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何不食肉糜”:不躬身入局,便只能纸上谈兵
学者不躬身入局
便只能纸上谈兵
实践是不可替代的学习方式,它产生特殊的“意会知识”。
波兰尼在《个人知识》一书中提出,人类除了通过语言、文字、数据库传播的“显性知识”以外,还有一种只能通过实践感知的“意会知识”。
比如对人性的认识;游泳、开车等等技能;信仰中的超验体验;组织中不成明文的惯例等等;这类知识看再多理论也很难学会,只能在实践中通过亲身感知来学习。
经济学不仅有书面上的“显性知识”,同样存在大量“意会知识”。比如,市场改革的理念,要如何通过中国的政治体制,运作成为现实?
这一过程中,便充满了大量“意会知识:体制中“非明文的惯例”;主要“拍板者”的个人行事风格、心智模式;利益集团之间的隐形交易与博弈等等。若非置身事内、亲自实践的人,很难感知到其中的暗流涌动与难处所在,更遑论设计出能被游戏规则接受,并顺利往下推动的改革方案。
真正能够将理念,落地为现实的人,必须既懂经济学规律这样的“学问”,又具备理解现实,将规律运用于现实的“技巧”——这种对学问与技巧的平衡,被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实践智慧。
以中国经济学泰斗,已过耄耋之年的吴敬琏先生为例,他便是极少数具备“实践智慧”的经济学家,通过他的学术成就以及人生经历,可以总结出在经济学领域,具备“实践智慧”的两个特征:
首先,要有理论高度——既要懂得经济学的普适规律,又要不断探索前沿理论——这是吴老经受严苛的经济学训练并不断思索的结果,也是他屡获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现实,把正确的理论,通过正确的做事方法,落地为现实,而这必然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
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过程中,吴老始终置身事内,通过亲历改革难点与痛点、理解体制规则、参与高层决策,从而设计出一条阻力最小,使得正确理念能够落地为现实的方法。
通过他的 《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一书,我们发现,80至90年代的改革,之所以既充满了理想主义,又在市场化改革领域能够切实推进,首先是因为官商学界强烈的改革共识,其次是因为改革的智囊,如吴敬琏、厉以宁、周其仁、张维迎等人,以及改革的决策者邓小平,都具备“实践智慧”:知道“正确的事”,更知道怎样才能“正确地做事”。
▲《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书影
正因吴老融理论高度,与“实践智慧”于一身,因此他的《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一书,才能具备其他作品所不具备的三种独特价值:
1. 史料价值:吴老对改革全过程的亲历,以及对政治、经济的实践,使他获得了丰富的“意会知识”,因此他的写作既能高屋建瓴,又充满了细节,为今天的读者理解经济改革,补足了必要的上下文语境——这既是深刻理解任何一件事都必不可缺的“意会知识”,也是其他著作不能提供的价值。
2. 为改革开放立传:过去四十年的改开,塑造了中国今天的面貌,但市面上从来很少有人能系统回顾、总结这一历程,因此这本书更显稀缺。
3. 镜鉴当下,看清未来:《中国经济改革进程》将“统制经济”与“市场经济”,在社会思潮、利益博弈、权力较量等领域的五次缠斗,作为40年经济改革进程的一根主线。透过这一主线不难发现,市场改革所遭遇的波折与倒退,要么是因为偏离了经济规律,要么是因为用错了方法。
而无论是对过去四十年改革成败得失的总结,还是对中国经济未来改革的方向和方法,这本书提供的价值都远不止于当下。
同时,通过吴老的总结,我们也得以看见在中国搞经济改革,必须理解的常识。违背这些常识,再美好、正确的理论,都只能在现实面前支离破碎。
▲《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书影
总之,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因为它是一种财富创造机制,更因为它作为一种现代秩序,对我们的生活几乎无孔不入,因此经济倒退的短期后果是消灭财富,长期看可能让我们失去现代社会一切赖以生存的基础。
越是在经济危机的当下,越需要警惕“何不食肉糜”式的专家,尊重中国政治、经济领域的逻辑、实践、常识。
为此,我们再次推荐本文多次引用、推荐的《中国经济改革进程》。 无论是对过去四十年经济改革成败得失的总结,还是对中国经济未来改革的方向、方法,这两本书提供的经验、智慧都远不止于当下。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阅读体验上佳,书籍本身还很稀缺,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可在规格中选购包括本书在内的“中国经济本质与改革进程”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