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爱,才能救赎人心 —— 小额爱心项目探访狱中母亲
乍看之下,这似乎是一则夺人眼球的社会新闻,甚至让人感慨人性之恶。但当我们借这次探访得以了解事件更多的隐情,得以与那位涉事的母亲面对面交流,当我们如此近距离与她相处,似乎更能不带偏见地看待这个事件,并反思人性的救赎,社会的补救措施以及公益的价值。
思忖再三,我们决定与大家分享我们的所见所闻,也提供一些我们较为感性的想法。希望大家不要过度关注这个案件本身,也希望同类的悲剧永远不再发生。
为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尊重当事人隐私,本文所涉人物均为化名,年龄、事件、时间线等信息均经过模糊处理。
(本期编辑:周玥)
01 /
袁思思是个什么样的女人?
同为女人和母亲,她和我有何不同?
没见到袁思思之前,这是我心中最大的问号。
袁思思今年30岁,几年前因失手杀害了自己儿子被判入狱,我们去探望她是因为她的女儿是“小额爱心”项目资助的孩子。
在我最初的认识里,她是一个恶人。哪有母亲会杀子?十月怀胎,骨肉相连,日夜抚养,怀抱相亲。孩子如同母亲生命的一部分,母亲怎么会亲手结束这部分的生命?
去监狱的路上,听岳检察官谈起袁思思,让我有机会拼凑她入狱前的人生碎片。
02 /
我们看见恶果,开始唾弃和谴责
却不关心,恶果缘何而生
袁思思出生在一个普通农家,这户人家的家境极为普通,但袁思思的母亲却有些不同,她虽然读书不多,却很有教养,因为父亲是晚清的秀才,对儿女家教极为严格,但因为嫁到了普通人家,也就无法再要求夫家人遵守那些规矩。
袁思思在这个家度过了童年和少女时代,高中毕业后,她就不再读书了。
她去了一家小店做收银员,一天,一个有点帅的小伙子进店买烟,他的出现像一束灿烂的阳光,照在袁思思寂寞的心上。此后,这个小伙子常来买烟,两个年轻人熟了起来,同一年出生,同样情窦初开,他们很快发展成恋人,同居在一起。
正是这个男友,改变了袁思思的人生。恶果,就在那时开始种下。
年轻时,爱情凶猛。年轻的情侣认为,只要有爱情,什么样的日子都甜蜜,没工作、没积蓄、吃完上顿没下顿、没领证就生孩子,这些都不算什么,家人的阻力反而会成为两人誓死在一起的粘合剂。
袁思思的母亲曾在当年阻拦她,她提醒袁思思,这个男人不能嫁,你看他爸酗酒,他也酗酒,他家门口空酒瓶子就有上百个。你对他的为人还不了解,千万别为他生孩子。但那时的袁思思,怎么会听进去呢?多年以后,袁思思才发觉这个男人竟然对她隐瞒了盗窃的前科。
少年人的爱情,浪漫而炽烈,即使全世界都反对,他们也要在一起,袁思思选择相信这个男人,相信他总有一天会成熟起来,会给她一个幸福的家。
没过多久,袁思思嫁给了他,说是嫁,两人并没领结婚证,也许因为男方还没到法定婚龄,也许是农村的习俗,认为摆了喜酒就是结婚了。
紧跟着,女儿出生了,新生命的到来让她对未来又多了几分憧憬。
但很快,现实第一次打了袁思思的脸。她发现男友(毕竟没领证)毫无责任感,经常夜不归宿,一失踪就是2、3天。袁思思不知道他赚多少钱,问他也不说,她只知道男友赚了钱并不给她,每次都是要,才给一点点生活费,她和女儿就靠这点生活费过日子,生活一直很拮据。但男友并不是没钱,他的钱都用来喝酒和泡网吧。
有时男友忽然打电话说回家,袁思思就特别高兴,她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把女儿和自己收拾的漂漂亮亮,结果苦等过了半夜男友也没出现。这样的日子一晃好几年,袁思思的内心反复经历着委屈、失望和怨恨,越来越不平静。
成家前她就内向,没有什么朋友,现在没有了工作,生活就是带孩子、去超市、去妈妈家,圈子简单而闭塞。内心的压抑和痛苦无处诉说,只能发泄到偶尔回家的男友身上。男友回家,她不让他进门,男友抬脚把门踹开,他们就开始吵架,有时还会动手。袁思思发现,自己很难控制住情绪。
如果事情的发展止步于此,可能是最好的结果,顶多两人以分手收场,但如果只是如果,恶果正在长大。
在这时,袁思思又怀孕了,因为对家庭现状不满和抑郁的心理问题,她一点也不想要这个孩子,在孕期她就常常发脾气。但男友家想特别想要个男孩,男友和婆婆都力劝她生。婆婆说,你生吧,我给你养。也许,袁思思当时心里有个想法,希望儿子的出生让丈夫回到她身边,也希望缓和剑拔弩张的夫妻关系,或者还有婆媳关系,于是她再次成为了母亲,她这一步像极了赌博。
儿子小睿出生了,可两个赌注却纷纷落空。婆婆的话只兑现了5个月,就把孩子送了回来。男友也没有因为儿子的到来就回归家庭,依然酗酒,住网吧,不顾家,不关心她们母子。袁思思对爱情和生活感到绝望,加上拮据的经济状况,她的精神出现了更严重的问题,经常恍惚、容易心烦、控制不住情绪,遗憾的是,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疏解,也没有引起她或家人足够的重视。
婆婆把小睿送回来后,她只能自己养育一儿一女。这期间,她发现小睿长得越长越像奶奶,而且,因为小睿出生后奶奶带了几个月,并不依恋袁思思。有时,她脾气上来,会把气撒到小睿身上。
悲剧发生的那个清晨,她又一次从睡梦中被儿子的哭闹声吵醒,男友又是一夜未归,儿子的哭嚷成为了压垮她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失控的她将双手伸向了儿子,犯下那个无法挽回的错误……
事后她自首,然后被捕。法院鉴于她并非预谋实施犯罪,其主观恶性与社会危害性与其他故意杀人案件有所区别,且已获得孩子父亲当庭谅解等原因,对她酌情从轻处罚。
还不满三十岁的袁思思迈进了监狱的大门,她要在这里度过十余年的时光。对一个女性来说,这是她人生中最为丰富温暖的岁月,可以塑造妻子、母亲、女儿和自己的多重角色,每个角色都去爱,也被爱。但行为触犯了法律,她终究要付出代价,接受惩罚。然而,无论她如何赎罪和忏悔,也换不回儿子的生命。
03 /
要断恶,不能仅靠惩罚
唯有爱,才能救赎人心
岳检察官是在案件二审时遇见袁思思的,她的出现影响了袁思思入狱后的人生。
越接触袁思思,岳检察官越发现,她不是那种天生的反社会型人格,也不是主观恶性极大的人。发生杀子的悲剧,她固然难辞其咎,但她犯罪行为的背后还有着复杂的原因,比如男友长期的家庭缺位,她的家庭与男友家庭之间的矛盾,她长期抑郁的情绪没有得到化解,都是导致她最后失控的原因。
岳检察官认为,这样的人是能改造好的,她回归社会后的再犯可能性也是很小的,如果她能早点出狱,就能早点陪伴照顾女儿,对女儿的成长也是有好处的,岳检察官每次见她,都会开导她,让她放下心理负担,为了女儿一定好好改造。
岳检察官知道,女儿是袁思思最放心不下的人,当年袁思思犯罪时,女儿还在读幼儿园,因为父母没有结婚证,她也没有户口和准生证,上小学是个大问题。而且,自从袁思思入狱后,孩子只靠姥姥抚养,姥姥的经济条件也不好,孩子怎么办?
岳检察官和赵律师取得联系,为袁思思的女儿申请了“小额爱心”资助款,希望先解决孩子眼前的生存问题。赵律师是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小额爱心”资助项目的负责人,这个项目多年来一直在帮助案件中的未成年人,有些孩子可能直接受到犯罪伤害,也有些孩子是因为父母犯罪间接受到影响。袁思思的女儿符合条件,顺利获得了3000元的资助款,也让孩子和姥姥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一些温暖。
为了帮小女孩解决上学问题,岳检察官多次和教委沟通,终于找到了一所愿意接纳她的小学,解决了她上小学的问题。
一笔缓解家庭困境的资助款,一个上学问题的解决,两件事彻底暖了袁思思的心,她对岳检察官表示,一定好好改造,争取减刑,早点回到女儿身边。
袁思思入狱后,岳检察官并没有放下她和女儿。她每年都去家里看望小女孩和姥姥,给孩子送去新衣服、新文具和“小额爱心”的慰问金。再从家里带上孩子给妈妈的信、给妈妈录的视频,还有她专门给袁思思买的心理学、服装裁剪和励志的书,专程去监狱探望袁思思,了解她的情况,鼓励她好好改造。
因为这样的探望,也因为袁思思的努力,她的情绪越来越稳定,工作表现越来越优秀,听狱警说,袁思思的工作成绩一直排在一百多人的前十名。
狱警说,她的状态很好,也很稳定,这得益于岳检察官每年对她的关爱,得益于女儿和母亲每月的定时探望,当然也得益于她自己的不懈努力。
除了袁思思、小女孩和姥姥,岳检察官还不忘定期给袁思思的男友打电话,他目前在做一份送快递的工作,岳检察官会督促他按时支付抚养费,以及提醒他定时去看望女儿。
这次探望快结束时,岳检察官对袁思思说:“我还有6年退休,只要我还在这个岗位上,我每年都会去看孩子,都会来监狱看你,你好好努力,争取在我退休前,我们能在监狱外见一次面。”
这句话,让袁思思,让在场的狱警,让我们,感到人间大爱的温暖。
04 /
她身上没有巨大的恶
我只感到浓浓的愧疚
这种情绪很重,让她夜夜难眠
一个杀子的母亲,一位身材单薄,面容白净的女性。说每句话时眼圈都泛红,不断重复着感谢,重复着愧疚,重复着自己会努力,争取减刑回到孩子身边。
这样一个人,恶性已然化解,充斥在她身上的是浓重的愧疚,那是为人母、为人女却不能尽责,是对所爱之人、对曾经的美好人生的眷恋。
岳检察官告诉袁思思要多读书,好好学习服装制作理论,现在已经会技术了,再提高一下理论,出狱后自己就能支起一个制作服装的小摊位,靠这份收入可以过得很好。岳检察官的每一个字,袁思思都听的很认真,像是要印刻在脑子里,每天细细回味。
我也代表基金会对袁思思说了一些鼓励的话,告诉她我们会和岳检察官一起关心她女儿的成长,让她在狱中放心。经过狱警的同意,我拥抱了她,我希望她能感受到来自一位普通女性的尊重和温暖。
袁思思和狱警目送我们出了监区大门,她在夕阳里,不高也不胖,白白净净的,除了穿着囚服,她是和我一样的女人。
孟子曰:“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孟子认为,人性都是向善的,就像水都往低处流一样。当然,如果水受到外力的拍打,水花飞溅可以高过额头,如果给水加压,它甚至可以逆流而上山岗。但这不是水的本性,而是外在的形势迫使它如此的。孟子还说,善的本性就在我们身上,我们要去内在找到善的根苗,平时多去滋养它,让它茁壮成长。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个功课,就容易被外在的形势改变方向,最终丢了善的本性。
我不禁想,如果袁思思,当年没有遇到男友,如果她一直滋养善的幼苗,如果她在恶念升起那一刻及时转念,她今日的人生会是怎么样呢?
但无论如何,我都祝福袁思思,不住过去,不畏未来;祝福她的每一天有善念,有光明,有希望。
关于“小额爱心”项目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台路口东里198号致诚公益楼
电话:010-83802213
邮箱:zzertongguanai@163.com
网站:zhongzhiertongguana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