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朝8晚10!走進香港抗疫「女神」的一天……

港青快線 港青快线 2022-06-08


今天(4日),香港新增52523宗確診。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逾39萬人染疫。


另外,醫管局公布,再多136人離世 ,其中97人未打針。



疫情無情人有情!其實,香港總有熱心的普通人願意走上抗疫最前線,為廣大市民服務他們有的是年過六旬的退休紀律部隊人員,有的是爆疫院舍的職員……


大文記者之前就有報道過他們抗疫的暖心故事→《抗疫緊要關頭,香港這群人的行動看哭所有人!

力溫暖長者

事實上,這樣勇敢站出來的抗疫英雄還有很多……



巾幗抗疫不讓鬚眉!


這些抗疫英雄中,為數不少的是女性。



抗疫英雄中,為數不少的是女性。(大公文匯資料圖片)


她們有的是醫護人員,有的是社區幹事。這些社區女幹事不僅親身走進社區,為確診者送上急需的物資,更主動在社區中組織多項大型抗疫活動。


「婦女能頂半邊天」!在香港全民抗疫戰中,可謂巾幗亦不讓鬚眉。



社區女幹事:只要未確診,會繼續奮戰!


在今年抗擊香港第五波疫情中,葵青區社區幹事林翠玲一直表現積極主動,早在今年1月開始,她就幾乎每一天都奮戰在社區抗疫的最前線,參與到各種抗疫工作中……


葵青區社區幹事林翠玲。(大公文匯記者攝)


作為荃灣商會朱昌幼稚園校長、新界校長會副主席,林翠玲聯合葵青區民政事務署、葵青區幼稚園校長會組織舉辦「兒童科興疫苗接種日」活動,為當區20多間學校、1000多名三歲以上的學童接種科興疫苗。


舉辦「葵青區兒童科興疫苗接種日」。(大公文匯記者攝)


頻頻家訪送贈物資,天天暴露在病毒之中,林翠玲坦言家人都頗有微詞:「家人都有說話,還說我都50多歲,病毒傳播性很高!要注意安全才行!」


然而,隨着香港確診數字不斷增加,求助家庭也隨之急增→《香港社區幹事日接逾60家庭求助,公務員能支援下嗎?》,更有家中有長者、小朋友急需協助……


眼看着這些,還有街坊求助無門。林翠玲說,只要自己還有能力,只要今天還未有確診,就希望盡量幫助多一個人;而為了免除家人的憂慮,亦只能做足所有防護措施,保護自己,同時保護家人。


林翠玲為有需要的市民派發口罩。(受訪者供圖)


林翠玲表示,正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推動兒童接種計劃進一步擴大普及面,幫助更多適齡學童抗擊疫情。


她期望以實際行動守護當區居民,也希望帶動更多人主動參與到社區抗疫工作中來,共同為香港阻擊疫情貢獻更多的力量。


羅棣萱:朝8晚10的每一天


同樣行走在社區抗疫一線的女豪傑,還有新社聯沙田地委會統籌主任羅棣萱。


自香港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羅棣萱始終堅守一線,積極服務於地區抗疫工作。


羅棣萱(左)將物資送予有需要人士。(受訪者供圖)


細說羅棣萱抗疫工作的一天,應該是這樣的↓

早上7點:開始起床,洗漱時查看前晚未能及時查看的手機信息,先為自己作一次快速檢測,確定陰性以後,立即開始準備整天抗疫戰的工作。


早上8時:到達辦公地點,打開消毒儀等防疫設備,整理辦公室及每日工作清單,開始組織聯繫義工協助抗疫工作,電話聯絡市民,吃過午飯,安排整理物資,與義工一起包裝處快速檢測包,傍晚與組織義工「快遞」小隊,為區內7戶確診居民派送防疫。


直至晚上10時:返回家中休息前,還要在WhatsApp、微信群組宣傳抗疫工作的正能量信息,最後才安心睡覺。


疫情前所未見的凶險,天天都面臨極高的感染風險,羅棣萱每天出門前都會自行檢測。


她說每次很害怕看見「二條線」(陽性):「我家中有一名80多歲的母親需要照顧,我都擔心自己走上前線,一旦出事,回家會連累到她……」


儘管如此,眼見不少市民十分無助,羅棣萱還是主動走上了前線,為香港抗疫盡自己一份力。


羅棣萱與義工一起包裝抗疫物資。(受訪者供圖)


義工團隊中,負責包裝抗疫物資的有不少都是女性。


她們朝8晚10、日復一日地進行着抗疫工作的每一天。或許看似平淡無奇,但她們卻始終圍繞着抗疫工作默默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內地生在港做義工!


疫情下,不少內地各省市在港的社團,紛紛加入到抗疫的隊伍中。其中,香港青島同鄉聯誼會還成立了「青年抗疫突擊隊」。


麥斯韋是香港青島同鄉聯誼會青年分會的會長,也是此次「青年抗疫突擊隊」的隊長。他與副會長郝小添為同鄉會的鄉親們採購日常物資,並送至樓下。


「能幫一個是一個,讓更多人在這段嚴峻時期過得好一點。」郝小添如是說。


香港青島同鄉聯誼會的「青年抗疫突擊隊」為在香港大學就讀的學子們送去愛心抗疫包。(受訪者供圖)


麥斯韋告訴大文記者,青年分會多為內地在港讀書的學生,他們的需求也最迫切。「請幫幫孩子們!」遠在青島的家長們也對同鄉會表達了急切的請求。


2月19日,「青年抗疫突擊隊」冒着春雨出發。一天之內,麥斯韋與副會長郝小添前往多所大學為同學們派送了快速檢測盒、愛心抗疫包等抗疫物資。


這讓不少留港的內地生感受到異鄉溫暖,大家紛紛都表示感謝。


不少留港的在讀內地生也參與到行動中!


「疫情之下,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因為我們同呼吸」,安順是在香港浸會大學金融系讀大三的內地學生,這波疫情爆發後,他選擇留下來,並加入了香港青島同鄉聯誼會的「青年抗疫突擊隊」,成為一名義工。


安順負責接收同鄉會的抗疫物資,並分發給有需要的同學。


安順還負責幫學弟、學妹們辦理返回內地的程序。(中新社資料圖片)


此外,從核酸檢測、健康驛站,到入境申報、健康碼申領,安順還幫着手足無措的學弟、學妹們辦理返回內地的程序,並幫他們做一些收尾工作,將帶不走的物品存箱保管,清理宿舍。


在香港理工大學讀博士的山東籍學生張浩,也是「青年抗疫突擊隊」中的一員。他參與了同鄉會的抗疫物資的接貨、搬運工作。他說,雖然大汗淋漓但大家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香港理工大學博士張浩(右一)正在搬運來自青島的抗疫物資。(受訪者供圖)


「既然已經選擇留在香港,那就儘可能的去幫助到身邊的人。」張浩說,當疫情開始惡化的時候,一個人的防禦是沒有用的,不如大家一起做一些有用的事情。他還把家裏寄來的2000多個消毒片分發給同學,一起做好宿舍環境的消殺工作。


實際上,疫情也拉近了同學之間的情誼。


有同學確診後,香港本地的同學會每天給帶飯、帶水;還有學弟、學妹將快速檢測盒、連花清瘟膠囊等防疫物品放在確診同學的宿舍門口。安順說:「面對疫情,內地學生、香港學生還有外國學生更加團結,大家互幫互助。」



疫情下,默默奉獻的他們或許來自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職位,但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幫助更多的人!


也正因為有他們無私的奉獻,才讓香港市民能夠在疫情的黑暗中,看到黎明的曙光。相信香港一定會戰勝疫情的




本文資料來源:大公文匯全媒體、點新聞



往期 · 推介





市民注意!連花清瘟膠囊要這樣服用……
抗疫緊要關頭,香港這群人的行動看哭所有人!
那個在香港興風作浪十幾年的過氣「政客」,帶着他的「假髮」連夜跑了!
別大意!兒童不幸中招,這些家長必須得知道!

點個「贊」和「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