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和养老,谁是大写的虐心?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从1990到2035年的短短45年,中国就跨越各阶段,成为超级老龄化社会。
先辟个谣
最近,你的朋友圈有没有流传这张表——
生孩子晚了,你可以狠狠说句“关你屁事”。接下来这个朋友圈疯传的表,就让很多人无力吐槽了——
看到这样的“延迟退休”表格疯传,人社部发话了,网传不实。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昨天表示,这份表不是真的。人社部正在制定的延迟退休政策是一份比较稳妥的方案,大约每三年提高一岁。
按照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今年初对外公开的时间表,人社部会争取2015年完成延迟退休方案制订,2016年报经中央同意后征求社会意见,2017年正式推出。方案推出至少五年后再渐进式实施。这意味着中国最早将在2022年首次延长退休年龄。
最近几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加剧迫使政府加快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步伐。延迟退休和养老,是两个分不开的话题。中国的养老问题到底有多严峻?推行延迟退休,老就能养好吗?来看凤凰卫视《中国深度财经》记者的调查。
中国式超级难题
一个月前,上海一处民宅发生火灾。一对85岁的老人手拉手躺在床上,用自杀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告别。邻居称,老人曾在6天前贴出一封“感谢信”,感谢邻居的关照,还写到“是时候要走了”。事后调查,老人选择极端方式离世,与他们晚年孤独、患病以及缺少家人关心不无关系。据统计,中国自杀率最高人群是老年人,每年至少有10万55岁以上老年人自杀死亡。除了垂垂老矣的身体抗争,中国老年人还要和内心抗争,内心孤独感已经成为他们最大的心理困扰。
老人院子里放着许多酒瓶,周围邻居说这是他们平日收集的,虽然并不喝酒。
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末,中国60岁以上老人超过2亿,占总人口15.5%,中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为550万张左右,每1000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仅26张,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人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渐被打破的情况下,中国老人在健康医疗尤其是情感精神关爱方面要真正实现老有所依并不容易。
中国现在有多老?中国将会有多老?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个标准看,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门坎,处于老龄化逐步加深的阶段。
再来看看老龄化的未来,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从1990到2035年,短短45年,中国就跨越各阶段,成为超级老龄化社会。
有学者说,中国的老龄化拥有两个世界第一:一是老龄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二是老龄化速度世界第一。也就是说,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老化得像中国这么迅速,老人像中国这么多。老了以后怎么过,怎么过得好,已成为中国养老问题的燃眉之急。
中国式养老难题
中国目前主要的养老模式大体分为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以及家庭社会共同养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家庭规模较大,人口年龄结构相对稳定,家庭养老模式一直占据中国主要位置。但是到了现在,由于家庭规模变小,中国养老模式也面临严峻挑战。
尽管“居家养老”仍然是中国老人首选。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即使“居家养老”,也早与传统的居家养老需求不同。老年人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传统保姆的照顾,而是需要更专业的护理,需要康复照料和情感关照,从而使养老服务业或者说养老产业成为现代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需求迫切和政策鼓励双向驱动,养老产业将迎来十分确定的发展机会,各类社会化的养老机构纷纷出现,但目前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立足居家养老的小区养老服务将是中国破解养老难题的重要途径,但因为文化、理念的原因,形成普遍而成熟的市场还需要时间。
投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不清:很多资本都在观望,如果金融市场不开放,则资本不愿意进入。
模式问题:做养老健康的企业多在亏损,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投入的资金还受到政策和机制的制约。
人才问题:从事养老健康产业者必须是专业人士,如果没有职业通道和规划,这类人才很难吸引过来。
就在养老产业日益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朝阳产业”的同时,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城乡之间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养老资源分布不均衡、养老专业护理人员短缺、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都逐渐暴露出来。在这当中,缺钱成为最大障碍。
业内人士称,中国养老产业目前还是“待挖掘的金矿”,在中国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尽管如此,想在养老领域赚钱也并不容易。养老服务和产品供需缺口大,但却很难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也难赚到钱,是目前中国养老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有研究机构预测,到2050年,养老市场会有逾百万亿元的消费潜力、近36.8亿的老年人口就诊人次、7900万左右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将会吸引巨量的资本进入。这种由于供需矛盾带来的商业机会将会在包括养老地产、养老服务、养老用品和养老金融等方方面面得到体现,也是民营养老机构的巨大机会。和中国本土机构相比,境外养老服务机构对中国养老市场的信心和兴趣似乎更为浓烈。
根据中国国情,业内人士分析称,在借鉴其他国家养老模式基础上,中国至少应该在三方面改进养老保险制度,一是拓宽养老金筹资渠道;二是延长职工退休年龄;三是增加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方式。而这些方面,中国在近两年几乎全部都有相关的政策落实,助推养老产业发展已经有了初步的制度支持,更多的将交由市场来决定。
养老是一个特殊产业,也是一件特殊事业,再大的市场,最终都必须以通过服务获得老年人的放心和满足为目标。化解国民的养老焦虑,才能使人们充分建立起对社会的信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