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說普通話的「港漂局長」,大有來頭……
6月19日,中央政府依法任命香港特區第六屆政府26名主要官員!→《定了!香港特區第六屆政府主要官員出爐!》包括21位政治問責司局長及5位非政治問責官員,他們將於7月1日就職。
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19日)率新一屆政府主要官員亮相並回答記者提問。
李家超昨日率第六屆政府主要官員亮相。(點新聞記者攝)
李家超:將積極有為提升施政效能
26位主要官員中,21名政治委任制度主要官員以非公務員條件委任。
其中,7人是現屆政府官員,包括6名司局長及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2人由現職副局長晉升為局長;6人是現職或近期退休的高級公務員,包括常任秘書長及部門首長,分別來自政務職系和專業職系;6人新加入政府,約佔團隊的三成。
此外,新班子中有6位女性,佔約四分之一,是歷屆特區政府最多。
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率領新班子見媒體時表示,這是一支多元、團結、忠誠和執行能力強的團隊,且與自己有共同的施政理念,重視團隊精神,以結果為目標解決問題。
他強調,未來五年是香港「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他和團隊成員會齊心協力、迎難而上,帶領香港全面發揮「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同為香港開新篇。
說普通話的「港漂局長」孫東
學者背景、「港漂」身份、以普通話發言⋯⋯候任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身上有着多重標籤。
在新班子與傳媒見面、接受提問中,孫東是唯一全程以普通話發言及回答的官員。
李家超與第六屆政府主要官員(部分)的合影,圖示孫東(後排右二)。
內地背景、政治素人、只會講普通話和英語,若在幾年前的香港,這樣的人想晉身特區管治團隊、立法機構幾乎是天方夜譚。
不過,在中央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後,一批出生背景不同、政治光譜不同、專業界別不同的愛國愛港人士脫穎而出,成功當選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從科技專家到新科議員,從宣誓就職到議會諮詢,孫東都堅持以普通話發言,這樣的「標籤」自他踏上問政之路便成為媒體和大眾關注的焦點。
而他在多次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語言表達不影響他為本港建立完整科創產業鏈出謀獻策的初心,亦笑指記者未來都要習慣於立法會聽到普通話,稱議員可求同存異,但都要以香港利益為依歸。
或許粵語真的是孫東的「短板」,但其獨特深厚的專業背景以及服務香港社會的熾熱之心足可以彌補。相信這也是李家超邀請孫東「轉換跑道」加入政府新班子,專責香港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及實現再工業化的主要考量。
獲任命後,孫東昨天先以廣東話向媒體打招呼,其後以普通話發言表示,希望越來越多香港青年在「一國兩制」的天空下成就美好人生。
孫東獲任命出任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直播截圖)
孫東,妥妥的「港漂」一枚!他自1994年來到香港求學,後負笈海外,2000年回到香港後一直在香港高等教育及科研第一線工作,至今超過22年。
無論是當年的學生「港漂」、「海歸」,還是今日的院士學者、立法會議員,孫東自認個人的人生同香港的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
之前在做客點新聞《香港機遇》欄目,他就向大家分享自己與香港的連接是「命運使然」↓↓
孫東說,20多年前他選擇扎根香港,除了因為喜歡香港的風土人情、中西交融的文化氛圍,更主要的原因在於,香港能在「一國兩制」下構建優良的創新科技平台,令他施展個人所長。
他表示,到今日,香港已經踏上由治及興的關鍵征程,希望香港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如同當年的他一樣,在獅子山下安居,在「一國兩制」的天空下成就美好人生。
那麼,孫東與香港的聯繫具體是如何建立的呢?
對香港有獨特感情
孫東以立法會「新丁議員」身份走入公眾視野,是活躍於教育與科研一線的學術研究者和科學家。而他自入讀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習專業後,「機械自動化」、「機械人」等成為他人生的關鍵詞。
孫東是活躍於教育與科研一線的學術研究者和科學家。(受訪者供圖)
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孫東與香港的緣分要追溯到1992年——
當時,孫東接到導師兼系主任告知,指有一批到香港讀書的名額,詢問他是否願意加入。「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孫東說,港台文化對像自己這樣八、九十年代在內地成長起來的人影響極深,「我們對香港是有一種獨特的感情的。」
孫東1994年來到香港中文大學就讀,成初代「港漂」。(資料圖片)
於1994年,孫東來到香港中文大學攻讀機械人與自動化專業博士學位,其後他又前往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
輾轉北京、香港和多倫多三地,香港良好的學術氛圍和與國際接軌的程度給他留下深刻印象,2000年,孫東選擇回到香港,在香港城市大學任教。
孫東於2014年獲頒「城大傑出研究獎」。(受訪者供圖)
孫東將自己與香港的連接總結為「命運使然」。
他說,一方面我在這裏讀書,對這座城市有親切感;另一方面,從個人發展來講,香港允許我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此次,孫東獲任命出任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亦離不開其不斷專研科創的毅力……
曾創科技公司 ,「現在是做科創最好時候」
命運給予孫東的發展空間不僅局限於三尺講台。
21世紀初的香港,創新科技署成立,鼓勵高科技發展的聲音佔據主流。孫東開始思索,除了教書育人,能否建立自己的公司?2003年,孫東將想法付諸現實——城東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成立。
科學園第一批有8家初創公司進駐,孫東的公司就是其中之一。香港過境設施「e通關」目前所使用的P-beam人體感應傳感器技術,也正是出自孫東和他團隊的專利發明。
孫東(左)曾指,前特首董建華規劃香港科研發展,是他回港的原因之一。(受訪者供圖)
在孫東看來,香港回歸祖國二十餘年間,科技發展經歷了一段崎嶇的道路,「我們提出做數碼港時,阿里巴巴、騰訊還未發展壯大,想要做芯片時,台積電還未進入內地,可惜的是,香港一直未能抓住機會。」
不過,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發展,香港與內地在創科方面的合作在項目數量和資金規模上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孫東當時即表示,現在到了香港發展創科最好的時候,未來,香港與內地在科研、成果轉化及下游產業配合等方面應進一步加強合作。
孫東期望香港與內地在科研、成果轉化及下游產業配合等方面能進一步加強合作。(資料圖片)
過往幾十年,立法會中缺乏來自科研一線的議員,而孫東參選參選立法會,也是希望能帶出一種新的聲音。
而今,孫東獲任命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相信在他的帶領下,香港在科創方面會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充分發揮國際化優勢,未來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往期 · 推介
七一將至,全港阿sir準備就緒!
注意!香港回內地隔離縮短為「7+7」,這些城市試行!
香港故宮展品搶先看!傳世孤本見過嗎?
大灣區錦囊·置業|港人灣區買房應如何挑選開發商和物業公司?
點個「讚」和「在看」吧~