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婴幼儿也需要时间管理 — 结构化的生活

Mz.Savage Howie和小能熊 2018-06-30

这是@Mz.Savage同学关于儿童时间管理的总结。从娃出生,她和我两人带娃一直到1岁半(功劳归于她,我只是辅助角色),中间确实极其艰苦,但是,没有这个过程,我们自己也无法长大。

给孩子树立时间观念,其实,考验的是大人自己管理时间、管理自己的能力。下面是她的文章,比较长,但是确实是近3年带娃的深刻感悟。


吃饭:追着喂,吃的少、挑食厌食;

睡觉:入睡困难、到点不肯洗澡不肯睡,玩个没够;

爱哭爱闹爱发脾气,总是不听话;

大人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总觉得没时间。很多好玩的玩具和书,但是大人和孩子都无法集中注意力去玩。好累,好像还是不会陪孩子,只好把孩子交给课外班。

也许这些问题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

生活缺乏结构,没有帮孩子建立起符合自己身心节奏的时间表。



1. 一张时间表——结构化的生活

给孩子「内化的时间表」,其实是给TA的生活提供结构。表面上看,就是按时吃饭、按时睡觉,但实际上没有这么简单:

  • 什么时间我感觉自己饿了,需要放下手里的玩具,去吃饭?

  • 什么时间我感觉自己困了,需要放下手里的图书玩具,去洗澡?

这些都是在教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学会应对自己的感受。从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建立起安全感和自我意识,这可以说影响到孩子的:

  • 独立自主性

  • 探索的勇气

  • 创造的勇气(因为只有感到安全的人才敢去面对失败的可能,不敢冒险的人是不敢创造的)

  • 以及跟别人交往中的同理心。

甚至一个人成年后的人格健全程度、安全感、焦虑水平、是否有爱的能力、是否有生活下去的勇气,都跟幼年时期稳定规律的生活背后的照顾者(不仅仅是父母,包括老人)付出的长期的亲密和情感有直接关系。如果没有照顾者的巨大的爱和耐心所带来的对孩子的密切关注和互动,时间表也是很难内化,很难有效的。

所以,看似技术层面的一张时间表,其实是一个联结自然、社会经济和身心的节点。

此外,时间表所代表的生活秩序的形成和执行,涉及到孩子对后果的预判:

  • 如果不按时上桌吃饭,吃完盘子就收了,我得饿到下一顿;

  • 如果我不按时睡觉,下午因为太困,就得哭着玩。

这些预判对一两岁的孩子来说,都是很有挑战的。因为一两岁的孩子不会假想未真实发生的情况。一方面需要通过对整个过程的记忆才能实现,一方面还需要学着控制自己当下继续玩、不去吃饭睡觉的愿望。在时间表日复一日的执行和适应中,孩子也在学习了解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这不是控制,而是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冲动,让自己更好的适应环境,这个过程就是自我意识的发展。

可以通过看绘本来辅助强化这个自我训练。关于幼儿生活时间表的主题,有很多绘本,你可以跟孩子讨论这里面的小朋友的睡前节目:

跟你的有什么不一样呀,

这个小姐姐刷牙是站在小凳子上,

我们是躺着妈妈给刷等等,

做细节的对比。看到这种主题,尤其是细节丰富的书一定要买。 

生活类题材,让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的生活节奏,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更有意识。


2. 渴望秩序,是婴幼儿的自然需求

孩子会非常感兴趣地将一件事接一件事的序列牢记在心,因为渴望秩序,跟渴望喝奶一样,是小宝宝的自然需求啊。

有一次,吃完晚饭,我和她一起玩,我玩累了,看了一眼表,「快8点了」。小树就接着自己自言自语,

等到了8点,我就去玩水(洗澡),然后我擦干净,妈妈给我抹油,我就喝奶。

我说:「喝完奶就可以睡觉啦!」 娃说:

不对,还有刷牙呢!刷完牙,还要讲夫夫(书)。

有时候晚饭还没吃完,她就已经开始报睡前节目单了,自言自语,这是孩子自己适应环境的需要。

不管到底是不是归结为秩序敏感期,小婴儿对秩序的渴望是真真切切的,少一步都不行,这不完全是大人在从外部强加。大人只是帮孩子建立起更全面的生活结构。

对于还不识字的宝宝,时间表需要由大人帮助建立,不宜规定得过细。只需要有三餐时间、活动时间,午睡时间,晚上睡觉时间,这几个关键节点就可以了。根据季节和孩子逐渐长大,可以隔俩月调整,但建立好后,就要严格执行。

为什么孩子会渴望秩序呢?

因为秩序意味着可靠可预期。对于孩子来说,结构化的生活意味着包括抚养人在内的外部环境会对自己的需求做出可预期的回应和满足,这是婴幼儿安全感的根源。

有安全感的孩子,才有能力迈出自己的步子,有强大的内心去拥抱风险,也就是「独立自主」,才能从更多的外部探索与自我互动中发展出更加强健的自我意识。因为,ta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自己可以控制和理解的环境中。环境给孩子的这种可预期可控制的回应,是孩子认识自我的第一步。

而我们普遍希望孩子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包括勇气、自信、好奇心、探索精神、独立精神,还有自律,但是,这些品质,都是建立在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上的。

一个得到了足够的爱和可预期的回应,从而在自我和世界之间建立起牢固可信关系(也就是安全感)的孩子,才能成为敢于探索未知的孩子。 ——《过去岛》爱莎·贝斯寇

自我意识不是「自私」,而是意识到:

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要为自己去做决定,

要自己管理自己,

更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也正是因为自我意识是自己情感情绪和行为的中枢,如果没有发展的很好的自我意识,甚至会导致缺乏同理心。因为了解和体察别人的感受和想法,前提是我首先善于了解和体察我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一个孩子首先要体验到他是被人在乎的,他的感觉和情感是重要的,是得到充分回应的,将来他才能在意别人的感受。

我们都希望孩子受欢迎,玩得开,朋友多。那么他必须有同理心,在意别人的感受。就好像这本书里,小象不开心,小猪想尽一切办法逗自己的朋友开心。《My Friend is Sad》 by Mo Willems


3. 儿童时间管理的主战场:吃饭

正因为婴儿的感受很重要,所以需要密切的关注,找到ta的需求规律,并且将这种规律变成时间表,让家里人去遵守,而不是让婴儿去遵守照看者的时间表。

小婴儿的需求比较简单,时间表以吃喝拉撒为主干,让孩子有规律的饮食作息才能情绪平稳,身心协调。但意义又不仅仅是如此。

我家贴在冰箱上的时间表

漫漫长日,家里只有我和宝宝,如何度过才能不觉得辛苦和累?如何安排才能照顾好孩子?

根据对孩子实际作息规律的观察,做一个时间表贴在冰箱上,抬头就能看到。把每个节目的时间节点明确标出,就不用再把一整天的辛劳堆积在心头。即使是一个人,做饭、吃饭、玩耍,丝毫不乱,而且可以只关注当下这个时段的节目本身,不管是吃饭还是玩耍都能乐在其中。

如果没有明确将吃喝睡的必修课标出,我们的注意力就无法从这种基本需求中解放,心理总会被这个事情牵制。围绕着等会就要去准备饭的念头去安排剩下的时间。如果能标出具体的吃饭和睡觉时间,相当于制造出隔离层,无需一直操心做饭的事情,注意力的中心就会转移到孩子的身体运动和精神情感需求上,围绕着孩子本身的需求,而不是做饭了。

时间表是自我意识发展、自主性萌芽的一个最强有力的脚手架。而对于婴儿来说,自主性发展的一大战场就是吃饭。

3.1 努力喂饭 or 自主进食

当我放假前太忙,把一岁半的娃送回姥姥家,结果二十天后忙完工作回去,发现娃姥姥和保姆在轮流奋力给娃喂饭,喂一个小时都喂不完,娃拧来拧去不好好吃,还发脾气扔碗。心疼老人也心疼娃,大热的天,坐在静悄悄的客厅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消耗战,真是伟大的爱。拍照截图引用了大量文章,发给姥姥共同学习进步。好容易帮助姥姥认识到按时按点、自主吃饭,目标不仅仅是吃进去、长身体,更重要的还有让孩子自己吃、自己决定和控制自己吃什么吃多少这个能力,跟吃饭一样重要。

保姆是个非常善良的阿姨,她特别担心孩子不懂,会饿着自己,而且她也没有阅读习惯,不好转发给她,我就不停地说服她,一岁半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吃,在家里她固体食物从一开始就是自己拿着吃的。十个月大的宝宝,自己吃东西就没问题了。只需要把食物尽量准备成块状就行了。

从几个月大开始,小娃会抓握开始,就自然喜欢把各种东西往嘴里塞,那就是自然给她能力去喂饱自己,我们要让这种能力自然发展,不要横加干涉,图上这一盘是她的早餐,面包、蒸红薯、我做的虾肉蛋卷,西柚、猕猴桃还有自制的酸奶,她自己动手,全部吃掉,全程我吃我的,她吃她的不用额外照顾。

虽然费力,但也终于说服了保姆,不然她真的非常焦虑,不断痛心疾首地劝我:

娃太小了,你现在就让娃自己吃饭,会耽误了娃!

幸好在我重新接管之后没几天,娃就恢复了自主进食。她不但吃得非常好,而且都能在二十分钟内吃完。之前保姆喂饭时的发脾气、扔碗等行为,一次也没有再出现了。她发脾气和不肯配合吃饭是因为自己的自主性被剥夺了,所以要反抗。一旦压迫不存在了,自然也就无需再反抗。

3.2 喂饭背后的原因

喂饭的逻辑就是否认婴儿是一个有自己生存意志的主体。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去争取自由,也就是无需别人就能做到的独立性。这种意志力,这种冲劲是人的生命力本源。在这种冲劲的推动下,她才会渴望强壮,渴望力量。对孩子来说,在她人生的第一件重要的努力中去挫败她的生命力,隔绝她对自己的力量和意志的体验,实在是很可惜的事情。老人就是担心孩子吃不好,而不是老人喜欢自找麻烦一口口劝着吃,当她们亲眼看到孩子能吃得又好又快,自然也会开心。

喂饭的另一个原因是害怕孩子吃太少。这种担忧的根源也是不相信孩子自主判断的能力。饿了要吃饱是自然本能,自然本能永远比理论和理智强大。全宇宙没有一个生物会故意挨饿或者饿死自己。如果孩子真的厌食,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损害了、扭曲了这种自然的、壮大自己能力的本能。第一个原因就是在不该吃东西的时候吃了东西,打乱了时间表。所以首先还是建立时间表的问题。写一个时间表贴在冰箱上,让家里每一个大人都看到,统一认识。

也是适合认字前的孩子的简单时间表。大一点的孩子,大概在两岁左右,因为经常听大人提起,TA也会对时间概念感兴趣,用色块标记钟面更直观。可以让孩子自己看表,自己说说该干什么了。时间表要放在全家人能看到的地方,并且尽量让孩子看懂,这体现了一个重要的理念:教孩子共同遵守规则,而不是被迫服从权威。不是我作为大人要让你服从我的权威,而是一起服从我们共同商量出来的,符合我们生活实际的规则。

3.3 一家人共建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按时吃饭的另一个前提是肚子按时饿。这就要求家人建立起健康饮食的共识,孩子到底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全家人要学习科学知识,统一认识。如果要吃点心,两餐间隔四小时的话,要放在饭后一小时内吃零食,画出这个区间,其他时间都不能吃。包括像酸奶果汁酸酸乳这类貌似健康开胃其实含有大量白糖的伪健康食品。

要相信膳食金字塔,尽可能多样化,除此之外放宽心,不要被无穷无尽的食物相克等养生禁忌恐吓,徒增焦虑、浪费精力。

比如我家是严格不给吃含糖和添加剂的超市买的深加工食品。如果不自己做,干脆不用吃,没任何损失。所谓的无糖婴儿饼干,即使号称无糖无添加剂,但是从行为上养成了吃零食的习惯,其实没什么好处。因为深加工食品中的大量游离的糖分、盐份和反式脂肪都是不提供营养的空热量,影响孩子的食欲,减少吃真正的食物,减少真正有价值的营养吸收。香精还会塑造孩子的味觉偏好,就像吃惯了猫粮的猫一辈子不肯吃真正的肉一样。

大人是付出更多努力在看不见的地方。尽可能直接从菜场原料到餐桌,少吃工业包装食品,这样到了吃饭时间,孩子的生物钟就能同步到饥饿的状态。而在面对孩子时,把自主吃饭的主动权和能动性还给孩子,让她自己决定吃多少,等她吃完,自己觉得饱了,不强迫她继续吃,或者继续坐在餐桌上。吃饱就去洗手去玩。这样下次,到了饭点,孩子才会觉得吃饭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别人强迫我的事,任何事情要想愉快,前提都是自愿。只有让他自己做主,TA才会主动过来坐在餐椅上。

到了饭点,自动上桌,等妈妈做好饭。

3.4 焦虑孩子吃不够?监控好两个指标

我们总忍不住直接控制孩子吃饭的另一个焦虑是担心孩子吃不够。这里有两个指标,我们监控好,其他就放权给孩子。

指标一:大致的卡路里摄入

1–7岁儿童,每天,每500克体重大约需要30–37卡的热量。那么一个10公斤的孩子,每天需要600–740卡就够了。是成年女性每天最低代谢所需卡路里的一半。600–740卡的东西放在一起也就是:

  • 一小碗米饭(200–300卡)

  • 皮蛋瘦肉粥一碗(340卡)

  • 一个馒头(230卡)

  • 一个水煮蛋(85卡)

  • 一小片猪肉100克(400卡)

  • 羊肉100克(110卡)

  • 一个奇异果(200卡)

  • 一些水煮蔬菜(30–40卡/100克)

孩子确实看起来基本上每顿吃不了几口就已经够了。如果煎炒炸相比蒸煮和生食,每100克食物再增加100卡。牛奶250毫升一份,还有155卡,每天两盒奶就300卡了。每顿饭几口主食,两三块肉,几块蔬菜,明确了底线,我们都不用再焦虑。我们保证食物是直接来自原料,尽可能降低加工食品,尽量增加蔬菜种类,按照膳食金字塔来安排,其他都不用做无谓的焦虑。

自己越不焦虑,越是交给孩子自主,她的食量反而越好越稳定。后来我发现自己想脱口而出「你再吃点…」的时候,我会有意识让自己闭嘴,改口说,「行啊,你去洗手吧。」我需要先改变自己的行为,发现确实是干涉越少,她吃饭的问题就越少。

指标二:监控自家娃的生长曲线。

此计算器针对中国儿童而设计。 适用于3至18岁的学龄前儿童、儿童和青少年。

计算器链接: https://www.infantchart.com/zh-Hans/chinese0to18weightforage.php

例如,在一组共100名儿童中,百分位值80%表示该儿童的测量值大于80名儿童,小于其他20名儿童。 50%的百分位值表示平均值。 低于50%的百分位值表示儿童低于平均值。 大于50%的百分位值则表示儿童高于平均值。 此范围外的测量值并不表示儿童异常。应咨询医生以确定成长发育状况。

监控自家娃的生长曲线,可以避免跟别的孩子横向比较徒增焦虑。每个孩子有自己的生长曲线,比如这张图是小树的,她在78.5%的水平,那么今后她只要稳定在70%–80%的这个水平,没有骤增骤减,就无须担心。

所以说,只要准时开饭,到点收碗,不给孩子吃她的身体不需要的、过度的无效卡路里,是恢复孩子身体节奏的根本。孩子的本能一定会让她好好吃饭。当她有意识要自己吃饭的时候,我们要帮助她实现这种本能的、让自己长大的渴望。


4. 时间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自由自主

在这个意义上讲,睡觉和吃饭,看似是两件事,其实是一回事。就是在应当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去做应当的事情。时间表,看似是一种表面的、机械化的外在控制,但是其实我们是需要深入去理解食品工业、自然和心理的各个方面,才能让这种有形的、外在的控制跟人的内在的身心节奏同步,内化成一种自由自在而又富有规律的生活结构,从而让孩子实现自己最好的状态。

生命的本质就是节奏:

太阳照常升起,

心脏规律地跳动,

四季按时更替。

整个自然就像音乐一样基于规律和节奏,也像音乐一样,因为节奏而千变万化。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由是指当我们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会被惰性、饥饿和困倦和情绪所拖累所奴役,能够按自己的意愿达成既定的目标。

下面是我收集的一些时间表的图片,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做一个。最好是自己画一个大的,贴在全家的公共区域,全家人抬眼可见的地方,而不要打开手机才能看到。

小婴儿的时间表: 

大宝宝的时间表:

让孩子参与制定,一旦制定好,大家共同遵守。想闹情绪的时候,让孩子自己看看自己画的颜色,是不是该睡觉了?是不是该吃饭了?你要遵守自己的承诺。

更大一点,识字的孩子的时间表,在每天的时间表之上,还可以增加每周计划,自己安排和调整每日的活动:

这是一个有三个宝宝,而且在家教孩子的妈妈帮孩子做的时间管理体系,到了第三个阶段,让孩子们自己建立时间表,将自己的任务可视化,并且相当于公开承诺,有助于监督自己完成。这时候已经是大人退出,孩子尝试直接自我管理了。由于表格中的任务要经常更换,给孩子讨论和反思自己时间安排的机会。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本身就是自我实现,就是成就,就是快乐,视觉化是最好的奖励。应该让孩子体会这种纯粹的乐趣,比依赖饼干零食等外部奖励更好。

孩子的一张时间表,体现了我们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单向的支配还是对等的养育。我们养育孩子,是着眼于养育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独立为自己做选择、管理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的自我意识作为目标?还是养育一个身高体重、每顿多吃等各方面指标「达标「的对象?

如果没有时间表,那么不是孩子屈就服从我们,比如不能按时回家吃晚饭,或者因为大人加班晚归,孩子就不能按时吃晚饭睡觉的大人。要么就是我们屈就服从孩子,比如他到饭点不吃饭,到睡觉点睡不着,也影响到大人做自己的事情和休息。只有共同建立了规律的,有结构的生活,大人和孩子才能彼此信任,让孩子获得安全感,让大人也有更好的状态照顾孩子。

时间表是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识的路标,大人需要逐渐撤出对孩子直接的管理和干涉,让孩子像学会走路一样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大人对孩子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通过对经济社会、对技术变化、对专家知识体系的大背景的把握,还有自己身体力行等各个方面,去营造和把控大环境。在可控的良性的大环境下,让孩子实现自主选择和管理和判断,形成自我意识。

大人逐渐成为看不见的手,功夫都在戏外,戏要让孩子自己去演。可以理解为大人是在通过塑造环境而间接管理孩子,为了未来更加省心和放手。但前提是,孩子已经在逐步的放权中将时间表内化。她的生活,已经是有结构的生活,孩子已经将这种时间表,作为自己生活的结构,作为自我的一部分来自然而然地以生活来践行,而不是不断重复猫抓老鼠权力与服从的痛苦,外部规则环境和自主选择的无缝结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