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先生”和“交小苗”| 本周三,王如竹教授带你了解“冷暖故事”!
与院士、资深教授面对面
畅游知识海洋
汲取宝贵的科学启迪
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交大传承
“大先生”和“交小苗”系列特色讲座
本周三继续相约:
冷暖相知,健康成长
7月27日,王如竹教授带你走进
“你需要了解的冷暖故事”
快来报名吧~
.
讲座预告
“你需要了解的冷暖故事”
扫描海报中二维码观看直播
讲座大纲
什么是制冷?温度是怎么划分的?
普通制冷,低温制冷与深度低温制冷;
制冷在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方面的应用;
与低温制冷相关的诺贝尔奖;
脑洞大开的低温现象;
环保绿色制冷空调,制冷与热泵;
碳中和电气化给制冷/热泵的机会。
p.s 小编剧透一下:本次讲座中还安排了金鱼冰冻后复活,低温粉碎等有趣的参与示范实验哦!
· 线下参与方式
SUMMER.TIME
本次线下讲座的参与对象为在读三年级(含)以上的“交小苗”,其他年级的“交小苗”可以通过线上直播观看哦~
扫描二维码
报名参加线下讲座
我们将按照成功提交报名的顺序邀请前30位”交小苗“线下参与,报名结束后通过短信告知您是否报名成功,如您成功报名,请各位“交小苗”以及陪同前往的家长(需为交大教职工且仅限一人)出示24小时核酸证明方可入场哦~
他是一位风度翩翩的谦谦君子
他的品性、事业正如其名
如竹般挺直、进取、节节攀登
让我们一起走近王如竹教授
听听他的故事吧~
1
专项计划
助力科研环境提升
1990年,王如竹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当时研究条件很落后,学校来实验室拍录像,说“王老师你这个实验室条件太差”,王如竹也很无奈,没有资金支持的话,实验设备的升级就难以实现,只能跟着老教师,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后来王如竹联系到了苏州市红十字医院,帮助他们做液氧供氧项目。之后在他们的支持下,购入一台带有IEEE接口的数字电压表,这样可以开始利用计算机做物性测量。
工作初期,实验室里的所有事情王如竹都必须亲力亲为。等到后来开始带研究生,有了助手之后,项目逐渐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王如竹对建设一个先进实验室的需求更加强烈了。在研究过程中,很多工作需要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来完成,这样他才可以更多地从科研方向进行研究,不断将技术进行提升。
上海市科委的“启明星计划”,对促进优秀青年科技人员成为学科、技术带头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1993年王如竹申请成功后,获得了一笔5万元的资助经费,用于建设专业的实验台,这为后续开展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后来,王如竹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带领年轻教师,逐步走向独立,并且入选了市教委科研处“曙光计划”,成为第一批“曙光学者”。市教委做了很多努力,扶持高校系统里优秀的青年教师进行科研,对“曙光学者”也非常重视,王如竹与一些老领导因此建立起了很深厚的感情。对他个人来说,早期的一些科研项目离不开市教委、市教育工会的帮助与支持,他们组织举办各种考察活动和学术会议,促进了大家相互交流学习,让青年学者开阔提升了眼界,为后续的科研打下基础。
2
“劳模工作室”
屡创科研佳绩
近年来,教育工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劳模工作室”的评选活动,作为2014年“上海市劳模年度人物”,学校工会首先选择王如竹成立劳模工作室,然后在2015年参评了上海市教育工会“劳模工作室”,又于2018年参评了上海市总工会的“劳模工作室”。在建设和评选的过程中,他带领的劳模工作室团队也在不断学习和提高。
他的劳模工作室目前专注于节能减排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十分丰富,主持了很多国家重大和重点项目,节能减排系列成果实现成果转化与工程应用。同时,工作室也进入了国际制冷空调与能源利用的前沿,在热泵与制冷行业,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绿色建筑能源系统等众多领域起到了学术创新及科技引领,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也斩获了很多国际大奖,比如说国际制冷最高奖IIR-Gustav Lorentzen 奖章,国际热科学大奖Nukiyama 纪念奖。未来,工作室将继续围绕节能减排,开展节能节水和资源再生利用等涉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为造福全人类贡献工作室的智慧,同时也会紧密服务国防和相关高新技术产业。
3
“第二课堂”
促进学生德育培养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与人才培养无疑是放在第一位的。当然,在基础的课堂教学之外,思想教育同样是很重要的。王如竹认为教育学生,不仅应该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更要在这个过程中指导他们如何进行自我评价。
近些年来,学校开始鼓励建设专职科研队伍,王如竹吸收了很多博士、博士后进入团队,其中也有不少是他曾经带过的学生。他常常和学生们说,毕业之后选择工作,不能只看眼前的薪酬,还要考虑未来的成长空间,眼光需要放得长远一点,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进步。
现在的年轻人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机遇与挑战。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也要有更好的人文修养。王如竹认为大学需要培养的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只有关注国际民生大事,才能有更宽广的思想,这样的学生才会有竞争力,不仅是在国内,在国际上也能得到认可。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王如竹特别注重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不仅是对本民族的责任,更要肩负起对全世界的责任。这就要求学生无论是思想、抱负还是胸襟都要不断提高,真正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成为能助力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人才。
探索科学 拓展视野
“交小苗”们 快扫码报名吧!
同时也一起期待
下周三(8月3日)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首席科学家孔海南老师
带来“大先生”和“交小苗”第四讲!
更多好看
喜报!上海交大爱心暑托班获评2021年度“全国工会爱心托管班”
来源:校工会、教师博雅
编辑:孙梦鸽
点赞、在看、转发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