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自然教育初体验(下)大家晚上好,我是陈静。今天,我来继续分享有关我们幼儿园自然教育课程的内容,也希望大家读完之后,能给我多多提一些宝贵的意见,让我们幼儿园的课程做得更好。正式分享之前,想给大家展示一张图片:这张图片拍摄于暑假时,当时吴述铃老师、张星火老师来到贵州,来给我们幼儿园做培训。记得当时一位公办幼儿园的园长听闻这个培训活动后,向我表达了非常强烈的学习要求,希望和我们一同听课、学习。课程结束,他表达了对自然教育理念和开展自然教育课程的强烈认同,并准备在自己所在的幼儿园也着手做起来。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后排中间三位从左到右依次是:陈静老师、张新和老师、吴述玲老师从这张图片的背景中,可以看到我们幼儿园大致的一个环境:我们的幼儿园其实原本是修建用来住的民房,只是因为房东一直没有回来的原因而出租给我们,环境并不是特别好,用我们贵州话来说就是非常的“老火”,也就是环境糟糕。我为什么要在这里提到幼儿园的环境呢?其实,我想说的是,自然课程的开展并不需要多么特别的场所。也许很多人在考虑开展自然教育时,会想到高大上的地方,例如一些商业中心。但在我们幼儿园这样的环境中,自然教育的理念依旧可以得到践行,年检时中心校及公办园的园长来我们幼儿园,也会对我们的工作给予认可。其实,不论环境条件如何,只要理念、方向是好的,只要想要去做,这些都不是问题;环境等条件带来的困难和问题是一时的,我们还是要坚定信心,鼓起勇气。此外,我们幼儿园包括我在内一共13名教职员工,分为六个班。在众多老师中,我本人的学历目前是最低的,中专毕业之后没有继续进行学历的提升。而我们幼儿园老师的第一学历,也多是中专,尽管后面也会有大专和本科学历,但整体学历是不高的。因此,我们非常重视老师的后期培训,我常带领我们的老师去学习各种优秀的理念和教育方法,努力吸收各种先进的经验,最终关注到自然教育这个领域。那么,我为什么又要在这里提到学历问题呢?有人会说我们的教职工学历都不高,读的书也不够多,做不了什么高大上的课程,也没有那么多理论知识,但是我认为,我们发现什么好就可以试着去做什么,只是在此过程中,我会对我们的老师要求高一点,努力去吸引和引进优秀的知识。我想要表达意思是:老师要学会提升,园长要开阔眼界,只有拥有一定的洞察力,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接下来,我依旧是从我们初次开展自然教育的经历开始讲述,主要以图片形式向大家展示、说明我们对自然教育理念的理解和感悟。01/第一组照片这是我们幼儿园小班的一次出行,共有40个孩子左右。尽管我们活动的环境就在幼儿园旁边,但孩子们平时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在外面上课,大多数家长亲自送孩子来上课的路上,也没有认真关注过途中会有出现什么动物、植物等。因此,这样的一个体验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新奇的、令人兴奋的。这个小女孩儿叫鑫鑫,她看到这些植物非常的兴奋,尽管平时上学的路上也会途径这个露台。曾经,这个孩子已经转到镇上最好的一家民办幼儿园去上学了,但是这个学期开始,她妈妈却要每天开车十几分钟,特意回到我们幼儿园来上学。因为,孩子的妈妈已经开始认可我们幼儿园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这是幼儿园旁边的一块土地,也是我们这次小班出行的目的地。图中种植在土地中的植物在我们贵州这边叫做牛皮菜,其实是孩子们平时可能都吃的一种蔬菜,但是孩子们可能从来没有认真去观察过它们,因此孩子们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他们都在呼喊着,“老师老师!你看一下这里”,大家都感到非常新奇。孩子们会伸手去摸一摸、看一看,用身体和感官去感受身边的植物,我们的老师也会告诉孩子们蔬菜的名称以及可以怎样去吃。老师们绘声绘色的描述,令孩子们看得十分认真。02/第二组照片接下来,我要分享的是大班的第一次出行。熟悉贵州和我们幼儿园的朋友们可能知道,我们这边油菜花是非常多的,漫山遍野都是。其实,孩子们也都知道这是油菜花,但是他们平时却没有过多地去观察。所以,在这次出行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在观察油菜花时还是感到非常新奇、兴奋的。他们会围在一起,观察、讨论着平时随处可见的油菜花,在集体的氛围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其实,蒲公英在我们这边也是随处可见。但就像我刚刚所说,孩子们一个人的时候可能不会去注意这些小植物,但是集体出行的过程中,他们有更多的注意力去共同关注蒲公英,一起吹蒲公英。在集体的氛围中,孩子们看到蒲公英飞起来的样子也更加兴奋。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孩子们看到大山也会相互聊天说,“我看到的这座山好高!”“你看那一座山就没有我看到的这座山高!”孩子们之间还会形象地描绘这些山的形状,兴高采烈地讨论着谁看到的山更像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发挥着想象力,也锻炼着语言表达能力。这个小姑娘叫涵涵。平日里,她不怎么喜欢和小朋友交流,老师们有点担心,因为不知道怎么跟她沟通,不知道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但是在这次出行中,我们的老师惊喜地发现,涵涵捡起了很多地上的小植物,捧在手中,第一次非常主动地跟老师说,“老师!你看我在那儿捡了好多果子!这是什么东西啊?”她能积极主动地和老师沟通令我们感到意外,也让我们找到了与她交流的方向。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在相对放松的自然环境中,孩子们更加愿意敞开心扉与外界进行互动。同样,在我们前往目的地的路上,我们途径一片种大蒜的土地。大蒜长到一定时候,便会长成蒜薹,这是我们这里很多家庭常见、常吃的一种蔬菜。但是,大部分孩子来到这片地后都会问老师这是什么,因为他们平日里很少见到不是食物状态而是自然生长在土地中的蒜薹。然后,这个蒜苔有的会长得非常、非常长,有的则相对低矮。我们的孩子呢,就在一起互相去比较,“你看我找到比自己高一点的蒜薹了!”“你看这个更要高一点!”……长一点、短一点、高一点、矮一点,其实这些都是数学中的比较,老师们可以据此对孩子们进行知识上的补充和引导。>这是我们离开蒜薹地之后遇到的一片种土豆的地。说实话,我虽然是农村长大的,却也对这些植物没有太多的体验和了解。在这次跟小朋友们出行的过程中,对我自己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和感悟。我们的孩子在得知这是土豆后都感到十分惊奇,有的小朋友会问“这是土豆,可是我怎么只看到叶子,没看到它们啊?”部分孩子对于土豆的生长构造还是不了解的。然后,他们就会埋着头去仔细观察土豆的叶子,老师们便给孩子们讲起土豆是如何生长在地下,又是如何在成熟后被挖出来的。由于我们此次的目的地较远,中途就安排孩子们进行了休息,大家在喝水时却偶然发现一块空地中藏着很多小昆虫。孩子们的注意力通通被这些小动物给吸引了,他们还会顺着蚂蚁的路线去观察那些蚂蚁窝。>有的孩子一直跟着蚂蚁跑,非常专注,反而不像平时在教室上课时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样子。还有很多孩子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虽然有不足,但老师们也会凭着经验和知识努力地为孩子们做出解释。图上的这个小男孩,平时不大爱说话,在我们平日的教学中,不太容易看出他的收获和成长。在这次自然体验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告知我说,这个孩子很多时候看待事情的出发点很新奇,他所提出的问题也是其他孩子没有关注到的。因此,在这次的自然体验中,不仅孩子们能获得宝贵的成长经历,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小事了解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这便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力量。图中这两个孩子,或许平日里的教育让他们更注意衣物的整洁,但在这次体验过程中,他们比平日里放开了许多,两个孩子一起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没有一点拘谨,可以说既亲近了自然,语言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中途休息的过程中,空地的对面是一座小山,我们发现孩子们都喜欢跑到那个山上去玩耍。我们的保育老师非常紧张,担心孩子们会不会摔下来受伤。对此,我安慰老师们说,“没事的,孩子们放心去玩,我们老师看好就行,有危险及时阻止。”孩子们爬到这个山上去后,会产生比赛心态,都希望自己能爬到更高的地方,在攀爬、锻炼中大家非常地开心,也没有人受伤。其实,这可以看出我们的孩子是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即使在比赛相对激烈的野外环境中也会注意保护自身安全。这个地方便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地。孩子们到了以后,有的在上面打滚、撒野,有的在上面尽情奔跑、玩耍。图中这个孩子,他做了一个瞄准的动作,样子神气得仿佛是一名户外的神枪手。有的孩子,则会在空地上就近捡起几根竹条,试着做游戏。其实,我当时感到很害怕,担心这些没有处理过的竹条可能比较锋利,会不会刺伤孩子。我焦急地提醒着他们,要注意竹条的锋利,但孩子们显然已经确认过才拿在手中玩耍,掌握着合适的度,并没有受伤。总结而言,这次活动组织得比较自然,途中没有进行过多地引导,孩子们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自行开展一些活动。第二组图片,其实是我们幼儿园第一次出行的经历。我们从这次出行收获了很多经验,其中一个收获是,这次活动颠覆了老师们之前对农村孩子们的认知。我们大多数老师是农村长大的,他们会比较自然地认为现在的这些孩子们跟他们小时候一样,在田间地头跟着爸爸妈妈去干活,接触大自然,认识很多植物、小动物。但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孩子们其实跟我们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是完全不一样的:对大自然中的很多事物,孩子们其实感到非常陌生。同时,老师们都一致认为,童年时与大自然的接触仍然是必要的。但是,这次与大自然的“初体验”也是存在很多缺点的。例如,老师专业知识的不足,面对很多自然作物,老师们不能进行充分的讲解;或者,老师在面对一些可以教学的场景时也不会做出有效的引导,旅途中的教学主题比较松散。之前,我们幼儿园的办园理念是阳光、自信、快乐和成长,聆听了吴老师、张老师他们的课程后,经过这第一次自然教育的体验后,我思考了很多,希望能够对我们幼儿园的办园理念进行一些修正和补充。于是,我想到自然教育应该和知识教学相结合,我想到自然教育其实也是对办园理念的践行。在经过和老师们的讨论后,我们决心将办园宗旨进行更改:自然、自信、自主、自创。这凝缩的八个字解决了我们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的问题。相应地,办园理念根据宗旨的改变也修正为:乐探索、乐表现、乐思考、乐创造。“乐探索”对应“自然”,“乐表现”对应“自信”,“乐思考”对应“自主”,“乐创造”对应“自创”,并为每组理念和宗旨选定了代表颜色。此后,我们的一系列教学互动均围绕着办园宗旨和办园理念进行开展。期间,有老师表示困惑,说背不下来我们这个理念,其实我们希望这个宗旨和理念不能仅停留在背诵上,而是应该深刻记在心间,践行在教学实践中。>这组图片是幼儿园晨会时老师们收集的,可以看到老师们会分享一些小游戏、优秀的教育经验等,形成了良好的分享与交流。03/第三组照片在形成新的办园理念和宗旨后,我们又陆续开展了多次自然教育活动。例如,这第三组图片是大班组去玉米地的活动。这块地是我家孩子奶奶的,其实我们的初衷是让孩子们亲手去摘玉米。但是,由于和奶奶沟通中出现了差池,奶奶特意把玉米全部掰了下来,等到我们去到玉米地的时候都傻眼了然而,我灵机一动,快速联系老师让孩子们先休息片刻,趁此时间我们快速将玉米们藏了起来接下来,我们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小伙伴,分成了两组,并自行推选出组长。图中便是作为组长的小女孩在给组员们分配工作。孩子们自己选出了组长,组员自觉服从组长的安排,其实这都是对孩子们在集体中协调、合作和领导能力的锻炼。>然后,孩子们便争先恐后地去寻找玉米。由于地方不大,玉米不多,孩子们很快就找到了全部玉米,非常的开心。后来,我们请司机师傅把玉米全部拉了回去。拉回去后,看着晾晒的玉米,有一个孩子发现了一条小小的玉米虫,他自然地拿在手上,一点都不害怕,甚至还很开心地说,“哎呀!老师,你快看我手上有个虫子!”其实,我本人是害怕的,但看到孩子们勇敢、自然地与这些小动物接触,会觉得孩子们真的很棒。后来,孩子们将玉米放到书包里背去幼儿园,并学会了剥玉米粒,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此外,有的老师们会利用玉米粒对孩子们进行算数教学;有的老师们则指导孩子们做美工,他们把玉米粒组成一幅幅图画,并用胶水粘起来挂在教室里面,非常漂亮。04/第四组照片接下来的图片,是上一期分享过的稻田剥谷粒活动。>其实,现在农村里这样的草垛已经不多了,因为大部分稻草的作用是留下来是拿去给牛、马等动物吃,但是现在已经很少喂给牛马了。大部分收完作物后会把它一把火烧掉,然而孩子们没见过这样的草垛,他们对此非常兴奋。>下面这张图片是佩琦老师给孩子们数一共剥出来了多少粒米。借着活动结束后,佩奇老师还安排小朋友们利用米粒做了更多美工上的创作活动。>下面的图片则是上一期提到过的西红柿地的活动。在西红柿地里,有高高的架子搭着,孩子们在里面来回穿梭,像极了捉迷藏。我穿过来,你穿过去;有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孩子们乐在其中。>05/总结与进步针对大班和中班的这两次活动,我都要求组织活动的老师先进行踩点,形成明确、具体的书面方案后交给园里进行审核,协调好后勤保障后才会出发。其实,我们的老师们专业水平是参差不齐,每个老师他表现出来的执行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这几次活动我可以明显感受到,老师们能力的不同直接影响着活动的开展,进而提醒了我:需要对老师们做培训,实现老师们能力的提升。此后,我在老师们之间开展了结对帮扶的小活动,要求帮扶的两位老师共同策划各自的外出活动,互帮互助,指出方案中的不足。此外,在第二次体验活动结束时,我们还开过一次分享会,把我们几次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感悟进行总结。我们能从自然课程中提炼出什么?如何提升到与五大领域课程进行衔接?科学领域应该怎样去教孩子?艺术领域应该怎样去教孩子?语言表达又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大家积极讨论、总结出了不少有益的内容。其实,在每次体验过程后,老师们都有所感悟,也会逐渐摸索出新的思路。我们及时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进行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以后的活动的开展。即使开始几次分享中,我们的想法都比较片面,但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思维碰撞、头脑风暴过后,也会获得提升。例如,大部分情况,我们都只想到体验大自然中的植物,但是动物也是大自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诸如此类,还有很多方面,我们可能没有探索到。对此,我就向老师们提出,自然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完整教育,我们要让孩子们接触完整的大自然,形成完整的自然观。举例而言,我们这边的田地中其实有一种粘土,完全可以对此进行挖掘和利用;此外,还有各种奇形怪状的小石头也非常多,即使就是很普通的石头,也可以拿来做成我们自己原创的手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