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普京又干了件惊掉你下巴的事

2016-05-11 凤凰卫视 凤凰卫视

我们眼中的俄罗斯,是妥妥的“战斗民族”。其实,不少俄罗斯人对它是拒绝的。如果非要俄罗斯人给自己打上一个标签,也许是——“文艺民族”。翻开俄罗斯宏大的战争史,你会发现它们都是自带BGM(背景音乐)的。比如刚刚举行的俄罗斯卫国战争71周年红场阅兵式上,一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当国歌和《神圣的战争》的音乐响起,观众们就自觉起立跟着开唱。他们的“文艺”有时走心到超乎想象,就在这次阅兵式之前,俄罗斯又干了件浪漫到让世界人民惊掉下巴的事儿。


俄罗斯在叙利亚开展军事行动以来,仅仅留下战斗画面是不够的,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今年3月,叙利亚政府军在俄罗斯军队的协助下,重新夺回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巴尔米拉(Palmyra)。
 
然而,已经被武装占据十个月之久的古城遭到了严重破坏。巴尔米拉曾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商业大都会,1980年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神庙、古墓、柱廊等遗迹闻名于世。

让人痛心的是,古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壮观的神庙——巴尔夏明神庙惨遭损毁,守护古城的83岁考古学泰斗哈立德·阿萨德(Khaled al-Asaad)被斩首示众,巴尔米拉的悲剧震惊了世界。




阿萨德先生是巴尔米拉考古的绝对权威,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在这里从事文物的挖掘工作,倾尽一生、几乎是以一己之力让这座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为世人所知。


在ISIS打下了巴尔米拉后,政府军败退的当天,老先生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把最珍贵的一批文物转移到了相对安全的地点藏了起来。ISIS极端分子几次把他抓起来、放走,再抓起来、严刑拷打,最终因为拒绝透露文物下落,阿萨德先生被残忍地斩首示众。ISIS还在推特上公布了一张血腥的照片,照片上老先生沾满血迹的尸体被悬挂在市中心的红绿灯上,腰间绑着一块纸板,用红字罗列着称他是“叛徒”的种种罪名,脚下是被割下的头颅。


83岁的阿萨德老人,为了保护他挚爱的文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还有太多文物是无法被转移保护的,就遭受了如此野蛮的损毁。ISIS处决“犯人”的手段也花样翻新,除了斩首,他们在露天剧场公开处决“犯人”,甚至有人被他们和文物绑在一起用炸药炸碎。



为巴尔米拉献出生命的,还有这个小伙子。在解放巴尔米拉的战斗中,25岁的俄罗斯特种兵亚历山大·普罗霍连科被ISIS重重包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把自己的坐标提供给俄空军的战友们,向战机呼叫“向我投弹”,和恐怖分子同归于尽。


尽管现在已经夺回失地,但ISIS还在古城中遗留了大量的爆炸装置,俄军已经派出了大量的军事工程人员在这里排雷。


巴尔米拉

如今象征着人类文明被战争和极端势力的摧残,

是文明史上的又一道伤疤。
如何抚平古城的伤痛?
于是,
俄罗斯人以他们对战(文)(艺)特有的理解,
敲响了唤醒古城生命的第一个音符。


俄罗斯派出了堪称最豪华的阵容:由俄罗斯普京总统的亲密友人、被称为俄罗斯音乐沙皇的瓦列里·捷吉耶夫(Valery Gergiev)指挥,圣彼得堡知名乐团——马林斯基剧院(Mariinsky Theatre)交响乐团,演奏柴可夫斯基、巴哈、普罗高菲夫及希契德伦的多首名曲。


 



应该说,这次名为“一起为巴尔米拉祈祷,音乐令古城复苏”的音乐会,是一场用生命呵(拼)护(了)的音乐会。


除了艺术家,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专家、俄罗斯和叙利亚文化部部长,还有包括凤凰卫视记者卢宇光、仝潇华在内的170名记者,一起在“伊斯兰国”控制区穿越了3个多小时的路程,最终抵达叙利亚沙漠深处的巴尔米拉,倾听巴尔米拉光复后的这首场经典音乐会。

音乐会开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透过电视台转播发表致辞。
 
普京致辞是这样说的:
感谢你们大家在巴尔米拉古罗马剧场举办这场了不起的人道主义盛事,我将视其为感激、纪念和希望的象征。感激那些不惜自己生命与恐怖主义斗争的人,纪念所有死于恐怖主义的人。我们希望音乐会将象征巴尔米拉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新生,也是现代文明摆脱国际恐怖主义苦难的标志。任何在反恐行动中的胜利,都应被毫无例外地视为共同胜利。所有死于恐怖主义的人,应该被认为是全人类的损失。只有拥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在面对邪恶时取得胜利。 今天的这场音乐会对所有人来说都非常不便而且十分危险,毕竟你们在一个仍处于战争中的国家,而且距离恐怖分子又那么近,因为你们的自身强大力量和勇气,这场音乐会才得以进行。非常感谢在座的每一位。

其实,我们也不必对俄罗斯的这个想法有太多惊叹,俄罗斯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善于用音乐表达战争的民族。曾经在莫斯科城下的掩体中,红旗歌舞团冒着炮火演奏了《神圣的战争》;在濒死的波罗的海围城中,他们也曾让《列宁格勒交响曲》响起。巴尔米拉音乐会,只不过是“战斗民族”再次用只属于他们的浪漫,表达了一种信念:



文明战胜野蛮,正义战胜邪恶。


|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现场听 凤凰记者替你去了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199voeqae&width=500&height=375&auto=0

虽然爱文艺,但“战斗民族”终究是爱“战斗”。


根据《每日电讯报》报道,俄罗斯一家旅行社此前宣布,2016年要推出一条新的旅游线路,带领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去参观一下叙利亚的前线。名字都已经起好了,叫“阿萨德之旅”。据介绍,这个旅游线路走小团路线,3到5人发团,从莫斯科出发,每次行程大概4到 5天,团费每人1500美元。至于参观的项目,当然就是去看看叙利亚前线。不过,俄罗斯旅游业联盟已经站出来反对了这个项目,因为很明显他们根本没有办法保证旅客的安全。


能想出这样的点子,果真只有“战斗民族”了……



▼认识下我们的小伙伴政知道

时政之道|我们知道

微信ID:upolitics
我们提供离你最近的时政常识、最通俗易懂的新闻解读。我们在这里,普及常识,帮助您了解中国。



猜你喜欢  
网红霍金,发一条微博要多久? |今天,他们都在听这首歌 | 周杰:从青春偶像变成表情包的男人 | 被母亲爱着是怎样一种感受? | 奥巴马,一个被美国总统耽误了的段子手 | 他曾是"五四旗手",却被世界"遗忘" | 这三百个知青,他们再也没走出北大荒

本期编辑:畅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