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0萬人已申請「港康碼」!基層市民搶到配額的概率竟是這個數?

港青快線 港青快线 2022-06-08


「香港健康碼」申請系統自上周五(12月10日)正式上線,就萬分火爆!


「香港健康碼」申請系統自上周五(12月10日)開放申請。


短短三天,截至今天(13日)中午12時,已有超過39.5萬名市民申請註冊,當中約11.7萬人已啟動帳戶。


想必,這會申請賬戶的市民已經突破40萬了!


小編計算了下,40萬名市民要回內地,如果一天按1000個名額來計算,需要400天;如果一天5000個名額,也需要80天!



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表示,通關是市民期待已久的事,相信到正式通關時,「港康碼」的使用量會很高,到時登記人數可能會過百萬,因此希望預早讓市民熟習流程。



他還提醒,如果市民未能在申請時提供住址證明,可以提供地址,屆時會收到政府郵寄的個人識別碼以啟動帳戶,香港郵政今早會陸續發出信件,料相關市民一兩日內就會收到。


不過,啟動帳戶後並不是就能「高枕無憂」了——


申請者還需要更新「安心出行」至最新版本,並上傳過去31天行蹤到「港康碼」系統。黃志光強調,在現行安排下,如果沒有「安心出行」記錄,就不能下載健康碼。


香港與內地通關在望,有不少市民關注小童能否申請「港康碼」賬戶的問題。(大公文匯資料圖)


另外,有不少市民關注小童能否申請「港康碼」賬戶等問題,黃志光對此表示,港府正與內地商討方便小童的措施,指在聯防聯控下,如果要提供豁免須要內地當局接受。



事實上,無論是下載「港康碼」還是上傳「安心出行」記錄,都是為通關做準備。通關消息也再傳來——


最新消息指:港府正積極爭取月內與廣東省免檢疫通關!消息人士稱,通關初期料每日只有1,000個配額,政府擬定三類市民可優先。



除了商務人士,通關配額可能只會批准給返內地做「白事」的少數人。


可以說,通關初期基本上和普通市民沒啥關係,這讓不少苦盼家庭團圓的跨境市民很是失望。



是這些市民不願意回內地隔離嗎?不!是一些現實因素迫不得已!


回內地隔離不光承擔高昂的酒店隔離費用,普通市民也難長時間請假,有些市民若回內地,還會無法照顧在港的子女,實在難兩全!


早前,業界盼望相關部門為跨境貨車司機可作出體恤安排。(大公文匯資料圖)


在香港,約10萬人往來香港與內地工作及居住,兩地跨境婚姻家庭亦有近10萬,此外還有近3萬名跨境學童……


這些跨境人士疫情下有多慘?早前,小編已經報道過,一些跨境司機在疫下「過家門不入」,一些跨境學生被迫上網課的與上課脫節好久,學業也是受到嚴重影響→《最快月底通關!「配額」能給他們一些嗎?


昨日(12日),再有多名基層巿民申訴與內地親人分隔的苦況……


阿媽病危,盼見一面!


說實在的,香港封關近2年,誰不想「迫切」回到內地呢?


「港康碼」開放註冊不過三日,就有超過39.5萬名市民申請註冊,還有近10萬人已開始上載「安心出行」的行蹤記錄和下載健康碼,就等通關「配額」了,足見市民需求熱切……


新界香園圍與深圳帝景台僅一河之隔,近期很多分隔兩地的家庭或情侶,貼着鐵絲網隔河「相見」,場面感人。(大公文匯資料圖)


來自東莞的馮女士表示,「居於內地的母親患有老年痴呆十幾年,今年一月母親跌傷後癱瘓,健康轉差,可能要走了……」。


然而她還有一名患有SEN(有特殊教育需要)將考升中試的兒子,為照顧兒子,她只能兼職做一些零工,每月8000多元的收入需負擔公屋租金、兒子就診費,難以再承擔隔離費用。


疫下不少家庭難團圓,市民都想返鄉見親人。(大公文匯資料圖)


她哽咽道,「阿媽養大我,如果連佢離去,我都唔能夠陪喺左右,見佢一面,點可能唔自責呢?」


51歲的陳女士5年前為身處內地的丈夫和兒子申請單程證,終於在今年獲批,但單程證文件需要她返內地簽名,而考慮到工作及隔離檢疫費用,她遲遲未能起行。「我好想快啲一家團聚,但負擔唔起昂貴嘅隔離使費。」


哎……受疫情影響的基層家庭千千萬,又何止他們呢?



名額能留一半給緊急需要者嗎?


香港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初期有配額制,但政府到現在仍然沒有公布有關詳情。


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昨日(12日)在記者會上認為,香港不同群組人士也有免檢疫通關需要,希望政府不應傾斜商界,將絕大部分配額給予商務人士。


她建議將一半的名額給予探親及有特殊緊急需要人士,包括紅白二事、探望危重親人、申領單程證等。


社協希望有半數免檢疫通關配額,給予有緊急需要和探親人士。( 香港文匯報記者攝)


由於不同家庭及個案情況各異,社協建議,申請人除了需符合上述申請條件外,為確保申請有序進行,當局可考慮引入計分制度審核申請,分數則可根據「與探訪對象的關係」、「緊急程度」、「輪候時間」、「往返頻密程度」等因素決定。


社協還建議,應設立上訴機制,以及豁免因健康理由不能接種疫苗的人士,以病毒檢測代替打針,讓他們也可申請。


通關關乎民心,合理分配名額很重要。(大公文匯資料圖)


其實,因為通關須有序,初期設有優先群組及配額都不足為奇。


但如何讓有切實需要的市民能夠盡早免隔離回到內地,同時不至於令暫時無法預約到配額的市民心生不快,真的就很考驗港府的能力了~


市民也要認識到,「港康碼」是免檢疫通關的必要條件,但有「碼」並不代表就能北上,廣大市民還需積極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 ,如此兩地免檢疫通關的大門才能越開越大……



往期 · 推介




「天宮課堂」剛結束!這些航天「冷知識」也來get一下?
大灣區錦囊|參加「紅色行」 體驗電競賽 在穗港青收穫友誼
守護香港的他們,今天站到了領獎台上!
奧運健兒訪港名場面大回顧,「龍隊」還凡爾賽了一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