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知多少?樊春海院士带“交小苗”给它“画个像”
新冠病毒是什么样子的?
核酸检测的过程和原理是什么?
怎么对抗这个顽强的新冠“敌人”?
……
在《给新冠病毒“画个像”》
“大先生”和“交小苗”第二场讲座中
从医学到生物学、化学、物理学
亲和幽默的樊春海院士
带“交小苗”畅游科学世界
感受学科交叉的神奇和魅力
7月20日下午,由上海交大工会主办的2022年“交小苗”线上暑期成长营 “大先生”和“交小苗”系列特色讲座第二期开讲。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国家转化医学科学中心唐仲英首席科学家樊春海受邀主讲,他用生动的比喻、易于理解的讲述,带“交小苗”们全面认识新冠病毒,畅游科学海洋。
校工会主席于朝阳在开场致辞中,向樊春海院士表示致敬和感谢,向线上线下参加讲座的家长和“交小苗”们表示欢迎。他提到,45岁就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樊春海教授是年轻的“大先生”,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核酸相关的交叉研究,不断在国际学术界发声,以化学、生物、物理等多学科交融的方式推进创新,并努力拓展临床转化与应用。相信这场讲座,必将为“交小苗”们带来丰富的知识与富有意义的科学启蒙。
讲座伊始,樊院士以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的核酸检测引入,将新冠比作敌人而大家就是战士,从致死率、易感人群、病毒宿主等方面介绍了冠状病毒。
“科学家说的话并不一定是对的”、“推翻原有的科学知识才是科学家”……声情并茂的讲述中,樊院士鼓励“交小苗”们热爱学习,勇于质疑。“交小苗”们聚精会神,线下现场积极互动,踊跃举手分享自己的想法与理解;观看线上直播的“交小苗”们也端坐聆听,汲取宝贵的精神养分。
樊院士还向大家介绍了抗击疫情期间中国科学家的重大贡献,用易于理解的讲述告诉“交小苗”们“为什么要肥皂洗手”,结合图示与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向大家介绍病毒的传播途径、侵染人体的机制,及其在人体细胞中的生活史。
从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到DNA技术在新冠肺炎疫情重要的表现,再到PCR技术的介绍,樊院士用孩子们喜爱的方式和语言科普着专业知识。“交小苗”们有的认真听讲记笔记,有的举起自己的小手积极互动,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免疫学知识,提出心中的小小疑问。
现场提问互动环节中,“交小苗”们积极踊跃,现场气氛热烈。“未来学家说到2045年人类可以实现永生是真的吗?”、“为什么说病毒是生命呢?”、“核酸检测的时候为什么小瓶子里要装粉色液体不装水呢?”......面对“交小苗”们的小小问号,樊院士都笑着认真解答。
最后,“交小苗”为樊院士献花表达感谢,并与樊院士合影留念。樊院士的精彩演讲和点点滴滴的启发,都激励着“交小苗”们善于探索与思考,一粒粒科学的好奇种子已经悄然发芽……
扫码观看完整讲座回放
播一粒好奇种子
让科学自由生长
下周三(7月27日)我们继续相约
中国制冷学会首席科普专家
全国先进工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王如竹老师
带来“大先生”和“交小苗”第三讲:
你需要了解的“冷暖故事”
更多好看
喜报!上海交大爱心暑托班获评2021年度“全国工会爱心托管班”
“大先生”和“交小苗”| 周三见!樊春海院士带你给新冠病毒“画个像”
来源:校工会
编辑:孙梦鸽
点赞、在看、转发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