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 亡天下
- 正义 · 担当 · 责任 - 尽在风起青萍末A刊-
- 独立 · 鲜活 · 美学 - 尽在风起青萍末B刊-
这是青萍智库第36篇文章,今天我们来聊下
隆中对错了
点击上方蓝字风起青萍末即可关注我们
编者按:应读者的要求,昨天写一篇有关隆中对的文章,无奈写第一遍的图文离奇丢失,凭借回忆拼凑此文。本文以蜀汉视角,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分析隆中对的短视与误判,战略上,隆中对导致了刘备集团的信用破产,被迫以己之短攻人之长;战术上,隆中对求攻得守,求友得敌,导致蜀汉集团陷入了全面的被动。可以这样说,诸葛亮是一个不错的前敌参谋和火线外交家,但是让他管制全国全军,确实是小材大用了。谁都会犯错,包括诸葛亮。
以下为隆中对战略失误部分:
三国早期形势图,假仁假义备赖着不走,耗死了陶谦后占据了徐州,当初是谁说的救完了徐州就回塞外陪公孙瓒的。。
曹操击败袁绍后,阿备从地图上消失了,开始刘窜
三国中期形势图,孙刘矛盾激化,争夺荆州,感谢周克商同志和他大大的P不掉的水印
东汉末年,三家分国,枭雄并起,大棒是真理,正义如草芥。火并到最后,三家间的竞争 ,到底是整合资源模式的竞争,谁能在相同时间内把体量做到最大,便可实力碾压对手。
得天下,不在淮海平津,在乎亿兆黎元一腔血;
失天下,不在鸣条牧野,在乎三两小儿是非心;
从东汉末年直到今天,组织凝聚的模式无非三种:利益捆绑,宗族整合,大义感召,由此产生了曹魏利益帮,孙吴宗族党,蜀汉大义派。
曹魏利益帮的整合模式是利益捆绑,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用叛将,纳降臣,海纳士子心,这种政治爆发户喜欢的模式优点在于能最大限度地将地盘体量做大,缺点倒也明显:三国中曹魏的实力最强 ,内政也是最乱。
孙权:八大姨们,大家长爱你
孙吴宗族党的整合模式是宗亲融合,化国为家,家族捆绑:父子继,兄弟及,亲亲辅贵贵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极易守住现有地盘且内部稳定,缺点是二代目遍布的集团内新血难以补充,保守且不思进取,孙吴集团是三国中统一天下意愿最弱的。
刘备:打不过我就讲理,理没了我就跑,你对刘窜一无所知
蜀汉大义派的整合模式是大义感召,心谋天下,口言正义:衣带诏后,刘窜天下,无论败仗到哪里都是大义加身,然后洗脑一帮遗老遗少加入刘窜大军继续被屠,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适合四处霸占别家的地盘,缺点是在道义上则一败全败,
也就是说,刘备和曹操不是在同一个维度上作战的:曹操之于刘备,是在军事层面上作战,曹的武器是大兵,实力碾压备的曹总是追着皇叔满中国打,却无法彻底消灭的原因在于:刘备之于曹操,是在政治维度作战的:阿备传销集团满嘴:汉贼不两立,王道不偏安,这十字大法便是皇叔的武器,这个武器是曹魏集团的铁骑永远无法消灭的。在皇叔眼里,只要他仁义的名声不败,再大的败仗也不是败仗。
可以说,这样下去,天下迟早是不断开辟根据地,时不时万里长征一下的刘皇叔的。维系一支大军需要粮食地盘谋略和良好的治理,而维护一个名声只需要演技就足够了。
可惜疑似皇叔刘备的不败道义保护膜,被诸葛亮的隆中对一炮捅破了。阿亮给阿备规划的新道路是,让卖鞋皇族刘备攻下真皇族刘表的荆州后再攻下真皇族刘璋的益州,一旦阿备把这个路线贯彻落实,那么之前数十年的表演就全白费了,让阿备撕下假仁假义的面具去吞并汉室土地后与曹操比拼实力,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隆中对不仅导致了刘备集团的外部信用破产,还极大瓦解了阿备集团的内部凝聚力:
在刘备集团早期的刘窜时代,无论阿备败仗后流落到哪里,被打散的糜芳傅士仁刘封孟达这一波常败将军都会不辞辛苦地找到阿备,继续团结在大义哥的旗下为复兴汉室奋斗,而在刘备集团后期的荆益时代,撕破仁义脸皮,面目狰狞的汉中王集团内部矛盾极大激化,内乱程度丝毫不亚于用利益拼凑起来的曹魏,不仅刘封孟达糜芳傅士仁先后叛变,就连集团的二号首长关羽都开始进军襄樊,把阿备阿亮的固守战略抛脑后了。
跟曹魏拼实力是下策,这是三国的人口密度图
对了,撕下仁义面具的刘备集团进入巴蜀后,一改刘璋的轻徭薄赋,严刑峻法治国。东吴使者在出使后回报孙权,大汉帝国在巴蜀的治理令天府之国的百姓“民皆菜色”。
以下为隆中对战术失误部分:
下面来谈一谈隆中对在战术上的两大失误:求攻取守 求友得敌。
分裂中国南北王朝之间的内战,向来都是沿着三条战线展开的:长江上游的川陕(注意不是川蜀)战线,长江中游的襄樊战线,长江下游的江淮战线。不信您看:
秦国在司马错伐蜀后取得了对楚国的初步优势,在攻占郢都夺取襄樊后取得了对楚的重大优势,在攻占江淮后彻底亡楚,
“孤的大金亡了,我们满洲武士刀不离身的”
“可以,这很南宋”
宋金对峙时期,南宋在川陕战场有吴玠吴磷和尚塬大破金军,在襄樊战场有岳飞保护,在江淮战场有韩世忠张俊,三路大军撑起了南宋的半壁江山。有关宋金和战的内容,读者朋友可以戳蓝字瞅瞅风起青萍末的这篇:岳飞同志的食人军团,其中有一个小错误,岳飞最后一次作死是在绍兴十二年,当时写成了绍兴二十年。
诸葛亮的跨有荆益州,实际上是承包了三个战场中的两个战场,把川陕和荆襄两个容易遭到攻击的宽大正面暴露给了北方强邻,在上古时代,战争中的攻方具有极大的战略优势,诸葛亮为了北伐便利,制定跨有荆襄这个战略的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南北方的实力差距决定了从荆州北伐是不切实际的。
汉朝的疆域,你好,越南省
在此给蜀汉提供一个唯一正确的国家战略:在实力有限的情况下要追求跨有关中和巴蜀,而不是跨有荆益。不同于四面平原无险可守的荆襄,四面山脉的关中核心区是一个易守难攻的要地,而且位于地势第二阶梯的关中能对华北平原形成巨大的战略优势,华北平原的政权面临的是关中金城汤池难以攻克,而占据关中的政权可以凭借地利优势扫荡华北平原,就像北方游牧民族可以凭借地理优势扫荡失去幽云十六州的中原政权一样。
大汉地形图,可以看到如果跨有凉州关中蜀国举国位于位于地势第二阶梯上非常安全,一旦跨有荆益,襄樊盆地会变成一个大累赘。
哪怕暂时拿不下关中,也要先拿下对关中形成高海拔优势的并州和凉州,失去了外围高地庇护的关中,无险可守,指日可下。控制了关中的蜀汉就会裂变为北周,华北平原在秦巴山地面前无险可守,变北伐为东征,蜀汉亡魏就完全有可能了。
再退一万步,在打爆了并州和凉州战五渣的羌人后蜀军就是拿不下关中怎么办?好办,直接变北伐为北掠,每年蜀军趁着麦熟出兵,劫掠关中,魏军大股部队出动反击就龟缩到周边凉州,这可比龟缩回汉中主动多了。蜀军大掠三年,关中颗粒无收,必然大乱,定可不战而下,魏军来援面对一个荒芜而无粮草的关中,又能支持多久?
河西走廊是帝国的养马场,获得河西走廊的政权就具备了战略进攻的兵力基础:骑兵。中国最富裕文明的王朝宋朝,就是由于西夏政权的存在,在彻底失去河西走廊的同时没有完全控制关中,在北方和西方两个战线都出现了无险可守,经济腹地暴露在火线的局面,导致了国家安全陷入了极大的被动。
再来看一看三百年后的另一个三国,最像蜀汉的北周没有追求控制荆襄,最后赢了。。
当然了,北齐的覆灭要感谢冯小怜阿姨
再看,历史上的西魏破东魏,北周破北齐,都是由于跨有关中和蜀地,而不是跨有蜀地和楚地。实力较弱的西魏北周由于具有关中之于华北高海拔的地缘优势,才在经过了漫长的消耗战后转弱为强,战胜对手。
再来谈一下诸葛亮的外交短视导致的求友得敌:诸葛亮的跨有荆益策略实际上堵塞了盟友孙吴的唯一扩张道路:提出联合东吴的国策的同时却忽视了东吴对长江中游地带的扩张需要,实为隆中对的又一大败笔。
无论何时,只顾着自己吃,忽略朋友利益的佬,都会被抛弃,无论你曾经多么谈笑风生。
纵观历史,任何建都在南京并以江浙为核心区的政权都面临着一个先天的战略不足:南京(石头城)为都,龙盘虎踞不假,却面临铜头铁臂豆腐腰的窘境:南京的南北有大江与山脉屏障难以攻下,但在面临攻陷襄樊后顺长江东下的入侵者,是无险可守的,是一击即溃的。只要襄樊失守,整个帝国的核心区就面临千里江陵一日还,沿江的郡县无法阻拦入侵者,可以这么说,在古中国,襄樊与南京的距离比上海和南京的距离,那是不知道短到哪里去了。孙吴,南唐,南宋,南明,太平天国,一系列南京王朝都是亡于顺江东下的而非跨江南袭的入侵者。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曹操打下了荆州,控制了襄樊后,整个东吴政权一下子就紧张并进入临战状态了,南京和襄樊的距离,看似千里之遥,实为一日之内。
所以说,东吴政权哪怕是为了自保,也要控制荆州。
可荆州在诸葛亮的安排下赖着一个刘备,每当东吴来讨回的时候,皇叔又哭又闹,就是不走 。这种情况下,两国关系恶化,实属必然。
不止你蜀国有五虎将呦,大家都是人才济济
其实诸葛亮同志,在南宋后被神话了太多,因为赵构的处境太像蜀汉了。隆中对令天下三分不假,却最终没有完成以蜀汉为主体的统一,还要从诸葛和隆中对身上找原因。一切神话历史人物的行为,都是不好的,让当代人匍匐在逝者的脚下闭目塞听,无助于历史的进程。毕竟我们每个人只能活在当下,要想活在历史里,只能在梦中。
这是青萍智库2017年8月第2期,老文章在这里
贾跃亭告诉天下人:你对跑路一无所知 让你们为我的梦想窒息,让我为他的家族跑路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A刊的二维码还没设计好,先用B刊的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