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手中南大学!又一上市公司跨界搞钠电和储能!来头不小!
【DT新材料】获悉,近日,ST开元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长沙麓元能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南大学签署《技术开发(合作)合同》,双方将共同参与研究开发锰基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开发项目。
《合同》明确了项目技术目标、内容、方法、路线,以及支付与交付,并且规定于2025 年8月前完成所有事项,包括中试产线验证。
1、 技术目标:
(1)公斤级前驱体制备;
(2)公斤级正极材料制备;
(3)正极材料克容量120mAh/g(0.1C),循环性能>2000次(0.1C以上);
(4)正极材料在半固态或全固态电池中可充放电,克容量高于100mAh/g(0.1C)。
2、技术内容 :
(1)Ni1/3Fe1/3Mn1/3(OH)2前驱体工艺 ;
(2)NaNi1/3Fe1/3Mn1/3O2正极材料工艺;
(3)甲乙双方完成前驱体与正极材料质量标准制订和样品测试方法;
(4)乙方协助甲方进行前驱体和正极材料百吨级中试产线验证;
(5)针对全固态/半固态电池对钠电正极材料的要求,对材料和工艺进行调整和优化。
3、技术方法和路线:
采用基于液相共沉淀的工艺合成钠电正极前驱体;采用基于固相烧结的工艺制备钠电正极材料,通过工艺参数的控制,完成匹配批量化生产的工艺流程,获得目标组成、结构和形貌的前驱体和钠电正极材料样品,并对钠电正极材料在常规电池或固态/半固态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评测。
4、研究内容:
(1)Ni1/3Fe1/3Mn1/3(OH)2前驱体制备技术;
(2)NaNi1/3Fe1/3Mn1/3O2正极材料制备技术;
(3)公斤级前驱体和正极材料的参数优化;(4)前驱体与正极材料质量标准制订和样品测试方法;
(5)协助甲方进行百吨级样品的产线验证;(6)制备钠电正极材料在全固态/半固态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
5、支付方式:
合同签订后,支付乙方总金额的30%合计人民币45万元作为项目的启动资金;
在完成研究内容(1)和(2)并达到相关指标要求后,根据协议要求乙方向甲方提供相关研究成果后甲方支付总金额的30%合计人民币45万元;
在完成研究内容(3)和(4)并达到相关指标要求后,根据协议要求乙方向甲方提供相关研究成果后甲方支付总金额的30%合计人民币45万元;
在完成研究内容(5)和(6)并达到相关指标要求后,根据协议要求乙方向甲方提供相关研究成果后甲方支付总金额的10%合计人民币15万元。
6、成果交付:
研究开发成果交付的形式及数量:
(1)公斤级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制备技术报告,达到指标要求的公斤级前驱体和正极材料样品,前驱体与正极材料质量标准和样品测试方法报告;
(2)中试产线验证研发报告;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和技术指导,帮助委托方掌握研发成果。
图片来源:中南大学
150万,拿到一个中试级别的钠电池项目研究成果,第一感觉:真实惠!
毕竟,乙方为中南大学,在新能源领域声名在外,有着锂电“黄埔军校”之称。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容百科技创始人白厚善、鹏辉能源创始人夏信德、科力远董事长钟发平等均出身于中南大学。
而甲方,竟然是一个ST的教育企业,开元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过看完后面的故事,就觉得不觉得意外了。
首先,公司新上任的总经理于扬利,也毕业于中南大学,同时还在南孚电池担任大区经理长达八年,此后专注储能电池新材料技术研究与投资,这样一来,投资钠电,也就顺理成章了。
其次,不仅钠电池,公司前不久还成立公司,大举跨界储能。
10月11日,ST开元公告,宣布通过其全资子公司长沙麓元能材科技,拟与深圳杰瑞特电子、广西安睿科技以及深圳恒裕泰投资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出资设立长沙开元商业储能,以开发设计电池储能系统、动力系统为主要产品。
这家新公司最后定名为:湖南麓元创新能源有限公司,由开元总经理于扬利担任法定代表人,而核心管理人都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学院,年纪还相仿,更重要的是,各个背景不简单!
拟任总经理,也是安睿科技的老板是杨波,1980年10月生,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工程专业,并且曾任长安新能源电池总监/电池总工程师,雄韬股份有限公司动力事业部总经理,五洲龙汽车动力总工程师等;南粤质量研究院新能源领域特聘专家,重庆鸿雁计划B类人才。
技术骨干,洪良仕,1980 年 10 月生,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学院,高级工程师,19 年锂电行业经验。曾任深圳优特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湖北江升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融捷股份安徽锂电基地总经理等。
业务骨干,汤玉恒,1979 年 6 月生,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学院。曾任职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曾任昭远(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营业课长(昭和电工是日本知名锂电企业);曾先后任职新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明冠新材股份有限公司锂电事业部总经理。
到此,故事也就完整了:4个中南大学校友联手干储能!
当然,这一跨界动作,很快收到深交所的“关注”,甚至直接质疑是否存在迎合市场热点概念炒作股价的情形。
毕竟公司原本处于教育行业,跨度有点太大,并且2019年-2022年上半年,公司持续亏损。在2022年6月30日时,公司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7.7亿元,账面可用货币现金余额只剩下3900万。
不过,公司显然自信满满,直接甩出了发展计划:2023 年投资建设一条年产2GWh电池系统集成产线(日产 1600 个 48V100AH 标准模组组合储能等产品)。
无疑储能、钠电现在太火,跨界也已经变得司空见惯,包括食品的黑芝麻糊、游戏的中科云网,以及一堆钛白粉、磷矿和家电企业都来了。
但也能看出,不仅仅是新能源自身的好,很多企业也是在盈亏边缘寻找下一个救命稻草,至于最后结局,就留给市场来抉择吧!
信息来源:ST开元公告,DT新材料整理
■ 声明|本文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由作者重新编写,系作者个人观点,DT新材料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本文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果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dtmaterial (微信) 15355132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