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贝说》第一期,开杠啦!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综艺已成为许多人下班后放松的消遣之一,也占据了我们茶余饭后谈资的很大比重。为了让我园的教研形式更加新颖丰富,为了让广大教职工对教研更有参与度和积极性,《海贝说》第一期(即我园大教研活动)在众多“粉丝”的期待下,开杠啦!
大教研组长周轶老师全情策划了本次《海贝说》,以主持人的身份揭露了第一期的辩题及公布辩论规则。
正反双方的6位辩友根据自己的持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都从自己的理解、实际教育教学经验阐述自己的观点。更从“奇袭”、“开杠”等环节与对方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精彩的“金句”瞬间。
反方:不该出手!
反方一辩——@臧婷老师:
如果你单单因为一个眼神去帮助他,请问我们在幼儿园学习的经历还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放开手让孩子探索,成长。成人过多干预是拔苗助长。
反方二辩——@纪腾蛟老师:
你现在帮助他们就是不给他们探索和学习的机会,我们人类进化进步都是需要经过很多事情,如果我们小朋友任何应对的能力都没有过,那以后怎么办?
反方三辩——@潘婉丽老师
长大以后的考试的确有标准答案,但是游戏是没有的。如果帮助了就是拒绝了一切的可能性,所以我选择了不出手就是让孩子创造无数的可能性。
反方奇袭——@张雯丽老师
我们带了那么多班级,难道你们没有发现许多家庭就是家长太懂孩子了。孩子的一个眼神,家长什么都代办了!难道这样的包办代替在家中还不够,还要延续到幼儿园中?孩子还要不要发展?我们不帮是相信孩子的能力!自主游戏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的问题的能力,爱探究、爱创造的能力…
正方:该出手!
正方一辩:@黄浩老师
如果小朋友都能解决问题,小朋友就是天才,我们海贝就变成了中科院。
正方二辩:@王思芸老师
什么时候该出手?老师出手好比医生问诊,望闻问切,不可颠倒,也缺一不可。
正方三辩:@孙丽芬老师
老师对孩子是有情感基础,选择出手要注意因材施教和因人而异。出手可以用眼神也可以用语言。
正方奇袭——@陈雯钦老师:
对方辩友提到的在分享交流中可以解决问题,那如果是个人的问题,一个班级那么多问题要在分享交流中解决的话,那么这个分享交流要有多长?教师的“出手”不是完全代办, 更不会阻碍幼儿游戏的多元化发展。
结辩时间到!
正方结辩:
首先我们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要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所以我觉得我们出手的最基本原因就是出于对游戏或者对幼儿的一种爱与信任。他为什么用渴望的眼神看着你,因为她觉得老师可能会帮助我,所以他不去看别人。另外一个我们我们出手时机和度都很重要。
反方结辩:
华爱华教授一直强调要管住手,管住嘴,今天我们还要加一个叫做管住心。不能因为一个孩子不知为何的眼神就心神不定,我想问一下到底是孩子渴望的眼神在求助,还是你渴望孩子渴望的眼神在求助?孩子,老师不是不帮你而是会一直陪伴着你成长,因为陪伴比帮助来的更长久!
精彩激烈的辩论之后
效能型老师也像“导师”发言一般,为我们的辩论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引发新一轮的思考。
@郭海燕老师:你的眼神、笑容、点头最大化到真正帮助都是出手。你所做的任何事情对孩子都是有效力的。
@冷燕菁老师:我们的结构游戏自主表达中有老师介入游戏三要素。要了解孩子的游戏动机、游戏现状、发展水平,充分了解后老师可以选择适宜的方式来出手。
@赵未期老师:我是一个完全正方的老师但是我的内心渴望着反方。因为我觉得幼儿教育工作是有个原则的。现实是老师经常要出手,远景是希望在未来的一天孩子都能够自己解决问题,而我们老师真的可以管住手管住嘴看着孩子成长。
最后的投票环节在历经几轮的跑票之后,回归原始票数,双方战成平手!但精彩的观点碰撞却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
主持人最后带着大家一起回顾了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原则等。通过这场辩论也希望老师们能够更多地进行内化、质疑、思辨和反思。
虽然今天大家的持方不同,但我们对幼儿未来发展的期许,对教育价值的判断则非常统一,引用一段话结束这一场精彩的辩论。
我们要放手游戏,放手的是什么?放手的是对儿童的管控行为,与未经观察理解的指导。其次我们观察的是儿童游戏的精彩行为。最后我们老师最应该做的是分析孩子游戏行为所反应的发展。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游戏才有意义,才有一切未知的可能性,才有机会成就无数个未来不一样的你和你们!
海贝幼儿园大教研一直致力于带着全体教师在园本教研中成长,不同的形式与内容都是为了更好地紧跟变革当下而有收获。在期待孩子有无限可能的同时,也期待着每一个海贝老师在专业领域有不一样的发展。《海贝说》第二期,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