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愛!就要用行動表達出來!

點新聞 港青快线 2022-11-08

小夥伴們,記得今天是什麼日子嗎?



其實,今天是6月11日,距離7月1日這個盛大日子只有20天啦!


賣個關子啦,畢竟7月1日當天全港參與,全民同慶!而且,一連串的狂歡活動,簡直嗨翻天!→《慶回歸25周年,有紀律部隊步操大匯演及金庸展可以睇?


最重要的是,當日又能看到全港「中國紅」的盛景~



立法會去年審議通過《國旗及國徽條例》。教育局亦要求全港中小學於每個上課日,以及在幾個重要日子(包括元旦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和國慶日)升掛國旗;亦會每周舉行一次升國旗儀式,以及於上述重要日子或前後的上課日舉行升國旗儀式,同時奏唱國歌。


全港學校「升國旗,奏國歌!」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已在今年第一天上演!→《2022年第一天,全港學校升國旗、唱國歌!


每當國歌響起,國旗飄揚,愛國情懷油然而生。而對小學老師邱瑞虹來說,這不僅僅是神聖莊嚴的升旗儀式,更是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這裏,有愛亦有責任,更有愛國情懷的傳承。 ↓↓

香港首代小學生升旗手!


升旗,是邱瑞虹自小學以來一直付出和全情投入的事業!


自香港回歸祖國後,國民教育逐步在校園內推展,學校升旗隊是重要的象徵之一。


20年前,邱瑞虹的母校教聯會黃楚標學校設立全港首支小學升旗隊,她亦成為香港第一代小學生升旗手,中學時更帶頭組建升旗隊。


教聯會黃楚標學校舉行升旗儀式。(點新聞資料圖)


「我一直夢寐以求想做一名升旗隊隊員,因為曾經看到內地學校的學生代表在升旗禮上持旗出場,以及解放軍和香港警察的升旗禮,都令我十分羨慕,希望能夠擔當這個角色。」邱瑞虹回憶起自己在小學五年級,被挑選進隊擔任第一代升旗手時,臉上不禁泛起一絲自豪。

她笑言:「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當時我的樣子表現得很想做。」

由黃楚標學校到黃楚標中學,邱瑞虹對兩間一脈相承的母校有深厚感情。升中後,她一直與小學的老師保持聯繫,時刻關注升旗隊情況,更隨時待命返校幫忙訓練。


邱瑞虹中學時期擔任持旗手。(受訪者供圖)

憑着在小學學到的升旗儀式及步操等各種技巧,邱瑞虹在初中時向校方建議成立升旗隊,並由自己帶領同學一起訓練。老師得悉後大喜,樂見有學生主動提出如此有意義的活動,更讓她「擔起大旗」。


這一切的一切,都愈發加深了邱瑞虹對升旗隊的感情。


大學期間,她都會抽時間回母校指導師弟師妹,在畢業後更回到小學母校任老師,在課堂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也順理成章地帶領學校升旗隊,實現教好下一代的抱負。


黃楚標中學升旗隊中式步操進場,舉行升旗禮。(點新聞資料圖)


如今回到母校任教並負責升旗隊指導,邱瑞虹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接班人。

盼愛國情懷能傳給下一代

邱瑞虹指出,升旗隊的體驗對培育香港年輕一代愛國情懷非常重要,自己學生時代任持旗手,即深深感到任務的神聖,「手持國旗的時候,就像背上一種重量,也不能在升旗儀式中出現差池。」


邱瑞虹說,對升旗儀式的堅持,代表了自己對國家和國旗的尊重以及愛。(香港文匯報記者攝)


而這份神聖,亦推動了她在平日更加努力練習,又主動鼓勵和督促同學一起勤加訓練,務求力臻完美。「現在回看,原來當初對升旗儀式有一種強烈的堅持,這代表了對國家和國旗的尊重,也代表了我很愛我們的國家。」


邱瑞虹特別希望可以將這一種濃厚的感情,好好傳給下一代。


黃楚標中學舉行升旗禮。(點新聞資料圖)


黃楚標學校校長黃錦良亦表示,邱瑞虹由學校第一代升旗手,到回母校帶領學生繼續做好升旗的工作,「是我們的一種傳承」。


通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黃錦良希望學生像邱老師一樣,在社會不同工作崗位,將升旗文化以至愛國情懷帶到不同場所。

「我熱愛祖國,國旗是驕傲」

就讀於黃楚標學校5E班的梁紫滕,是該校升旗隊隊長。


回想起初任隊長時,紫滕說自己還不懂怎樣去「發號施令」,喊口號的發音都不夠準確,在邱老師教導和帶領下,自己經過艱苦練習後,終於練出「大將之風」,能夠輕鬆、準確且響亮地喊出每個口號指令,指示隊伍的方向和動作。


最終,成就了紫滕這個個子雖小,但嗓門巨響的升旗隊隊長。


升旗隊隊長梁紫滕(右)與持旗手紀潔怡(左)。(香港文匯報記者攝)


而另一位就讀於該校6E班的紀潔怡,剛開始從普通隊員慢慢成為持旗手。


「我熱愛自己的祖國,國旗是我們的驕傲,我對它感到好奇,希望能夠作出貢獻。」這是紀潔怡加入升旗隊的原因。


潔怡憶述,自己剛剛成為持旗手時,升旗時「揚旗」的動作怎麼都做得不好,經邱老師細心教導和示範,現在她每次升旗,動作都愈發標準和自信,「可以看見自己把國旗升到旗杆頂,感覺十分光榮和開心。」


黃楚標學校前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國慶同賀中秋。(資料圖片)


的確!國旗是國家的重要象徵,承載着國家的榮譽與尊嚴。如果香港未來能有系統地普及至更多學生,讓他們親手觸摸和感受國旗,透過結合知、情、意、行,相信愛國教育將能進一步深化。


而作為老師,能分享自身有關正確積極的經歷,進而帶領學生,那就更好了!

愛國教育,老師應言傳身教!

回歸祖國25周年,香港正進入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如何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國民教育是社會的焦點。


邱瑞虹認為,過往香港學校的國民教育可能較偏向資料性,學生往往「聽完就算」,欠缺深刻理解。


對於如何提升國民教育的成效?她認為應更仔細地考慮教學活動的細節,更理想的是更多老師發揮積極角色,自身要有所感受,及多作分享和帶領學生討論,透過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和培育學生的國家認同感。


邱瑞虹指導的升旗隊進場,象徵着傳承。(受訪者供圖)


她強調,老師角色對加強國民教育的推廣和傳承十分重要,「因為對學生而言,老師的每個言行都影響到他們。」因此,老師應先豐富自身的國情認知,透徹消化並向學生傳遞正確、正面的資訊,作為一個讓學生學習的好榜樣,透過一言一行去感染學生。


而擔任教聯會主席的黃錦良亦表示,愛國教育要更理直氣壯。


大嶼山東涌黃楚標中學升旗儀式。(香港文匯報記者攝)

「我們很有信心,在回歸25年之際,香港在愛國教育方面會撥亂反正,未來會更加理直氣壯在香港的社會和學校深耕,希望可以令更多年輕一代對我們的國家有更多認識,對我們的國家更關心,真正提升其國民身份認同。」黃錦良說。



本文來源:大公文匯全媒體、點新聞


往期 · 推介




香港回歸的時候,你在做什麼?通關終於有消息!李家超說須克服這些挑戰……
香港故宮展品搶先看!傳世孤本見過嗎?
大灣區錦囊·置業|港人大灣區買樓最鍾意哪個城市?

點個「讚」和「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