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還沒等到抗疫物資,他們已經自癒了……

港青快線 港青快线 2022-06-08


第五波疫情至今,有超過30萬名染疫人士和密切接觸者在居家隔離或檢疫!

林鄭月娥昨日表示,至今逾30萬名染疫人士和密切接觸者在居家隔離或檢疫。(大公文匯資料圖片)

有媒體指出港府對「居安抗疫」人士的支援,沒能完全解市民所急,有市民甚至望穿秋水都沒能盼到抗疫物資……

我們都知道,內地對香港的支援可謂源源不斷,為保證物資快速及時到港,還開通了「援港專列」。


據悉,至今已有逾6800萬份快速抗原測試包、逾1.6億個口罩等抗疫物資陸續抵港。為什麼市民沒能收到呢?

據社會各界人士分析指出,問題可能出在香港缺乏一個完善的系統去統籌並分發相關物資,加上人手不夠進而層層滯後,不能及時支援患者……

中央為保供港物資暢順,以特事特辦方式為港開闢「綠色通道」。(大公文匯圖片)


收不到內地支援的物資,可想而知,居家隔離的人士最近都是怎麼過來的了吧。只能「自救

大文記者早前就報道過有市民自己檢測、自己買藥、自己隔離,最後自己痊癒的心酸經歷→《我居家自癒了!好心酸一句話……

然而,當前形勢下,這樣的市民比比皆是——


缺醫少藥,一家三口艱難自癒


2月27日早上9點,在家中快速檢測顯示出兩條線——中招了。市民吳小姐說,「2月尾至3月初,我度過了至今最絕望的一周」。


一家三口相繼中招,該怎麼辦?


26日晚上,吳小姐感覺有明顯的胸悶等症狀,當晚她獨自一人睡在客臥,內心忐忑:到底是新冠還是普通感冒?我能去醫院嗎?孩子會不會被我傳染?……我到底該怎麼辦?


翌日(27日)凌晨5點,吳小姐發燒到38.3度;早上醒來,仍未退燒;9時,快速測試顯示出清晰的兩條線。「坦白說,確定感染的那一刻,我心裏反而踏實了。」吳小姐說。


現下,有不少巿民選擇自行快速測試。(資料圖片)


自從快速測試呈陽性後,她就單獨住在一個帶洗手間的套房裏自我隔離,家中除了寶寶,她先生和工人姐姐都戴上口罩,並用酒精全屋消毒。


但是,到了2月29日,她先生發燒了,接着工人姐姐也「陽」了,七個月大的寶寶也出現了發燒症狀。所幸的是,此時的吳小姐渡過了最難熬的發病期,體溫回復正常。


但接下來的5天裏,吳小姐體會到了深深的絕望。



救護車輪候需24小時,幸有同事老友救急


吳小姐一家當時隨即採取分屋居家隔離,而香港現時醫療系統崩潰,病症輕微的患者能入院治療的機會不大。


廣華醫院急症室內病床密密麻麻,大部分是長者求診。(大公文匯記者攝)


大人還可以挺一挺,但孩子急需治療。


吳小姐的寶寶持續高燒39.6度、甚至一度達到40度時,絕望的先生撥通999,得到的回覆更加令人絕望:救護車輪候長達24小時,送院治療無望。


吳小姐說,先生對接線員傲慢又冷漠的態度和如此無用的回復感到非常憤怒,伴隨的還有深深的無力感和自責。


然而,在及時申報快檢自測陽性後,我們一家所處的住宅樓仍然在政府的疫情地圖中顯示為無確診大廈,吳小姐說,寶寶在我懷裏痛苦呻吟、無助哭泣,我知道現在只能自救。


連花清瘟膠囊受市民熱買。(資料圖片)


得悉吳小姐快速檢測陽性後,她的朋友們紛紛打來電話安撫情緒,傳授經驗,並送來快測包、口罩、酒精,以及必理痛和連花清瘟膠囊。


吳小姐的寶寶發燒三日後終於退燒,但隨之而來的是高燒後的低溫症;這是嬰幼兒高燒後的後遺症,不容小覷;從孩子高燒到低溫一連五天,她就抱着孩子渡過了五個不眠夜。


求助無門,疫下只能靠團結自救


而吳小姐朋友的經歷就更慘了……


該朋友確診後在家中隔離缺少吃食,打給「居安抗疫」熱線聯絡社署求助,告知社署他四日前確診,接線員聽到他說普通話,立刻大聲地詢問周邊「有沒有人會說普通話」,而電話那頭卻只傳來嘻嘻哈哈的聊天聲。



過了許久才有人接手,用普通話不斷重複物資要三到四天後才能送到,又說三天後該朋友自己可能已經康復,可以自己外出採購,因此社署無法向他提供支援。


吳小姐一家的夢魘已經過去一周多,香港疫情持續嚴峻,如今不少私家醫院依然以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絕患者,大部分自測陽性患者只能在缺醫少藥無支援的狀態下居家抗疫、居家自癒。


有讀者向大文記者反映,感染後在家隔離多天,才收到政府的抗疫檢測包。


「內地援港抗疫的物資大部分未能及時發送到有需要的市民手中,香港的防疫局勢仍然沒有多大改變。」吳小姐說。


回想那五個不眠夜,吳小姐至今仍心有餘悸。她說,在如此特殊時刻,如果說有什麼經驗傳授給正在經歷或可能經歷新冠的同胞,那一定是團結和自救。


這就是用好中央支援嗎?



疫情下,像吳小姐一家一樣染疫後沒有及時得到支援的家庭有很多。


有市民說,已經18天了,他們還在等政府通知、等抗疫物資、等藥物支援,然而一直杳無音信。


內地抗疫物資源源不斷援港,特區政府未及分流。(大公文匯圖片)


該市民說:港府要求染疫者家居隔離不要外出,我們做到了,可惜當局卻未履行職責,接收了中央源源不絕援港抗疫物資卻遲遲未派到患者手中,究竟堆積在哪個貨倉?


他還發出質疑:辦事樣樣滯後不到位,怎贏疫戰?這就是用好中央的支援嗎?


《大公報》昨日採訪了香港各界人士,他們認為,救人如救火,不能有任何藉口!高效的執行力,不是嘴上說說,必須要讓大家看得見、摸得到。


社會上不少人士認為,港府18萬公務員應該走出來,帶頭派發抗疫物資↓



學不來深圳…



截至今天零時,香港新增26908宗確診個案,再多286名確診者離世。



不承想,香港的全民檢測還沒來,隔壁的深圳已經要開展三輪全員核算檢測了……


因應疫情,深圳今日起全市按下「暫停鍵」,停止一切公交設施,全員核酸檢測。


所有公務員居家辦公7日期間,就地就近轉作義工,協助各社區抗疫防疫工作,在疫情爆發的危機時刻,深圳公務員無一例外地需要衝在抗疫第一線,將辦公室就近移往抗疫第一線。



而香港的18萬公務員,居家辦公在幹啥?


不知道~倒是港府需要招聘已經退休的公務員來充實抗疫隊伍→《大過年,這支人均60歲的隊伍將再「出征」!


至於香港能為什麼不能像深圳一樣在短時間內進行全民檢測?


香港目前還未開始全民檢測。(大公文匯資料圖)


特首林鄭月娥今日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港府已加強抗疫能力,不過,目前未有能力如深圳等內地大型城市一樣作全民檢測。


林鄭月娥指出,在深圳實施三輪全民檢測期間,保障香港物資供應的企業會繼續運作,確保香港物資供應穩定。


不光保障供港物資,內地還向香港派出醫護支援~



首批內地醫護今抵港



為提升醫管局救治能力,林鄭月娥早前向中央請求醫療人手支援,希望盡量救治重症患者,及減少重症和死亡個案。


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宣布,上周有約16人抵港參觀治療設施並與醫管局進行對接工作,中央正式派出的內地醫療團隊人員,將陸續分批抵港。



剛剛,首批醫療隊75人經深圳灣口岸啟程赴港;本周內會再有多300人來港。


據悉,這批醫療隊75名成員,都是各家醫院的臨床一線骨幹,大多參與過廣東、湖北等多地疫情防控工作,不僅抗疫經驗豐富,而且大都熟練掌握粵語和英語。


林鄭月娥感謝中央政府有求必應,感謝所有參與治療新冠病毒的人員。


醫療隊領隊余濤臨行前為香港加油。(大公文匯記者攝)


港府表示,亞洲博覽館部分展館用以社區治療設施,較早前因人手緊張且病人需要適切護理,需要很多人手才能善用設施,內地醫療隊人員抵港是從質和量上都有助增強救治能力。


醫療隊員已列隊出發。(大公文匯記者攝)


另外,醫管局成功購入兩款治療新冠的口服藥,包括莫納皮拉韋及帕克斯洛維德,其中,帕克斯洛維德首批次今日亦會抵港,其他批次會在未來兩三個月抵港。


為解照顧長者人手不足的燃眉之急,香地和內地招聘正雙軌並進。


據悉,首三批約120名內地照顧員已經投入服務或受訓中,另有約240名預計在本周內抵港;啟德郵輪碼頭的隔離及暫託中心亦快將分階段啟。



說真的~內地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支援香港,物資從四面八方運來,香港是不是應該在物資分發上強攻下從超市到社區、從社區到家庭的這「最後一公里」呢?


其實,當年武漢全城齊心協力,志願者們組車隊運輸物資,已經為香港提供了「標準答案」。






本文資料來源:大公文匯全媒體、點新聞


往期 · 推介





香港做好抗疫,離不開這3個字!
叮!你有一封來自香港特首的情書
朝8晚10!走進香港抗疫「女神」的一天……
美歐拋棄烏克蘭,「台獨」只是白日夢!

點個「贊」和「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