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坚持比出离更具智慧 | 橙人访谈
橙,是凤凰的颜色,活力满满。诚,是凤凰的心意,分量足足。2016年,凤凰20岁橙人季。凤凰卫视主播、记者、评论员、幕后创想家和老友们齐聚iphoenixtv,橙心橙意,与一屏之隔的你分享携手走过的年华。
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梁冬进入了凤凰卫视,1998年来到了香港凤凰总部,从此开始了他的凤凰之旅。
一个偶然的机会梁冬坐到了《凤凰早班车》的主播台前,从此开始了他的凤凰主持之路,一直到2004年他离开凤凰。
虽然离开传媒行业进入健康产业,但是在凤凰所学到的那种利益众生,兼济天下的情怀永远不变。
——梁冬
在凤凰卫视的老相识中,梁冬绝对不算是与凤凰最长情的,但却是最深情的。以至于即使离开凤凰卫视十多年,如今梁冬依旧会梦到当年做《娱乐串串秀》的时光。2016年凤凰卫视迎来20岁生日。老朋友梁冬也“回家”送上生日祝福。回忆起在凤凰卫视的那些日子,梁冬或嬉笑调侃当年的囧况,或满怀深情讲述自己的收获,看着眼前这位滔滔不绝的昔日的老凤凰人,此情此景俨然就是一个大写的“爱”。
“南下务工人员”救急当主播
被骂后发现鲁豫的“必杀技”
1996年,凤凰卫视正式成立。而梁冬恰恰就是那一批“老凤凰人”。
用现在的话说,1998年刚刚毕业就进入凤凰卫视的梁冬绝对算是小鲜肉。不过梁冬却把自己定义为“南下务工人员”。为什么?“为什么凤凰找我去?要听得懂广东话,又要懂电视制作,又要工资低,几乎找不到这样的人啊。我那会儿就是从广州到香港的南下务工人员,跟农民工差不多。”
梁冬在凤凰卫视的“传奇”经历已经众所周知,因为一次代替鲁豫的临时救场,梁冬正式从幕后走向台前。但能把一个新闻直播节目活生生演绎成车祸现场,梁冬也真是“人才”一枚。如今回忆起来,梁冬自己都想“哈哈哈”大笑三声:“那会儿节目从我嘴里出来就成了《疯狂早班车》。我后来看重播,可以说镜头里的梁冬手足无措,讲得昏天暗地,后来背不下来了,就开始把新闻按照自己的想象乱编,可别忘了这是一个直播的节目啊!”
套用段子里的话:如果被投诉一次,梁冬就要被扣掉一分钱,估计那段时间梁冬早就负债千万。即使不扣钱,“人才”梁冬天天被投诉面子上也过不去。可此前从没做过主播的梁冬,为了直播要把新闻稿全部硬生生背下来,梁冬每天都是“背死我了”的内心崩溃表情包。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注意到鲁豫在直播中的一个小动作,这才为自己的智商捉急:“后来我才发来鲁豫也偶尔低头看一下稿子,我才意识到原来不用生背!也可以低头看稿子!我就舒服多了!”
自从发现了鲁豫的“必杀技”,梁冬整个世界都是春天。从1998年到2004年,梁冬从幕后逐渐走向台前,又从台前成长为名牌栏目的名牌主持人。梁冬在凤凰卫视的这几年,正是凤凰卫视成长最快的几年。梁冬本身便是那几年凤凰卫视的缩影和写照。
提到凤凰对自己的影响,梁冬脱口而出“到现在做梦都会梦到当时做《娱乐串串秀》的情景。”这算是噩梦还是美梦……?梁冬没等问题说完就抢答,“如果重新回到凤凰工作,我会梦里面就笑醒。”
不过人生从来没有假设。2005年,梁冬正式从凤凰卫视辞职。此后,他有多个不同阶段的头衔,但恰恰就是刚毕业进入凤凰卫视工作的这几年,给梁冬带来了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
“三个关健词,第一,家国情怀。凤凰卫视从最初就是以天下为家、以天下人为父母兄弟的情怀。第二,永远的自强不息。在凤凰卫视,不要等着别人来给你帮助,只有靠自己。第三,人文情怀。尤其早期的凤凰卫视,很多的节目,就是一个人身兼主持人、主编、撰稿、幕后……所以就是从那时起,我真正理解到人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多余的人往往只产生了多余的事。这直接决定了我后来无论是做事情还是经营自己的企业,一直秉承这种对人、尤其是对聪明优秀的人的尊重。”梁冬说。
文:孙晓倩
梁冬来信
各种中国人的核聚变场
凤凰卫视是在文化现象里很独特的个例。之前很少有一个机构,能够同时汇聚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及海外的优秀传媒文化工作者,这些中国人及华人,既有同根同源的亲近感,也拥有因为不同的文化教育而带来的冲突。所以凤凰就像一个有意思的核聚变试验场一样,他把大家聚合在一个新的传媒形态之下,同时又给他们一个足够爆破的空间。
但凡一个传媒工作者,都希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媒体人。今天很多新的媒体形态很热门,例如微信公众号、播客、各种文化社区,这些好像是互联网的词汇,其实在前互联网的凤凰年代,一直到现在,都是凤凰基因里最重要的东西。所以互联网作为一个技术手段是一个存在,互联网作为一个思维模式是凤凰更底层的信念和价值。天底下没有什么新鲜的事情。新的名词会时时出现,但是核心的价值一直存在。
我当时在凤凰工作,作为一个几不靠的主持人,称之为其他科,时事有时事的大哥,娱乐有娱乐的大哥,财经有财经的大哥,各个领域里都已经有前辈时,我们即使做为替补队员也能感受到,只要给你一块很小的土地,在凤凰这种开明和开放的话语生态下所留给我们自己的语言空间。这个背后有一个宽广的肩膀,有刘老板、王院长、钟老师及其他老师,顶住了各种冷箭和板砖。后来被大家认为,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自媒体的成就感,其实在更早之前,我们作为一个既做主编又做主持的人来说,早就体会过了。
凤凰的文化基因里,拥有一种特别具有生命力的东西,不管他的名相是自媒体或者是新兴的传媒企业,甚至是电视民工。背后是什么?是有一群人基于对世界的理想国的追求和个人努力绽放所裂变出来的巨大影响力。
同时,凤凰卫视是一个具有高度人文情怀的组织,他就像汤一样,每个人把自己奉献在里面熬,同时也被别人熬,这样的一种老汤效应,会形成一种深深的价值认同,像涟漪一样,从节目策划人,到节目制作人,到节目受众,受众的反馈又强化了这种意识。最终,凤凰的文化现象,超越了凤凰卫视本身,超于了一个媒体本身,他变成在过去的20年及未来的一种价值主张,我相信这种价值主张的含义是家国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还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子里的认同。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我认为是包容性,任何一个中国人对于走进佛堂走进道观走进庙宇,甚至对家里财神关公都没有排斥性,大家与生俱来的能够和谐共处,这种儒释道加墨子实用主义的既可上又可下,既可大又可小,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包容性,成就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生命力。
尽管有很多人在反思我们的文化,但凤凰卫视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作为一个超实验样本,他在一个当年只有几百人公司里,把这个时代最优秀的文化族群的华人聚合在一起,他形成了某种样本效应。如果以后我有机会做一些深度的学术研究的话,我真的很希望从这种聚合效应里,研究生活在全球几乎每个国家的华人,是被一种什么力量凝聚在一起的呢?也许有一天,这股力量会超越国界,它会成为一种真正的生命力,它让每位接触到的人获得无穷无尽的归属感,也有一种无穷无尽的向心力。
所以,作为曾经在凤凰卫视工作过六年,后来又在互联网公司工作过三年,现在又在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和实践的一个老凤凰人,我相信,凤凰是具有跨越时代的人文样本性的,他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和一个文化载体,他可以成为未来全球华人凝聚在一起的先行性样本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我相信,他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这个模式就是让全球华人既爱他的文化又能发挥他内在的潜能,让每个人相信,他的能量超乎他的想象。
凤凰卫视,我们永远爱你。
梁冬
丙申年 初春 于北京
更多橙人访谈
一盘鱼香肉丝竟然打开了尉迟琳嘉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 陈晓楠:心无杂质 生命就长出了根 | 凤凰神人外传之贵圈第一萌师——钟大年 | 张凌云:跟随中国两任领导人外访是什么体验|王鲁湘:我是如何做一档不赚钱的节目
本期编辑:雨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