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木心:《诗经》之美,完全不同于世界其他古诗,遗世而独立

先知书店 少数派悦读
2024-08-15

古希腊有《荷马史诗》,古印度有《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中国没有史诗,但是中国有《诗经》。《诗经》之美,完全不同于世界其他古诗,遗世而独立。木心说,“这样的好东西,去换大而无当的史诗,我不要。”
中国没有史诗,没有悲剧,没有神话,没有宗教,好像脸上无光。何以见得?不是中国也有神话、悲剧、佛教之类吗?答曰:以西方模式的宗教神话、悲剧史诗论,中国是没有的。宗教没有教宗,悲剧没有西方的自觉,是大团圆的悲剧。大团圆意识深入文学家意识,少数天才如《红楼梦》是想写悲剧的,还是弄成大团圆。中国的神话,是零星的,非系统的。神话、英雄,加天才,即史诗,中国没有此物。
整个《诗经》是悲苦之声。我骂儒家,是将好好一部《诗经》弄成道德教训,诗曰如何如何……《诗经》原本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压抑,可是几乎所有中国文人接引《诗经》都错,都用道德教训去看《诗经》。
诗就是诗。《诗经》之名,是错的。弄成经典,僵化诗,教条诗——文人称《离骚》是“离骚经”,称《庄子》为“南华经”,称苏东坡前后《赤壁赋》为“读前后胜读南华”。
中国没有与荷马同等级的大诗人,乃中国的不幸。今天不再可能出了。我想,如果中国有宏伟的史诗,好到可比希腊史诗,但不能有中国的三百零五首古代抒情诗。怎么选择呢?我宁可要那三百零五首《诗经》抒情诗。我是老牌个人主义者。我不是爱国主义者。所以,我爱《诗经》之诗。任何各国古典抒情诗都不及《诗经》,可惜外文无法翻译。

《诗经》第一首诗是爱情诗。后人说显得孔子通人性,孔子则视如夫妇之道。以下是诗: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郑风·将仲字》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

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多可爱的意思。此诗写女性心理,好极,委婉之极。其实很爱小二哥,怕家人说话。她最要讲的是“仲可怀也”,却讲了那么多,不拘四言五言七言,都有,反复三段,形式成立。中国古文“子”指男,故知此诗为女子口气。这样的好东西,去换大而无当的史诗,我不要。


▌魏晋是《诗经》的发扬,儒家使《诗经》没落
《诗经》的来源,众说纷纭。大家猜,多不服。我来简绎浅说。《诗经》,是两千五百年前(共三百零五首)的北方民间诗歌。当时南方没有文化,称南蛮。
把《诗经》不当做作品,而当做伦理、道德、教条、格言,始自汉朝,将其文学价值、文学光辉湮没了。
东方朔,竹林七贤,建安七子,都有明显的《诗经》影响。陶渊明,直接受《诗经》影响。这些人将《诗经》的精神、技巧继承了,发扬了,但是儒家使《诗经》没落。
《诗经》的编定者,相传是孔子,功最大。存疑。他对《诗经》有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不得不佩服他高明,概括力之高。
他说,《诗经》“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懂得分寸。我以为还是从他主观的伦理要求评价《诗经》。比起后世一代代腐儒,孔子当时聪明多了,深知“不学诗,无以言”(即哲学思想要有文学形式),意思是:不学《诗经》,不会讲话。他懂得文采的重要。
哲学家、史家,必得兼文学家,否则无文采。孔丘是伦理学家,但他有文采。他从实用。他说:
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我们今天看《诗经》,应该看《诗经》纯粹的文学性、文学美。


▌那时,国与国外交也以诗和音乐交往
《诗经》共分三部分:风、雅、颂。雅有大雅、小雅之分。
风,以音乐名称用到文学,用今天的话说,是曲式、声调,如当时有秦风、魏风,俗解山西调、甘肃调。当时有十五国(均在北方),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一带。所谓“国风”,就是十五国的调调不同。
雅,现在是形容词,当时是名词,意为“正”。当时的普通话,官话,称“雅言”。“雅”,也即“夏”的意思。“华夏”,分大雅、小雅。学术界至今定不了案。我以为从新旧而分出大小雅:大雅,旧诗;小雅,新诗。大雅的作品,多产于西周;小雅,也产于西周,但有部分东周。
颂,有说“容”,模样之意。有说指读与唱的速度和节奏。
《诗经》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部分是诗人作品,更小部分是贵族的作品。
古说“木铎有心”,我的名字就是这里来。
《公羊传》说,男六十岁,女五十岁,无子嗣,官方令其(摇着木铎)去乡间采集诗,乡到城,城到县,县到国,向朝廷奏诗。
那时,国与国外交也以诗和音乐交往、赠送。艺术的传播。风雅颂,不必分。分不清,勉强无聊之分。


▌诗经的启示:人类的发展,艺术的保存,实在岌岌可危
司马迁《史记》说,古诗有三千多篇,孔丘删时,二或三种相似重复者存一,合道德礼仪的诗才选。又有一说,说孔丘并未删诗,好诗自会流传。我怀疑。一定要形诸文字,才能流传。如果当时没有人编选,《诗经》到汉代就所剩无几了。
人类的发展,艺术的保存,实在岌岌可危、结结巴巴(沪语)。
从《诗经》里,我们可以看到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政治、社会、文化、爱情、友情、乐器、兵器、容器,等等。三百零五篇,植物、草本七十种,木本三十种,兽三十种,鸟三十种,鱼十种,虫二十种……可见当时的中国人对自然已知定名。
......

中世纪所谓蒙昧,侄到是保存了人的元气。后来有文艺复兴,是如酿酒,把盖子盖好的。后来的中国是开了盖,风雨尘埃进酒坛,这点元气,用完了。


有人说,如果中国人只读一本诗集,不是唐诗三百首,而是《诗经》。
不读《诗经》,不知道国人浪漫;不读《诗经》,不知道国人骨子里的优雅。尽管它是来自2500年前的先民生活,但它流传千年的千古名句,真实国民的精神家底,却是今天每个国人心中最值得珍重的质朴慰籍:
最真追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最美情话: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最靓风姿: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最深承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最坚磨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最高德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鲁迅说,“《诗经》——先民之生活,历史的痕”。
不仅木心名字与诗经中的国风采诗有关。古今许多名士大咖,取名也出自《诗经》。王国维取自“王国克生,维周之桢”,屠呦呦出自“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梁思成、林徽因均取自《诗经》,二人结成连理,成为一时佳话。
不过,诗经虽为经典,却由于年代久远,文字简奥难通,而且生僻字、假借字多。今人读通、读顺、读懂实属不易,以至其价值无法不大打折扣。
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首印12000套24小时售罄,热销450000套,果麦文化出品,全网少有的可通畅诵读的《诗经》全本:
● 完整重现全彩诗经名物插图
收录日本江户时代细井徇的《诗经名物图》203幅——公认描绘《诗经》最为完整的精美名物图。
● 简明注释,一眼读懂“诗经”之美
不再直译,不再标点分句,以免破坏原诗意境。复旦大学中文系骆玉明教授每诗题解,简而全并保留重要异说的注释,助你领略原味诗经。
本套《诗经》以《毛诗正义》为底本全新精校,可谓相当精准。2500年过去了,它依然是中国人真善美的精神家底。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购买收藏。


▍延伸阅读

《诗经》——流传2500年的唯美诗集

一本既可以一下午翻完,也可以细读七年的书:探寻华夏文史哲的思想之源

只有天才和蠢货,才敢无所不谈

许倬云: 为什么今天只有专家,而罕有知识分子?

张鸣:认识秦晖,屡被震惊

俞敏洪:我也是一名父亲(强烈推荐)

高人揭露潜规则(全程高能,没有废话)

隐没在史料深处的人物秘闻

金雁:这是我这一辈子听过的最精彩的课

创新思维之父:如何让思考得到质的飞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少数派悦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