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志、朱惠国 | 社会转型与民国词的新变
近代文学研究 第126期
社会转型与民国词的新变
文/耿志、朱惠国
朱惠国教授
晚清民国,是中国传统社会大变革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国际环境,甚至器物工具、技术手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尤其是文化领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在语体改革和文体改革的激荡中,诗、小说、戏曲等各种文学形式及其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词由于其“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1]的形态规范和倚声、按谱、次韵的创作方式等因素,受到的影响较小,被认为“缺席”了“诗界革命”。[2]但是民国词人词坛,对于其背后的社会结构、政治体制、文化理念、生活方式以及器物工具等全方面的时代大变革,不能没有一定程度的反映与表现,又不能不受其影响与冲击。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变化对于词的影响都是有迹可循的,其最直接、最主要地表现在词作内容方面:其一、以摹写新式艺术表演、技术操演为题材的新型观演词逐渐兴起;其二、以歌咏现代性器物为题材的新型咏物词应运而生;其三、新的社会气象、思想观念成为词作的特色主题;其四、域外词空前勃兴,词的表现范围进一步拓展。
一、以摹写新式艺术表演、技术操演为题材的新型观演词逐渐兴起
词本为佑觞助兴之物,即《花间集序》所谓“用资羽盖之欢”者,故于酒席宴会之间的音乐、舞蹈艺术不能不多有着笔,“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3]作为词体产生的文化背景而存在的歌舞表演,向来是词人热衷的咏写对象。元明清时期,词的佐酒助兴功能逐渐退化,沦为一种案头文学形式,民国时期的创作更不必说。受此影响,面向歌席舞宴的词创作逐渐减少。民国词作中所写的表演艺术,虽不乏传统酒席宴会之间的歌舞表演,但更夺人耳目的是诸如戏剧、电影、飞机或飞艇试演等具有时代新气息的表演及操演形式,作为一种词作题材,具有鲜明的民国特色。
況周颐画像
观剧词在民国词作中较为常见,虽然并非此一时期所独有,但作为民国词的重要类型之一,其成就是非常突出的,尤其是观剧词专集如《秀道人咏梅词》《广咏梅词》的出现,足以彰显这一题材在民国时期的特殊性。两部词集皆以梅兰芳及其表演艺术为题材内容,故名“咏梅”,不仅呈现其形象、动作、声音、神态等,更有向外扩展到舞台、观众及相关生活场景,向内直接深入其剧目、剧情者,全方面呈现了梅兰芳的绝代风姿及其精湛的戏剧表演艺术。況周颐《秀道人咏梅词》一卷,录《清平乐》二十一首,重见于《秀道人修梅清课》,虽未必全为舞台表演所写,但大都不离梅氏戏剧。如写其表演场景之“一声檀板,省识春风面。吩咐梁尘飞莫倦,不是寻常歌管”“乌衣公子翩跹,羽衣仙子婵媛”;写其神态之“倚竹无言堪绝世,何况歌珠舞翠”“芙蓉妒颊,小立人如月”;写其动作之“散花天女,衣袂飘飘举”;写其表演场所之“凤楼十二,那是销魂地”;写其观众之“坐中词客狂颠”;写其表演效果之“道是遏云歌婉转,云也为伊留恋”;写其表演剧目之“断井颓垣随处是,愁绝嫣红姹紫”等。[4]林鹍翔《广咏梅词》继《咏梅词》而作,收《清平乐》词二十二首。不同于《咏梅词》的实笔皴摹,《广咏梅词》多用虚笔勾勒,清寒之味更浓,在“年时彩袖当筵,只今别路千山”“几回换羽移商,匆匆粉墨歌场”等追忆性的整体氛围中,穿插着对于梅氏戏剧内容、妆容情态的正面咏写。相较于況氏所作,林氏《广咏梅词》更得“梅耶,非也”“于无声无字处求之”之趣。[5]
況周颐《秀道人咏梅词》书影
除了況周颐、林鹍翔的两部观剧词专集之外,民国年间另有众多观剧词,如姚华有《鹊桥仙·七夕查楼观演<长生殿>归,月赤如血》《鹧鸪天·元辰广和楼演富连成部》,严既澄有《高阳台·观某女伶剧示王调甫》《水龙吟·观女伶卢月霞剧》,王芃生有《南歌子·全州观剧有感,丁丑冬作》,王渭有《满江红·观欧阳予倩新排之卧薪尝胆剧》,辛际周有《一斛珠·与仲詹观剧作有赠》,阔普通武有《长相思·观剧》,高燮有《临江仙·观家庭恩怨记新剧》等等,民国观剧词的作者和作品数量都非常可观。
与观剧词相比,观电影、观演飞机或飞艇、观演新式交响乐或西方舞蹈、观演溜冰等作品在数量上或许略少,但无疑更具有时代色彩。李绮青《草间词》有《沁园春·观电影戏》一词,云:“黑幕低垂,万目齐看。微露曙光,有稠人来往”“层楼耸峙,忽呈车毂,旋见周航。偶说闲情,居然真个拍掌。儿童笑若狂”“俄而桦烛辉煌。又傀儡纷纷再出场”“蜃阙将收,蚁柯才醒,惊见山僧乍熟梁”[6],小词从开幕前写到闭幕后,电影内容、观众反应及作者观后感逐次展开,将民国人对早期电影艺术最直观的认知和感受娓娓道来,口吻中处处洋溢着新奇之感。刘尧民《废墟词》亦有《百宜娇·观中夏夜梦电影》一词,有意营造出传统词作中常见的恋人惜别的优美意境,展现出了与李氏完全不同的艺术追求。
老上海电影广告
王永江《铁龛诗余》有《偷声木兰花·飞机》一词云:“槖腰鼓翼,天风软中有飞”“疑是令威,化鹤辽东今又归”,[7]在描摹飞机飞行状态的同时,以古典诗词中的常用典故巧妙地化解了新事物所带来的突兀感,赋予整个作品以深长韵味,机趣横生。洪汝沖作有观演飞艇词,调寄《八声甘州》,将飞艇表演的视觉震撼与传统神话、文学意象对接,古为今用,路数与王永江词相似。
刘冰研有《大江东去》一词,借助外国典实来表现新式交响乐,写作方式与上述诸家皆不同。词下片云:“再见盖世拿翁,咽呜叱咤,百战英风发。金石激唱歌声裂,谱入钢丝难得。破阵乐翻,金铙齐奏,国耻伫看雪。铜琶铁板,一声奏出双绝。”,[8]作者借贝多芬为拿破仑谱《英雄交响乐》的故实,歌颂音乐家陈厚安为杨森将军所谱《英雄进行乐》,在激烈的疆场生活与隆重的演奏现场的闪回交错中,将交响乐气势如虹、激动人心的特点呈现得淋漓尽致。
林修竹曾作《生查子·舞场》《一斛珠·舞伴》等观演舞蹈词,惟妙惟肖地呈现了男女环抱共舞的西洋舞场景,不仅无隔膜之感,甚至相比传统男女主题的绮艳之风,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南歌子·闺情,拟六一居士》一词将爱情主题置入溜冰表演的情境中渲染,与传统闺情词大异其趣。
老上海舞场
这类新型观演词的出现,正是近代社会转型在词坛的投射。随着社会大变革,许多新的器物、技术传入境内,形成了社会上诸多新型的表演门类和技术类型,再加上由传统或者外国演艺的改良而形成的新型表演艺术,使得民国人所能见到的演艺、娱乐、休闲、技术操练等活动形式大不同于以往各时期,且更趋于多元化。前者如飞机、飞艇、汽车等器物的传入,带来了驾驶技术训练的需求,甚至是操演的需要,电影设备和技术的传入,丰富了表演艺术。后者如京剧、话剧等,催生了梅兰芳、欧阳予倩等一批艺术大师,反过来,这些大师又以各自的方式不断丰富着戏剧表演艺术,推动其社会影响力。民国时期丰富多元的艺术表演和技术操演,有力地推动了各种新型观演词的诞生,成为民国词的特色之一。況周颐、林鹍翔等人的观剧词,李绮青、刘尧民的观电影词,王永江的观演飞机词,洪汝沖的观演飞艇词,刘冰研的观演交响乐词,林修竹的观溜冰、观西洋舞词等等,皆是时代大变革中表演艺术革新和各种技术操演陆续兴起的结果。
二、以歌咏现代性器物为题材的新型咏物词应运而生
随着社会转型的推进,中西交流的深入,见闻的开拓,许多前所未见的现代性新事物不断涌现,对包括词作者在内的晚清民国人士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和吸引力。尽管众多词人在创作中对此持审慎的态度,但仍然刺激了相当一部分词人的创作欲望,促使其有意无意地在词作中摹写这类新事物、新见识。
张克家著有《如法受持馆诗余》,对于现代性器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中《台城路·电灯》云:“频邀月入华堂里,不分晴暝弦望。夕照笼烟,暮霞余绮,一颗掌珠擎上。是光明藏。任雨箭风梭,更教神王。透彻中边,金丝卷虿早荷样。”[9]词人利用错觉以月光写灯光,不仅将月光的美感嫁接于灯光,符合传统审美习惯,更在无意的对比中巧妙地突出了电灯不受限于天气、节候制约的优点。《高阳台·摩拖车》以“排空御气追飞燕”“列子凭虚,天风不住飕䬟”[10]等夸张笔法突出表现摩托车的速度特点,匠心独诣,又不失传统词作之雅趣。此外,集中尚有《水龙吟·留声机》《柳色黄·风扇》等词,皆为咏新器物的佳构。
张克家《如法受持馆诗余》书影
林修竹有《蝶恋花·无线电台女郎》一阕,通过“玉女音传”的意象,[11]以及化用唐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等手法,[12]描绘了无线电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传播消息、不见其人而闻其声的技术特点,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名家中也不乏此类作品,如邓潜有《月华清·咏眼镜》一阕,下片云:“万事雾中花看。任世界琉璃,刦尘都满。绊到金丝,谁见本来真面。望虚堂五色先迷,算薄海双清难现。休怨。且镂冰翦水,细抄经卷”,[13]句句双关,表面在描写眼镜,实则表达对于时局的忧虑和个人的生活态度,深得“香草美人”之妙。作者另有《聒龙谣·西洋留音机器》一词,将西洋留音机的形态描写与唐代典故相穿插,记录了中国人初见现代化事物的新奇感受与奇特想象。
吕碧城《晓珠词》有《玲珑四犯·日内瓦之铁网桥》《绛都春·拿坡里火山》《解连环·巴黎铁塔》等,沈宗畸《繁霜词》有《江南好·题日本小纨扇》,王渭《花周集》有《南乡子·不倒翁》,黎国廉、杨铁夫有《安平乐慢》咏防空洞,宣哲有《金缕曲·咏颇黎窗》,皆出传统咏物之范围,颇具时代特色。
民国时期的阳江防空洞
民国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明显具有广告性质的新型咏物词,词的创作成为商业行为,也是词史一大奇观。署名为“谦”的作者有《罗敷媚·咏国货双妹化妆品词》,分咏“双妹牙粉”“香皂”“玫瑰香密水”“雪花膏”“艳容霜”“兰花爽身粉”“生发油保发水”“粉纸”八种化妆品,在美人容貌的渲染和身体感觉的描写中巧妙地突出化妆品的功效,是这一组词的惯用手法,内容新颖独特而语言不失本色。如《双妹牙粉》云:“美人齿亦骚人咏,欲领兰粉。先照朱唇。洁白须教擦得勤。 瓠犀自古形容肖,一笑堪亲。应共销魂。况有清香扑鼻闻”[14],在朱唇白齿的描写中,突出牙粉的清洁功效及其嗅味清香的特点。再如《玫瑰香蜜水》“纤手调匀,涂上庞儿美十分”、《生发油保发水》“脱去还生。依旧青青。纵使徐娘也共称”等,[15]皆以富于美感的语言极力渲染化妆品的奇特效用,新颖别致,意趣横生。
最新包装的双妹牌化妆品
刘述庭有《咏新亚药厂新药词》十首,分别为《忆江南·退暑病》《捣练子·甲种惟他命、乙种惟他命》《长相思·痛必灵》《菩萨蛮·拍痨多膨》《卜算子·镁固素灵》《画堂春·肺而舒》《眼儿媚·血来必定》《西江月·百利多命》《醉花阴·康福那心》《浪淘沙·提那神、古卡新》,这组词以赞美十余种西药的神奇功效为主旨,语言上虽俚俗粗鄙,但内容新奇,真实反映了国人在西方药物初现时期的猎奇心理。[16]
以现代性器物为题材的新型咏物词,是民国词坛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是民国词人为词史作出的新贡献,它直接得益于社会大变革的影响:
一者,早在国门被打破之初,有识之士即主张学习西方器物、技术,大量西方什物也伴随着现代化的坚船利炮陆续输入。民国时期,众多前所未见的器物、技术刷新着普罗大众的视野,对于民国人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是难以想象的,甚至改变了许多人的工作、娱乐、出行、交游等等生活习惯,持续激发着词人的创作动机。
二者,中国词史上素有咏物传统,咏物经验非常丰富且成熟。尤其是南宋遗民的咏物词集《乐府补题》所引导的咏物之风和咏物模式,经过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不同层面的阐扬,在清代、民国时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乐府补题》的作者群体或无“词社”之名,但其限题集咏的唱和方式实具词社之实,尤便于词社的创作。
三者,民国词社兴旺且咏物之风非常兴盛。得益于时代大变革,现代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传递技术的进步,民国词人的流动性空前增强而交流日益频繁,现代词社爆发式兴起。如火如荼的词社活动对于推动民国的咏物之风,助力颇多。部分词社热衷于咏物,如须社之咏苔、冬青、秋蝶、秋灯、残荷、雁、落叶、寒鸦等,舂音词社咏绿樱花、河东君妆镜、宋徽宗松风琴、菊花、唐花、铜雀瓦砚、天平山红叶、寒夜等,[17]六一词社咏西湖、盆兰、荷花、荷叶、萤、瑞云峰、秋柳、桂等,皆为其例。
杭州西湖
在如此浓郁的咏物风气与大量现代性器物刺激的双重作用下,词人将既有的咏物经验与方法运用于新器物的咏写上,新型咏物词便应运而生。如张克家的《台城路·电灯》将传统意象“月光”的美感嫁接于灯光,《高阳台·摩拖车》以“列子御风”的典故比拟摩托车的速度,邓潜《月华清·咏眼镜》以双关的笔法通过眼镜隐喻对于时局的忧虑等等,都是借传统咏物经验和资源歌咏现代性新型器物的典型案例。
三、新的社会气象、思想观念成为词作的特色主题
与器物、艺术形式等变化相比较,时代大变革更根本、更重要的内容是人的变革。外到衣着穿戴、社会习俗,内到精神气质、思想观念,晚清民国人都呈现出许多新的气象。部分词人在创作中有意识地表现这种新的社会气象与思想观念,也存在一些为宣扬新思想、新观念而从事词创作的非专业作者。
咏美人词作为传统词作的一大宗支,在民国期间出现的一些新变,尤其鲜明地体现了社会气象、思想观念等变化。天虚我生陈栩曾见《紫兰花片·美人号》上载有《沁园春》三首咏“美人足”,于是“戏拈一阕,新美人足,拟乞同社分咏”。[18]嗣后,又作“咏新美人手”“新美人口”“新美人发”等,相继唱和者有其女公子陈翠娜“新美人裙”“新美人手”“新美人发”、季娣“新美人目”、春梦“新美人目”、陈次蝶“新美人心”、顾佛影“新美人足”、顾青瑶“新美人足”、张晋福“新美人足”、金兆丰“美人天足”等,皆调寄《沁园春》,与传统咏美人词大异其趣。其中尤以王渭所作最见其时风尚。
王渭的咏新美人词共五首,“新美人目”“新美人口”“新美人手”所咏皆是现代知识女性,或戴着金丝镜读书看报,或通晓西方学问,在大庭广众之下高谈阔论,或自视甚高,连作《璇玑图》的著名才女苏惠都入不了法眼。“新美人足”塑造了一位拥有天足的叛逆女性,她严厉呵斥裹脚旧习,几欲起前人于地下而问其罪——“莲花朵,恨何人作俑,暗受严刑”,[19]俨然一副与传统决裂的新型女性形象。“新美人心”全方面地揭露旧制度的不合理,为女性平权大声疾呼,词云:“底事深闺,只解娇羞,对客赧颜。恨千秋弱质,同罹浩劫,三纲旧制,不予平权。兔混雌雄,马鸣边塞,羡煞从征花木兰。周公礼,待周婆重订,眼底平反。 不教滴泪轻弹。忍再把花枝摧折残。愿牝鸡留范。钗抛易弁。灵犀通点,觚破为圆。政事堂中,丝纶阁上,参与应添巾帼班。文明甚,怨家庭专制,自缔良缘。”[20]词人义愤填膺地呼吁改变女性在待人接物、家庭地位、衣冠佩戴、从军从政、婚恋制度等方面的现状,全方面地反映了女性的现实需求和精神需求,及其背后的民国社会风气、家庭风气的变化。
王渭《花周集》书影一
林修竹虽未参与此次唱和,但是其《澄怀阁词》收录多首歌咏新女性的词作,“时髦装束随时变”是其词作着力表现的主题之一。《醉太平·时髦女郎》《苏幕遮·春日马路所见》《鹧鸪天·夏装》《西江月·马路所见》皆以寥寥数笔就勾勒出现代女性不同于传统美人的各种装束特点,呈现了一群走出闺阁、敢于展现自我的新时代女性形象,及其背后逐渐开放的社会风气。阔普通武曾作《太常引·女学堂妆束》一词,反映民国女性走入学堂的新时代气象。
林修竹、阔普通武等人的意义在于——如果说陈栩等人的“新美人”唱和,不无偶然的因素存在,那么并没有参与此次唱和的林修竹等人同样热衷于歌咏新时代女性的变化,则不得不归于时代风气之必然。
女性问题只是民国词作所反映的社会气象、思想观念变革的典型之一,民国词作对于其时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全方面的。仅以王渭《花周集》而言,除“咏新美人”组词之外,还有《摸鱼儿·感时》对于战争的现代性思考,《转应曲·感时》《金缕曲·感时》等对于政治的现代性思考。《摸鱼儿·感时》云:“说甚么、和平统一,年来战祸蠭起”,词中流露出来的并非一般的反战思想,而是超出传统的忠君、忧民乃至政治是非之外,对战争的意义进行重新思考,认为“风声鹤唳,只在萧墙里”的内战是无意义的,与“充国筹边,浮波横海”的古人战争不可比拟,因此希望息争——“愿玉帐裁丁,银河洗甲,重返太平治”。[21]《金缕曲·感时》则以犀利的笔调揭露了政治家的虚伪面目——“看几辈装腔做样。面目虽然窥是假,究何人敢露穷奇状”,以及政治平静背后的波诡云谲——“谦恭当日称新莽。创千年胡虏画稿,寓争于让”“终不便,反颜相向”。[22]如此细腻地呈现政治风云,在词作中或许不乏先例,但是其强烈的反政治意识,却带有鲜明的现代性色彩。如果说《金缕曲·感时》只是在普遍意义上对政治的反思而已,那么《转应曲·感时》则表现了对被认为非常先进的现代政治制度的嘲讽,词云:“民意。民意。一洗当年专制。闻风笑逐颜开。彼此商量上台。台上。台上。依旧魔高千丈。”[23]表面上以“民意”为口号的民主政治,实际上仍逃不过少数集权者的操控,沦为“假民主”,王渭的深刻性,正在于此。
王渭《花周集》书影二
不同于王渭,吕碧城善于以近代科学精神入词,其《望海潮》以自然科学的眼光描写潮汐现象——“潮汐循环冰夷恨,数晨昏、清泪常滋”,自注“夜潮由月体吸引”;[24]《减字木兰花》也以现代科学认知,用诙谐的口吻调侃身处地球两侧的自己和朋友的书信往来——“彩笔调和两半球,[25]颇有新趣;《风入松》将富有传统色彩的“蟾宫折桂”意象与近代航天科学联系起来,词中所谓“骞槎将见到天衢。探桂近何如”表达了“科学家谓航空将来可抵月球”的新型理念,[26]令人耳目一新。
王芃生有《点绛唇·崩壁述所见并序,癸酉冬作》描写意大利某火山喷发遗迹,对其参观规则表示嘲讽,表现出男女平等的新诉求。顾毓琇《虞美人·祝新约成立》《好事近·自由中华》两首词,一为缔结新约而作,一为废除不平等旧约而作,皆为最具时代精神的作品。钟海涛曾以《满江红》三首“恭咏耶稣圣诞词”,宣扬基督教义。诸如此类,皆可见出部分民国词人思想观念与此前词人之不同。[27]
江苏无锡顾毓秀纪念馆
王进珊有《忆江南·咏世新词》六阕,分别写“傀儡戏”“闹春荒”“平物价”“挪公款”“大酒馆”“咖啡座”,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民国社会世态图。如“闹春荒。暴动趁伎俩。卖粮先且抬高价,抢米又自出主张。老子啥心肠”“平物价,平价不留情。经手已付回扣去,结账又将外汇赢。真是生意经”,[28]前者批判商人趁火打劫、哄抬物价的社会现象,后者揭露政府借抑平物价鱼肉百姓的丑恶嘴脸。再如“大酒馆”和“咖啡座”两词,深刻揭露了民国上层社会沉溺于享乐、极尽奢靡的堕落生活。
王芃生《莫哀歌草》附录《白话词》一卷,俨然是民国时期婚俗的一次巡礼,以组词《蝶恋花·新闺情并序》分写“怀春”“闻喜”“惊遇”“羞郎”“叨絮”“微波”“私觌”“薄怒”“情柬”“初恋”“密语”“嘉礼”“佯恼”“洞房”“乐园”“余霞”。[29]据小序可知,词人对其所处时代的新变具有明确的认知,有意以词来记录这一过渡时期的婚礼过程,透露出对这种半新半旧、名为自由结婚而无其实的婚俗状况的自觉反思。魏元旷《洞庭春色·咏开盒笑》、程幻庵《浪淘沙·新婚词》、程华魂《望江南·新婚词》等,皆为咏婚俗的组词。[30]诸如此类,皆可见出民国社会气象与前代之不同。
王渭《花周集》书影三
新的思想观念、社会气象成为词作的表现内容,是由民国的时代特色所决定的。处于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民国,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其革新是全方面的。衣着服饰层面,男性剪掉具有身份象征意义的长辫子,女性扯掉裹脚布,部分人穿起了各种各样的新式服装;思想观念层面,民主、科学等现代性观念逐渐刷新着民国人的意识;社会气象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许多传统风俗、习惯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女性逐渐走向各行业,女性权利的保护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成为一股汹涌的社会潮流。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新型词作应运而生:新式美人的装扮、精神面貌及其背后所映射的思想观念、时代风气,成为陈栩、王渭、林修竹等词人咏美人词的不同内涵;科学、民主、平等、自由等思想观念促使王渭、吕碧城等一批具有卓越见识的词人在创作中流露出对自然、人文等现象的新观察与新思考;新的风俗、仪式、社会现象成为王进珊、魏元旷、王芃生等词人的作品主题。诸如此类新型词作的出现,无不是由社会大变革潮流激荡而生的词坛新象。
四、域外词空前勃兴,词的表现范围进一步拓展
由于官方及民间对外交流越来越便利和频繁,晚清民国时期文人的域外创作拥有此前所不具备的优势条件。得益于此,词的表现范围得到了显著的拓展,域外词的创作也在民国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尤以廖恩焘、吕碧城等人为代表。[31]
廖恩焘像
廖恩焘,曾三任古巴领事,长期居于国外,其《忏庵词》八卷收录了作者作为外交官第二次出使古巴时所作词,对于域外风光的描写尤为惊艳。如《西河·游马丹萨钟乳石岩,次梦窗<陪鹤林先生登袁园>韵》一词,在“禹穴”“瑶梯”“击壤按商”这类传统意象、典故中,将马丹萨钟乳石岩“峭壁四起,滴水凝结,累累如贯珠,如水晶,如玉,作山川神佛、珍禽异兽形状。又肖笙磬琴筑,叩之铿然有声”“电灯照耀如白昼”等奇伟瑰丽的景观呈现得真切可感,读罢如身临其境。[32]《八声甘州·夜登逆旅楼,上最高层。岛国风光,奇瑰万态,以梦窗游灵岩韵写之》云:“引天梯缥缈,溯虹河、飞杯载行星。正纤云连袂、华灯低阁、寒蜃荒城”,[33]寥寥数语,已勾勒出一幅开阔荒寒而不失飞腾之势的奇伟画面。朱祖谋曾称其词“得于寻常听覩之外,江山文藻,助其纵横,几为倚声家别开世界矣”,[34]洵非虚誉。
吕碧城像
吕碧城早年游学美国,中年卜居瑞士,其《晓珠词》中收录许多域外作品。如《玲珑四犯》云:“一片斜阳,认古甃颓垣,蝌篆苔翳。倦影铜驼,催入野花秋睡。尽教残梦沉酣,浑不管、劫馀何世。看凄迷、废垒萝蔓,犹似绮罗交曳。 艳尘空指前游地,黯销凝、屧香黏蕊。大秦西望苍烟远,谁解明珠佩。重溯故国旧闻,记八骏、曾驰周辔。惹赋情绵邈,春痕长晕,穆瑶池际。”[35]此词仿中国咏史怀古词的写法,运用中国传统意象,在古与今的闪回交错中渲染出意大利千年古市佛罗罗曼的历史沧桑感与文化厚重感,韵味浓厚,境界深远,融通中西,毫无隔膜之弊。再如《破阵乐》(混沌乍起)与《念奴娇·游白琅克冰山》,皆以万钧笔力渲染欧洲冰山之险绝新异,尤其是后者之结句“游踪何许,飞车天未曾挽”,尤令人绝倒。[36]刘梦芙称:“《晓珠词》一扫吾华女子千年柔弱之积习,英风侠骨,广抱灵襟”,[37]盖指此类作品。此外,如《江城梅花引·日内瓦湖畔樱花如海,赋此以壮其盛》《满庭芳·日内瓦湖畔,残夜闻歌有感》《好事近·登阿尔伯士雪山》、《玲珑四犯·日内瓦之铁网桥》、《陌上花·瑞士见月》《绛都春·日内瓦湖习桨》等等,虽主题不同,风格各异,而“缕述异国事物”“开拓前人未有之境界,雄奇瑰丽,美不胜收,使人耳目为之一新”。[38]
日内瓦湖
王芃生一生辗转东、西洋,其《莫哀歌草》遍写域外风光。除上文所述《点绛唇·崩壁述所见并序,癸酉冬作》作于意大利之外,《鹧鸪天》(乱世生涯特苦辛)、《临江仙》(久未休兵同是客)作于东京、《巫山一段云》(七国连营处)作于海参威、《少年游》(香花展墓立多时)作于华盛顿、《好事近》(碧水映明霞)作于温哥华等等。其中尤以《浣溪沙·由土京过巴尔干入苏联途中,乙亥季冬作》最具域外词特色:“验票查关闹换钱。恼人国小路相连。终宵赢得竟无眠。 问伴才知经五国,计时犹未满三天。这番安睡过苏联。”[39]以戏谑的口吻表现欧洲国家疆域之狭小所带来的新奇感受,此非域外词人不能道也。
罗振常手稿
罗振常《徵声集》有《浮海词》一卷,收作者东渡日本期间所作词二十首,多“身世飘零之感,乡关魂梦之思”,[40]风格及主题迥然不同于其境内所作《颓檐词》。故国在望,而被迫侨居,以“浮海”名集,其漂泊无依之感、欲归不得之慨不难想见。其女罗庄《初日楼正续稿》也有《满庭芳·避地至日本西京,山川信美而不能减故国之思。寻幽既倦,感成此阕》等词,处境、心境皆不异于其父。林鹍翔《半樱词》两卷,创作于1913至1920年,“此数年中泰半旅居日本,去国万里”“遥情深致寄托于樱花者为多”。[41]其中《贺新郎·留别江户》《念奴娇·观樱感赋,用梦窗韵》《一萼红·八重樱,用白石韵》皆为其中佳制。张昭汉《红树白云山馆词》有《浪淘沙·戊午夏避暑东美银湾》《浪淘沙·欧战后过法凡萨依宫》两词,一感念久别之家国,一吊伤所处之异邦,皆沉重悲凉,感人至深。
此外,民国域外词人词作尚多,暂无确切统计数字。作为民国词的突出成就之一,域外词的勃兴,同样也受助于时代大变革的催动。清末民国,由于西方现代交通设备和技术的输入,以及国人的建设,社会交通运输事业呈现出突飞猛式的大发展,新型的交通运输工具使国内与国外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大拓展了国人的社会活动空间,缩短了时间成本。就二维空间而言,通过公路、铁路、轮船等组成的交通网络,民国词人的足迹更便利地深入东洋、西洋各主要地方。王芃生所谓“问伴才知经五国,计时犹未满三天”,极生动地说明了现代交通运输业给部分人带来的活动空间的拓展。就三维空间来说,借助于飞机、潜艇、索道缆车等交通工具,词人的域外活动空间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开拓,上可至高山之巅,如吕碧城乘缆车登上欧洲冰山时于所作《破阵乐》小序中直呼“东亚女子倚声为山灵寿者,予殆第一人乎”,更于《风入松》一词自注云:“科学家谓航空将来可抵月球”;下可至海中、地下,如廖恩焘《西河·游马丹萨钟乳石岩》一词序中云:“岩在古巴,距都城二百里,平地下百三十余尺。道光末叶,吾国人垦地海岸,得隧道丛莽中,告居人,相率持火入。……相传岩由海底达美国边界,迄未能穷其究竟也”。[42]借助现代交通工具,域外活动空间的全方面开拓大大拓展了词人的视野。民国时期曾身处异国的词人,不仅数量可观,非前代可比,更可以饱览世界主要地方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社会风俗等,民国域外词的蓬勃发展正得益于此。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罗庄《初日楼稿》等书影
民国词之于前代词作所呈现出的新变,远非上述诸点所能囊括,以上仅就其要者言之。此外,如女性词作在民国时期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闺阁的狭小格局,对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表现出强烈的关注与干预诉求,虽然仍不乏传统闺阁生活的描写,但整体上呈现出更为深刻和广泛的社会内涵。上文所述吕碧城、罗庄、张昭汉的域外词、新思想词已见其气象,故此不便赘言。再如题赠词,在传统题画、题壁、卷前题词之外,又衍生出了众多新的形式——题杂志词,如王芃生《西江月·题台湾青年杂志,癸未孟冬作》、楼巍《满江红·代题国术馆汇刊》;题学术著作词,如李国模《浣溪沙·题词学源流考》、马一浮《浪淘沙·为缪彦威题杜牧之年谱》;题照片词,如李遂贤《踏莎行》词小序自称曾为少年以来所照相片各题一词,结成巨帙《画影词心录》,高燮《浣溪沙·题西泠雅集照片》《减兰·题三潭泛舟照片》,等等。
马一浮像
民国词呈现出的诸多新变,是近代社会转型在词坛上的映照。众所周知,满清覆亡与民国诞生,并非一般的易代鼎革,而是近代社会转型的关键节点,伴随着深层次、全方位的大变革,从艺术表演、技术操演的更新到器物工具的创造,从人的衣着装扮、思想观念、社会气象的变更到活动空间的开拓,民国时期,社会各层面获得了一次全方位的刷新和洗礼。民国词人词坛,对于其背后社会结构、政治体制、文化理念、生活方式以及器物工具等全方面的时代大变革,一方面不能没有一定程度的反映与表现,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受其影响与冲击,或因其利,或受其弊,民国词的诸多变化皆是这一时代大变革在词体内容上最直接、最鲜明的映射。但这种变化主要是由外部力量所致,就词体内部规律而言,维持词体稳定仍是其主要内在需求和趋向,受制于“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的形态规范和倚声、按谱、次韵的创作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词体的稳定性非其他文体可比。这些新变,是词体形式稳定状态下的词体内容上的变化,是词坛主体绝对稳定背景下的相对的有限变化。
[1]徐师曾:《文体明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三一二册收录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建阳游榕铜活字印本。
[2]张宏生:《诗界革命:词体的“缺席”》,《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3]欧阳炯《花间集叙》,《花间集校》赵崇祚辑、李一氓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4]況周颐:《秀道人咏梅词》,民国惜阴堂刻本。
[5]林鹍翔:《广咏梅词》,民国九年铅印本。
[6]李绮青:《草间词》,民国七年铅印本。
[7]王永江:《铁龛诗余》,民国铅印本。
[8]刘冰研:《剪淞梦雨词》,民国二十一年铅印《寒杉馆丛书》本。
[9]张克家:《如法受持馆诗余》,民国八年仿聚珍铅印本。
[10]张克家:《如法受持馆诗余》,民国八年仿聚珍铅印本。
[11]林修竹:《澄怀阁词》,民国三十年澄怀阁本。
[12]钱起:《省试湘灵鼓瑟》,《四部丛刊》集部所收《钱考功集》上海涵芬楼藏明活字本。
[13]邓潜:《牟珠词》《牟珠词补遗》,民国十一年刻本。
[14]谦:《罗敷媚·咏国货双妹化妆品词》,《广益杂志》1919年第1期。
[15]谦:《罗敷媚·咏国货双妹化妆品词》,《广益杂志》1919年第1期。
[16]刘述庭:《咏新亚药厂新药词》,《新医药刊》1932年第1卷第4期。
[17]舂音词社无社集,此据吴晗《舂音词社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年。
[18]陈栩:《沁园春·新美人足》,《申报·自由谈》1923年7月25日。
[19]王渭:《花周集》,民国十三年铅印本。
[20]王渭:《花周集》,民国十三年铅印本。
[21]王渭:《花周集》,民国十三年铅印本。
[22]王渭:《花周集》,民国十三年铅印本。
[23]王渭:《花周集》,民国十三年铅印本。
[24]吕碧城:《晓珠词》,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25]吕碧城:《晓珠词》,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26]吕碧城:《晓珠词》,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27]顾毓琇:《虞美人·祝新约成立》《好事近·自由中华》,《时代精神》1943年第5-6期。
[28]王进珊:《忆江南·咏世新词》,《民意》1940年第132期。
[29]王芃生:《莫哀歌草》,民国三十四年油印本。
[30]魏元旷词见于《潜园词续钞》,民国二十二年《魏氏全书》本。程幻庵《浪淘沙·新婚词》,载于《快活》1922年第14期;程华魂《望江南·新婚词》载于《繁华杂志》(1914-1915)第6期。
[31]域外词一般指“域外词人所作词”,夏承焘《域外词选》即用此义,本文以民国词作为对象,故取“民国词人在域外所作词”之义。
[32]廖恩焘:《忏庵词》,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33]廖恩焘:《忏庵词》,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34]朱祖谋:《忏庵词题注》,《忏庵词》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35]吕碧城:《晓珠词》,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36]吕碧城:《晓珠词》,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37]刘梦芙:《二十世纪中华词选》,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664页。
[38]朱庸斋:《分春馆词话》,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3页。
[39]王芃生:《莫哀歌草》,民国三十四年油印本。
[40]罗振常:《浮海词序》,《徵声集》民国十年刻本。
[41]況周颐:《半樱词序》,《半樱词》民国十六年铅印本。
[42]廖恩焘:《忏庵词》,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经刊物授权发表
欢迎读者转发、分享
公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近代文学研究 第126期
文首点击“近代文学研究”→点击右上角“...”→点击“置顶”或“选为星标★”→全部更新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