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眼目睹学生被枪杀后,美国人要解决这个“谋杀协会”?

凤凰卫视 2023-09-19
据报道,6月16日周五晚,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发生枪击;周六晚,华盛顿州一名枪手向露营地人群开枪;同日,宾夕法尼亚州中部一名枪手袭击州警察营房;此外,在南加州一处住宅的泳池派对上发生枪击;周日早些时候,在芝加哥郊区的一个数百人参与的集会上发生枪击……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美国各地发生了一连串大规模枪击事件,造成至少六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虽然新冠流行可能是刺激此类事件增长的原因之一,但早在这之前,美国层出不穷的恶性枪击事件就已经令世人触目惊心。截至2023年5月8日,美国今年已有近1.5万人死于枪支暴力。在涉及枪支问题的新闻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名字:美国全国步枪协会。 
有人称它为“美国权力第四级”,也有说它是“全国谋杀协会”,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组织?

美国全国步枪协会与控枪势力的对峙贯穿美国枪支文化,每当有恶性枪击事件发生时,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1999年4月20日,科伦拜恩校园惨案发生,这是美国人第一次目睹学生被枪杀。罪犯一共打了188响子弹,还在食堂引爆了一枚炸弹。
科伦拜恩校园惨案嫌疑人

之后的几天,警方收集到了证据,其中包括嫌疑人及其武器的录像。
罪犯组建了一个“小型军火库”,库里有几把霰弹枪,一支9毫米卡宾枪,以及一支带30发弹夹的英特拉泰克9手枪。
嫌疑人托一个朋友在枪展上购买了其中一些武器,绕过了背景调查。这后来被称为“枪展漏洞”。

     《格洛克:美国枪支的崛起》

      作者 保罗‧巴莱特

“科伦拜恩校园惨案对美国的枪支文化是一个直接威胁,因为它真正让人们意识到,几个心理不正常的青少年可以随意找个周末到枪展上去购买他们需要的武器,然后冲入学校对人开枪。”
枪击事件发生后,数千人在丹佛进行抗议,其中一人是一名15岁受害者的父亲。
受害者家属汤姆·毛瑟正在演讲

     科伦拜恩校园惨案受害者家属

     汤姆·毛瑟

这个国家出现了一些问题,它允许一个孩子如此轻易地获得一把枪,冲着另一个孩子的脸开枪,就像我儿子经历的那样,这是有问题的。我在一家标牌店做了一个标牌,上面有丹尼尔的照片,旁边写道:‘我的儿子在科伦拜恩校园惨案中丧命。他希望我今天来到这里。’”
抗议者的目标十分明确:枪支和美国全国步枪协会。
与此同时,就在几个街区外,美国全国步枪协会正在召开他们筹备已久的年度会议。一些枪支爱好者们坚持认为科伦拜恩惨案和枪支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尽管发生了科伦拜恩惨案,美国全国步枪协会仍专注于其核心理念:拥枪权。

     前美国全国步枪协会执行副总裁

     沃伦·卡西迪

“协会的支持者坚信,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宗教信仰,或者过去就是一种宗教。他们对此充满热情。”
协会发言人查尔顿·赫斯顿抓住了协会成员都恐惧的一点,那就是政府会利用科伦拜恩校园惨案来限制、夺走他们的枪。

     前美国全国步枪协会政治说客

     理查德·费尔德曼

“枪支商店的销量开始激增,那些想要在未来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买枪的人担心政府会禁止拥枪,所以他们心想能买时还是买一支。”

就在科伦拜恩惨案发生后,成千上万人加入了全国步枪协会。枪被一些人理解为唯一能够阻止恶政的手段,一切开始变得更加政治化。
几周后,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向科伦拜恩社区发表讲话时反击了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并集结了支持控枪的主要力量。
克林顿提出了封堵枪展漏洞的法案,投票火速展开,参议院投票通过。科伦拜恩惨案发生一个月后,美国全国步枪协会输掉了首轮较量。
韦恩·拉皮埃尔

法案随后被提交给了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科伦拜恩事件中的重要人物韦恩·拉皮埃尔就此登场。
掌管着庞大、活跃的美国全国步枪协会的韦恩·拉皮埃尔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要进行反击,对抗克林顿提出的封堵枪展漏洞提案。
美国全国步枪协会随后发出紧急警报,发动成员对白宫开始了一场“闪电战”攻势。

2023年5月27日,休斯顿市中心正生动上演着“两个美国”的故事:当美国步枪协会的会员们走进年会会场时,场外的抗议者挥舞着标语,向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大喊:“走开!全国步枪协会。”不过,场外的抗议没有浇灭参会者的热情,预计有5.5万人参加本届年会。
美国全国步枪协会的影响力可见一斑,他们不光会员数量庞大,而且拥有雄厚的资金,成员们只投拥护《第二修正案》的总统候选人,这些选民和资金足以左右美国大选。
几十年来,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在美国枪支问题上一手遮天,成为政治风暴中心。但在成立早期,它其实是一个温和的组织,也不像现在具有极强的政治性。美国全国步枪协会究竟如何一步一步掌控如此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在韦恩·拉皮埃尔的领导下,它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组织?它对美国的控枪之路产生了多大障碍?
敬请观看凤凰大视野《血腥自由——美国系列枪击案的幕后》

编辑:王鼎尧

今日视频推荐:

  大家都在看  

·导演郭帆:再不努力,《流浪地球3》就变成纪录片了 | 专访

·李强总理上任后首次外访选德法,背后有哪些考量?丨凤凰观察

·中美外长会谈、共进晚餐,交流持续约8小时,释放哪些信号?丨凤凰观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