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面”牛顿:科学史上的“巨人”和“怪人”

先知书店 少数派悦读 2022-08-23


“双面”牛顿:

科学史上的“巨人”和“怪人”

 文、编:先知书店

提到牛顿,你会想到什么?
 
那颗倒霉的苹果?枯燥的初高中物理课本?还是买回家,任它积灰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这些都能代表牛顿,但也都不能代表历史上那个鲜活,招人喜欢也招人恨的牛顿。
 
作为现代世界的“首席设计师”,牛顿同学的童年算不上不美好。他出生在英格兰林肯郡的一个小乡村,父亲在他出生前就死了,母亲在他出生后就选择改嫁。牛顿不喜欢自己后来的家庭,他甚至写下“我威胁我的继父和生母,要把他们连同房子一齐烧掉”这样的狠话。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偏激,童年经历了不幸的小男孩,却近乎凭一己之力,奠定了物理学经典大厦。
 
他是天才吗?当然是。但即便他的王冠掉在地上,其他身份依旧会能令我们惊叹:
 
◎他是理性时代“最后一位炼金术士”:在迄今能找到的牛顿手稿中,大约有十分之一都与炼金术有关。他是迷人的科学家,他也是疯狂的炼金术师。

 
◎他是虔诚的基督徒:牛顿同学一生信奉上帝,即便提出惯性、万有引力、微积分等看似与神学分道扬镳的“独门理论”,但他从未怀疑上帝的正当性。反而,他的科学正是为了证明上帝存在的“完美注脚”。
 
◎他是万贯家财的造币局局长:谁能想到科学大神牛顿老师干得最久的工作竟然是“英国铸币局局长”呢?他提出了金本位制度,对金融史的影响巨大。但他不好好工作,非要炒股,结果留下那句“我能算准天体的运行轨道,却无法预测人性的疯狂……”
 
◎他是小肚鸡肠的科学界“独裁者”:乡下小伙牛顿后来一跃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但他经常与人发生矛盾,他撤去了对手胡克的肖像画,致使其一生未留下任何画像;他又试图与科学家莱布尼兹争出究竟是谁创建了微积分,但至死都没有结果……
 
◎他是一生未婚的孤独患者:当我们今天翻看牛顿老师年轻时的照片时,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目光炯炯,面容俊朗的后生竟然茕茕孑立,孤独一生。至于原因,或许就像他的同行霍金所说的:“牛顿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他性格孤僻,待人傲慢,时常情绪崩溃。谁会想跟这样的人成为朋友,并且与他度过一生呢?
 
牛顿老师是孤独的。他后来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
 
牛顿说自己只是一个在海滩上自得其乐的男孩,只是偶然会发现一颗比较光滑的卵石,或一枚比较漂亮的贝壳而已。


但遗憾的是,他很可能一辈子也没见过海,更不知道关于海的真相。他更多只是凭借抽象思维和计算认识世界。  

这或许也是牛顿至今仍能打动我们的原因之一。因为他虽然是伟大的,但他更是真实的,即使他是“上帝的宠儿”,也依然与我们共享着同样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为此,诚挚这本国内引进,堪称最权威、经典的《牛顿传》。
 
孤独的天才不仅应该得到充分地理解、更应该得到共情。而荣获“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图书奖”的本书作者詹姆斯,完美地融合了二者。他笔下的牛顿,既符合了科学式的严谨,又兼顾了人性的温情,无怪美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弗里曼·戴森评价它这本书“让牛顿复活了”。
 
卡夫卡奖得主约翰·班维尔:“这是一部不朽的名作。”

先知书店诚挚推荐,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纪念牛顿:一代科学天才的浮生一梦

天不生牛顿,万古如长夜

对很多中国精英来说,“科学”依旧是个“陌生人”

《剑桥科学史》:一套书架上必不可少的典藏版科学通史

吴国盛:混淆科学和技术,是我们对科学的最大误解

艺术与科学总在山脚分手,又在山顶相遇

语言的巴别塔:中国的科学、宗教或哲学

陈嘉映:近代科学是如何兴起的

科学时代的伪科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