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8.7,看完第二集,我觉得高了
看完《航拍中国》(第二季)的浙江篇,习惯性的去第二集找壁纸,然而,这次却有些失望。
不是四川的美景让人失望,而是整集看下来,就一个感觉:乱,晕。
有网友说第二季评分这么高,有第一季的情怀分在,也许是对的。
路线乱
先来说说路线。
四川这集,一共有6条飞行路线。
路线1
九曲黄河第一湾—九寨沟—岷江—都江堰
路线2
龙泉山—宽窄巷子—人民公园—郫都区
路线3
汶川—剑门关—阆中古城—渠县—安岳石窟
路线4
蜀南竹海—乐山大佛—峨眉山—青城山
路线5
上里古镇—雅西高速—大凉山
路线6
德格印经院—四姑娘山—川藏公路—稻城亚丁
如果不是本地人,不是很有学识的专家,是不是很懵逼,别着急,还有更懵逼的路线图。
九曲黄河第一湾—九寨沟—岷江—都江堰
配音:我们的旅程从西北端的高原开始,然后深入高山峡谷,发现举世无双的人间仙境,翻越雪山去见识一座奇迹般的古代工程。
龙泉山—宽窄巷子—人民公园—郫都区
配音:接下来,我们将飞跃龙泉山,从高空窥探天府之国的奥妙,深入闹市品尝热辣生猛的美味,体会灵魂出窍的快感,再顺道去探究一下老味道里暗藏的玄机。
汶川—剑门关—阆中古城—渠县—安岳石窟
配音:离开成都,我们将重返灾后重建的新家园,去体验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再遨游三国故地,看大汉风华,感受漫漫时光与四川盆地的因缘际会。
蜀南竹海—乐山大佛—峨眉山—青城山
配音:接下来的旅程,我们前往一片绿色的海洋,沿着岷江去拜访世上最大的弥勒佛,飞上云端,触摸峨眉金顶,拾级而上感受青城山的独特情趣。
上里古镇—雅西高速—大凉山
配音: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起点就在成都,接下来,我们将从丝绸古驿站一路向南,感受天堑变通途的巨变,深入大凉山,领略山巅上的风情,加入云端上的狂欢。
德格印经院—四姑娘山—川藏公路—稻城亚丁
配音:接下来,我们从古老的印经院,开启川西高地的极致之旅,拜访直入云霄的极高山,穿越大熊猫的家园,穿越奇迹般的川藏公路,前往雪峰环绕之地,让身心与自然来一场久违的约会。
配音很舒缓,辞藻很华丽,描写很唯美,但是,面对这些零碎的局部线路图,咖小咖实在闹不明白,咱们到底是在环“川”飞行,还是一路向南?乐山大佛是在川南还是川北?脑子里已经完全丧失了整体概念,好嘛!
再加上片子里在介绍各个地点时,时不时以岷江、成都平原、横断山脉等地理坐标作为参照物:岷江的出水口,沿岷江而上,成都平原东侧,横断山脉以西······且是分布在不同的时间段,介绍不同的地点使用。
对于现实生活中都分不清东南西北的咖小咖来说,根本想象不到底谁和谁是邻居,谁在谁的对面,感觉自己已经在四川迷失了千百次。
内容驳杂,主线不清
潜意识里,一直把《航拍中国》定位为地理类纪录片,地理类纪录片的目的不就是让人看遍世间美景吗?
但是在50分钟的剧集里,真的很难讲清楚主线是什么。
路线1基本都在讲山山水水,虽说都江堰这种水利工程,掺杂在一堆美丽风景中有些突兀,但整体内容架构还比较清晰。
路线2就难以理解了。从龙泉山的自然风光,忽而转到了宽窄巷子和人民公园,讲起了风俗人情,到了郫县,又开始讲工业和美食。
汶川·北川中学
路线3更乱了,灾后重建的汶川是很容易引起情感共鸣的地方。但是,放在这个纪录片里,就显得别扭,呈现出一种勉强抒情的效果。同时,这条线看起来是讲城镇文化的,却又在中间夹杂了蜀山、剑门关、安岳石窟等风景。
路线4、5、6同样如此。
拆开看散乱,整体看依然散乱。自然、历史、风俗、经济、社会等全部融在一起,既想表现这些,又不能落了那个。
又由于内容太多,一条线有时10分钟都不到,分到各个地点时间就更少了,常常一个景点刚有几个镜头,就戛然而止,进入下一个景点。拍摄浅尝辄止,观众看得也是慌慌张张。
比如,中间有一个讲川菜的镜头,详细介绍了川菜的分类和口味,本身这种镜头在一个非美食类的纪录片里就显得格格不入,何况尚未深入,已经急转至下一个场景,既没有做出美食的诱惑,又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其实这种情况在第一集(浙江)中已经有苗头了,但是第一集从头至尾可以看到赏心悦目的景色,所以在这两点上的不足就容易被忽略。
但是,在第二集中景色的表现本身就少得很可怜了,又有太多元素来争抢时间,所以,观感真是很差劲。
如果是像咖小咖这样纯追求视觉享受的话,建议只看前10分钟和后5分钟,四川自然风光之精髓基本就在这15分钟里了。
最后,放几张美图,平复一下凌乱的眼睛。
诺日朗瀑布
九寨沟水景
九寨沟水景
钙华景观
九曲黄河第一湾
若尔盖大草原
稻城亚丁
END
欢迎行业爱好者和我们共同进步
入群|转载|商务合作
请联系 咖小咖
—近期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