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信出海败给抖音,真因为一场手术吗?

传媒大咖 2023-03-3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硅发布 Author Lynn Yang



文| Lynn Yang

来源|硅发布(ID:guifabucom)


今天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起因是:假期期间,有好几个读者把一篇文章转给我看,问我对文章中的观点怎么想。


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出海成功的,为什么是抖音而不是微信?》,核心观点是:因为收购Musical.ly对抖音成功出海很重要,因此——


1,“微信,主要就输在了这场没有成功的收购(指收购WhatsApp)”;

2,“微信,或许就输在了马化腾的那场手术上”;

3,“假如当时马化腾没有做那场手术,可能现在全地球人都在用微信了。”



文章还引用了一个事实性论据,来自2017年6月的《彭博商业周刊》:


“2014年,腾讯对WhatsApp的收购谈判已进行到最后一步时,马化腾接受了一起背部外科手术,这使得他推迟了前往硅谷的行程,与WhatsApp创始人的谈判因此延期。就在这期间,马克.扎克伯格突然入局,以1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WhatsApp,几乎是腾讯预计出价的两倍。”


我看了一下这篇文章的阅读量,早已经过了10万+。我觉得问题的关键,可能是大家真的对海外市场不了解。


其实收购Musical.ly对抖音出海很重要,并不能够推导出后面那些结论。


甚至假设那场手术没有发生,也不能够推导出来腾讯就能够成功收购WhatsApp。


为什么呢?


我也给大家讲两个事实性小故事。我觉得我讲完了,大家也就明白了。


(一)

第一个故事。


2014年的春天,一个十分伤心的人从加拿大飞到上海,坐到了我的对面。


促使他大老远跑来和我倾诉的直接导火索,就是Facebook宣布以190亿美金收购WhatsApp。他和我说:这件事让他非常地难过。


因为他,是微信基础技术的发明者。


他实际上,应该也是WhatsApp、Line、KIK等移动IM基础技术的发明者。因为这些移动应用,都用到了一种基于“手机通讯录”的移动即时通讯应用的根本性技术基础。


2006年,这个人发明了这一技术,并向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专利——《一种基于或囊括手机电话本的即时通讯方法和系统》。但是,这个专利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机遇。


“老实说,这几年每次我看到WhatsApp用户超过几亿,Line用户超过几亿,包括后来的WhatsApp日活用户超过Facebook,我的心都像刀在割一样痛。”他问我:“你知道在中国创业有多难吗?我当时曾四处找投资想根据这一技术基础创业,但他们认为我只是一个做技术的,不可能成事。”


“我当时要申请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领域的一项国际合作条约),”他继续说:“但是价格很高,投资人不愿意投。不然,(Facebook收购WhatsApp的)那190亿美元,有我一份。”


“所以无论是WhatsApp还是KIK,他们都只是不断在重复我的专利,”他和我说:“我不确定他们是否知道我专利的存在,但是这些产品,仅仅是把我专利实现的一个个案例。”


我后来通过谷歌专利搜索搜到了他的专利全文。
这一专利申请于2006年的9月28日,公开时间为2008年的4月2日,编号为“CN 101155324 B”。而专利下面的“Legal Events”显示:专利曾经有过一次转让行为:转让时间发生在2012年的4月4日,专利转让之后的新拥有者是——“腾讯[TENCENT TECHNOLOGY(SHENZHEN) CO.,LTD.]”。

我甚至还给国家知识产权局打了一个电话,以证实这些我搜出来的信息是真实的。


这个人的名字,叫赵建文。


在创业无望后,他把自己的专利卖给了腾讯。


需要注意的是:硅谷的WhatsApp创建于2009年2月;加拿大的KiK创建于2010年10月。它们两个,是类似应用的真正“火种”。


之后,全球模仿者出现。
2010年12月小米发布米聊;2011年1月腾讯发布微信;2011年1月香港的TalkBox发布(第一个启用了“按住说话”功能的产品);2011年Line在日本出现。
当然,一个应用绝不等于一个技术,张小龙是微信之父,微信后来能独霸中国也说明了它的NB,但我说这个故事的本意是:


请注意:一种基于“手机通讯录”的移动即时通讯应用。这也意味着:这是一个基于熟人网络的产品。
这样一个产品形态,在竞争充分的条件下(请看前面那些产品的时间线),怎么可能让全世界的人都用你的呢?
恐怕,微信出海的真正意图,也是希望海外的华人能够通过它非常方便地与国内的亲朋好友联络,进而形成一个全球性的华人网络。
要不然,你觉得土生土长的外国人会用WeChat干什么?
真相,是很残酷的。
不外乎几个原因:有海外的华人同事、华人朋友、华人生意。还有,泡妞。

(二)

第二个故事。


公平地讲,在硅谷,其实很少有公司能够像Facebook那样授权和留住它所收购公司的创始人和团队,因为扎克伯格会亲自保护创始人。



但即便如此,2018年Facebook有两个大负面事件是:
第一,用户隐私问题继续发酵;第二,WhatsApp和Instagram的两位创始人离开。
这两个公司,其实都是很有意思的公司。
其中一个(Instagram),被扎克伯格在2012年拿下,收购金额是10亿美金。被收购后,它的成长速度是这样的:
全球月活用户:从2013年1月的9000万,迅速成长到了2018年6月的10亿:



另一个(WhatsApp),被收购于2014年的2月。收购金额,最后实际上是220亿美金(而不是190亿)。被收购之后,它的成长速度是这样的:


全球月活用户:从2014年2月的4.65亿,快速成长到了2017年12月的15亿。



这些数据背后,是Facebook用了全球的渠道资源,去推广。


而在WhatsApp案例里,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收购,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因为WhatsApp在当时是盈利的,而且收入可观。它通过直接的商业模式赚钱,这个商业模式是:向用户收取1美元年费。


所以这里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除了钱之外,腾讯能够给WhatsApp带来什么价值?以及价值多大?


而第二个问题,就更加麻烦了。



WhatsApp两位创始人 布莱恩.艾克顿和简.寇姆


事关WhatsApp的两位创始人。


(三)


其实在扎克伯格收购WhatsApp时,这两位创始人就与Facebook签有一项协议,内容为:


如果Facebook在没有经过他们同意情况下就“实施货币化计划”,那么,他们有权即刻获得股票兑现,而这些股票,是被安排在四年内分发的。


但是,为什么要签这么一个东西呢?


因为WhatsApp的两位创始人,非常讨厌广告商业模式。


所以实际上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头痛的配对:


Facebook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公司之一,它给广告商带来的价值,取决于它有多了解用户。但Koum和Acton讨厌广告,这两位创始人实际上是“隐私”的狂热支持者,他们在被Facebook收购后,就彻底地把WhatsApp做成了端到端的加密。


当然,这是在扎克伯格的全力支持下。



并且,扎克伯格保护了他们的思想,甚至在一些公司会议和董事会议上为它辩护。


(加密、保护隐私,确实也是WhatsApp获得快速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但这也意味着:WhatsApp实际上拿不到用户数据。


也就意味着:Facebook试图从它这里赚钱的几个方式,全部落空。包括:


直接展示广告。

向B端商户出售用户分析工具。


因为端到端的加密方式,完全阻止了WhatsApp和Facebook阅读用户消息。


有消息传,收购时Facebook曾经表态:未来五年内,WhatsApp的货币化压力将会是“零”。


但2017年的时候,双方的矛盾加剧了。


扎克伯格在WhatsApp的全体员工会议上表达了沮丧。 


其实我觉得,扎克伯格还真是挺冤的。因为我们来算一笔账:


Facebook收购Instagram的价格,是10亿美金,而Instagram在2018年时,就已经为Facebook创造了80亿美金的年收入(分析师估算),并且被预测:很快将达到100亿美金。


而Facebook用了220亿收购WhatsApp,是收购Instagram的22倍,但WhatsApp创造的年收入,完全比不上Instagram。


所以,作为CEO的扎克伯格有什么错呢?


就像一张在美国科技圈广为流传的名片,扎克伯格自己早年时候展示的,如下——



当然,WhatsApp的两位创始人其实也想过替代性方案,包括——推出计量用户模型。


这是指:在用户发送了大量免费消息后,向用户收取10%的费用(类似Slack的商业模式)。


但这个提议,很快被Facebook的COO谢丽尔.桑德伯格打了回去,她说:不可能规模化。


最后:Acton选择离开。因为还差一点时间未满股票行权期,他放弃了8.5亿美金的股票。


事实上,十多年前,他也是因为讨厌雅虎把广告弄得满屏都是,离开了雅虎广告部门的管理岗位。


之后,Acton捐了10亿美金给慈善机构。


然后,向端到端加密的移动即时通讯应用程序Signal投了5000万美金,并开始致力Signal的发展。从本质上说,他是以最初纯净的、理想化的形式,重新创建了WhatsApp。


去年3月,随着剑桥用户数据分析丑闻曝光,他发了一条推文,并被迅速地传播。这条推文是——“是时候了。#删除Facebook。”


可见:Acton对广告模式有多痛恨。


(四)最后

其实退一万步讲,以腾讯在海外布局的胸襟(如投资Snapchat等案例),就算腾讯真的成功收购了WhatsApp,它也不可能“要求”WhatsApp变成Wechat。


而至于抖音的TikTok为何会成功,可能也没那么复杂。


最核心的两点是:


1)关于需求方:
我在中国的时候,其实也不玩抖音。后来今年1月,当我在美国刷TikTok,刷着刷着,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国内的小孩一直在地铁里刷抖音。
这是一种了解世界的方式。就像我们小时候,疯狂地看各种文字信息少年杂志。


2)关于创造方:

后台有经历过十年前中国第一波视频大战的人吗?


当年,土豆、优酷、酷6,等几十家中国的视频网站打得天昏地暗,最后,视频内容领域的战争,最多还是集中在了播电视剧和演艺节目上。


但是Youtube呢?在美国活得好好的。不仅是因为有谷歌养着,还涉及它平台上由“个人”创造的内容,也相当的精彩。


所以,这是一个有关视频创造力的问题。美国的市场,很早就有这方面的土壤,并且,早就被Youtube验证过了。


昨天,我不记得是谁在我的朋友圈上发了这么一条信息:
“14年前,王微的土豆网提出‘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这句Slogan,后来王微创办了追光,真的活成了导演。最后,抖音让每个人成了生活的导演。”


所以往最核心看,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产品边界的问题。


就像抖音,它也不是所有出海的产品都能玩得转。


刚刚一周前的消息:字节跳动正就出售其海外新闻和娱乐App——TopBuzz,在与海外潜在买家谈判。


TopBuzz在2015年推出,属于字节跳动在海外市场复制中国本土成功经验的早期努力。但结果证明,TopBuzz从未像TikTok那样在美国市场一炮而红。



END

欢迎加入传媒大咖社群,

与更多传媒前沿人才深度交流。

实名(注明姓名、单位)才能加入喔~


—近期热文推荐—

网红带货简史

【数博会】把握时代脉搏,直播短视频赋能社会创新

【数博会】关于“网络直播与短视频”,十余位嘉宾最新观点全透析!

揭秘快手直播江湖:一场直播带货1.3亿,打赏超千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