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镜:冒充北京高官的清代骗子
骗子
如今奉天的城门上贴着一则通告,提醒善良的人们注意提防那些冒名行骗的骗子。他们衣着光鲜,出入豪宅,结交权贵,不仅骗取一众地主的钱财,而且通过信用借贷骗到了大量珍贵的货物,如皮毛、珠宝等。到头来,人们才发现这些骗子的信用一文不值。
苏州宝塔山附近的码头
我曾听说过一个这方面的巨骗——湖南人李应泰(Li Ying-tsai)。虽然从未指挥过士兵,但他买到一顶军官的红顶戴,带了许多随从,从北京来到奉天,派头十足。许多地主都非常愿意结交他,给他提供住处和食物。他谎称来这儿是要指挥一支将要成立的军队。他拜访了清朝的图将军,并向对方展示了自己的名帖,理所当然受到良好的招待。他回到自己的住处,发现奉天本地的一位皮货商正等待向他推销货物。皮货商希望他买下自己的皮货。半天前,这些勤奋的商人正为存货犯难,当时奉天城里还没有这样一位显赫的陌生人。这个骗子确实需要一些皮货。地主告诉皮货商这位贵客刚刚得到了图将军的礼遇,所以当这个骗子向皮货商暗示他刚去了城里,现款还没有到账时,商人表示不用急着付款,并将自己手里上好的皮货留在了骗子家中。就这样,一个又一个皮货商来了。如往常一样,他如此这般囤积了足够的紫貂皮、狐狸皮等。他把这些货物放在房间中的一些皮箱子里。骗子外出时戴着红顶戴,乘坐马车,拜访那些更加富裕的商人。
一场争吵
在奉天戴这样一副顶戴的军官十分受人尊重,这些商人在短时间内借给这位军官一大笔钱,并为此感到非常自豪。在北京的汇款到达之前,这个骗子必须偿付一些账单,不过,他发现不止一个商人愿意帮助他。于是,他带着借款回到住处,将自己的欠款单分给众位商人,然后用这些钱买来组织军队的必需品。
北京的马车
经过一段时间的采购后,有一天早上,他带着他的侍从和车夫早早离开了住处。经常上门走动的皮货商来到他的宅院里,他们并不担心未偿付的银子,只是想看看这个军官是否需要更多的皮货。门房(奉天旅馆的每个套房都有专门的人值守)告诉商人们军官一早就动身了,说他已经走了一段时间,也不知道具体去了哪里——也许是去了满族将军那儿。商人们继续等待,直到他们意识到军官离开的另外一个原因。但是不断增加的皮货商都确信他只是去拿当日答应给他们的货款罢了。而且,在看到他平日里就放在桌子上的许多箱子和饰有流苏的军帽后,他们更加确信他不会离开这座城市,于是都安心地继续等下去。然而这种信心却一直在减弱。也许是由于午间的饥饿,他们走进了他的房间,近距离观察了他的官帽,发现顶戴上珍贵的红宝石没有了。此刻不安和怀疑占据了他们的脑海。他们命令门房打开那些箱子,以确认他们的皮货是否安全。门房打开了一个,发现这是个空箱子,再打开第二个、第三个,结果都是一样的。所有箱子里的剩余物加起来也值不了一个钱。众多商人卖给这个骗子的皮货,总价值数千两银子,借出去的银子也有数千锭,就连门房也得到许诺说要在富裕的地方给他一个大公司。但是现在,这只鸟儿已经飞走了,连影子也没留下,只余一堆空空如也的箱子和一个破烂帽子。
清朝北方冬天冰河上的运输工具 : 雪橇
皮货商的哀号令人不忍听闻,因为他们要为从店里拿出来的这些皮货的货款负责。他们交给骗子的皮货货款,远远高于现在所有剩余物品的价值。当然,满族将军已经有所警醒。他在听说这些皮货和银锭的故事之前,已接到从北京发来的一封电报。电报内容是提醒并命令他在看到这个骗子时尽快将其抓获。然而这个骗子出现后很快又消失了。可以确定的是,他到了牛庄。虽然急速赶来的信使追上了他,但商人们和将军没有追上,因为他听到消息之后就登上了一艘汽船,离开了这个港口。迄今为止,唯一令人宽慰的是,人们知道他的众多亲戚都非常有钱,还有好几个亲戚在北京做高官。他们偿还了被骗的北京商人的损失,但是他们的同情心并没有泛滥到奉天商人那里。
人力车
几年前,当陈将军在清朝东北的东南部镇压叛乱和偷盗时,一个戴着官员顶戴、后面跟着一队随从的高级官员,率领着他那缓慢的军队在东北地区南部从一个城市辗转到另一个城市,以求在战争中争得一席之地。他到了开州,在那儿待了好多天,从地方长官和商人那儿骗够了路费。这一招他在西边和北边的城市都用过,屡试不爽。现在他来到东边的城市,盛气凌人地来到凤凰城,并在城里住了一段时间。有一天,他在随从的引导下来到陈将军面前隆重地介绍了自己。陈将军想,他是否在自己的队伍里见过这个人。毕竟与现在相比,当时的他要瘦小很多。然后陈将军问这个官员:“谁派你来的?”由于这个官员带领的士兵都是李鸿章手下的天津人,他就回答说:“宝王(Po Wang)”。陈将军马上下令逮捕了这个官员,经过一番严刑逼问之后,他发现这个人就是骗子,于是下令砍了他的头。
官方承认的乞丐
不久前,另外一个聪明人在奉天也被砍了头,因为他在辽阳装扮成一个王爷招摇撞骗。他打扮得体,威吓当地官员和民众,要他们捐一大笔款以供养他的随从。顺便提一句,真正的王爷是不会这样威吓民众的,不过他的随从也许会,因此骗子才会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一桩高明的乔装案例发生在我们所在的半岛上。一个地方官奉命到南部去“清丈土地”。这看上去是一个从土地所有人那里敛财的好机会。但是当他走在那条通往南部的官道上并开始以惯常的速度缓慢行进时,突然接到消息说有个大人已经到了那里。于是他拒绝接受任命。他一再声明,自己并不愿与人相争,最终却不得不面见这个“真正”的大人。结果这位“大人”却是他的一个同窗,以前两人关系十分亲密,这人“借用”同窗的名号和职务,在那段时间积累了大量财富。骗子见到他的同窗很高兴,听到同窗的告诫时,骗子回答道:“我想我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麻烦。虽然我冒用了你的名字,但咱俩是同窗,万一事发,你也脱不了干系。另外,清丈土地这个工作,我可以做得比你更好,你最好让我来帮你完成。”话已至此,这位官员也没有任何办法!不过还是回到奉天吧——据说与北京大同小异——我听说了很多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
买到高官的商人
也许接下来这个案例更不可思议。某个住在奉天的人要搬家,他请求邻居,希望能借用一下他家的锅。北方所有人家的锅都是大锅,固定在灶台上。他承诺就用一两天,用来烘烤家中的火炕。他告诉邻居自己的新家在某某处某某街上。邻居同意借锅给他。他拿着锅开心地走了,一两天后带着所有的家当消失了。邻居还在想,为什么他没有按时还锅,于是就去拜访了这位老邻居的新家。
街上的冷饮摊
上海租界的藤椅和竹席店
这个屋子有两个客房,应该是老邻居的新家,但房子却是空的。他拜访了住在隔壁的房东,询问他的老邻居是否要长期住在这里。房东说他从来没听说过这么个人。于是他就讲述了老邻居跟他借锅的故事。房东听后非常感兴趣,他往门外看了一眼,正好看到自家门上贴着一张纸条,纸条上还粘有一张当票,上面显示当掉的东西是一口锅,共半两银子。两个人琢磨了半天,一致认为锅的主人被坑了,他的锅被邻居当掉了。但是他们必须以这张当票为依据才能赎回那口锅。房东想往当票上浇些热水,把它取下来。但是锅的主人害怕当票会被弄破,那样他就赎不回自己的锅了,于是他请求房东让他把这个门板扛到当铺,房东同意了。锅的主人把门板卸了下来,扛到了当铺。当他扛着门板来到当铺门口时,年轻的当铺伙计大声喊道:“我们不收门板!”经过一番解释,他们总算将问题说清楚了。锅的主人付钱赎回了他的锅。当然,他是付了两倍,甚至三倍的钱。不过,他始终也不知道他的邻居到底搬到了哪里。
罗约翰牧师
《西洋镜:〈远东〉杂志记录的晚清1876—1878》(全二册)
中国最早采用照片的杂志之一 托马斯•查尔德、威廉•桑德斯等中国早期摄影史上极其重要的西方摄影师的代表作 180余张珍贵照片+46万字原刊报道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