作家贾东岩说得好:封建从未消失,我们太多人,其实都困在马原的城堡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