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希望灾难能够克服人类文化上长时间的轻浮
凤凰网文化对话中国著名导演贾樟柯。
疫情期间,他参加了希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聚焦“疫情”的一个拍摄计划,遵循“片长3分钟左右,必须在室内拍摄”的约定,用手机创作了《来访》。在这个接近4分钟的黑白短片中,导演将进门测体温、见面不再握手、使用免洗洗手液等疫情之下的社交方式放大,也同时放大了其中的沉默、尴尬与互动。在有些压抑的气氛中,仅有花瓶里的花和窗外的蓝天绿叶是彩色的,而最后出现的《山河故人》里人潮汹涌的场面,与两位戴着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的主人公,形成了一种不言自明的微妙。
贾樟柯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表示:“这组短片目的是展示生命的胜利,它们表明无论于何种艰难的境地之中,人类的思想仍然可以通过电影自由呼吸。在此危难时刻,我们需要彼此的言语和信念,通过电影突显我们彼此的联结。”
在本次问卷访谈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碎片化的回答,拼凑起疫情之下一个导演的生活。正如贾樟柯本人所言:“以前,这个世界上的导演可以分为两种:经历过战争的,和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也许多年之后,我们可以说,这个世界的导演可以分为另外两种:经历过新冠疫情的,和没有经历过新冠疫情的。这场灾难一定会让我们思考良久,并重新塑造我们的电影文化。”
来源:凤凰网文化
微信ID:ifeng-culture
最近在读什么书
📖 疫情带来了哪些崭新的阅读经验和创作经验?
疫情期间用手机拍了一部三分多钟的短片,电影可以是很工业化的制作,也可以回到手工作业,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完成一部电影,让我重新注意到表达是最重要的。
📖 您认为什么是一流的书,什么又是末流的书?
语言具有表现力、能获得新知,能启发思维的都是一流的书。如果语言不行,内容再好也看不下去。
📖 给我们推荐一本个人阅读序列最佳吧。
沈从文的小说。
📖 有没有哪一类书,是您不太建议读者阅读的?
励志成功学。
📖 有哪些因疫情而耽搁的计划?
原订4月举办的“吕梁文学季”推后,原订3月底发行的最新影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发行延后。
📖 这场疫情对您最大的影响和改变是什么?
每天都从家里带便当,不点外卖吃盒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