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先生”和“交小苗” | “海上花开”的动人故事,孔海南爷爷讲给你听
与院士、资深教授面对面
畅游知识海洋
汲取宝贵的科学启迪
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交大传承
燃动这个夏天的
“大先生”和“交小苗”系列特色讲座
本周三将迎来最后一期!
共护诗画洱海,筑梦乡村振兴
8月3日,来听孔海南教授讲讲
“海上花开”的动人故事
.
讲座预告
“海上花开”的故事
扫描海报中二维码观看直播
· 线下参与方式
SUMMER.TIME
本次线下讲座的参与对象为在读三年级(含)以上的“交小苗”,其他年级的“交小苗”可以通过线上直播观看哦~
扫描二维码
报名参加线下讲座
我们将按照成功提交报名的顺序邀请前30位”交小苗“线下参与,报名结束后通过短信告知您是否报名成功,如您成功报名,请各位“交小苗”以及陪同前往的家长(需为交大教职工且仅限一人)出示24小时核酸证明方可入场哦~
皎皎洱海月 桃李沐春风
十数年如一日扎根于银苍玉洱畔
守护洱海的水清月明
从教二十载
他对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将自己的人生设计与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发展、
社会的需求联系在一起,一辈子不后悔!”
让我们一起走近孔海南教授
听听他的故事吧~
1
以身作则
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孔海南于1988年—2000年在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水环境部担任研究员,期间攻读了环境工程博士学位并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年回国到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授。2000年,正当中国的七大重点流域面临大规模污染,水环境日益恶化之际,年过半百的孔海南毅然回国,利用在日本研发的技术和积累的经验,先后参与水污染十分严重的太湖、洱海、长江三峡等河湖、水库的综合治理与示范工程。曾经风光旖旎的洱海水环境的恶化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洱海保护被纳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在这场洱海保卫战中,孔海南带领团队,以实际行动坚持“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作为课题负责人连续承担了我国的十五、十一五及十二五计划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团队用10年积累、5年实践、3年攻坚,让曾被过度开发不堪重负的美丽洱海,逐步重现了昔日大理“母亲湖”的风采。洱海治理的成果被称为全国湖泊治理的生态样本,被列为国家水专项重大标志性成果,被国家环保部表彰为“洱海保护模式”,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使大家坚信通过科学治理,全国的江河湖海都可以得到有效治理,重现青山绿水的美好环境。
2013年初以来,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内主流媒体分别以题目“老人与海,孔海南的洱海情结”、“孔海南洱海守护者”、“为了洱海水清岸碧等多次报道了他的相关事迹。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大理洱海边的湾桥镇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保护情况,他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是第一次来大理,从小就知道苍山洱海,很向往。看到你们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2019年11月,孔海南、王欣泽向韩正副总理汇报洱海保护工作。
2
言传身教
将实践课安在治理现场
孔海南自2000年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工作,最先讲授的就是《水体富营养化控制》课程,他的课堂生动风趣,他的课件与时俱进,将一线治理中最鲜活的案例融入在教学中,深受学生的喜爱。
不仅如此,上海交大的新生课堂、励志讲坛、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都可以看到孔海南的身影,他将自己三十余年日本求学、国外研究与回国发展的感人事迹与学生分享,激励着交大学子和青年人才励志勤学、刻苦磨炼,树立与当今时代主题同心同向同行的理想信念,在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
孔海南的课堂在教室,更在治理现场。在学生培养中,他注重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工程研究为手段,以现场示范为验证,将学生培养与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思考能力。孔海南培养的学生中,有学术领域深耕的学者,如胡湛波教授等;有科研机构的中坚力量,如中国环科院湖泊生态研究所总工叶春研究员等;此外,孔老师还培养了包括山东省莱阳市副市长张大磊等在内的扎根基层、造福地方建设的优秀弟子。
十余年来,团队共有师生1000余人次驻守洱海等河湖治理一线,累计行程超达500多万公里。目前常年有20余名师生在大理等地进行实地科研,共完成野外样品采集30000余次,分析水质指标160000余次。他们把课堂从教室搬到了洱海边,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做实验,是每天洱海水质监测的必修课。每天早上八点半出海后,到下午四点半34个采样点全部走完,团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用自己实测得来的第一手数据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是交大人在洱海治水的习惯传承和实践坚守。
孔海南说:“对于学生来说,去洱海了解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不都是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城市,也有大量的经济欠发达的洱海”。国家的发展需要各民族之间的多方面协同发展,洱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环境保护方面的学生,不同学科的学生都有用武之地。目前,每年有数十个交大师生团体去云南当地进行社会实践。
3
家国情怀
将洱海精神代代传承
洱海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需要数十年努力的艰巨复杂的工作,洱海流域综合治理需要持续的人才培养,“久久为功”,为了让社会、民众更多地关注、投入到洱海流域的保护事业中,孔海南萌生了成立“洱源保护人才教育基金”的想法。
孔海南多方奔走,与国家投资集团、中国水环境集团等有志于参加洱海保护人才精英的央企共同发起,与交大教育发展基金会、校友总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理研究院及交大校友企业等一起,与大理州的政府、大理大学、滇西应用科技大学、企业一起,共同倡导设立上海交大洱海保护人才教育基金,用以培育洱海保护英才及资助洱海保护科学研究。
孔海南希望通过基金的设立,以奖学金、励学金方式,鼓励上海交通大学师生开展洱海保护等水生态治理的教学、科研、实践、公益等活动,并开展洱海保护相关学术研讨、交流活动。他还希望通过基金为大理州的大学培养环境专业的人才,并帮助大理州培训更多的现职环境管理及技术干部,更专业而有效地为洱海治理及当地民生提供科学服务。2019年10月24日,孔海南在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见证下,慷慨捐资200万元人民币,为上海交大洱海保护人才教育基金注入了第一笔资金。
千万烟波浩荡,孤月苦觅飞花。一蓑烟雨,七八截年岁;蹒跚百里,血热近醉。苍山碧水吾愿白头,人间滋味尽出西洱。孔海南坚韧不拔、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细致、踏实认真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广大交大人知行矢志如一,心不忘其所向,勇往直前。
探索科学 拓展视野
“交小苗”们 快扫码报名吧!
更多好看
优惠活动|@交大教职医务员工 凯迪拉克送你专享低价+十重礼遇!
来源:校工会、环境学院、新闻中心
编辑:孙梦鸽
点赞、在看、转发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