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5秒,你的社会关系能创造多少可能?

传媒大咖 2023-03-31

想成名,要多久?


波普艺术教父安迪·沃霍尔说,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


在抖音,时间被压缩到了——15秒。


视频来源:古琴诊所


十手联弹的西游记主题曲《云宫迅音》在抖音上火了,播放量达到几百万。出名要趁早,此前抖音号“古琴诊所”的走红源自一段15秒的黑色幽默迷你剧。视频里,郎中嬉笑怒骂,为古琴表演者把脉,“琴界”的怪现象展露无遗。独到创意不仅引得网友关注起了这一古典艺术,还拉了个古琴交流群互通有无。


随着各类视频的走红,社交类短视频平台抖音也成为了“场景”的主要入口,我们在移动着的视频场景中完成了从“观看”到“参与”的角色转变体验。随着视频的创作者进一步向普通人扩展,艺术、文化也以更加生活化的方式在大众眼前铺陈开来。


以情感连接为主,信息连接为辅的视听场景在无形中促进了人与技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情感连接,调整了社会个体之间的关系。



自2016年9月上线以来,抖音用户数量持续攀升,至2019年1月,国内日活跃用户数超过2.5亿,月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短视频生产与传播平台。它以“社交”为主打,通过分享、关注、点赞、评论实现移动端的社交。


伴随全媒体时代到来,社交类短视频不再只是“大众传播”,也能够促进人际间的交流。通过满足“人”最微小的需求和最多元的想象,推动情感沟通的回归、创造美好生活,正愈发成为短视频发展的基本逻辑。


场景承载共性、个性审美需求


极富节奏感的欢快旋律,配合神转折的视频内容,在抖音上,可视化、可听化的体验建构了全新的场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越来越成为承载人的需要、生活空间、市场价值的新承载物。抖音号“古琴诊所”获赞25万的“十手联弹#西游记#云宫迅音”中,声画场景在碎片化时间的移动环境下构筑了当下时刻的体验,不仅承载了大众对儿时经典的回忆,也承载了原本“曲高和寡”的古风文化。


青年琴家介绍这个账号时说:希望古琴这门古老的艺术,能走下神坛,步入生活,为现代人带来快乐、祥和。”而想让古琴步入生活,最有效的方式不过于扩大传播范围,让更多的人在嘻嘻哈哈中就认识、了解古琴。短视频的沉浸式体验让我们心生愉悦,它不只是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消除了时空距离,创造了新的生活化的“共处”情境。即便是“遥不可及”的国风艺术,也仿佛传承人近在咫尺向大众展示,我们轻而易举就接纳了这种文化。



但如果抖音的魔力只是场景化构筑体验,未免太小看了它。它还承载了大众共性、个性的审美需求。同一款的音乐背后,一千个抖音用户心里有一千种版本。此前风靡一时的《生僻字》,呈现的视频画面从最常规的汉字教学、最火爆的TFboys演唱,到最萌的小儿搞怪、最动感的变形金刚跳舞,千奇百怪包罗万象。


在抖音里,使用一款“流行”音乐无形中完成了身份认同,满足了社会人希望自己紧跟潮流,生怕落俗于时代的需求;而不同的演绎方式又迎合了都市人追求个性的取向,在我们看来,“个性色彩和独一无二的东西才能构成生活”。抖音建构的场景在保证时代性的同时,最大限度追求了个体的精髓和强烈的特性。


从“分享”到“共享”,参与体验的满足


在电视机前长大的我们,从来不乏“观看”的体验,总是为耀眼的明星喝彩,但那时的我们作为群体出现,被动地接受信息,缺少个体的参与。


社交类短视频的出现扭转了这种状况:可操作性为“非专业”的普通人提供了平台。一曲歌词通俗、旋律简单易掌握的BGM,即使缺少音乐细胞的我们一样能够驾驭。此外,抖音的智能化,用户可以设定好背景音乐、台词,更加便于参与。正如齐美尔所说:“媒介的创新仿佛将人置于一个溪流里,而人几乎不需要自己游泳就能浮动。”进而,“观看”的体验轻而易举变为了“主动参与”的体验。


视频来源:空人空心空世界


抖音创造出了“分享”的全新话语形态,激活了社会个体的创造力,创造出普通场景下的转折性。但它的“超能力”更在于基于同一段影像进行的“共享”创新。在分众化时代,同一段音乐的不同演绎,可能让互不相识的用户“以内容为中心”进行互动,他们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产生共鸣感和认知,共同进行相关的或相似的媒介内容参与行为。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曾在2003 年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他认为“互动的基础是获得情感能量,这是人类交流互动的核心要素。”这也适用于抖音。根据柯林斯的观点,在短视频中,千万大众同时观看同一条内容,是现实空间上的“两个以上的人需要聚集在同一场所里”;在评论中,又形成了一个小规模的“聚集”。这两股用户力量,无形中对未观看视频的“局外人”设定了某种界限。观看、评论,全方位的参与互动使得他们凝聚成一个群体,维护视频内容,通过评论或者建群的形式来分享共同的情感体验,个体的情感能量集中爆发。


抖音在诙谐的气氛中带动了一批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将他们聚集起来,并赋予对特定文化的认同、对自我的认同以及对圈子内其他人的认同,从而获得精神满足。


激活关系,人与人情感的连接


“抖音网友们都来留言说很过瘾,古琴大师龚一老师还建议我们把片子拍得再长一点。”看到抖音网友积极的反馈,“古琴诊所”的发布者唐彬非常兴奋,“一开始只是我们几个弹琴的人想自娱自乐,既然大家都觉得有意义,我们一定会继续拍下去。”


在类似抖音的社交短视频平台,我们在进行创作的同时,还能够看到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和肯定。库利提出“镜中我”,社会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都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当其他用户“关注”你,为你“点赞”,这些社交行为,都会正向强化你,鼓励你再一次生产、发布短视频内容。



同时,在抖音建构的社会交往场景中,人际传播形式和社会资本的积累方式被重构。它打造的移动端社交让我们在社会资本积累过程中所需要付出的人际交往成本极低。发布了《古琴诊所》后,唐彬通过一次的“自我披露”,就收获了数以万计的“社会资本”——这种资源的内涵广泛,既可以是信息、情感、信任,也可以是作为集体而存在的价值观、社会规则等。他收到了很多琴友催更的留言,并鼓励他建成了交流群,群友们称他为“唐大夫”,群名也随之变成“古琴诊所医患群”,无厘头中带着心心相惜的友爱。


当下社会媒介使用问题突显,曾经连接了每一个人的电脑、手机,却无形中分隔了每一个人。阻隔了人作为群体性动物,和别人交流、分享、表达自己的需求。


但是抖音短视频内容“个体化”、“生活化”的特质,让我们很容易通过视频了解传播者的个性和生活状态。大家得以在最接近真实的形态基础上进行互动,所以大众能更加轻易地进行情感维系和交流,降低了人际交往的成本。


一家“古琴诊所”把志同道合的“人”连接起来,不少用户借此契机“以琴会友”。短视频借助强大的社会穿透力和情绪感染力,通过激活关系、激发能力,是人与人情感沟通的回归。



移动互联时代,抖音为代表的社交类短视频“即时拍摄、及时分享”、“长短短小,自由拼接”“技术简化,样式多样”等特征延伸了传统传播的话语空间,构筑了日常化、去中心化、交叉传播的传播新场景。根据梅洛维茨理论,这一情境的改变又会随之影响到传播行为和社会角色。因而,我们所处的社会交往场景,人际传播形式和社会资本的积累方式正在被不断重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再一次回归。


正如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结尾所说,历史才刚要开始,我们正在重新定义“我们”, 重新定义“社交”,定义社会关系和文化价值。


文|王宛艺 王晓红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 短视频凝聚大众创造力 [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2月18日第10版

[2] 喻国明.从技术逻辑到社交平台:视频直播新形态的价值讨论[J],新闻与写作,2017(2):51-54

[3] 王晓红.短视频引领日常生活的新表达[N],光明日报,2017年05月26日第5版



END

欢迎加入传媒大咖社群,

与更多传媒前沿人才深度交流。

实名(注明姓名、单位)才能加入喔~


—近期热文推荐—

【通知】全国网络视听建设与运营研修班正式启动!

抖音10亿流量入局Vlog,品牌营销将迎来新的驱动力?

淘宝直播三年记:为什么每个品牌都想培养自己的李佳琦?

业绩指引戏剧性反转,Netflix已临大敌丨财报深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